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泗淇从未上过前线,为何建国后被授上将,妻子也被授为开国少将
他跟随军队去过许多战场,能力出众的他在军队中地位超然,但他却从未上过前线与敌军拼杀。建国后,他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而他的妻子也被授予开国少将的军衔,台下掌声如雷鸣。而他就是中国解放军著名将领甘泗淇。

长征路上有一名指导员在分粮食的时候,给自己多分了一小撮青稞面,甘泗淇则亲自发出对这名指导员的革职处罚决定。当妻子因为无法生育不愿耽误他时,甘泗淇却又满怀柔情地告诉她自己娶她是因为爱,而不是为了孩子。

甘泗淇原名姜凤威,1904年12月21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沩山区南竹山村。他出身并不富裕,家中虽然有十几亩薄田,但由于兄弟姐妹众多,父母身体又不好,因此日子过得也不容易。

甘泗淇上完小学三年级就因为家中拮据而辍学,但姜家族人见甘泗淇聪明伶俐、努力上进、成绩优异,便集资供他读书。年幼的甘泗淇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便更加刻苦钻研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入长群中学和湖南大学。

而在求学过程中,他也接触和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甘泗淇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5年,21岁的甘泗淇心中的理想渐渐成型,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了一名青年团员。并于1926年得偿所愿,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次年,鉴于甘泗淇在工作上的优异表现,党组织决定派他前往苏联东方劳动大学进修学习。对于甘泗淇而言,组织上准备派他出国留学的决定,不仅仅是给了他一个学习的阶梯,更是党对他的思想和工作上的认可。

因此,甘泗淇欣然登上了前往苏联的飞机,并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在苏联好好学习,绝不辜负党组织的期望。

三年后,甘泗淇学成而归,担任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长和军区政治委员,后来又被任弼时调到军队里工作,并先后在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和政治委员、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和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位,主要负责红军战士们的思想建设、政治部工作制度的建设和党团组织建设等工作。而他在红军里岗位虽然被调来调去,却始终离不开政治部。

国民党军和反动组织们的枪林弹雨、恶劣雪山环境的满天飞雪、缺衣少粮的拮据惨状、甚至是行军途中被草地风雪淹没的战友……在漫长的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会面临种种困难险阻。

而人在进入人生低谷和面对生命的威胁时,很容易丧失希望,更容易因专注于恐惧眼前的深渊而遗忘初心,转身走上一条不归路。那么,要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又要如何才能让大家坚定信念呢?

所谓人多饭量大,而红军队伍庞大、人数众多,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当时红军军队的领导们,每天都在为到哪里搞粮食而苦恼,而红军战士们每人每天更是只能分到一小撮青稞面做粮食。

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军队里对大伙吃饭的时间和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但人是铁饭是钢,红军的战士们一个个都是顿顿能吃三大碗饭的铁汉子,每天一小撮的青稞面对战士们无穷的饥饿感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更何况,他们每天还要爬山淌水,日夜赶路。而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有不少战士因为太饿,哆嗦着腿一跪下去,就再也没爬起来过。

有一次,17团的一个指导员饿得实在忍不住了,就在给战士们发青稞面的时候,存了点私心,给自己多发了一小撮。结果这件事直接被报告到了军团的政治部里去,甘泗淇亲自发布了对这个指导员以权谋私行为的处罚决定——撤职。

受到处罚以后,这个指导员痛哭流涕着对整个连队做了检讨,哭着说自己不该那么做,今后一定痛改前非,当好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

对于红军干部行为作风的要求,甘泗淇无疑是严格的。但正是因为有这样严明的纪律,红军干部和战士们才能始终保证思想不滑坡,他们才能克服种种困难,成功且正确地走完长征。而除了做整顿军队纪律的内部工作,甘泗淇的才能还发挥在了红军与国民党军的战斗上。

1931年,国民党军大军来势汹汹,准备进攻中共湘赣苏区的革命根据地。

面对如此危机,当时作为独立一师的党代表的甘泗淇积极参与应敌策略的讨论,并在会议中源源不断地贡献自己的思想计策。最后,他们决定将游击战和心理战结合,白天游击拦截国民党派出城外的通讯人员,切断城内国民党军与外界的联系。

夜晚则在城外各处点上火把,并四处鸣枪,让城内的军队感受到威胁的逼近,却又两眼一抹黑搞不清我军的兵力状况,让他们自己吓自己,从心理上压垮对方。

在巨大的压力的笼罩中,国民党军的精神每天都像一根弦似的紧紧地绷着,过了没几天,他们就无法再忍耐,决定撤出城去。

而红军这边得到情报之后,甘泗淇立即与领导们商量对策,决定追击敌军。于是,红军直接将国民党军的先头部队全部剿灭,逼得后头的国民党军全都急急忙忙地逃到了安福城里。就这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国民党军一有动作,甘泗淇就立马跟其他领导商量对策,最终粉碎国民党第二次围剿红军的计划。

除了长征路,甘泗淇的身影还出现在其他的各种战场上,为战士们带去信念,比如著名的抗日战争中,就有着甘泗淇的一份努力。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震惊中外,蓄谋已久的日军开始全面侵华。而甘泗淇作为120政训处副主任,也跟随着部队一同赶赴抗日战场。在部队出师前,贺龙将军对全军进行动员,甘泗淇带领着全军一起喊出誓词,震天的誓言口号深深扎根于每个战士的心底,就这样,他们才抱着必胜的信念、斗志昂扬地踏上前往战场的道路。

次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大青山建立根据地,甘泗淇便亲自为其选调了一批优秀的政工党员,并事先告诉他们:大青山有蒙古族居住,我们要尊重人家的传统习俗,保证和保护他们的利益,大伙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如此一来,他便奠定了工作的思想基调,为众人的工作实现指出了一条明路。而大青山的党员队伍也成功地将少数民族组织起来,统一战线抗日,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虽然甘泗淇从未站上前线与敌军拼杀,但他仍旧在建国后获得了上将的头衔,当他站上荣耀台接受这无上光荣的奖章时,台下响起了隆重的掌声,他所作的一切,众人都记在心里。

而在党组织的工作中,甘泗淇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他的妻子李贞与他相同,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也是我国的开国少将。两人在长征途中走到了一起,但李贞却在征途中失去了生育能力,两人膝下一个子女也没有。

一开始,李贞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甚至对甘泗淇提出离婚,希望他再娶一个为他生育。但甘泗淇却坚定地告诉李贞,娶她是因为爱她,而不是为了生孩子。后来,他们抚养栽培了二十多位烈士的遗孤。当别人问起时,甘泗淇回答道,收养他们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为了延续革命的后代。

无论是红军长征还是抗日战争,甘泗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都举轻若重。因为对于一个队伍而言,如果在思想上就已经失败了,那么这个队伍一定走不远,但如果这个队伍思想信念都极其坚定,那么无论面前有怎样的困难险阻,他们都能安然度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未上过前线却被授上将,连妻子都是开国少将,他到底是何身份?
我开国将帅中唯一一对将军夫妻
她人称铁娘子,与丈夫皆为开国将军,是开国将帅中唯一夫妻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33) 甘泗淇(1904
他是开国上将,妻子是少将,20个孩子皆为国家栋梁,自己却很穷苦
55年,开国女少将回家探亲,狠毒前夫知道其身份后,吓得瑟瑟发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