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7年警卫连临阵脱逃,土匪残杀我军5名高干,毛主席作何处理?|李中权

1947年春,冀察热辽分局在热河林西县召开了党代表会议。会议结束后冀东代表团准备离开热河回到冀东传达会议精神,准备迎接解放战争的胜利。

但在前往冀东的路上,冀东代表团却遭遇了国民党麾下的土匪袭击。遭遇袭击的代表团奋勇抗击,可由于随行警卫连未做支援,导致代表团牺牲22人。


这22人中居然有五人是我党高级干部。在1945年打响解放战争后,战斗中一次牺牲五名高级干部绝无仅有,损失严重。

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拍桌而起,决定亲自处理此事。

在返回冀东的路上,代表团经历了什么竟然有如此巨大的损失?对于这件事毛主席又将作何处理?

胜利的前夕

1947年初,冀东解放区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与国民党军队在各区英勇奋战。由于我党群众基础、正确决策等条件取得了多次胜利。

此时解放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向我军倾斜,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将由战略防御转为进攻,让我党在解放战争中从被动转向主动。


为了配合部队进行反攻,冀察热辽分局决定在4月举行党代表会议。参加的军区有冀东、热河、冀察,会议总结了曾经的工作,解决了冀察热辽地区如何发动反攻的问题。

会议在5月14日结束后,冀东代表团的同志们都感觉身心愉悦,因为在会议中已经能看到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兆。

苏林燕、李权中等代表团领导人也期盼着早日回到冀东,传达会议精神,发动群众准备进行反攻,迎接胜利。


东北野战军

在党代会进行时,东北野战军已经准备发动栾东战役。而在栾东战役中,昌黎将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冀察热辽军区便批给了冀东军区一万余发子弹,为的就是让冀东军区配合东北野战军。

冀东军区代表苏林燕为了保证弹药准时送达冀东军区,便派人护送弹药回冀东。由于护送冀东代表团的警卫排装备较好,就将冀东代表团的警卫排调遣至护送弹药的队伍中。

警卫排调走后,冀察热辽军区为了保证冀东代表团的安全,就由热河军区派遣了一个骑兵连作为警卫排护送。


在会议结束两天后,冀东代表团便踏上了回冀东的路。一百多名骑兵连战士和七十余人的代表团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在广阔的热河土地上。

他们急速行军,马匹混乱的马蹄声,队伍扬起厚厚的灰尘。声势浩大,威风凛凛,代表团的同志们心里都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胜利的期望。

代表团中的领导们更是谈笑风生,意志昂扬。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然而这次归途将会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

柴胡栏子遇袭

队伍从林西县出发,一行人归心似箭,在5月20日这天的傍晚来到了热北赤西县的一个小村庄——柴胡栏子

李中权和苏林燕商量,此时天色已晚,再走就该到有国民党军队流动的地界了。夜晚行军必然会引起注意,所以二人决定在柴胡栏子村庄进行休整,等到第二天天色变亮在回冀东。


柴胡栏子是个小村庄,全村也就几十户人家。而代表团加上随行的骑兵连警卫排将近有200多人,所以只能将骑兵连部署到柴胡栏子东面两里地的彩凤村。

在李中权看来当时在西南方向已没有敌人,围场解放、隆华也正在被我军包围。唯一对代表团造成威胁的就只有东面距离这个地方90多里的赤峰,在那里有一支国民党军队。

将骑兵连安置在东面的彩凤村就是为了防止东面国民党部队的扫荡,如果发生意外,以骑兵连的机动性也能及时支援。


于是,代表团及随行的警卫班70余人住在了柴胡栏子,骑兵连则按李中权的命令驻扎在隔壁的彩凤村。

夜里,和代表团住在一起的警卫班按照李中权的安排,在东面进行轮岗放哨。柴胡栏子除了东面较为平整外,周围都是丘壑交错。

李中权等人的预想是如果敌人来袭,只会从东面进犯。东面平整无掩体,还有骑兵连的驻扎如果发现敌人也能够做出反应,而西南丘壑并起,并且那个方向的敌占区也已经解放,对此只需着重与东面的防守。


然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原本放松的西南方居然会出现敌人。

5月21日早晨,李中权早起到村外散步,登上了村子的小山岗远眺。不经意间却发现百米之外的路上居然有人牵着马陆续向柴胡栏子走来。

李中权起了疑心,立刻叫来了哨兵,并向哨兵问道:

“那些人是干什么的?”

哨兵摇了摇头便对对面喊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你们是哪部分的?”

对方并没有回复,而哨兵以为是风沙太大,对方没有听到。便整个身子探出去大声询问:“你们是哪部分的?”

对方这次给了“回答”,将子弹打在了哨兵脚下的掩体上。哨兵立刻躲进掩体又说到:

“你们别误会了,我们是冀东来开会的代表团,是自己人!”


