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导读讲义


一、孔子生平
二、《论语》简介
三、礼学思想
四、仁学思想
五、天人鬼神思想
六、君子人格的修养
七、影响及评价


一、孔子生平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人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崇奉为圣人,世界文化伟人。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夏历8月27日,即公历9月28日,生于曲阜市东南尼山下的鲁源村。于公元前479年夏历2月11日,即公历3月9日,病故于曲阜市阙里故宅,享年73岁。孟子(前372——前289),小孔子179岁,实龄83岁,虚龄84岁。孔子诞辰2560周年

2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3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庙大成殿孔子塑像

孔子标准像

吴道子孔子画像
4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72岁时,突然得知子路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而殁。 

5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子基金会是由国家拨款作为启动资金支持的全国性乃至有国际性的学术基金组织。旨在通过募集基金,组织或支持国内及海外儒学研究,宏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增进海内外华人团结、促进各国文化交流服务。于1984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山东曲阜市成立。受中共山东省委领导。    中国孔子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在组织和推动孔子、儒学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围绕孔子、儒学研究的热点及当代相关社会问题,举办了一系列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2)组织编辑出版了一批孔子、儒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和期刊,包括《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和《孔子研究》等。(3)赞助和支持了国内部分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的建立及其活动,发起和筹建了国际儒学联合会。(4)组织和参与了众多海内外学术交往活动,先后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韩国成均馆、日本筑波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美国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俄罗斯东亚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了牢固联系。
6曲阜三孔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7《孔子研究》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截止2008年,已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其中亚洲90所,非洲21所,欧洲103所,南美洲、北美洲81所,大洋洲10所。各国孔子学院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切实为当地社会需求服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门人的言行录。非一人所记,也不是成书于一时。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所编定。全书共20篇,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约15920言。“论”是编辑整理的意思,“语”是对话的意思。“论”字读若车轮的“轮lún”,不要读成言论的“论lùn”。《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自战国初年成书以后,在儒家经典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学“五经”;到了东汉因倡导孝道,在“五经”之外又加上《孝经》和《论语》,变成了“七经”,这是《论语》第一次跻身于“经”;到唐代变化较大,除了《诗》、《书》、《易》不作变动,将《礼》分作《周礼》、《仪礼》和《礼记》,另加《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称作“九经”,《论语》未被列入;到唐文宗太和年间,在“九经”的基础上增加了《论语》、《孝经》和《尔雅》,称“十二经”;到了北宋年间,又加《孟子》称“十三经”,《论语》得以保留。——从汉代到宋代,《论语》几次作为儒家典籍跻身“经书”之列。但即使同样是“经书”,也要依照篇幅长短划分等级,《论语》因其篇幅过短,只被看作是“小经”,所谓“小经”就是“大经”的辅助读物,而更多的时候,《论语》是被当作“经”之下的“传”或“记”来看待的。所以,《论语》一书长期作为妇女儿童启蒙课本使用。
 

