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花辨石斛--我国76个石斛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

 

石斛属(学名:Dendrobium Sw.)附生植物,石斛,又名万丈须。假鳞茎丛生,伸长呈茎状,多节;总状花序生茎上部节上,具花数朵或仅1朵;花大而艳丽,花被片开展,侧萼片宽阔的基部着生在蕊柱足上,与唇瓣基部共同形成萼囊;唇瓣3裂。

本属国产种类中具细茎而花小的类群,如细茎石斛铁皮石斛梳唇石斛美花石斛钩状石斛.、霍山石斛等是中药“石斛”的原植物;茎粗而花大的种类均可作花卉观赏

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1500年以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1.剑叶石斛 Den.acinaciform Roxb. 分布于福建、广西、云

2.钩状石斛Den. aduncum Wall. ex Lindl.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3.兜唇石斛 Den.aphyllum (Rohb.) C. E. Fishcher . 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


4.矮石斛 Den.bellatulum Rolfe 分布于云南

5.双花石斛Den. biflorum (G. Forst.) Sw. 分布于台湾,此种是否在分类学上成立,需进一步研究

6.长苏石斛 Den. brymerianum Rchb. 分布于云南


7.短棒石斛 Den. capillipes Rchb. f. 分布于云南南部



8.翅萼石斛 Den. cariniferum Rchb. F. 分布于广西、云南



9.长爪石斛Den. chameleon Ames 分布于台湾



10.昌江石斛 Den. changjiangense S. J. Cheng et S. Z. Tang 分布于海南



11.喉红石斛 Den.christyantum Rchb.f.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12.束花石斛 Den.chrysanthum Wall. ex Lindl. 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



13.鼓槌石斛Den. chrysotoxum Lindl. 分布于云南



14.草石斛 Den. compactum Rolfe. ex W. Hackett 分布于云南



15.玫瑰石斛 Den.crepidatum Lindl. ex Paxt. 分布于云南



16.木石斛 Den. crumenatum Sw. 分布于台湾



17.晶帽石斛 Den. crystallinum.Rchb.f.分布于云南



18.密花石斛 Den. densiflorum Lindl. ex Wall. 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19.齿瓣石斛 Den. devonianum Paxt. 分布于广西、贵州、西藏 云南



20.黄花石斛Den. dixanthum Rchb. 分布于云南南部



21.反瓣石斛 Den. ellipsophyllum T. Tang et F. T. Wang 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22.燕石斛 Den. equitans Kraenzl. 分布于台湾



23.卵唇石斛Den. eriiflolum Griff.分布于西藏



24.景洪石斛 Den. exile Schltr. 分布于云南南部



25.串珠石斛 Den. falconeri Hook. 分布于台湾、广西、湖南、湖北、云南



26.流苏石斛Den. fimbriatum Hook.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



27.棒节石斛 Den. findlayanum Par. & Rchb.f 分布于云南南部



28.曲茎石斛 Den. flexicaule Z.H.Tsi,S.C.Sun et L. G. Xu 分布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


29.伏牛山石斛 Den.funiushanense T.B.Chao 分布于河南


30.曲轴石斛 Den. gibsonii Lindl.分布于广西、云南



31.杯鞘石斛Den. gratiosissimum Rchb. F. 分布于云南



32.滇桂石斛 Den. guangxiese S J. Cheng et C. Z. Tang 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33.海南石斛 Den. hainanense Rolfe 分布于香港、海南



34.细叶石斛 Dendrobium hancockii Rolfe 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河南、湖北、湖南、河南、甘肃、陕西



35.苏瓣石斛 Den. harveyanum Rchb. F. 分布于云南南部



36.疏花石斛 Den. henryi Schltr. 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云南



37.重唇石斛 Den. hercoglossum Rchb. F. 分布于安徽、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38.尖刀唇石斛 Den. heterocarpum Wall. ex Lindl. 分布于云南南部至西部



39.金耳石斛 Den.hookerianum Lindl.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至西北部、西藏东南部



40.霍山石斛 Den.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 Cheng 分布于河南西南部、安徽

霍山石斛:多年生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长于安徽省霍山县高山上的悬崖峭壁之间。《道藏》把“霍山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丛、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成为中华九大仙草,而霍山石斛位于九大仙草之首,可见其价值之高。中华石斛属专家包雪生教授曾说“如果说世上确有什么仙草的话,我们认为这种仙草应当是霍山石斛。”

41.高山石斛 Den. infundibulum Lindl. 分布于云南南部


42.小黄花石斛 Den.jenkinsii Wall. ex Lindl. 分布于云南南部至东南



43.菱唇石斛 Den. leptocladum Hayata 分布于台湾



44.矩唇石斛 Den. linawianum Rchb.f. 分布于台湾、广西



45.聚石斛 Den.lindleyi Stendel.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



