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悟郑板桥的处世哲学
郑板桥题字“难得糊涂”。
郑板桥题字“吃亏是福”。
原潍坊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研究馆员阚景奎。
郑板桥画像。
文/本报记者 李涛 图/本报记者 吴凡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求福报也”。“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
据山东省潍坊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在潍县历史上做过知县的人不少,但在潍县民众印象中清廉有为、口碑甚佳者,当数郑板桥。
自范县调任潍县
“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记者信步白浪河畔,轻抚沿河石墩,猛然间发现郑板桥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俊秀隽永的雕刻其上。
作为郑板桥在潍县历史研究者的原潍坊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研究馆员阚景奎,向记者敞开了话匣子。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乾隆年间,潍县是山东“财丰物阜”、“甲第连云”的大县。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当时有“小苏州”之称。
也就在这个时候,1746年,乾隆十一年,时年五十四岁的郑板桥,自范县调署潍县。
史料记载,郑板桥调任潍县县令之年,山东闹饥荒。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潍县原本是一个繁华的大县,但从那一年开始便灾荒不断,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县城内的大大户煮粥供给灾民食用。尽封积粟之家,救活众多灾民。秋以歉收,捐廉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
阚景奎介绍说,郑板桥上任第3年春天,先是瘟疫流行,其后蝗灾、水灾接踵而来,随之出现了灾民遍野的惨状。他采取多项措施,赈灾济民。一是修城凿池,以工代赈,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二是告示“邑中大户,开场煮粥”,下令“尽封积粟之家,则其平粜”。诸多赈灾措施收到成效,救活灾民万余人,但也为他日后罢官留下事因。
郑板桥在潍县第7年修城隍庙时,在庙里留下这样的楹联:“世道不同,话到嘴边留半句;人心难测,事到行处再三思。”以此楹联,告诫世人,警示自我。
走进十笏园,碑高1.90米,宽0.80米,厚0.20米的城隍庙碑傲然挺立。碑文20行,每行47字,为郑板桥所撰并书,通篇楷书,在郑氏书作中极为少见,称为“三绝碑”。郑板桥不信鬼神,在碑文中直道神为人所造,神权是人所授,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称一绝。书法为郑板桥楷书杰作,称一绝。丹书石上,由其高足司徒文膏刻,不失笔意,与真笔不差毫厘,又一绝。
除去城隍庙碑,十笏园内还保存着许多郑板桥的诗画,以及在他任职期间树刻的《文昌阁序》、《修城记》和《修城题名》等五块碑刻。在游览十笏园之时,无不深情地怀念这位“乌纱掷去不为官,橐囊萧萧两袖寒”的父母官。
巧断赖婚案
妙笔战盐商
阚景奎在整理文献资料之余,搜集了很多关于郑板桥担任县令袒护贫民百姓、智斗富商巨贾的事例。
郑板桥上任期间,某盐商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扭送到县衙门,要县令板桥处以重罚。板桥一见那个小贩,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知他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如此。于是,顿生怜悯之心,他想戏弄一下这个盐商。就对盐商说:“这个小贩应当加重处罚,我准备给他戴上枷锁,立街示众,好不好?”盐商笑眯眯地说:“好!好!”
郑板桥当即命衙役抱来一些芦席,用细木片做托,认真扎好,中间挖一个大圆孔。他又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花,题了字,贴在芦枷上。然后让小贩套在脖子上,站在盐商的门口示众。因板桥向以诗、书、画号称“三绝”,画的竹子和兰花,尤其名播四海。许多人都想目睹为快,更渴望能得到他的墨宝。所以当小贩戴着芦枷往盐商门前一站,立即招引很多人围观,整个县城都为之哄动了,盐商的门堵得水泄不通,生意一点也做不成。盐商只好到县衙内哀求板桥放了那个小贩。
岁逢饥荒,板桥大兴工赈,令豪门大户煮粥救饥,全活者甚多。传闻郑板桥于潍县担任县令时,受理一桩赖婚案,穷秀才告其岳父不守诺言,无端赖婚。
郑板桥事先已知穷秀才的岳父是一位大地主,他令穷秀才暂留衙内,派人传唤地主与他的女儿到堂上。于是,板桥问道:“你为什么要赖婚?”财主答:“因穷秀才养活不了我的女儿,他们不宜生活在一起。”板桥说:“原来如此,看来你的女儿确实不应该嫁给一位穷秀才。不过,你也得为你的女婿想想。这样吧!你出一千两黄金,我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保证你满意。”
财主听说郑板桥要帮他解除女儿与穷秀才的婚约,颇为高兴。他按时如数付现。板桥说:“你的女儿迟早总是要嫁人的,倒不如我给你找个乘龙快婿,这一千两黄金就算是嫁妆之资,你意下如何?”财主听了之后,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哈腰说:“当然好!当然好!”
在说话之间,板桥已令人把穷秀才传了出来,当即命他与财主女儿拜堂成亲,随后双方携金而去。财主瞠目结舌,不知所措,最后哭笑不得,退堂而归。
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
走进潍坊市博物馆,“难得糊涂”碑刻一直留存于此。
潍坊市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胡一平介绍说,郑板桥在潍县做官时题写过多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块。
郑板桥在署潍县知县期间,接到堂弟郑墨函,为了祖传房屋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知县相托,以便赢得这场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怎么不见秦始皇!”
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大字。
并在“难得糊涂”大字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求福报也”。
在“吃亏是福”大字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
胡一平称,关于郑板桥“难得糊涂”书写地存在很多说法,更倾向于潍县草庙子花园书写处。如今的草庙子花园,依然是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普通通的村庄。
“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在今人看来亦不失为一种有效地处事方式。现在很多人称“人有时还是傻一点好些”,这不正是切合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嘛。
骑着毛驴南归
原潍坊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研究馆员阚景奎介绍说,就郑板桥性格而言,他不善阿谀逢迎,且顶撞上峰之事又时有发生,被罢官也就在所难免。
郑板桥走了。他走的这一天,案无留牍,坊无冤民,囊中无银票,箱中无财宝,走的是问心无愧。陪伴这位德高望重老者的是毛驴和他心爱的书籍。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郑板桥在潍县任县令七年,却是两袖清风。离职上路时,只用了三头毛驴。他自骑一头,带头皂吏骑一头,另一头驮着书籍、字画和简单行李。
潍县百姓闻知郑板桥南归,遮道相送,痛哭流涕,并为他建立生祠。
阚景奎称,回到扬州后,郑板桥仍以卖画维持生计,一直到垂暮之年。郑板桥在去世的前一年,还写下了《怀潍县》诗,以寄托他对潍县的怀念之情: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坊市档案局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板桥与扬州的一生情缘
汉桥话画:郑板桥《竹石图》竹引清风,石存岳意
扬州八怪里,就我活成了段子手
怪人郑板桥在山东当官的那些年!(由衷佩服)
郑燮《坡公小品册》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最著名的十首诗,道尽铮铮铁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