话音刚落,对面便传来了笑声,随后便是密集的炮火。这时李中权才反应过来这是敌人进发起进攻了,立刻派哨兵去村里召集代表团和警卫班。

战斗一触即发,警卫班人员立刻进入村里的防御工事,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代表团的同志们被枪声惊醒后也立刻投身于战斗中。

遭遇的这支队伍军队配置及战斗部署绝对是国民党正规军配置,一共有1000多人。在战斗打响之初,这支部队还表现得唯唯诺诺,但是一段时间的火拼后这支队伍摸清了我军的真实情况。


在摸清情况后便大举发动进攻,在天色大亮时,柴胡兰子周围除了东面外都有敌人的军力部署。敌人想要对我军形成包围圈,逼迫我军往东面撤退。

敌军装备较好,无论是机关枪还是迫击炮都随时“招呼”,而我军只是代表团和警卫班的队伍,最好的装备就是警卫班的一支步枪,其余人都是驳壳枪。

面对如此大的准备差距,代表团和警卫班并未表现出怯敌的情况。在敌人一次次冲击下,奋勇退敌。然而警卫班九人为了掩护代表团,在于敌人的抗争中全部英勇牺牲。


敌军数百余人的冲击,每次都是对代表团的致命打击。战斗有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敌人已经逼近代表团所据守的房屋。

如今战局已是不利,李中权立刻质问身旁的警卫员:“我们的警卫连呢?他们来了没有,这边战斗已经打响,怎么还不见支援,快去彩凤村求援!”

警卫员前脚刚走,子弹就已经射到了他们据守的屋内。一会儿后警卫员回来向李中权汇报说:“彩凤村内一个人也没有,连马匹都已经没了。”

李中权愤怒地抓住他的衣服说:“这怎么可能!再去找,没有他们我们全都要牺牲在这里了。”

警卫员立刻又向彩凤村跑去,而李中权等到的却是同样的答案。


看到如此情形,李中权只能下令将屋内所有文件焚烧,他与剩余的领导将带领代表团和敌人鱼死网破,迎接最后的战斗。

到了上午8点左右,李中权等人已经被围困在一间较大房屋中。除了门窗被几人奋力守住,头顶上敌人已经开始凿顶,墙面上可以听到敌人正在用枪托挖掘。

这种危急情况下,各位领导身旁的警卫员开始脱下自己的衣服,强迫着自己保卫的领导穿上,而自己套上领导的衣服。

警卫员们互相示意,他们知道这已经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了,接下来面对的就是向外冲出包围,如此一来便可以最大程度保证领导的存活。

而此时李中权和苏林燕纷纷制止警卫员的行为,抢过自己的衣服穿上。李忠权说:

“哪有干部在危险时就不穿干部服的?我们死也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同志们现在我们冲出去!”


大家异口同声地喊着“冲!”,众人冒着枪林弹雨往外冲,李中权冲在了最前面,在他的身后同志们都纷纷倒下,而幸存的都和李中权往东部突围。

突围中李中权也身中数枪,万幸的是都打在了手臂上,来不及顾及,只能硬着头皮向东面跑去。

在跑出柴胡栏子200米后,敌人一枪又打在了李中权的背上,鲜血立即从李中权鼻孔里喷涌而出,李中权两眼一黑摔倒在地。

随后,苏林燕的警卫员将李中权扶起来。还有意识的李中权听到警卫员说:“苏部长在突围过程中已经牺牲了。”李中权突然震惊地看向他,心中悲痛万分,但是来不及悲伤,在搀扶下接着向前飞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一个警卫员出现在李中权的视野里,这个警卫员是副政委王平民的。询问后得知,王平民副政委也牺牲在了突围的路上。

李中权瞬间悲从中来,哽咽着对身旁的人说:

“一定要冲出去,一定不能让敌人抓活的……”

面对如此绝望的境地,李中权感叹革命20多年,大大小小的战斗没有让他们这群人倒下,而如今大家却倒在了这个小村子里。想到这里,李中权心中悲愤交加。


随后李中权一行人向骑兵连驻地方向跑去,来到了彩凤村。李中权顾不上自己受伤的身体,带着怒火走进彩凤村,他想看看这骑兵连到底是去了哪里?

果然和警卫员所说一样,这个村庄里根本没有人的影子。向村子里的人询问才知道,他们听到枪响后,乱了阵脚。看到地方队伍人数众多,便对代表团的生死不管了。

听老乡说:“他们连长和指导员带着部队往东大山里去了。”

李中权听到这里,心中的气一下就上来了。血压升高让他开始口吐鲜血,最后跪倒在地上。

李中权再也走不动了,但是解放军战士们不忍连累这里的乡民。于是找他们借来了一头毛驴,将李中权放到驴背上,快步向东南方向走去。

救兵赶到

一刻也不敢停留的一群人还是被后来的敌军追上了,最近的时候子弹已经能从驮着的李中权面前飞过。

长年少吃多干的毛驴已经快走不动了,看着后面断断续续的敌军,李中权用尽最后的力气靠在毛驴的身上,颤颤巍巍的举起手中的枪,准备进行最后的战斗。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在李中权一行人身后飞出了子弹,随后而来的就是一阵马蹄声。这是来了一支我们自己的队伍,一支骑兵连。


冲在前面的干部牵了匹马给李中权的警卫员,急匆匆的说到:

“我们去迎击敌人,后面会有人来招呼你们的!”

