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3年15岁少女救落水儿童牺牲,20年后获救者判死刑:帮我献束花

1983年12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向山西省人民政府提交了一份请示,希望能将一名15岁的少女追认为革命烈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15岁的少女,明明自己不会水,却在两名小学生落水之后飞身前往营救他们,不幸光荣牺牲。

20年后的200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收到了封名为《再救罪犯余斌一命,让他当好反面教员》的求情书。这个余斌,正是20年前被少女营救起来的落水儿童。不过,时隔20年,当年被营救起来的落水儿童,此时的身份已经变成了死刑犯。

建国后最小的女烈士

1983年12月8日这一天,山西省太原市最大的公园——迎泽公园内,一阵由远及大的嬉闹声,打破了公园里的宁静。原来,太原大营盘小学的几名小学生,在放学后相约来到公园玩耍。

公园公园,有湖才为公园,既然都叫“公园”了,那里面自然就有湖。迎泽湖的面积也不小,水面部分占了整个公园的三分之一大小。冬天的时候,湖水上会结一层厚厚的冰层,也正因此,当时很多孩子们都喜欢去冰面上溜冰玩。

冬天的迎泽公园

来到公园的几名小学生是正在就读三年级的余斌、王锐以及他们的小伙伴陈晋和吴锐钢。此时刚到下午三点,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余斌等人一边打闹一边来到了迎泽湖上,嘴里不时地发出嬉笑声。

儿童们的嬉笑声吸引了山坡上一个15岁少女的注意,少女名叫池越忠,是太原市十五中物资管理职业班的一名学生,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在学校里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池越忠来公园并不是为了玩的,而是为了挑一个安静的地方写作业。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写作业,也是她的一个个人爱好。

池越忠

低头看着在冰上玩耍的几个孩子,池越忠露出了一抹微笑,仿佛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不过,她不会水,所以没怎么靠近过湖边。

“话说,在冰面上玩耍,如果冰层破裂了会不会有危险?”

心中刚闪过这个念头,池越忠就摇了摇头将这个念头打散,这样想不好。就在池越忠准备放下书包写作业时,突然间听到了一阵惊呼声。

原来,余斌等人在冰上嬉闹的时候,发现冰面之下有几条鱼,少年心性的他们,当即就猛跺冰层,以便他们捞鱼玩。余斌脚下的冰层承受不住压力,突然之间“咔嚓”一声裂开了,余斌来不及反应,一条腿直接陷入了冰缝里面。

结冰的湖面

站在余斌后面的王锐见状下意识地就去拉他,结果自己也被余斌拽到了冰窟窿里面。虽然他们两个都会游泳,但是当时正值冬天,两人身上都穿着棉衣,棉衣遇水立马就变得十分沉重,王锐和余斌当即就沉了下去。

走在最后面的陈晋和吴锐钢见状下意识地发出了一阵惊呼,眼见两个好友落水赶紧大声呼救:“救人啊!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啊!”

山坡上的池越忠听到呼救声后,立即背着书包冲了下来,明明自己不会游泳,还是径直冲上了湖面,一边跑,她一边喊:“别怕,姐姐来就你们!”因为跑得太快,冰面又太滑,池越忠不幸跌倒在了冰面上,脚下的冰面也断裂开来。

这时,余斌成功让自己的头部露出了水面,看到一个小姐姐双手抓着冰块,身体不停地往下滑,虽然自己也十分的危险,对面那个小姐姐却仍然焦急的对他们喊:“不要慌!”

当时,迎泽公园的工作人员王志胜正在附近巡逻,当他听到呼救声之后,立马和4名同事一同朝着不就地点跑去。到达迎泽湖后,冲在最前面的王志胜明白情况后,二话不说,“噗通”一声跳到了湖里,然后用自己的双肘一边破冰一边朝着余斌等人落水的位置游去。

不久之后,王志胜成功地将余斌救上了岸,紧接着他二话不说又一次跳到了湖里面,将王锐也救了上来了。眼见两个孩子虽然冻得不轻,但应该没什么生命危险后,王志胜不禁松了一口气。

也就在此时,岸边有人喊道:“那个窟窿里面还有一位小姑娘!”王志胜听后吓了一跳,虽然将两个孩子救上来消耗了不少的体力,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又一次跳入了水里面,成功将落水的池越忠也救了上来,之后和闻讯赶来的公园职工以及派出所民警一起,将这三名落水学生送到医院里面抢救。