《论语》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详作“集注”,影响深远,《论语》历史性地提升到“大经”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书”完全取代了“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论语》也成了士子必学之书,所以赵普这句话备受学子关注。
三、礼学思想
  《左传》:“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记·乐记》指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在西周宗法制下,以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关系确立家族体系,以分封确立天子至平民的等级体制,周礼成为确定血缘和政治等级的同一秩序,礼仪确保了社会的平稳安详。
   从政治制度到个人道德修养,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渗透着“礼”的内涵。“仁”、“礼”结构在孔子思想中的结合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的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1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到了春秋末期、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礼已经崩溃。破坏周礼的人,首先来自贵族统治阶级内部,表现为诸侯对懦弱无力的周天子的不敬,表现为诸侯国中权臣的越位乃至于权力争斗引发的权臣杀君等等。鲁国是诸侯中向礼的基础最好的国家,此时也已难免违礼之事的频频发生。例如,按周礼,贵族娱乐时的舞列(佾)有等级规定,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鲁国大夫季孙氏,却“八佾舞于庭”,严重违反了周礼,所以孔子表示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是,季孙氏连僭用天子之乐的事情都能忍心去做,那么他还有什么违礼之事不忍心去做呢?
2 克己复礼
孔子要“复”的礼,不是夏、商、周三代所有的礼,而只是周礼。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处处称道周礼他认为,周礼是借鉴二代之礼的基础上制订的礼。他曾经跟学生子张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时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是周天子的时代,因此,他所说的“克己复礼”,是要恢复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恢复周礼的理由十分充足:周礼是在二代之礼基础上损益而成,是三代之礼中最完备的礼。
3立于礼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礼是立人之本,没有“礼”则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又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有学问的人若只在学习上下功夫而不在礼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同样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礼”不仅是自立的基础,在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而回归到“礼”所规定的范围中去,“立于礼、约于礼、归于礼”,,“不知礼,无以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些都是个人道德修养时所应该首先做到的,只有在这些“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认为“礼”作为社会交往的原则十分重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没有“礼”的约束,社会生活就会失去平衡,就容易发生一些道德失范现象。“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这种以“和为贵”为准则的“礼”正是孔子所梦寐以求的。
5 礼之本
孔子更看重礼的实质。一位名叫林放的鲁国人问“礼之本”时,孔子十分赞赏这一提问:“大哉问!”。他告诉林放:“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他用祭礼、丧礼为例子,说明礼的“本”之所在:祭祀时,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敬有余;治丧时,与其丧礼熟练周到少哀悼,不如发自内心的悲戚。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将孔子当作父亲一样看待,孔子也将颜渊当作儿子一样看待。颜渊英年早逝,孔子极度悲痛,连呼“天丧予!天丧予!”还说:“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我不为他悲痛,还为谁悲痛!但是,涉及丧礼,孔子绝不徇情。颜渊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孔子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孔子没有卖掉车子买个外椁,原因是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大夫,按照周礼,大夫出行,必须乘车,不能徒步。颜渊虽然很有才华,也不能破这个礼。
6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周礼”的作用就是划分人们的上下尊卑贵贱,严格规范人们的等级制度。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以“礼”来教化引导民众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刑法等法治手段来惩罚不道德的人或事,人们虽犯法而受到惩罚,可心里却没有悔改之意;如果施行德政,以"礼"的精神来教化引导民众,那么人人都不敢做坏事、错事,心里时时有危惧觳觫之感,要是这样,社会也就可以达到稳定了。孔子在这里以对比的方法指出了“法治”与“礼治”的不同,“法治”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上思想上道德上的邪恶,而"礼治"却能以柔和缓进、以理服人的方式使人们懂得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道德的力量促使他们走上正道而耻于做坏事,这种精神在孔子思想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孔子还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论述表明“礼乐”在孔子心目中一直是君主权威的象征,是统治工具的体现,也表明了孔子对“礼乐”在政治生活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7名不正则言不顺
针对春秋末期的乱象,孔子打出了“正名”的旗号。子路请教老师,如果卫国的国君有意请您来主政,您将首先拿什么下手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他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正名”。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谓“正名”,就是指恢复周礼的权威,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孔子在回答齐景公问政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这就是“正名”的具体内容。
8非礼勿视
孔子虽然一举一动都讲究礼,很注重礼的形式,甚至于坐一张板凳、吃一块肉、挟一筷菜都要讲究礼,就象他对颜渊讲的那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据孔子弟子们的记载,孔子大至上庙堂、入公门,小至穿衣、饮食,处处注重礼的规范。“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往,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乡党》)这一节文字,还仅仅是关于孔子在朝堂之上的守礼形状。日常饮食方面的回归周礼之举,也十分繁琐,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未到时令的果实,不吃。肉割得不方正,也不吃。看来,孔子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述而》),若当真循礼而食、循礼而眠,也不是一件简单平常的事情。

 孔子如此坚持礼的原则,如此拘于琐碎小节,他是不是太迂腐、太死搬硬套呢?从另一些史料记载来看,孔子的回归周礼,其实也有应时制宜、通达权变的一面。《论语·子罕》篇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礼帽用麻料制作,这是合乎礼法的;现在大家都用丝线制作,这样更省俭一些。孔子赞成大家的做法。臣与君行礼,先在堂下磕头,升堂之后再磕头,这是合乎礼法的;现在大家直接到堂上磕头,这是骄慢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做法,孔子还是赞成原来先在堂下磕头、上堂再磕头的礼法。这是一组对比的例子,反映了孔子关于礼的权变,比较注重实际,既不僵死守礼,也不盲目从众。

《论语·先进》篇中,还有关于如何评判学礼之人的一段话:“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学好礼乐再谋求仕途发展的人,因为生活在乡村中而被人们视为野蛮人;入仕做官之后再学习礼乐的人,反而成为人们所敬重的君子。孔子明确表示,如果选用人才,他一定会选择先学好礼乐再谋求入仕的那种人。这段话,涉及到如何运用周礼的标准选拔和评判人才的问题,涉及到礼法中的名、实问题。先学好礼乐,未必一定入仕做官;但是要想入仕做官,必先学好礼乐。否则,不知周礼,如何做这周官?从名、实观点而言,学了礼乐再做官,便是名、实相称的官;未学礼乐便做官,便是有名无实不称职的官。春秋末期的周官,多有先入仕做了官,再去拜师学礼乐,反而博得一个好学的贤名。这些未学礼乐先入仕途的人,往往就是礼崩乐坏的根源。孔子的这段话,是对春秋末期诸侯用人制度的不满和批判。

