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垃圾筐扣头”刷爆微信朋友圈,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事件还原
发生在小学厕所里的“30秒”

12月8日,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流传,撰文者自称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四年级某10岁男孩的妈妈,自述儿子受到校园霸凌:11月某日,儿子明明(化名)被两名同学(宇宇和辰辰,均为化名)堵在中关村二小的某男厕所里,宇宇从旁边的隔间将垃圾筐扔进明明的隔间里,刚好倒扣在明明头上,垃圾筐里,还含有尿液和沾有排泄物的纸巾,两名同学随后大笑着离开。明明因此陆续出现不肯睡觉、不愿吃饭的“急性应激性反应”。而当她试图保护孩子,希望学校公正处理此事的时候,却发现面对自己的是另一场霸凌:老师认为同学们不过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学校反过来认为这名孩子的妈妈是一个过分的家长——竟然把这件事捅到了上级教委那里,不停地出言呵斥、攻击。


随后,中关村二小也发布了官方声明,公布了处理进展,并通过调取厕所外的监控录像,还原了事件过程:11月24日上午10时3分10秒,明明去厕所;3分17秒,宇宇和辰辰进入厕所,3分47秒,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厕所;4分22秒,明明从厕所出来,一边走一边用袖子擦着脸。从这一声明来看,家长所述基本属实,在从3分17秒到47秒这30秒的时间里,明明被两名同学“欺负了”。但学校表示,三名同学之间属于正常同学关系,平日互动交往正常、无明显冲突,宇宇和辰辰也表示自己当时没有恶意,只是想逗逗明明,扔垃圾筐后看都没看就跑出去了,事后也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了。因此,学校认为此次“偶发、突发”事件不足以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行为,因此对于明明家长的部分诉求无法满足。


这一事件在网上曝出后,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记者看到,不少和此有关的文章的阅读量都达到100000+,家长的诉求是否合理?学校的做法是否妥当?校园欺凌该如何对待?如何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数据调查
“校园欺凌”已不容忽视

随着各方对“校园欺凌”的关注,与之相关的数据也不断进入公众视野。根据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另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乔毅娟也曾在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随机抽取187328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66.1%的男生和48.8%的女生遭受过一种及以上的欺侮,其中被恶意取笑是学生中最常见的欺侮行为,报告率为43.2%,其次为性欺侮,报告率为27.0%。


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欺凌”也在引起更多的关注。根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其中,2015年3月以来就有26起。大部分欺凌者上传殴打被欺凌者的视频到网络散播,目的是“炫耀”并对被欺凌者造成二次伤害。在这些被校园欺凌者上传的视频中,大多都有严重的暴力行为。根据央视新闻对网络上的百部校园霸凌视频的调查显示,这些视频中欺凌者的暴力方式扇耳光的占到80%,脚踢占78.18%,推搡占65.45%,拽头发占43.64%,甚至还有1.82%有捆绑行为。除了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是校园欺凌更为普遍的存在形式。很多受欺凌者在校园里遭受过同学的辱骂、讽刺、挖苦、孤立、冷漠、威胁、恐吓等,并因此产生了心理伤害,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




岛城现状
3年21起属零星偶发

“青岛校园欺凌事件并不严重,属于零星偶发,以前我们用校园暴力来称呼这一事件,现在改成了校园欺凌,这一名称更加完整。据统计,2013年以来,我市学生之间以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共发生21起”,青岛市教育局安全保卫处处长孙建国表示,虽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多方都将遭受极大的伤害。


据孙建国介绍,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后,青岛市迅速建立了由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团市委、市妇联八部门组成的反校园欺凌联动机制,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在反校园欺凌方面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积极推动校园欺凌突出矛盾及典型案件的及时化解和妥善解决,保障在校中小学生、幼儿的合法权益,为预防和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供有效的工作保障。同时,今年8至10月份,市妇联、市教育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举办了近100场家庭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预防校园欺凌等方面公益讲座,提高家长和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青岛市法院还将每年的“5·28”和“9·26”固定为青岛两级法院少年法庭开放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对学生当面授课,进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和安全自护教育。


关注焦点
如何定性“校园欺凌”

记者发现在中国,校园欺凌行为的边界并不明确,旁观者、老师、甚至家长往往将欺凌和侮辱行为认为是学生间的玩笑和打闹,“校园欺凌的特点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多次反复发生,最终在临界点爆发,‘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而被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严重的还会影响人格发展”,孙建国处长认为,除了对学生的伤害,“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校和老师对这一问题并不够重视,认为这只是学生之间“开玩笑”,同时由于缺乏应对能力,有时甚至会让事件越演越烈。


不过,对于中关村二小拒绝将该事件定义为“校园欺凌”,也有家长表示赞同,“有时候父母的过激反应反而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孩子之间的问题能由孩子自己出面解决应该是最好的,现在家长把这件事弄得举国关注未必是件好事。”在市民齐女士看来,此时帮助孩子找回自信才是最重要的事,无论父母多么心疼,都不宜过度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家长过激的反应会强化孩子作为“受害者”的角色,不利于孩子后续心理的平复。



观点对撞
教孩子“以暴制暴”可取吗?

