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必成术后回昆明军区主持工作,刚到办公室便说:把干部部长叫来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0年12月21日,正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疗养的王必成接到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同志的通知,要求他即刻去总理办公室,周总理有要事要和他商谈。

王必成

王必成接到通知后,不顾病痛,在警卫员的搀扶下坐进了汽车。他心里清楚,周总理是知道他刚做完腹部大手术的,通常情况下,周总理绝不会在此时打扰他的疗养。如今这么紧急召见自己,那一定是发生大事了,不得不请他去详谈。

王必成到了周总理办公室时,只见周总理远远的就站了起来,走近后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关心的问道:“必成同志,你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

王必成一路颠簸驶来,手术的伤口还隐隐作疼,嘴唇已然发白。但他还是强忍着不适,说道:“谢谢总理关心,我没事。”

周总理示意王必成坐下,说:“你刚做完手术,本来是不想打扰你的休息的。但现在昆明军区出了问题,你是第一副司令员,我想来想去,只有你适合做这个工作。”

周总理

周总理办事向来小心细致,用人也极度稳妥谨慎,那么昆明军区究竟发生了什么?又为何会紧急调派刚做完手术的王必成回来处理工作?最终王必成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惊闻噩耗

王必成是湖北省麻城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王必成先是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王必成又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工作。1969年,王必成被调到云南省,任昆明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第二年,王必成旧伤复发,严重到需要动手术。周总理知道此事后,担心昆明的医疗条件不够完善,特意指示王必成来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做完手术后,医生叮嘱王必成还需留院疗养一段时间。

周总理

就在王必成安心疗养期间,昆明军区却出现了一桩大事。为了尽快查清真相,周总理不得不请王必成过去详谈,这才有了文章开头发生的那幕。

当王必成问道周总理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周总理有些悲痛地说道:“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同志和他的夫人遇害了,就在四天前。军区的同志在他的家中发现了遗体,目前更进一步的情况还在调查中。”

“什么?老谭他?”王必成听到周总理的话后下意识地以为自己听错了,如果跟他说这话的人不是周总理,他甚至会以为这是别人在跟他开玩笑。一个军区级的政委,平时工作基本都在军区里面,住的地方也是军区大院,其安保工作不可谓不严密,怎么会突然遇害呢?

周总理

周总理接着说:“现在一切的情况都还不明朗,谭甫仁同志遇害一事疑点重重。老实说,这件事甚至不排除是昆明军区内部的问题,你在这段期间一直待在北京,又是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熟悉军区的情况,我觉得,这件事还是由你回去启动调查最为合适。”

听到周总理的话,王必成一下子想明白了周总理叫他亲自来的深意。确实,现在谭政委已经遇害,其余的情况还不明朗,调查此事困难重重,必须得有一位熟悉昆明军区内部情况,又有足够威信的同志来主持大局最为合适。

可是,谭甫仁同志是政委,政委的一项本职工作就是了解班子里每一位同志的情况。可以说,在部队这个体系中,政委是属于人缘最好的那一种人了。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导致有人胆敢冒着天大风险,杀害一个军区政委呢?

周总理

看着周总理询问的眼神,王必成马上说:“我明白了,这件事我一定严查,找出真相,不能让老谭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走了。”

周总理握住王必成的手,说道:“你刚刚做完手术,若不是万不得已,我实在是不愿意让你来做这个事。可是情况你也清楚,眼下时间紧急,我们但凡晚一步,可能真凶就将逃之夭夭。甫仁同志是我当年拉着他入党的,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我也有责任。”说罢,周总理又红了眼眶,办公室里的气氛无比沉痛。

谭甫仁是广东仁化人,年幼时就深受大革命思潮影响。1927年,17岁的他在江西毅然参加了南昌起义,而南昌起义的组织人之一,便有周总理。可以说,谭甫仁是最早一批跟着周总理参加革命的战士了。

谭甫仁

南昌起义受挫后,谭甫仁又跟着朱德军长的队伍,一路来到了井冈山,与另一支由毛主席带领的红军队伍汇合。之后,燃起在全国各地的星星之火,在党的领导下汇聚到一起,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斗争,才最终赶跑了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了这个崭新的国家。

即便是周总理,他也没有想到,在战争结束后,谭甫仁同志竟会遇害。这也让他下定决心,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将凶手揪出来,绳之以法。

老战友遇害,王必成此时的心里也很难过。他对周总理说:“总理,事不宜迟,我准备一下,马上就回昆明。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周总理

说罢,王必成向周总理敬了个军礼,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调查

第二天,王必成紧急搭乘飞机回到了昆明。晚上的时候,周总理还和他打了一通电话,电话里说:“王必成同志回去后主持昆明军区的一切工作,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已经同意了。在调查谭甫仁同志遇害一案的同时,军区的练兵,备战工作也不能放下。”

之所以要王必成赶回去主持大局,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彼时是1970年,中国正处在动荡时期,原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将军因被人诬陷,遭受批斗、整治,此时根本不在军区。平时昆明军区的一切事务均是由谭甫仁处理,是实际上的一号领导,现在谭甫仁政委遇害,从职务顺序上来说,确实应由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王必成接替。

王必成

飞机到达到昆明时,已是下午三点,很快就要到晚上。警卫员劝王必成先回家休息,明日再回军区工作,王必成却说:“还是先去军区吧,老谭不在了,我不能把工作也落下。”

到了军区后,王必成让秘书把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军区的所有重要文件都拿过来。秘书点头离开后,王必成又跟警卫员说:“把军区的干部部长叫过来。”

这名部长很快就来到了王必成的办公室,两人本来也很熟,就没有客套,王必成开门见山地问道:“谭政委遇害后,他的情况都通知他家人了吗?家里人有没有保护起来?他们情绪怎么样?”