余斌和王锐两个落水少年身体素质好,没有多少大碍。池越忠是女孩子,体质弱一些,泡在水里面的时间长,虽然医生们尽心尽力地抢救了14个小时,但还是没能留住她,年仅15岁的池越忠就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池越忠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家里兄弟姐妹多,她排老三,家里都叫她“三毛”,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因为家里人多,日子过的很是艰苦过。池越忠从小就懂事,知道分担家里的负担。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安静的池越忠也因为太懂事经常被父母忽略,但也没有因此产生什么怨言。

池越忠牺牲前一年刚刚初中毕业,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去读高中,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去读职业班,因为职业班只用读两年书,能给家里省下一笔钱。池越忠一直很想吃一个4分钱的油丝饼,但她为了省钱一直没买过。有一次放学路上,却把自己身上的5分钱全部捐给了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

池越忠牺牲后,太原团市委、市教育局于12月11日宣布追授她为“市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太原市人民政府也向省人民政府提交了追认池越忠为革命烈士的请示。

《关于追认池越忠为革命烈士的批复》

12月15日,太原市政府收到了省政府发来的《关于追认池越忠为革命烈士的批复》,批复中明确表示:“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三条五款之规定,省人民政府同意追认池越忠为革命烈士,其家属称烈属。”

很快,池越忠这位建国后最小的女烈士的故事,就在全太原流传开了,全市的青少年们自发地为她捐款,每人自愿捐了1分钱,在迎泽公园里面为池越忠建造了一尊4米高的烈士雕像,在像座之上,还有中央领导人的题词:“红烛虽小,精神永存。”

领导人的这一句话,引自池越忠曾经在自己日记里面写下的一首小诗:

“红烛小,见真心,流着泪,燃自身,平生闪亮不为己,只求照他人。”

池越忠雕像前的少先队员

可以说,池越忠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这一首诗。

20年后,被救儿童成了杀人犯

将三个孩子救出水面的王志胜那一年刚满29岁,是公园里面绿化队的队长。后来被评为了山西省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全国“一山两湖”救人英雄代表,还应邀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

之后王志胜因为工作出色,调到了太原市城市管理监察总队里面担任副总队长。

王志胜这些年里偶尔和被营救孩子的父母有联系,但并不频繁,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没想到的是,池越忠牺牲20年之后,自己竟然还能听到当时被营救的孩子的消息。

池越忠雕像前的少先队员

那是2003年1月的一天,工作中的王志胜接到通知,说山西省电视台的记者要采访他。记者见到王志胜后,上来就问道:“王队长,你当年救过的那个落水少年余斌,近日被判了死刑,你知道这件事情吗?”

王志胜听到这一消息后,整个人如同被重磅炸弹炸了一般,脑袋嗡嗡的,下意识地问道:“他犯了什么罪?”

“他参加了黑社会,打死了人,故意伤害罪。”

记者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16个字,但王志胜听后感觉自己的心脏就像是被人揪住了一样难受,瞬间就回想起了当年那个为救人落水的小姑娘,他不相信池越忠以自己的牺牲,换来的竟然是一个杀人犯,因此当即反驳道:“不可能!他父母是大学老师,怎么可能杀人呢!”

看到王志胜的样子,记者感到有些于心不忍,安慰道:“你别着急,也许是同名同姓,是另一个余斌也说不定。”

王志胜没有相信记者的话,回到家后立即翻出电话簿,找到余斌父母的电话打过去,结果被告知已停机。王志胜想了想又给自己的弟弟打去了电话,开门见山地问道:“听说当年被我救得那个余斌现在被判死刑了?有这回事吗?”

电话那头的弟弟听后沉默了良久,他已经知道了余斌杀人的事情,但为了避免让哥哥伤心所以就选择了对他隐瞒,没想到哥哥还是知道此事了。

在电话里,弟弟将余斌这些年来的情况,跟哥哥详细地说了一遍。

原来,正是余斌那当大学老师的家长害了他。因为家庭条件不错,余斌自小就被母亲娇生惯养。20年前差点被淹死后,深感后怕的余斌母亲对他更加纵容了,总是尽可能地满足余斌的一切要求。

此后,余斌一旦做错了事,他父亲看不惯想教育他,母亲就站出来维护。在这种“父亲管,母亲惯”的环境下长大的余斌,很明显不会有正确的三观的。余斌小时候看到邻居给菜地浇水,觉得这事挺好玩,趁着邻居不注意拿起水管就往菜地里面冲水,最后菜全被冲坏了,地也被冲的坑坑洼洼。

