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片石大战:决定东亚历史格局的命运之战

1644年4月中旬,是一个历史上的关键时刻。东亚大陆上最强的三支军队,竟然破天荒的云集到了长城东端的要地--山海关。他们之间的厮杀,是那个时代,东亚大陆上最激烈的战斗。他们之间的厮杀结果,也直接决定了日后数百年的东亚历史格局。

大家地位都很尴尬

崇祯的死开启了一个新的乱世

1644年的春夏交际,能够主宰大明帝国核心京畿的三股势力,都感到自身地位尴尬。

李自成的闯军势力,实际上正处于一个非常为难的境地。虽然已经摧古拉朽般的横扫了大半个中国北方,占领了政治意义大于一切的北京。然而这个新生势力的扩张来的太过突然,广袤势力范围下,依然是盘根错节的问题。由于缺乏对传统儒家士大夫的认同和尊重,也缺乏既有的行政管理班底,李自成在实际上只能控制非常有限的地带。

留给闯王一伙人的时间并不充裕。他们一方面需要接收越来越大的地盘,还有着手恢复秩序,将地盘上可用的资源全盘榨出。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如何对付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关外的满清。直到兵临北京城下,他都在想办法拖延时间。对于清廷送来的联合计划,不置可否,又向临死的崇祯传达善意。但一切都随着崇祯的执意自杀,毁于一旦。

李自成与他的农民运动波及范围

驻守在山海关的明朝精锐--关宁军,处境更是艰难。先前还准备发兵增援北京的他们,无时无刻不需要提防山海关外的清军部队。崇祯的死,让上至统帅吴三桂,下至普通大头兵的所有人,都突然失去了效忠对象。他们不仅军饷无从着落,通往家乡的路也已经断绝。现在只有在全军覆没前,从两伙让他们都厌恶的人之间,选择一个投靠对象。

即便是雄踞山海关外的满清势力,同样处于迷茫之中。颇有才能而主张议和的皇太极已经在前一年驾崩,继位的顺治不过小屁孩一个。主政的多尔衮必须带领扩张中的大清前进。但如果不慎失败,也将被内部的政敌们乘机清算。崇祯的死,逼着清军必须立刻进关,否则可能再无机会。

注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大名的吴三桂

在这样尴尬的氛围中,三股势力都谨慎的观察和试探对方。清军开始将手中全部的满蒙汉部队集结,准备绕开山海关。从几次获得成功的长城沿线,冲入关内。李自成成功招降了不愿投降清军的吴三桂,却因为内部组织的涣散,而闹出了虐待统战对象家人的蠢事。吴三桂不愿投降清廷,但难忍受辱之气。他现在所要做的,只是如何保住手里的军权。

于是,大家都熟知的一段历史就此继续演进下去。表面上志得意满的闯军,走上了东征山海关的不归路。表面上还在犹豫不决的吴三桂,已经准备用关宁军入股满清。表面上还在秘密进击的清军,转而奔向山海关。

我们要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进入北京的李自成

大家的军队都很自信

明朝后期的军队大部分已经沦为治安力量

尽管大顺、满清和吴三桂这三股势力,对于自身的政治生存地位都很忧心。但对手里安身立命的军队,大家都是非常自信的。

即便是兵力最为薄弱的吴三桂所部,也是明代糟糕军队中不可多得的精锐力量。虽然这支被称为关宁军的部队,本质还是大量打仗作风不坚定的辽东军户,却有着质量上乘的家丁力量。他们作为军官的私人班底,处于全军的金字塔顶层。几乎都是骑兵的他们,不仅得到最好的供养,装备也比较可靠。自然是全军战斗力的保障。

明朝精锐骑兵形象

至于开始大举东征的闯军,则拥有着胜于明朝官军的战斗水准。剖去那些归附不久的前明部队和跟风打劫的流氓难民,闯军约50000人的核心部队,实际上以过去的明朝西北边军为班底打造。这支长期驻守边疆,却得不到朝廷足够配给的正规军部队,是李自成武力征伐的基础。杀起过去的同僚,可谓得心用手。

最后是积蓄力量多年的满清大军。这支军队从最初的东北亚渔猎部落,发展成为了当时东亚地区,最强大的武装。从满州各部编组的八旗劲旅,到纷纷来投的蒙古骑兵,以至于不少火线加盟的前明汉军。当入关前夕的清军,拥有着东亚地区几乎全部的武装体系,战斗力自然不容小觑。

正是这种对武力的自信,与未来前景的不确定。让三支东亚地区最强的武装力量,聚首山海关。一场东亚大陆上,最高水准的战役,就此展开!