四、仁学思想
1.  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 孝弟是为仁之本
   孔子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建立和保持一种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社会关系,“孝悌”被认为是“仁”的真正起点。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孝”就是敬养父母,即要求子女做到“无违”、“无改”。悌”又作“弟”,本意是敬爱、顺从兄长。
“君子敬而勿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泰伯》)“入则孝,出则悌”(《学而》)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孔子的理念,不能照搬。比如:《论语·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比如孔子还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
3. 克已复礼曰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克已就是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复礼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
4 . 仁的具体规范表现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孔子认为,拥有恭敬、宽厚、诚信、聪敏、慈惠品德的人就可以成为仁人了,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诚信就能使人信任;聪敏就会有成绩;善于布施一些恩惠,就可以差遣人。
刚、毅、木、讷,近仁
拥有“仁”的人是如何表现自身的呢?“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刚强、坚毅、质朴、不随便说话的人接近于“仁”。

“仁”是一种态度。“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意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诚。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的本色。
5 .  仁之方 忠宽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自己想站得住首先要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能通达事理。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譬喻别人,这可以称为是实行“仁”的办法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
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对其他门人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 . 仁政
孔子学说中除了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泛爱”之外,还有统治者自上而下的“仁政”说。“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是对西周初年“明德慎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所说的德治,大体上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要求统治者推行德政,“使民以时”、“敛从其薄”、对民众必须“宽”“惠”。
其二,强调对民众的教化,反对统治者“不教而杀”。在《为政》篇提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三,提倡宽猛相济,以刑辅德。孔子重教化、轻刑罚,但并不否认刑罚的作用,在《里仁》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政者,正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7. 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关于仁德与生命的问题。他问:“您给我们讲的仁德、忠义都是非常对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彼此仁义地待人,确实是一种难得的美德。我也很想得到这种美德,但能够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假如生命与仁德二者发生了冲突,我该怎么办呢?”
8. 仁智统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仁”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一种标志。“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
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五、天人鬼神思想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先进》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对待祭祀
在 祭 祀 的 时 候 , 孔 子 是 严 肃 而 认 真 的 : " 祭 如 在 , 祭 神 如 神 在 。 " ( 《 八 佾 篇》 ) 如 果 自 己 不 能 亲 自 参 加 祭 祀 , 即 使 托 人 摄 祭 , 在 孔 子 看 来 也 等 于 不 祭 : "吾 不 与 祭 , 如 不 祭 。 " ( 《 八 佾 篇 》
天命
孔 子 也 信 " 命 " 。 在 《 论 语 》 中 , " 天 命 " 出 现 了 3 次 , 用 作 " 命 运 " 之 义 的" 命 " 出 现 了 1 0 次 。 从 谈 论 " 命 " 和 " 天 命 " 的 话 来 看 , 孔 子 是 一 个 宿 命 论者 , 在 《 子 罕 篇 》 中 , 他 的 学 生 就 明 确 地 指 出 , 孔 子 是 赞 成 " 命 运 " 说 的 : "子 罕 言 利 , 与 命 与 仁 。 " 在 孔 子 看 来 , 知 道 " 命 " ( " 天 命 " ) , 是 成 为 君 子的 必 备 条 件 , 不 知 道 " 命 " ( " 天 命 " ) 的 人 不 是 君 子 , 只 是 小 人 :
知天命
" 不 知 命 , 无 以 为 君 子 也 ; 不 知 礼 , 无 以 立 也 ; 不 知 言 , 无 以 知 人 也 。 " ( 《尧 曰 篇 》 ) " 君 子 有 三 畏 : 畏 天 命 , 畏 大 人 , 畏 圣 人 之 言 。 " ( 《 季 氏 篇 》 )在 《 颜 渊 篇 》 中 , 子 夏 就 曾 劝 慰 司 马 牛 说 : " 死 生 有 命 , 富 贵 在 天 " 。在 个 人的 精 神 修 养 过 程 中 , " 知 天 命 " 也 是 极 其 重 要 的 一 个 环 节 :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学 , 三 十 而 立 , 四 十 而 不 惑 , 五 十 而 知 天 命 , 六 十 而 耳 顺 , 七 十 而 从 心 所 欲 ,不 逾 矩 。 " ( 《 为 政 篇 》 )
乐以忘忧
叶(音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这样回答多好!”
六、义利富贵观
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
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
孔子对富贵与贫贱的看法,其实是非常富于人情味儿的,不同于一些宗教把财富看作罪恶,也不一味地要求人们安贫乐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再怎么穷,也不会要来之不义的富贵。“义”既是君子行为的根本又是检验君子行为的准则。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解释了“义”和“勇”的关系,君子有“义”还须有“勇”,君子以“义”为本,以“勇”辅“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道,晓得。“小人”不同于现在意义的“小人”。子罕言:“利与命”,可见他以君子之行要求自己,他也做得不错。关于“利”的言论,《论语》中确实很少。
富而可求
实际上,孔子不排斥财富,只不过不赞成过于追求罢了。在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二章里,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暗含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意思。
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因财富地位不同,孔子对不同阶层的道德评判标准也不同。
孔子对不“安贫”的所谓知识分子是持否定态度的。里仁第四篇第九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再说富人和穷人。学而篇第十五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宪问篇第十章: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对富人的要求是“无骄”,“好礼”,就是不傲慢,爱好礼制。人一阔脸就变,所以傲慢无礼,这是一般规律。但孔子认为富人做到“无骄”“好礼”很容易,毫不宽容。而对穷人,虽然也要求“无谄”,就是不逢迎巴结,最好是“贫而乐”,即使贫穷也不妨快乐,但认为,要做到“无怨”,不抱怨,不发牢骚,却很难。