邻居去找余斌父母理论,结果他母亲却选择了袒护:“他还是个孩子,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计较什么?你家菜地才值几个钱,毁了就毁了,大不了我们赔你便是。”

80年代的孩子

余斌仗着有母亲保护,狐假虎威地躲在母亲后面扮鬼脸,邻居气得好几天没吃下去饭。

在学校里面,余斌掀女同学裙子、抽回答问题同学的板凳,人家摔倒之后他在一边哈哈大笑,老师跟家长反映,结果一点作用都没有。

后来,余斌在读高中的时候读着读着不想上了,家里面也没表示反对。之后,余斌母亲想方设法地把他送到了当地的一机械厂里面工作,结果余斌受不了厂子里面的苦,和领导吵了一架就不干了。

之后,余斌看别人开出租挺赚钱,而且还没人管挺自由,父亲就在余斌25岁那一年给他买了一辆白色富康轿车,让他去开出租。

结果余斌有了车后并没有去做生意,反而加入了黑社会,和同伙一起聚众斗殴、抢劫打架,混成了黑社会的骨干成员,先后4次因为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拘留,每次都被他母亲花钱、托关系保了出来。

余斌的母亲性格强势,家教观念和余斌父亲迥异,两人为了这个儿子没少吵架,甚至多次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1998年10月29日,余斌驾驶轿车载着他的同伙们,在太原一酒店附近绑架了一名男青年,用猎枪、木棍对他进行殴打,失手把人打死了,事发之后,余斌被太原中院判了死刑。

太原中级人民法院

最后的挣扎

王志胜听了余斌的往事后,深感痛心疾首,不停地说:“我怎么就救了一个罪犯呢?大家都叫我英雄,可我这个英雄竟然救了一个杀人犯,早知道当初就不救他了!”

自此以后,谁叫王志胜“英雄”,他就跟谁急。

不久后,余斌那满头银发的母亲找上了门,哭着请求王志胜再救余斌一命,说儿子已经知错了,请王志胜“帮帮忙”,还拿出了一份《忏悔书》。王志胜接过一看,发现上面全都是为余斌辩护的言论。

王志胜

王志胜看着哭得不能自已的余斌母亲,不由得不由得有些心软,决定帮帮她。为此,他还专门找到了池越忠的母亲高丽君。高丽君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女儿的牺牲,竟然换来了一个杀人犯这件事,一直长病不起。为了让女儿不至于白白牺牲,她决定帮助余斌的母亲,再救余斌一次。

之后,王志胜、高丽君、池越忠的弟弟池越强、当年对迎泽湖救人事迹进行过报道的记者赵修身、傅业等五人联名,给省、市人民政府和司法部门写了一封名为求情书,表示希望能留余斌一命,让他当反面教材。

这件事当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毕竟,如果余斌活着当了反面教材,那被害人不就白死了吗?也正因此,王志胜等人的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这一天,余斌的母亲前去监狱里面探监时,余斌流着泪对她说道:“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池姐姐已经牺牲了20年了,我对不起她,下去也没脸见她。我死之后,你别忘了替我给池姐姐献上一束花。”

2004年1月17日,余斌及6名同伙被执行枪决。

余斌被枪决后,深感沮丧的王志胜觉得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此事,将此事当做反面教材。他用了数年时间,将此事改编成了电影剧本,用自己的200万元积蓄、250万元母亲住房拆迁款,和他人赞助的150万元,拍了一部电影《冰裂》。

2015年5月15日首映那天,山西省委宣传部等省市领导都出席了开幕仪式。后来,王志胜又专门花钱买了一部放映机,每逢周末就和几个同事一起在太原各个社区免费放映。王志胜说,他要在有生之年将这部电影放遍全国,让全国人民都能够看到《冰裂》,以及《冰裂》背后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是建国后最小的女烈士,年仅15岁牺牲,20年后被救者却判死刑?
15岁女孩因救人牺牲,19年后被救者成死刑犯,临终提一特殊请求
15岁少女救落水儿童牺牲,20年后该儿童却获死刑,行刑前提一请求
少女勇救落水儿童牺牲,被救者20年后犯死罪,刑前提出一请求
她为救落水儿童成烈士,20年后被救儿童判处死刑,死前提一要求
她因救落水小孩牺牲,20年后小孩却被判死刑,行刑前提出一请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