让明军畏惧的满州骑兵

雄关难克

山海关是明朝重点经营的防御要塞

李自成的闯军从北京开拔后,就一直以较为缓慢的速度行军,到4月21日才抵达山海关。这既是因为闯军的复杂成分不易协调,也是因为李自成并不希望在明朝精心营建的天下第一关前,折损力量。

他特意带着俘虏的前明太子和吴三桂父亲吴襄,意在从国与家的双重层面,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他的军队人数并不超过10万,却对外号称30万之众。也是希望通过绝对力量优势的宣传,给困守山海关一隅的吴三桂以巨大压力。

然而出生地位低下的李自成,并不能理解吴三桂此时的身份转变。崇祯的一命呜呼,以及自身施加的强烈逼迫。都将吴三桂从过去拥兵自重的边将,直接转化为唯利是图的军阀。所以,后者宁可以40000人的军队做殊死一搏,也不愿意乖乖的臣服。何况,吴三桂手里还有防御设计严密的山海关防线,坐等闯军前来扣关。

山海关防御体系绝非孤城一座

至于临时调头的清军,并不能将全部兵力都马上带到山海关。强行军意味着汉八旗的步兵与炮队,无法及时跟上。最终赶到一片石战场的只能是骑兵。多尔衮特意在战场附近驻足观望,不仅仅是为了让吴三桂与李自成两败俱伤,更是等待更多援军抵达。

李自成在山海关下的部署也非常明确,精锐部队几乎按兵不动,饥渴的流民炮灰与需要的表现忠诚的新附军,一拥而上。前者由农民军时代的老部下白广恩带领,后者则由归降不久的唐通指挥。这支总计20000人的先头部队,进军到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阻断了吴三桂退往关外的后路。其余60000人的部队,分头攻打山海关的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由于没有红衣大炮之类的可靠攻城武器,也不愿意花时间打造旧式攻城器械。闯军几乎是在以手里的武器与血肉之躯,硬闯山海关。

正在防御长城的明朝守军

好在山海关虽然是明朝苦心经营的雄关,但也不是为抵抗如此之多的敌军而设计。吴三桂一面让战斗力较差的地方民团去防御各处工事,一面率领精锐的部队列阵西罗城下决战。尽管家丁部队在战斗力上胜于普通闯军,终究还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双拳难敌四手。不得已之下,关宁军也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向闯军诈降。等到后者靠近城池,才集中城楼上的各类火器射击。这样西面的防线,暂时稳住了。

在北面,居高临下的顺军倒是获得了优势。唐通的前官军部队,带着不少火器,很好的压制了城头的守军。但当夜幕降临,已经失去警戒的他们,突然遭到了刚刚抵达战场的清军猛攻。随着唐通的前明官军溃散,局势的天秤已经发生了逆转。

清军的赶到彻底扭转了局面

气势磅礴的决战

清朝问鼎中原的最大功臣 多尔衮

4月22日,闯军继续猛攻山海关,吴三桂不得不带着家丁们冲出重围,向清军求援。多尔衮顺水推舟的接纳了他,从此开启了满清的入关之门。

第二天,已经占领北翼城的闯军开始寻求决战。虽然发现了清军部队正在入关,李自成还是对局势抱以侥幸心理。他希望通过一次迅速的决定性胜利,有了清军壮胆的吴三桂,索性将大部分部队拉出城外决战。多尔衮以骑兵为主的清军,则位于北面的山头观战。

精锐尽出的闯军,摆出了他们赖以成名的中世纪战阵。全军被习惯性的分为了三个分队,除了已经被大量消耗的新附军和农民炮兵,主力步兵以长矛方阵一字展开。在他们身后还有大量募集来的弓弩手支援。闯军中最为精锐的骑兵则部署于步兵身后。李自成本人则与压阵的精锐骑兵一起,位于全军最后的位置。

吴三桂的关宁军和民团,在布置上与之类似。大量装备了长形盾牌与长矛的重步兵,以四排纵深部署在整列的最中央位置。在他们身前是三排使用圆盾和砍刀的近战步兵,身后则有三排使用弓弩、火铳的轻步兵。精锐的关宁铁骑等骑兵部队,同样部署在步兵战线之后。

闯军与关宁军的布阵

依然不觉情况有变的闯军首先发难。他们的骑兵从步兵阵线背后杀出,策马到关宁军面前,熟练的释放手中的弓箭。在密集的箭矢攻击下,明军的重步兵们纷纷举起盾牌防御,远射步兵则以自由射击的形式还击。虽然按照兵书操典,轻步兵们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秩序共同射击。但由于历史原因,此时的明军步兵大都混编了火绳枪、旧式火门枪、弓箭和弩。要让如此繁杂的远射武器同时开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这样无序但连绵不断的火力,足够逼退靠近的轻骑兵。

当步兵火力逐渐减弱,关宁军的骑兵还是从后方杀出。他们同样受到蒙古与满洲骑兵的影响,首先以弓箭射击闯军的骑兵,接着以长矛、砍刀或骨朵,发起近战。闯军骑兵自知不能恋战,熟练的向后撤退,转而从三个步兵方阵之间的空隙,撤入二线。

