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风不度玉门关:望断西北,何处是玉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人王之涣的这句诗脍炙人口。玉门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节点,随着中央王朝疆域的扩张与收缩,不断迁徙、消亡,三易其址,而名称不变。为何历史上的玉门关一迁再迁?

故事,得从汉武帝说起。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动军队征伐大苑(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但这次出征很不顺利,西域很多国家各自坚守,不给汉兵提供粮食,而李广利又不能将其迅速攻下。陷入这般境地前后两年,待返回敦煌时,士兵只剩下了十分之一二。于是,李广利给皇帝上书,请求罢兵,等补充兵源后再行出征。汉武帝大怒,派遣使者到玉门关予以痛斥,吓得李广利只得停驻敦煌。

这则史事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此时的玉门关处于由敦煌到长安的中途,也就是敦煌以东。那么,它具体在哪里呢?

唐代《释迦方志》中记载了唐初去往印度的三条道路,其中说道:“其中道者……又西四百里至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又西减四百里至瓜州。”这里提到了一个“故玉门关”,所谓的“故”,当然是相对于唐而言,也就是唐代以前的玉门关。

它距离肃州——今天的甘肃酒泉市西北方向75里,在瓜州(唐代瓜州为今锁阳城)东面400里,在地图上分别以酒泉、锁阳城为圆心,两个里程为半径做两个圆,那么交叉区域无疑就是故玉门关(如今的石山峡)。

石关峡又名黑山峡,黑山是一片剥蚀残山,横亘在河西走廊的平原上。山南天然形成了一道东西向的峡谷,长约10公里,宽约百米,正所谓“关在南北山间”也。山崖间渗出的水流,在峡谷内汇成了一条溪水,自西而东。

溪水为路上的商旅提供了良好的补给水源,因而,石关峡既有军事地理上的优势,也有人们行进的便利,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在此设关,检查进出人员,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之所以叫做“玉门”,一方面因为是西域向中原进贡玉石的孔道,另一方面则在于石关峡本就盛产玉石。

这座玉门关设置于何时?我们不难在史书里寻到蛛丝马迹,《汉书》里有一条注文:“筑塞西至酒泉。”玉门关作为汉长城的西起点,是伴随着河西汉长城的逐次修筑而设立的。这一年,是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之前的几年里,天才将领霍去病发动河西之战,成功翦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有生力量,而后汉室设置酒泉郡,并增筑长城、关口。

汉武扩边、经略西域的雄心当然不会因为第一次的伐宛失利而放弃,一年多后,李广利重整旗鼓,再次兴师,一年不到,出师敦煌者六万人。正因为人多势众,所至小国一反前态,无不摆出欢迎的姿态,敢有负隅顽抗者便遭灭国。

这次出师大获全胜。等到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班师凯旋时,史称“军入玉门者万余人”。“入玉门”意味着回国,此处不言军入敦煌,则意味着玉门关此时已经迁移到了敦煌西面。

显然,伴随着军事上的成功,汉帝国疆域进一步向西扩张,作为边防的玉门关,也被西移到了敦煌的西北,依旧是汉长城的西端起点。

当然,石关峡作为一个通衢要口,重要性并未降低,所以,即便玉门关已经迁走,但汉室仍在此地设了玉石障把守。

石关峡玉门关作为最早的玉门关,从前111年到前101年,仅仅存在了10年。但也正是这个时间的短暂,才愈发凸显了疆域扩张之迅速。

在很长一段时间,玉门关和阳关(匿处玉门关以南而得名)是去往西域的必经关口。

从玉门关出塞,一直向西,可至楼兰,因为沿途多沙碛、少水草,史称大碛道;径向西北,通过大沙海直达高昌,称为大海道,此路虽然较近,但行旅艰难;折而向北,抵达伊吾(今哈密),可再向西至高昌,这条路叫做伊吾南道,后又被称为矟(音shuo读“锁”)竿道,是最为繁忙的道路。可见,玉门关就是一把掌控了东西方交通之锁的钥匙。

但是,作为曾经大汉天威的象征、通向西域的丝路命脉,玉门关又在哪里?

