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商考古【四】偃师商城的发现及其认识

偃师商城遗址坐落于洛阳盆地东部,现河南省偃师市区以西。遗址南临洛河,北依邙山。城址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西距洛阳市约30公里;东距郑州商城约110公里。

(一)探索历程

1983年春季,为配合首阳山电厂选址,在此钻探发现该城并进行了试掘。是年秋季,开始对偃师商城进行有计划的勘探和发掘,对城址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1983年春夏对城址的勘探与试掘,确认了西、北、东三面城垣的位置、走向、长度及保存状况;发现北城垣中部的城门及由此向南的大道;城外的东南侧发现一水泊遗迹。在城内南部发现三处大型夯土建筑群[1]图8)。

 



此后该城址的钻探发掘与研究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1983年秋~1988年春:发现并发掘西二城门和东一城门,发掘西二城门内侧墓地,于西二城门南侧发现小城城垣,当时推断为登城的“马道”[2]。确认Ⅰ号建筑群为宫城,发掘了四[3]、五、六号[4]夯土建筑基址(原编为五号宫殿上层、下层基址)。确认第Ⅱ、Ⅲ号建筑群均有宽约2米左右的围墙,实为两处自成单元的小城,小城内有排列整齐的夯土基址。

1988年~1995年:新发现了环绕城垣的护城壕、南城垣[5]和西一城门,发掘了西一城门及城门外的护城壕。南城垣的发现使偃师商城布局更为清晰。在城内中北部,发掘出一批中、小型房屋建筑及大量生活遗存,推断这里系当时的一般居住区[6]。大面积发掘位于城内西南角的第Ⅱ号建筑群基址,推定为具有府库性质的遗迹[7]

1996年~2001年: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包括宫殿区西部的复查勘探,大城城垣东北隅和东城垣、壕的发掘[8],小城城垣的发掘[9],宫殿区数座夯土基址的发掘[10],宫殿区北部大灰沟(祭祀场)和池渠遗迹的发掘[11]等项目。一系列的田野工作,为建立该城址的考古编年序列,探究城址以及宫殿区的布局、建筑结构及其演变过程,进一步探究该城的性质,提供了丰富系统的资料。

2007~2008年,发现并发掘了大城西垣北段的西三城门,以及西一城门外跨越护城壕的水道与桥梁遗迹,确认了西垣中部的拐折现象[12]

(二)文化分期与聚落演变

发掘者依据遗址自身的陶器编年序列,将偃师商城商文化遗存分为前后相继的三个时期[13]。第一、二期各分为两段,第三期包括早、中、晚三段。第一期遗存的年代同郑州商城二里岗下层文化一期和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第四期(至迟其晚段)遗存相当;第二期相当于二里岗下层文化二期;第三期早、中段相当于二里岗下层至上层遗存的过渡期至二里岗上层文化一期,第三期晚段相当郑州二里岗上层文化二期(白家庄期)。

该城址经历了由兴至废的全过程,其间的布局结构也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第一期:偃师商城的始建和使用时期。主要遗迹有早期宫城及其内的第一、二[14]、四、七、八号夯土基址,宫城北部的祭祀场和小城城垣,第Ⅱ号建筑群基址之下层建筑以及位于城外东北部的青铜冶铸作坊遗存。至本期晚段偃师商城已初具规模。

第二期:偃师商城继续使用和大规模扩建时期。在小城基础上修筑了大城城垣,城址规模急剧扩大。宫城内的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四、八号基址继续使用;祭祀场进一步扩大;挖建了宫城北部的水池;宫城东部新建了六号基址(原《简报》称“五号下层宫殿”)[15];宫城西侧的二号基址向西扩展;宫城西垣之一部也相应西移;第Ⅱ号建筑群在原基址上经过全面翻修、改建,形成该建筑群中层基址。

第三期:偃师商城的衰败、废弃时期。本期早段是偃师商城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大城城垣有修补迹象;第Ⅱ号建筑群局部得到修缮;久已废弃的小城北部城垣被夷为平地[16]。宫城的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六、七号基址上兴建起规模更大的五、三号基址[17]。宫城西侧的院落和建筑极有可能兴建于此期[18],第I号建筑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图9)。与此同时,若干建筑基址已废毁,宫城北部的水池逐渐淤塞废弃;陶器已开制作粗糙之风[19]



进入第三期中段,宫城范围内的建筑基址和主要祭祀场以及第Ⅱ号建筑群已基本废毁[20]。“另外,迄今未发现在第三期中段及其后新建的大型建筑基址”[21]。鉴于此,偃师商城作为都城的下限应是第三期早段,即二里岗上层一期或稍早。

第三期晚段的遗存很少,仅见零星灰坑。此时城址应已完全废弃,沦为一般聚落。

(三)遗址性质问题讨论

关于偃师商城的绝对年代,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的系列测年数据,其始建年代被推定为约公元前1600年(此后有专家认为“两个商城最早的年代均不早于公元前1560年~公元前1580年”[22]);偃师商城第三期早段的年代被推定为公元前1400年前后[23],则这座城址由兴到废经历了约200年时间。

归纳起来,围绕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两座城址的年代、性质及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偃师商城是汤都西亳,郑州商城是仲丁所迁隞都[24];一种意见认为郑州商城是成汤始居之亳都,偃师商城是大体同时或稍晚的太甲“桐宫”、别(陪)都或军事重镇[25];一种意见倾向于二者同为商代早期的国都,惟重点使用时间有交错,这种两都或多都并存的现象多见于后世,郑州、偃师二城或为其肇始[26]。“夏商周断代工程”则作出了调和折衷的表述:“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基本同时或略有先后,是商代最早的两处具有都邑规模的遗址,推断其分别为汤所居之亳和汤灭夏后在下洛之阳所建之‘宫邑’亦即‘西亳’的意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27]