46.喇叭唇石斛Den. lituiflorum Lindl.分布于广西、云南



47.美花石斛 Den. loddigesii Rolfe 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



48.罗河石斛 Den. lohohense Tang et Wang 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49.长距石斛 Den. longicornu Lindl.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



50.勐海石斛 Den. minutiflorum S. C. Cheg et Z. H. Tsi 分布于云南南部



51.红花石斛 Dendrobium miyakei Schltr.分布于台湾



52.细茎石斛 Den. moniliforme (L.)Sw.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53.藏南石斛 Den. monticola P.F.Hunt et Summerh 分布于广西南部、西藏南部



54.杓唇石斛Den. moschatum (Buch.-Ham.) Sw. 分布于云南南部至西部



55.金钗石斛  Den. nobile Lindl. 分布于台湾、四川、海南、湖北、香港、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56.铁皮石斛 Den.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一般均能耐-5℃的低温。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它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真正的铁皮石斛是野生的,价位也不菲,目前只有像福临门铁皮石斛、还有同仁堂等少数几个老品牌能买到正宗的,其中以福临门价位最为合适。铁皮石斛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其茎入药,中药名:石斛,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中国药典》: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57.紫瓣石斛Den. parishii Rchb.f. 分布于云南、贵州



58.肿节石斛 Den. pendulum Roxb. 分布于云南南部



59.单葶草石斛(紫唇石斛)Den.porphyrochilum Lindl.分布于云南、广东、台湾



60.报春石斛 Den. primulinum Lindl. 分布于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



61.针叶石斛 Den. pseudotenellum Guillaum.分布于云南南部



62.竹枝石斛 Den. salaccense (Bl.) Lindl.分布于海南、云南、西藏



63.华石斛 Den. sinense T. Tang et F. T. Wang 分布于海南



64.小双花石斛 Den. somai Hayata 分布于台湾



65.梳唇石斛 Den. strongylanthum Rchb. 分布于海南、云南



66.叉唇石斛 Den. stuposum Lindl.分布于云南南部至西南部



67.具槽石斛 Den. sulcatum Lindl.分布于云南南部



68.刀叶石斛 Den. terminale Par. et Rchb. F. 分布于云南南部



69.球花石斛 Den. thyrsiflorum Rchb.f. 分布于广西、云南



70.翅梗石斛 Den. trigonopus Rchb. F. 分布于云南南部至东南部



71.大苞鞘石斛 Den. wardianum Warner 分布于云南东南部至西部



72.黑毛石斛 Den. williamsonii Day et Rchb. f. 分布于海南、台湾、广西、云南



73.广东石斛 Den. wilsonii Rolfe 分布于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74.线叶石斛Den. aurantiacum Rchb. var. aurantiacum



75.叠鞘石斛 Den. aurantiacum Rchb. var. denneanum (Kerr)Z.H.Tsi 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云南和贵州



76.河南石斛 Dendrobium henanense J.L.Lu et L.X.Gao



石斛作为药用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公元3世纪出版的《名医别录》中也有着对石斛药用的记载,距今亦有1700年的历史。用石斛属植物加工枫斗则起源于清代,被记载于赵学敏,赵学楷《本草纲目拾遗》及《百草镜》中,距今有近250年。两则相距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自十九、二十世纪起,石斛与枫斗两者的功效与应用在众多文献中均被视为一物共同述说,难以区分,因而对枫斗效用的叙述,只能自石斛古代文献说起。 

一、石斛的药用简史

 石斛首见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谓:“……味甘、平,无毒。治伤中、除痹、《日华子本草》(约公元908-923)补载:“治虚损劳弱,壮筋骨,暖五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本草衍义》(公元1116年)补载:“治胃中虚热”。下气,补五脏虚痨、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

《 名 医 别 录 》 ( 约 公 元 前 三 世 纪 )除摘录(神农本草经)记录内容以外,还增加了:“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本草纲目》(公元1593年)补载:“治发热自汗、痛疽排脓内塞”。《药品化义》(公元1680年)补载:“治肺气多虚,咳嗽不止”。《 本 草 备 要 》 ( 约 公 元 1 7 6 5 年 ) 补载:“疗萎遗滑精”。定志除惊……”。由以上记述可见,其功能与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神农本草经》以后,历代本草对石斛功能与应用疾病有不断补充与发展。

由以上记述来看:石斛的应用与适用范围很广,除涉及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外,还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及外科、皮肤科等疾病均可适用,而对眼疾未曾提及。陈存仁在《中国医药大辞典》(1935年)石斛名下,“近人学说”栏目中总结古人对石斛的应用经验后,又总结性地认为:“……总之,石斛能清胃生津,胃、肾虚热者最宜。”并指出按《苏沈良方》石斛夜光丸专治目光不敛,神水散下。这是历代本草中最早记载石斛可治眼疾的记载。

