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1年杜聿明病逝,临终前6个儿女只来一个,他留下遗言含恨离世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是中国每位老年人最想拥有的幸福状态。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他是国民党的中将,曾在战场中所向披靡;他也是解放军的战俘,曾在监狱里改造了数十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有了新身份,成为人大代表还有全国政协委员。

他“消失”了多年,在15年后他才与夫人再聚首。临终时,膝下六个子女能陪伴在侧的只有一人。他的其中一个女婿还是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他就是杜聿明。

得意门生杜聿明

杜聿明1904年出生,陕西米脂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学习期间逐步展露出军事才华,先后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逐渐成为蒋介石的得意门生。

淮海战士前夕,蒋介石命令杜聿明去徐州值守。杜聿明看出这个难以对付的局面,想要拒绝。而此时,蒋介石抛出的大礼,直接堵住了他的嘴。原来当时适逢杜聿明母亲70大寿,蒋介石表示出了极高的尊重,亲自操办事无巨细。

面对上级的厚爱,杜聿明只好接受艰难的任务,走马上任。事实证明,杜聿明的感觉是对的。在这次战斗中,他损失惨重,最后自己也被生擒活捉,功败垂成。

杜聿明被捕后,国民党并没有如实相告给他的亲属。而是编造杜聿明被处决的谎言,匆匆劝说,致使杜聿明一家人跟随蒋介石去往台湾。

杜聿明为人正值,不贪财、不腐化。杜聿明共有6个子女,一家老小就靠他一人维持生计,如今杜聿明被俘,一家人的财路也就断了,在台湾的生活日渐艰难。此时的蒋介石目的已经达到,对待他的家人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而杜聿明根本不知道这些,面临他的是身心的煎熬。他以为自己命不久矣,因为历来投降的将领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而他想错了,共产党并没有对他施以严刑,而是要改造他。改造他的方法,只是让他学习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杜聿明曾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认识问题的本质比较快,在读过各种书籍之后,他很快就明晰了共产党能获得胜利的道理。大势所趋,他将自己内心不安的事和盘托出,被党原谅后的杜聿明才彻底放下心来。

一封信

杜聿明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除此之外,他日日夜夜想念着自己的家人:母亲年迈,不知身体是否安康;子女众多,妻子曹秀清估计操劳不已;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不知是否顺遂。

一则消息更是将这份思念推向了高峰,起因来自女儿的先生杨振宁在美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国内外华人兴奋异常。杜聿明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他却不知所以。

后来得知杨振宁为杜聿明的女婿时,53岁的杜聿明瞬时眉开眼笑。周总理亲自嘱咐杜聿明可以给女婿写一封信表示祝贺。杜聿明欣然执行,当一封信从大洋彼岸送到杨振宁夫妇手中时,杜致礼喜出望外:她的父亲还平安活着。

这个被隐藏多年的秘密终于展露在世人眼前。她给父亲迅速写了回信,在信中,杜致礼详细叙述了家人的情况,在台湾图和艰难生活以及她辗转去美国、与杨振宁相爱、结婚、相守的种种,事无巨细。当然在信中也说到了奶奶的去世和弟弟杜致仁自杀身亡的事情。

杜聿明痛心不已。他想不通,自己十几年唯蒋介石马首是瞻为何换了如此境遇。后来他才想通,其实自己只是一颗棋子,被俘后他的价值便全然殆尽。

他终于看到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他毅然与蒋氏集团划清界限。由于妻子儿女都在台湾,杜聿明开始了召回家人们的行动,杨振宁是其中一个。

不去台湾

由于杨振宁的特殊地位,台湾当时也非常想劝说他回台湾。许久没有得到关怀的杜家人,也得到了宋美龄的关爱。

曹秀清知道关爱是假,劝说杨振宁是真。对方又开出了几种优待条件时,曹秀清没有拒绝,同意前往美国劝说。曹秀清终于离开了台湾。其实曹秀清早就下了决心,首先要离开才能台湾才能谋其它。一到美国,她立刻撕毁了机票。

1959年,杜聿明终获自由。曹秀清十分想念丈夫,但是苦于还有子女困在台湾,她只能与杜聿明书信往来。1963年,经过多方努力,曹秀清几番周转,终于来到了北京,夫妻团圆。

15年前,弹指一挥间。彼时两人年轻有为,家庭和睦,女子成群;而现在只剩下夫妻二人,满头白发,令人唏嘘。

1971年,杨振宁在岳父的召唤及父亲的劝说下,来北京探亲。周总理亲自出面,设宴欢迎。当杨振宁第一次见到杜聿明时,以“先生”称呼杜聿明。周总理提示应该依照中国的叫法,喊“岳父大人”才对。羞涩的杨振宁旋即更改,大家大笑,场面温馨。

美好的画面每个人都想留住,但是事实往往不遂人愿。在北京享受短暂团圆的同时,留在台湾的四个子女生活更加艰难。蒋介石将怒气撒在他们身上,生活处处受限。

儿子杜致勇土木工程毕业,找工作应该比较容易。但是由于父母是危险分子,工作根本找不到。为了生存,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找低下的工作维持吃穿用度

时不时警察还会上门找麻烦,自己家的房子对外出租,会被以各种理由刁难,租户对杜家的房子尝尝弃而远之。另一个儿子杜致严也是如此,生活困难,没有钱交学费,他只好辍学当出租车司机。

相比双胞胎儿子杜致严、杜致勇,女儿杜致义、杜致廉也好不了哪去。她们会经常为金钱困扰,生活的很不如意。实在坚持不下去,他们曾向父亲的同学求救,结果是那些人都冷眼相对,没有人敢帮助他们,人情冷暖四个子女最能体会。

在北京短暂的团聚后,杜聿明一直想召集四个子女回大陆,奈何台湾方面不肯松口。1981年杜聿明病危,曹秀清叫回大女儿杜致礼后,她向台湾发出恳求,希望能看在杜聿明曾经的功劳上,让四个子女见杜聿明最后一面,但却未实现

四个远在台湾的子女只能干着急。杜聿明心怀绝望,他愤恨地留下遗言,叮嘱妻子曹秀清,以后不要去台湾,不要去美国。最终,杜聿明没有和台湾的四个女子见面,遗憾离世。

小结:

杜聿明是不幸的,他有半生坎坷,到死没有见到自己的另外5个子女。

同时他又是幸运的,他受到了新中国领袖的优待,他的女婿是享誉海外的名人,他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如追悼会上的悼词一样“人民怀念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聿明的女儿嫁给杨振宁,儿子为何自杀身亡
1981年杜聿明去世,遗体存放半月未葬,郑洞国大骂蒋氏:无情无义
1971年,杨振宁称杜聿明为“杜先生”,周总理迅速纠正
​杜聿明临终时,六个子女只来了一个,含恨留遗嘱:绝不能去台湾
1956年,因为3000美元,蒋介石“逼死”杜聿明长子?
81年杜聿明病逝,妻子曹秀清遵从遗嘱不去台湾,晚年生活得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