穷人光荣还是富人光荣?
论语泰伯篇第十三章说: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充满了辩证法的意味。孔子认为,在公平正义的社会里,贫穷卑贱,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在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里,而富且贵,更不值得炫耀。


七、君子人格的修养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论语》中提到君子小人,多是第一义。如小人的24次,用指平民的,仅只四次。
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不器
孔子认为君子须博学广通,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子贡在弟子中最聪明,学业一流,为孔子所喜爱。子贡也终生敬仰老师,孔子过世,弟子依礼守墓三年,惟独子贡守了六年。公冶长篇第四章,子贡问孔子,我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汝,器也。”问是何器,孔子说:“瑚琏也。”瑚琏是祭祀时盛放粮食的竹器,上头饰以美玉,相当尊贵。孔子比子贡为瑚琏,意在赞赏他的资质美好。

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不能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试探考查君子,但君子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相反,小人担不了大任,小事情上却能够玩得滴水不漏。 
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在君子底下做事很容易,讨好他却难。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讨不了好。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特长,给你安排一个适合你的位置。小人正相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
君子与小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但是,君子的“不争”,并不是消极的退让,否则,你不争,我不争,大家都不争,社会就不会进步。因此,孔子又说: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成语“当仁不让”就是从这儿来的,应该做的事情,就要积极的去做,不能谦让。只不过,君子与人相争的时候,也是文质彬彬的。孔子说: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言与行
君子要正确处理言与行的关系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孔子把先“行”后“言”作为君子的标准之一,是因为,“行”比较难,“言”比较容易,所以要做了再说。孔子还说: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说话要“讷”,做事要“敏”。这是做了再说的另一种表述。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
孔子将女子与小人同列,是就女子存在的性格弱点而言的。女子性格中易于产生不逊与怨的情绪,而这恰恰是孔子十分忌讳和反对的。孔子主张君子无怨。“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威而不猛。’”孔子认为怨是很容易产生的,要想做到“远怨”和“无怨”很难。因此,孔子认为,君子是“劳而无怨”的,仁的特征之一就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是十分推崇谦逊的品格的 。
没有将女子列入君臣父子的社会规范中去考察。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孔子没有提到“夫妇”这一非常重要的人伦关系。这也从侧面说明,孔子时代,还没有把女子在夫妻等人伦关系中的地位规范进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规定以及男尊女卑的观念,还没有明显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的道德观念与生活角色规范中。孔子虽然有歧视女性的言论,但仅仅限于道德观念上,并没有发展到对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实质性的规定上来,也就是说,还没有发展到后世苛刻而繁缛的男尊女卑的日常规范上来。
孔门弟子眼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是一个很有风度的人。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会听到许多政事方面的情况。学生子禽就问子贡,这是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在弟子们眼中,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他既温和又严历,既有威仪又不凶猛,既恭敬有礼又安详而有分寸。

孔子是一个讲究礼仪的人。
孔子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的回答是,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他反对无原则地讨好别人,主张明辨是非,仗义而行,以正直回报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是一个十分执着的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就是孔子为推行仁爱之道而奋斗不息的写照,以至于那些隐士们讥讽地说:他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孔子一生好学,他评价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他用起功来就忘记了吃饭,体会到学有所得的快乐就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衰老将要降临到自己身上。晚年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有一次,孔子的马棚失火,他从朝堂上回来后,只问“伤人乎?”而不问马(《论语.乡党》
有位盲人乐师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啊!”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啊!”等到都坐好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哪里。”乐师辞别后,学生子张问:这是对待盲人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的办法。”(《论语.卫灵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通史第十三集文字稿孔子
07《论语》与孔子——自我超越自我实现
王天成:冬日读《论语》,是非更清晰
☆ 复礼、为仁、君子——孔子思想的三个支撑点
《论语》心解 八佾篇第三(凡二十六章)
孔子礼学管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