至于石斛,特别是枫斗为何为我国南方人士所青睐,是否可与赵学敏所谓“极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力气”有关。在《中国药学大辞典》中,作者在总结性提到石斛功效时写道:“养胃阴,除虚热,对胃略能促进胃液,帮助消化之不足,至肠能激肠蠕动,且能制止其吸收力,故能使积粪排出,同时亦能使体温下降三度余,乃作健胃强壮药”。《中国药学大辞典》特别提及霍山石斛谓:“若老人虚人,液不足而不宜太寒者,则霍山石斛为佳。……。而近时更有所谓绿毛风斛者,色作淡绿,质柔而软,味浓而又富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凝脾之虚,确为无上妙品……”。

二、石斛的功效与应用

 石斛为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多种植物的茎。生于石上,体瘦不肥,色黄如金,旁枝如钗,故又叫耳环石斛。

1、石斛的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微寒( 凉 ),归胃、肺肾经。

2、石斛的功效

滋阴养胃,清热生津,平胃气,长肌肉,养阴退热,生津止咳,补肾积精,壮筋骨,强腰腿,益智定志,清肺明目。《中国药学大辞典》:用作“健胃强壮药”。《施今墨药对》:“石斛能养胃阴、生津液、清虚热、止烦呕,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烦渴、干呕、饮食乏味、胃脘疼痛,舌干而红,或光剥无苔等症;石斛也能治热病后期,阴液亏损致虚热微烦,口干口渴,食欲不振、自汗等症;石斛还能涩元气、强腰膝、坚筋骨,用于治疗腰膝酸软无力,阴囊潮湿,精少,小便余沥等症”。

 3、石斛的应用

  长 于 养 胃 阴 , 除 虚 热 , 主 治 热 病 伤津、舌绛烦渴,以及病后虚热不退等症。《本草衍义》:石斛“治胃中虚热。”

《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可代茶,开胃健脾。”总之,以养胃阴,除虚热为能。石斛养阴生津,尤长于滋养胃阴适用于热病伤阴、津液不足、口干唇燥、齿枯、烦渴欲饮、舌光红少苔等症,常与生地麦冬花粉等养阴清热药同用。温热病后期,因高热而阴津受伤,出现口渴舌燥、食欲不振、舌质发红、舌苔黄黑等症状,可用本品滋养胃阴、清热生津、止渴除烦。

阴虚内热而发生干咳、盗汗、低烧、口渴、舌红脉细数等症,可用本品配生地、麦冬、百合、秦艽、银柴胡等同用。因 肾 精 不 足 而 致 目 昏 目 暗 、 视 力 减退,常用本品配生地、熟地、山萸、草决明、潼蒺藜、地骨皮、菊花、枸杞子等同用。因肾虚而两脚麻木痿痹者,也可用本品配合牛膝、黄柏、川断、熟地、山药、秦艽、苡米、木瓜等同用。

先今市面上有很多商家大肆的吹嘘石斛的功效,说的好像包治百病一样,这样是不合理的。石斛作为中国传统中药的一种,我们的祖辈已经找到了正确使用它的方法。不要再随意吹捧石斛有些不该有的神奇功效了。

 怎么吃石斛,石斛料理

任何石斛不论品种和优劣,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仙草”也会沦为“杂草”的。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下常见的几类石斛的食用方法。

1、鲜条榨汁

首先把新鲜石的石斛外层的皮剥干净(不用特别干净也可以),然后将石斛成大约切成2~3cm的段。再将分段放入榨汁机中加入温度大约在80°左右的热开水,之后盖上盖子打汁即可。完成品的水和石斛的食用比列大约是7:3,这样比较利于人体吸收。(功效:开胃健脾,强阴益精)

2、煲汤

洗净切碎或拍破加水入锅用文火先煎煮30分钟,后放入1-2克西洋参再煮30分钟,可重复煎煮,连渣食用。

4、熬膏

洗净切碎或拍破可加其他中药材加水煎汁,连煎两次,弃渣后用小火浓缩,再加冰糖,继续熬制成膏状引用。(功效:对劳损虚弱、肢节多痛、体乏、夜多盗汗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5、浸酒

洗净切碎拍破、单味或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酒中,3个月后即可食用。(功效:补肾养阴、生精祛风。)

6、入膳

洗净切碎或拍破和鸡鸭等材料一起文火炖2-3小时,连渣食用。或用文火煎煮后取汁备用,加入其他原料可煮粥、做羹、煲汤等。

通常石斛的鲜条有很多的食用方法,煲汤、炒菜拌料都可以。只是在处理枫斗的时候略微的麻烦一些,需要用文火反复熬煮之后才能煎唤醒枫斗里的石斛精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斛大全(76个品种)
看花识石斛
看花辨石斛----有图有真相(三)全了
石斛属植物梳理(植物志76种,新鉴定19种,共95种)
云南的兰花
中药石斛兰图鉴(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