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仓一日(下):王锡爵故居、张溥宅第和海宁寺遗址


“王锡爵故居及赵孟頫书法碑”是太仓市区内的一处省保,距离州桥不远,探访两项四处国保期间可顺路参观。


王锡爵故居,俗称“太师第门楼”,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现存西边门屋和东面建于清代中后期王氏宗祠三进,为明万历年间江南民居中“府邸”的典型。这门槛,够高。


参观入口辟在东侧王氏宗祠,其内部是“大明首相王锡爵陈列展”。


王锡爵曾官至内阁首辅,虽然只当了一年,却是太仓历史上担任朝廷官职最高者。任上力促万历帝立长子朱常洛为储君,可惜朱常洛并没有当皇帝的命,龙椅还没坐热便一命呜呼。


大明最后一次力挽狂澜实以现中兴的的时间窗口,就这么落在他的木匠儿子肩上,并且毫无意外的化为泡影。没当成皇帝的朱常洵比他大哥多活了几年,养尊处优,“富於大内”,却也最终成了李自成部下的“福禄宴”。倒是王家似乎有做官的命,王锡爵的曾孙王炎在清初也官至大学士,世称“祖孙宰相”。


故居内立有历代碑刻数十,其中除文征明《重修杨将军墓庙记》、吴伟业《太仓州增修学庙记》外,要数赵孟頫两块书法碑价值最高。这是立于王氏宗祠东侧的《送李愿归盘古序碑》。


立于西院落西墙的《归去来辞碑》。


西院落正中是一面青砖照壁。


照壁后是“南园雅集”雕塑,描绘当年娄东画派“四王”聚会的场景。


王锡爵故居对面,是一座新建的“两世鼎甲,四代一品”牌坊。


沿致和塘寻访三座石拱桥,也顺带参观了几处小遗迹。这是镇洋县界碑。清雍正二年(1724),由于太仓直隶州人口、赋税繁多,因而分出致和塘以北部分,设立镇洋县,县治设在州城内,仍隶属于太仓直隶州管辖,这一建制直到1912年才撤销。


“李时珍、戚继光莅太上岸处”。不知具体地点是怎么考证出来的。明万历八年(1580),湖北人李时珍乘船至太仓,专程拜访曾任湖广按察使的太仓人王世贞,求其为《本草纲目》书稿写序。王世贞欣然同意,还为李时珍联系好金陵书商胡承龙。不过直到十年后李时珍第二次赴太,这篇序才写成。“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今天来看,王世贞的广告语并没有夸大宣传之嫌。至于戚继光,也曾来太仓部署过抗倭事宜,这个很容易理解,那时距郑和船队从太仓浏家港起航也就一百余年,太仓仍然是长江口重要港口。


接下来是重头戏,位于皋桥不远处的国保——张溥宅第。


张溥宅第坐落在太仓市城厢镇新华西路57号,这里原是张溥伯父、明崇祯时工部尚书张辅之的宅第,后为张溥所得。门票20元,学生可半价。


该建筑始建于明天启年间,现存三进,第一进为大厅,第二、三进均为二层楼房,前后房屋楼下有回廊相通,楼上为“通转走马楼”,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7平方米,其主要建筑构件均为明代遗物,并且较完整地保存了明代“尚书府第”的建筑风貌。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探亲时发现了该古建筑,肯定它是明代一品府规制的建筑。


先上一张“张溥故居游览路线图”。


关于张溥,除了其所创立的准在野党“复社”,最妇孺皆知的当是入选《古文观止》和当今语文课本的《五人墓碑记》。尽管后世对于“东林党”和“复社”究竟是在救国还是误国争论不休,周顺昌一案却无异议。时年苏州民变,参与者众多,本人先祖也受牵连,不得不弃家携眷,变名逃逸,由昆山隐居无锡乡下,却也因祸得福,躲过了二十年后清军制造的昆山大屠杀。“我批判我的城市、我的国家,那是因为我在乎”。当年为大明兴衰呼号奔走的年轻人,(如果幸存到清初,)是否还有兴趣继续为这个异族新政权针砭时弊呢?


大厅梁柱交接处有形似官翅的棹木,故此堂又称“纱帽翅厅”。


一、二进之间的横向走廊。


第二进院子。


刻有“天启二年工部张衙”铭文的青石质井圈。


门板上的木雕。


门楼上的砖雕。


楼梯前的镂空隔断。


上到第二层。


第二进二层展示的“三贤雅集”蜡像。


堂楼与后楼之间前后、左右、上下相通,呈H形,江南俗称“通转走马楼”,这是堂楼上左右相通的后廊。


光线似乎不错。


太仓的历代进士,用了两面墙才写满!


第三进二层的展厅。


粗壮的月梁和似圆实方的脊瓜柱(展板上的介绍如是说)。


故居模型,目前仅存中间三进。


第三进院子。


院落东侧,是长达40米的备弄。


备弄旁一间刚才漏掉的底层屋子。


竹影。


青苔。


备弄与紧邻故居东侧是江南丝竹馆本有门相通,不过并未敞开,只得出故居再进入。这江南丝竹馆,同时也是太仓五洋丝竹乐团所在地。


江南丝竹起源于太仓,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刚才在张溥故居备弄内听到的,正是从前面那间正厅内传出的声声丝竹。应该是乐团在排练吧?


看的出,苏州各种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还是很活跃的。


戏台正面。


戏台栏杆上的小狮子。


离开丝竹馆,不远即是弇山园,这里也是当年李时珍拜访王世贞的地方。园内最大的亮点,是2003年公园改造过程中发现的宋代海宁寺遗址。海宁寺始建于宋建炎四年(1130),元时重修,清咸丰年间毁于大火。


让石础、石柱、条石和墙基静静的躺在原地,供孩子们玩耍,供情侣们散步,供我等怀古——不错的遗址展示方式!


石雕,不知是否宋时原物。


另一处,看不出是什么图案。


弇山园东南是郏亶墓,1993年重修。


墓前有一石亭,亭内立有同治七年(1868)知州蒯德模厘正墓道,修筑墓门时所立《重建郏司农祠记碑》。


该离开了。沪太交通其实是非常方便的。除非你想顺路去乡下看石拱桥,否则最佳选择当然是沪太快线。票价6元,车程20分钟,下了车就可坐上上海地铁。其实地铁11号线只要再修三站,就能延伸到太仓市区。沪太同城化和沪昆同城化,都应该首先用轨道交通打破省界藩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源远流长的娄东文化 群星璀璨的太仓名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太仓 张溥宅第   
太仓旅游|2017年太仓景点介绍大全,赶紧收藏!
王锡爵行书杂曲卷,故宫博物院藏
太仓石拱桥:年纪最大的州桥
太仓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