不少闯军都来自大明朝的西北驻军

闯军的步兵阵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挺进。现在,关宁军的火力开始倾泻到他们身上。在身后弓弩手的掩护下,闯军重步兵纷纷挺起长矛,侧身倚着长盾,徐徐前进。明军火力不足的劣势也在这时暴露出来。闯军在没有受到多大损失的情况下,靠近了吴三桂的刀牌手。一阵激烈而沉闷的盾牌撞击后,长矛手的优势尽显无疑。关宁军的刀牌手们,被压的直往后退。关宁军第二线的盾矛兵马上顶上来,替代了开始溃退的前排。两伙装备、战法基本一致的人,厮杀到了一起。上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已经是200多年前的靖难之役了。

吴三桂的关宁军虽然号称精锐,但大部分人依然只是躲在精锐身后的老兵油子。此时面对的却是长期在西北历练,并经历过中原等地搏杀的闯军。数量还是劣势的守军,逐渐开始不支。这些闯军精锐还在前两日的战斗中做壁上观,人数与体力的优势,确保他们将关宁军两翼击退。这样一来,吴三桂与他们的精锐,被三面合围了。

正在战斗明朝边军

剧情反转

精锐的明军骑兵 数量非常有限

到目前为止,吴三桂的关宁军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除了步兵被闯军两翼包抄,双方的骑兵也在方阵的间隙和两翼,展开了血腥的近战。两支往日大明王朝的精悍力量,此时正为生存,殊死一搏。

在北面山头目睹这一切的清军不知作何感想,但多尔衮敏锐的察觉,时机到了!

随着号角的响起,李自成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清军的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精骑,顺着风势从山坡上冲下。在释放了一轮强弓后,满洲与蒙古的骑兵们,狠狠的撞入了闯军步兵后方的轻步兵队伍。大部分闯军来不及调头射击,便已经被装备较好铠甲 的骑兵打懵。随之而来的溃散,不可避免。他们身前还深陷肉搏的重步兵也很快遭到两面围攻,不少人被清军和关宁军合力绞杀。

目睹这一切的李自成本想率领精锐骑兵出战。但在周围人看来,糟糕的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一代霸王的全盛之路,在一片石的尸山血海中,被硬生生的打断。眼看精锐大军被两股敌人在城关和山间屠杀,李自成也只能率领最后的残余,退往北京。

发起冲锋的满州骑兵

取得大胜的清军并不想放过一举定江山的机会。一队骑兵一对李自成的人马,紧追不舍。好不容易摆脱追击的闯王,索性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处死,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他在山海关城下的冒进,让他失去了控制全局的力量。

1644年的6月6日,获得大胜的清军进入北京。先前撤到这里的闯军,已经弃城而去。李自成临走前,将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家眷全部杀死,也让后者与自己彻底决裂。第一批进入北京的清军,就以吴三桂的关宁军为先锋。受封平西王的前大明山海关总兵,此后将为清军一统河山,效犬马之劳。北京城只是这星辰大海之路的第一站。

成为平西王的吴三桂

至于一路向西的闯王,依然想和时间来一个赛跑。他此后的策略基本上是固守关中的基地,以图后进。但清军自入关起,就不曾给过他任何喘息之机。随着闯军的固守的另一要隘--潼关,被清军的汉军红衣炮队攻克。李自成彻底失去了割据一方的机会,再次沦为流寇大盗。仅仅1年,他便在南方被老农打死,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1644年的往事,在很多今人看来,堪称悲剧。但当一个把沽名钓誉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吊死鬼来执掌国家。王朝的灭亡,并非不可想象。何况这个王朝的军队,在17世纪中期,还不能用近代化的火枪大炮来全盘武装自己。个别强军之外的所谓精锐,会在作战中被起哄的流言,吓到全军崩溃。再不灭亡,则天理何容?

李自成的失败 将中国北方几乎拱手让出

无论如何,一片石大战都堪称近代早期,东亚大陆上的巅峰之战。参战的三方,都是当时地区内的最强力量。各自的战术组织、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都不是张献忠之流与南方数位牛逼哄哄的大帅所能比肩的。哪怕是几乎全军覆没的闯军,也在战斗中表现的可圈可点。当清军搞定了其中的一支,又消灭了另外一支,焉能不以武力让天下折服?(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根红学家史鼎之红楼梦成书背景大明灭亡
夷丁突骑(明朝末年)
没有吴三桂投降 李自成能阻挡清军入关吗?
闯王兵败,江山易主
山海关之战多惨烈?李自成十八万精锐几乎被团灭,十五员大将阵亡
李自成的农民军为什么打不过清军 | 彰考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