似乎这谈不上是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可以回答:就是如今敦煌西北的玉门关遗址呀。但问题在于,这座长宽仅20余米、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小方盘城,如何能与玉门关的地位相衬呢?

1906年,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在小方盘城挖掘出一些简牍,带有“玉门”的字样,从而认定小方盘城即为玉门关。然而,后来更多的出土简牍证明,小方盘城是玉门都尉日常办公的官署,而非玉门关址。

近年来,敦煌博物馆在小方盘城周围多次实地考察勘探,研究人员认为,玉门关口应当在小方盘城西侧150米处的长城线上。

唐贞观三年(629年),一个立志去西天求取真经的僧人抵达了瓜州城,并在当地询问接下来向西行进的路程。有人告诉他,从这里向北50余里有一条葫芦河,下宽上狭,回波甚急,深不可渡。上面置有玉门关,是西去的必经之路。出了关,西北方向有五道烽燧,两两相距百里之远。在这五烽之外,就是莫贺延碛,到伊吾国境内了。

这位僧人便是玄奘法师(也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人物)。在玄奘所处的时空里,玉门关已非小方盘城,而是再一次迁移,东迁到了瓜州一带。

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南山北总是烽。”从其中描写的景色来看,诗人所吟诵的便是这座玉门关。

可惜的是,瓜州这座玉门关的具体位置,始终存在争议。有说它是双塔堡,已经被今天瓜州东部的双塔水库所淹没;还有一说它位于锁阳城和六工城的中途……虽然众说纷纭,但玉门关的迁移是毫无疑问的。至于为何迁移,我们能从玄奘法师的旅途看出端倪。

莫贺延碛道,在敦煌文书里称作“第五道”,是通向西域的又一条道路。它通向哪里?伊吾国。后来被唐朝占领设为伊州,也就是今天的哈密地区。

这条路玄奘走得很是艰难,“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但它有一个优势:较原来经敦煌出塞再折向北至伊吾的路途缩短了百里。所以今天,从瓜州到哈密的高速公路,所取即这条线路,是入疆的交通命脉。

这条道路的开拓和瓜州新玉门关之设立,仍旧是伴随着汉帝国征辟疆土的进程而展开的。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汉军一万四千骑,从瓜州玉门关出发后,径向西北,直趋伊吾,再进而向西攻占车师(车师位于今新疆吐鲁蕃西北)。新开的伊吾路(即唐之第五道),将瓜州和伊吾直接连通,便无须再绕行敦煌,故而,玉门关随之迁到了瓜州。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逐渐退出对西域的争夺,河西走廊一带也被迫拱手让于吐蕃、回鹘等政权,玉门关自然也不再归唐所有。

宋仁宗时期,大臣曾公亮奉命纂辑了一部军事著作,名为《武经总要》,其中记载道,肃州“西至玉门关七十里”,又云“肃州又九十里渡玉门关”。可见,这个玉门关又回到了最初的石关峡。

五代宋初,国际形势已大不同于唐代。晚唐时,河西地区的回鹘人以甘州(今张掖)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政权,强盛之时统治了甘州、肃州等大片地区。而在它的西部,是占据了瓜州、沙州(今敦煌)的归义军政权。石关峡的位置,正当东部甘州回鹘和西部归义军政权的分界点。所以,必须在此置关设卡。

历史的车轮不停地转,玉门关从最早的前111年设置于此,走了一千年以后,在十世纪初,重新回到了原点。

但是不久,一个更强大的敌人从遥远的东方奔驰而来,横扫六合。公元1036年,西夏李元昊亲率大军,攻占了沙州、瓜州、肃州……最终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从此,无论哪一个玉门关,都彻底废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门关,望断西北,何处是玉门。
历史上的玉门关究竟在什么地方?
玉门关的千年变迁 演讲人:李并成
春风已度玉门关:历史上的玉门关,几经变迁的沧桑
新玉门关考-中国长城网
探寻古丝路重要关卡,李广利刺石成泉,美玉镶门祭关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