李中权看到同志们得救了,再也绷不住了,血流过多昏厥了过去。

当他再次醒来时,自己已经在担架上了。通过询问他知道了这支队伍是热北分区的骑兵团,他们原驻扎在东边十几公里以外,听到了枪声就赶了过来。


李中权眼中饱含热泪,连连对他们表示感谢。

在李中权向他们说了代表团的事后,热北军区的战士们决定将他带到热中军分区医院治疗。而正要启程之时,李中权却看到了那支保卫代表团的骑兵连干部。

李中权看到后只是气愤的说:

“你们今天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

后来,李中权了解到在柴胡栏子战斗中,牺牲的一共有22人,而在这22人中有五名是我党的高级干部,他们分别是:

“苏林燕、王平民、胡里光、王克如、冀光”


五名干部都是在突围时牺牲,听后来前往柴胡栏子的战士说:“王克如和冀光在突围时被包围至一间小屋中,二人为了不被“活捉”,最终选择了自尽,在他们来到柴胡栏子时,二位干部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件事情发生后,冀察热辽军区向我党中央进行了汇报。然而事态严重,这封电报就放到了毛主席的桌上。

血债血偿

毛主席看到这封电报后,心中悲愤交加,在周总理询问后也是感到非常震惊。毛主席痛心疾首,五名高级干部在一天之内全部牺牲,更让毛主席气愤的是造成如此损失的骑兵连。

立刻拍案而起,愤怒的说:

“一定要让敌人血债血偿,也必须将骑兵连有关人等军法从事,否则无法对死去的将士交代!”

随后中央下令对这支队伍进行围剿,无论躲在哪里也要找出来。


原来这支队伍是我军攻打围场、隆化的战斗中逃出来的国民党军队和热北的土匪白金辉部骑兵,他们总共一千余人。那时刚要前往东边去与赤峰驻扎的国民党会和,却在柴胡栏子与冀东代表团相遇。

眼见代表团装备较差,人也不多,便下定决心一举消灭。

在毛主席下达命令“血债血偿”后,这支队伍就被打散了。大多数残兵余党被我军歼灭,军中头目也逐渐落网。


匪首白金辉逃亡后,混在了傅作义的国民党13军中。在1949年傅作义率部投降后,革去了他的职位,最终在包头市病死。

这场血案的主要领导任芳伍一直躲在老家承德,在1970年3月,审判过后执行了枪决。

其余被俘虏的官兵,都在伏法后进行了教育改造,最后被放出。

因为骑兵连警卫团的卑劣行为,造成了如此之大的损失。在毛主席的指示下,骑兵连的领导人也难逃处分。

在警卫员将骑兵连连长和指导员扣押查处后,询问了毛主席如何处置?

毛主席并未有半点犹豫说:“军法处置!”

在党组织和毛主席的一致决定下,该骑兵连连长和指导员执行枪决,连中所有干部和士兵,全部受严重处分。


这个处分,是毛主席给此次战斗中牺牲的22名战士的一个交代,用那支部队的消灭和俘虏告慰烈士们的在天之灵。

处置警卫团骑兵连干部,是为了给存活下来的代表团成员一个交代。如果骑兵连能够及时支援掩护,冀东代表团就不会有如此巨大的损失。

尾声

柴胡栏子的村民们说,这群英雄的遗体就埋放在塞外的土地。而当时村子里特别穷,借完了周围村子也没能凑够22口棺材,其中有3名烈士都是用老乡的柜子代替,直到解放,才重新安葬。

为了纪念这群牺牲在柴胡栏子的烈士,冀东党委、军区举行了追悼会。在全国解放后,他们的骨灰被运回了唐山烈士陵园。


1971年,在松山区西北45公里处,建造了柴胡栏子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柴胡栏子事件中牺牲的五位高级干部在内的22名烈士。

墓碑上醒目的刻着这五位高级干部的名字:

“冀东区党委组织部长苏林燕”
“冀东十五分区副政委王平民”
“冀东行署行政厅长王克如”
“冀东十二分区政治部主任胡里光”
“冀东十五地委宣传部长冀光”

这座陵园之外,苍松翠柏青山环绕,实为“青山有幸埋忠骨”

参考文献:
《血色的黎明——忆柴胡栏子遭遇战》.李中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7年警卫连见死不救,22名战士5位高干壮烈牺牲,毛主席如何处理
警卫连长渎职,八路军5高干牺牲,少将中2弹,幸运逃生
1947年,骑兵连一枪未发逃离战场,害死5名高级干部,毛主席:血债血偿,军法处置
47年五名高级干部遇袭牺牲,毛主席震怒:把警卫的连长指导员枪毙
1947年我军代表团被包围,护卫连不救反逃,毛主席震怒:直接枪毙
47年五名高级干部遇袭牺牲,毛主席震怒下令:严办涉事连指导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