“谁打你,你就打谁。”这或许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说的一句话。面对“校园欺凌”,这一做法可取吗?记者就这一观点随机采访了十几名学生家长,竟然有70%以上的家长表示认同。“我女儿上幼儿园时被一个比她大的女生欺负,我在家教了她一招怎么与人对抗。后来她又一次被这名同学推搡时,一下子撂倒了那个同学,把大家都惊呆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同学敢欺负她了,反而对她挺尊重的。”市民姜先生告诉记者,这样做并不是在宣扬暴力,而是让孩子明白,她必须要学会保护自己,面对欺凌时要勇敢地去面对。


“我儿子班里有个女生,虽然瘦瘦小小的,但她从小学武术,班里没同学敢欺负她,所以我也打算送儿子去练个拳什么的”,家长王女士说,中关村二小的这个事情发生后,班级的家长群里也曾讨论过,不少家长都说想让孩子身体强健一些,这样起码可以保护自己。


专家建议
要带给孩子正向的改变

“学校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个男生你一拳我一脚‘公平’地‘交流’,这其实不算校园欺凌。男孩子打架很正常,当兵打仗也是男儿本色,但在这过程中要掌握一个‘度’。班主任可以安排一名学生当‘卧底’,发现班级同学有矛盾要及时汇报。如果同学之间都能做到相互监督,那校园欺凌就可以在萌芽中被掐断。”孙建国认为,学生既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同时又是防止校园欺凌的主要力量,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方法,对待孩子不要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控制其攻击行为,要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青岛成长心理研究所所长石卉认为,未成年人自我意识薄弱,没有掌握正确的处理问题方式,通过欺凌来捍卫自己的主张,当施暴发生之前,他们也有一种被害的感觉,所以,当欺凌事件发生后,老师也要给予施暴孩子关爱、理解和帮助,告诉他们,学习合作,学习沟通,才是更好地解决问题方式,“从幼儿园起,孩子如果打了同学就挨批评被罚站,他心里的愤怒就会越积累越多,得不到释放,下一次可能会用更强的暴力去捍卫自己的主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恶性循环。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关心的角度去了解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想获得什么,并教给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获取,当我们真的关心施暴者、理解施暴者时,他们一定会有改变,而且是正向的改变。”


“家长可以为孩子筑起一道防线,方式要有弹性,当孩子的心理能量和身体能量都要增强,就不大容易被暴力侵犯”,曾莉老师认为,人在小时候遵守的更多的是丛林原则,逐渐长大了就要遵从人类社会原则,在边界处的时候,特别需要家长进行理性的指导。而除了教具体的方法外,家长可为的地方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指导孩子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有所不同。家长应该明确告诉孩子不要怕对方,但也不要强迫胆小的孩子非得动手还击,“他会因为做不到而进一步自我挫败,也会不能按父母指教的去做,怕父母不高兴而不再敢告诉父母实情”。同时,也不要教孩子使用危险性工具反击,更不要因为让孩子学习自卫而在家教孩子如何打人,以免孩子形成一有不满就通过打人的方式表达的习惯。


借鉴

国外针对校园欺凌立法


其实校园欺凌不仅发生在国内,还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个国家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可以为我国今后解决如何更好地应对校园欺凌提供参考。


挪威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02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澳大利亚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


以色列

以色列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学校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并对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培训。以色列还对正在进行的调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寻找到个性化的解决办法,如增加警力,保证照明,让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时间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师等。


美国
在美国,校园欺凌在初中(6-8年级)阶段最严重。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放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美国2015年全境通过的反欺凌法中,除打人、吐口水、故意推搡、拍裸照等行为被定性为欺凌外,精神上的贬低也被纳入欺凌,如言语辱骂他人、在公共场合故意嘲笑他人,甚至口头威胁也算作欺凌行为。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韩国
针对越来越严重的中小学校园暴力,韩国教育部决定,将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让其免受校园暴力。 “警卫”工作,除了警察之外,还动员民间保安公司的保安、体育馆协会等人员来承担。只要学生向学校或教育厅提出身边保护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到学校或特定地点保护学生。但一些家长和教师则对此表示担心,认为“警卫服务”会令受害学生变得孤立。针对这种担心,韩国教育部表示,警卫人员将向求助学生提供暗中保护。


作者:李晓丽、张智瑛、于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悔没早看到:当孩子被校园欺凌,家长怎样才能早发现、早预防?!|特别关注
当孩子被校园欺凌,家长怎样才能早发现、早疏导?
周健|对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欺凌说NO
追踪报道 | 中关村二小厕所里72秒究竟发生了什么? 校方首次披露事发经过
来,开个玩笑,往脑袋上扣个垃圾筐
预防校园欺凌倡议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