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粟裕在1969年给许世友打电话: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请关照一下
粟裕和许世友,一个是儒将,一个是猛帅。他们同时在1927年入党,后续都在军中工作,资历都相差不多。
可能正是因为资历都一样,但是风格却相差很多。所以,外界一直传言粟许二人互相看不对眼,关系并不好。
而在1969年,于南京工作的许世友突然接到了粟裕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自己的母亲年迈,现在又生了病,希望你能抽空多多去照看一下”。
建国后,粟裕把母亲接到了北京生活,可是母亲在北京却感到非常不适应。不久后生了病。无奈之下,只好把母亲送到南京,而粟裕则经常在北京和南京二地往返。但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去南京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于是想到了曾经的战友许世友,他此时正在南京工作。
接到电话后,许世友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了下来。随后立刻安排人去看望粟裕的母亲,并且吩咐士兵,要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粟裕的母亲。
许世友平时工作忙,一有空,就会去看望粟裕的母亲,嘘寒问暖,帮她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有些家务活也会帮老太太干。粟裕的母亲经常向粟裕提起许世友,夸他帮了自己很多,粟裕为此非常感动。
尽管在外人看来,粟裕和许世友一直不对付,但实质上,他们感情深厚,在战场上磨炼出来的友谊可谓生死之交。
儒将粟裕
粟裕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教村,6岁时到私塾学习,幼年时读完了启蒙读物,还读过《中庸》、《诗经》等经典书籍。后来进入常德二师附小学习,并于次年考入了湖南省第二师范学校。
在校期间,粟裕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感召。于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他历经第一次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以及第二次国内内战。
他用兵如神,有“常胜将军”的美誉。毛主席曾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一等功”。后来,毛主席在接见伯纳德·蒙哥马利元帅时,称赞说:“在我所有的战友中,粟裕最会打仗,他就是淮海战役的指挥官”。
后来在1955年授予军衔时,毛主席果断要授予粟裕元帅的军衔,还评价道:“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受元帅军衔”。
周总理接着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
毛主席感叹道:“粟裕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还把元帅衔给让了,甩那些为了军衔要跳楼的人几条街!”
周总理继续说道:“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但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不光如此,还得是第一大将。”
猛帅许世友
同粟裕不一样,许世友出生于贫苦农村地区,没有读过什么书。少年时期曾经在少林寺学习中国传统武术。
许世友一生狂放不羁,酷爱喝酒。却粗中有细,和毛主席约法三章,关键时候从来不喝酒,军纪严明,打过无数的胜仗。
毛主席曾评价许世友:“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大刀敢死队的对长。后来,无论他在军中担任的是何种职务,总是提着一把刀。在各种肉搏战中,屡立奇功,所以,“大刀干死对账”成了他的专属绰号。
有一次,在战场上,已经将日方打的溃不成军,但还有一个日本军官非常不甘心,拔出了武士刀要向许世友决一死战,径直向他冲了过去。而许世友气定神闲,完全没把这个军官放在眼里,随手抄起一把刀,就把这个日本军官砍死了。
1940年许世友的部队进入了山东地区,从此在山东彻底扎下了根,也就是所谓的打红了胶东的半边天。
扫清了各方顽固势力,重建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日均旷日持久的游击战。
后来在抗日战争后期,接连解放了胶东多个重要城市,让胶东地区连成一片。为后续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许世友不服粟裕指挥
解放战争开始后,陈毅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实际大部分工作则由粟裕主持。
这样一来,许世友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就合并成了华东野战军。许世友自然成了粟裕的部下。
许世友为此感到非常不服气,他们两都是同一年入党,而粟裕还比自己要小一岁。后来在很多时候,都不是太愿意配合。
1947年,蒋介石在经过一系列的筹划,决定全面进攻山东地区,采用“南北对进”的模式。进而抓住我军主力部队,通过起战备的优势拖垮我军。
而粟裕不愧是常胜将军,通过各种战术化解了国军的攻击,其5万多人在3天内就全被/p>
然而此时,国军的整编74师张灵甫却站了出来,主动请命,要和粟裕正面对抗。
张灵甫相当于国军的粟裕。也是一个常胜将军,但他依靠的是精良的美式装备,而粟裕靠的是出色的战场策略。
不久后,粟裕便发现了重要战机,令许世友立刻赶往战场。
但许世友拒不从令,声称自己刚赶到原先部署的战略位置,你说换地儿,自己马上就要换么?
后来在陈毅的协调下,许世友方才率兵奔赴战场,拿下来张灵甫。
可见,粟裕和许世友的关系,就存在这样一种张力,许世友虽然不服,但后来也逐渐能欣赏粟裕的谋略。
所以,后来粟裕会拜托许世友帮忙照看自己的母亲,也是情理之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9年,粟裕请许世友帮忙: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麻烦关照下
毛主席说,好个许世友,打开胶东一片火红天地,了不起啊!
1985年,邓小平南巡时,为何在南京点名要见许世友?还带上茅台酒
有人说许世友与粟裕有矛盾,实际上,许世友对粟裕有大恩
许世友80岁重返连队,提出“两不接受”,半年后写下绝笔之作
粟裕推荐两位元帅指挥解放台湾,毛主席说,不换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