近年的发掘与研究,使我们对两座城址的兴废年代和过程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以最早的宫殿和宫城的营建为标志,两城始建年代接近,都约当二里岗下层一期。二者的兴盛期大体并存,或有交错。由小城的修建、宫殿基址群的改扩建、府库的营建和大城的出现等现象看,偃师商城最主要的使用时间是二里岗下层时期,至二里岗上层一期时虽有夯土建筑的兴建,但已开始衰微,不久即告废弃,至二里岗上层二期已沦为一般聚落[28]。郑州商城宫殿区大型夯土基址群和内、外城垣,以及大型铸铜作坊和多处墓地的出现,表明在二里岗下层二期时,该城已进入兴盛阶段;二里岗上层一期时,该城持续繁荣并达于鼎盛[29],而此时恰值偃师商城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至二里岗上层二期时,偃师商城已彻底荒废,而郑州商城内一些夯土建筑和两处铸铜作坊在本期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且发现有青铜器窖藏坑,说明该城至少在此期仍有王室或贵族活动[30],仍应属都邑遗址。可知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大体同时兴起,而后者的废弃时间要早于前者。

从考古学层面看,可以肯定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是大体同时的两座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都邑级遗址。就遗存分布范围而言,郑州商城约15平方公里;偃师商城则基本上限于大城城垣(约2平方公里)以内。城址规模上,郑州商城在建城之初即建有3平方公里的内城和规模更大的外城;偃师商城早期小城约0.81平方公里,后来扩建的大城约2平方公里。郑州商城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出有青铜礼器的墓葬和青铜器窖藏坑,以及铸造青铜礼器的作坊;偃师商城则仅见有个别随葬少量青铜礼器的墓葬。偃师商城几乎平地起建,城垣宽厚且有意设计出多处拐折,城门狭小,以及城内府库类建筑的设置,都显现出较浓厚的战备色彩;这与郑州商城的全面繁盛也形成较鲜明的对比。总体上看,这两座城址在聚落层级上的差异是可以显见的;同时,其城市功能也很可能有较大的不同。鉴于此,郑州商城为主都,偃师商城是军事色彩浓厚且具有仓储转运功能的次级中心[31]或辅都[32]的意见应是较为妥当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考古》1984年第6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3年秋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赵芝荃、刘忠伏:《偃师县尸乡沟商代早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第五号宫殿基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2期。

[5] 刘忠伏:《偃师商城南城垣保存完整》,《中国文物报》199267

[6] A.刘忠伏:《偃师尸乡沟商代城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B.刘忠伏:《偃师商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C.刘忠伏:《偃师商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11期。

[8]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6期。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Ⅳ区1999年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6期。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2期。

[10]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再获新突破》,《中国文物报》1998年1月11日。B.许宏:《偃师商城宫城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第八号宫殿建筑基址的发掘》,《考古》2006年第6期。

[11]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北部“大灰沟”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7期。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遗址》,《考古》20027期。C.杜金鹏等:《偃师商城发现商早期帝王池苑》,《中国文物报》199969D.王学荣:《偃师市商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E.王学荣、杜金鹏、李志鹏、曹慧奇:《偃师商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文物出版社,2003年。F.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池苑遗址》,《考古》2006年第6期。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西城墙20072008年勘探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

   19832008年期间的勘探与发掘资料(宫城以外),详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13年。

[13] 杜金鹏:《偃师商城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偃师商城年代与分期研究>专题结项报告》,《偃师商城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或将二号基址的早期遗存另编为九号基址。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 王学荣:《偃师商城“宫城”之新认识》,《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6] 王学荣:《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考古》1999年第2期。

[17] 也有认为三号基址始建于第二期的意见。杜金鹏:《偃师商城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偃师商城年代与分期研究>专题结项报告》,《偃师商城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杜金鹏:《偃师商城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偃师商城年代与分期研究>专题结项报告》,《偃师商城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 A.杜金鹏:《偃师商城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11期。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 张雪莲、仇士华:《关于夏商周碳十四年代框架》,《华夏考古》2001年第3期。

[23]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6273页。

[24] A.赵芝荃、徐殿魁:《河南偃师商城西亳说》,载《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B.安金槐、杨育彬:《偃师商城若干问题的再探讨》,《考古》1998年第6期。

[25] A.邹衡:《论汤都郑亳及其前后的迁徙》,《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偃师商城即太甲桐宫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B.郑杰祥:《关于偃师商城的年代和性质问题》,《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C.陈旭:《关于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的年代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4期。D.李伯谦:《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文物》1986年第6期。

[26] A.张文军等:《关于偃师尸乡沟商城的考古学年代及相关问题》,载《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B.许顺湛:《中国最早的“两京制”——郑亳与西亳》,《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C.张国硕:《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并为亳都说》,《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27]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28] A.杜金鹏:《偃师商城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

[2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 LiLiu and Xingcan Chen, 2003, State Formation in Early China. GeraldDuckworth and Co. Ltd., London, pp. 101.

[32] 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8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周一研——论早期都邑(本文原创,欢迎转载,中国古美术之传播,你我共前行,请注明出处、作者和原文链接)
社会考古视角下的偃师商城——以聚落形态和墓葬分析为中心
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的年代与性质
【考古发现史话第八讲——商都里边大不同之洹北
偃师人必知的历史文化遗迹:尸乡沟商城遗址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