部长回道:“谭政委一出事,我们就把他的孩子保护起来了。政委他在外地的亲属们这几天也正在陆续的赶过来,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专门负责这些事。”

图片源于网络

“嗯,谭政委的亲属们来后,你别让他们住军区大院了,那里现在可能还不安全,让他们住军区的招待所吧。还有,加强军区和军区大院的日常巡逻,增加暗哨,严密注视是否有可疑人员的踪迹。”王必成在听完干部部长的汇报后,又补充道。

“是,我清楚了。”干部部长说。

王必成想了想,又说道:“我刚回来,这几天手头上还有许多事要忙,你帮我跟谭政委的家人说一下,等过两天,我和周兴副政委去看望他们。同时,吩咐有关部门,尽全力安抚好谭政委家属,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

周总理

部长听后再次点了点头,他表示现在就去把后续工作安排好,说罢便走出了王必成的办公室。

干部部长走了之后,王必成又把军区的各个领导都叫过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议上,王必成把军区接下来的各项事务都有条不紊的安排好。同时,王必成说道:“我知道,谭政委遇害,大家心情都很难过。但是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我回来时周总理特别交待,形势越是严峻,我们越要枕戈待旦,不能放松警惕,掉以轻心。”

周兴副政委在此时接道:“是啊,同志们,现在必成同志回来了,军区的各项工作应该尽快恢复,日常战备练兵一丝也不能放松。”

图片源于网络

传达完中央的指示之后,王必成一刻也没有休息。他又马上在军区的侦察部队中找了几个侦察好手,和中央派过来的刑侦专家组成了一个专案小组,全力侦破谭甫仁政委遇害一案。王必成还特别交代,办案期间,有任何的进展都要及时向他汇报。

缉凶

谭甫仁是昆明军区的政委,他住的地方是昆明军区大院32号楼。谭政委家旁边住的也都是昆明军区的各级领导,军区大院的院口一般都有一个班的警卫员值守,来往出入人员都要检查证件,正常来说,陌生人根本进不去大院里边,更何况谭政委和妻子都是死于枪杀,携带武器进入军区大院,这就更不可能。

事发之后,军区大院再次戒严,谭政委的家也被严格封锁。专案小组来到现场勘察后发现,谭甫仁家中虽有些杂乱,但重要物件、钱财等都未被拿走。况且案发当晚,据其他同志们回忆,枪声只在32号院子里响过,这就说明,凶手是直奔这里而来,而并非一般的抢劫行凶。

图片源于网络

可是,除了在现场发现的几颗子弹以外,院子里就再也没有其他的线索,这让调查进度变得十分迟缓。就在军区大院里的办案人员一筹莫展时,军区那边却传来了一个消息。

原来,专案小组的其他同志在军区这边调查时,意外发现了军区的保卫科遗失了两支手枪。军区丢枪,这个罪过可不小,因此保卫科的年轻同志害怕被处分,就没有及时上报,直到此事被专案组的同志给查出来。

经过调查,办案同志发现,保卫科丢失的枪支,正好和谭政委家中发现的子弹口径一致。这就说明了,杀害谭政委的凶器,正是保卫科丢失的枪。而能在保卫科偷枪,就说明凶手一定是军区内部人员。除此之外,他可能还十分熟悉军区以及军区大院的值守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偷枪成功后再行凶杀人。

图片源于网络

沿着这条线索,很快,就有一个人进入了办案同志的调查视野当中。此人名叫王自正,原是昆明军区保卫科副科长。一年前,王自正被人举报揭发,说他当年曾是还乡团的一员,参与过反革命行动。

后来,解放战争中,王自正原来所在的地方被重新解放。王自正害怕审判,就逃到了外地,在逃亡途中,他加入了解放军,并且一直待在部队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王自正也因为战功,当上了昆明军区的保卫科副科长。

王自正在一年前被人举报后,就一直被关在军区的管理所,准备对其进行集中审查。可王自正身手矫捷,他趁着警卫不注意的时候,越狱成功。并凭着对军区内环境熟悉,溜到了保卫科的武器保管室,偷走了两把手枪。

图片源于网络

越狱成功后,王自正并没有赶紧逃离,而是想着复仇。他觉得,他的大好前途,都是被军区的政治审查给毁了。于是,他将目光盯上了军区政委谭甫仁的身上。

在1970年12月17日的深夜,王自正偷偷的来到了军区大院。他本就是保卫科副科长,对这里自然十分熟悉。他轻松的躲过警卫的巡逻,悄悄的溜进了军区32号,这里正是谭甫仁的家。

王自正来到这里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多钟。由于对这里熟悉,他很容易就找到了谭政委的卧室,王自正行凶时,谭政委的两名警卫员还在外面的屋子里。和平年代,两名小警卫员都缺乏应有的警惕,没有及时发现凶手。就这样,谭甫仁和夫人王里岩就这样被王自正枪杀。

图片源于网络

当嫌疑人锁定到王自正的头上后,专案小组就在整个昆明进行了大搜捕。参与搜捕的人员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在他们丰富的经验下,王自正躲藏的地方很快就被发现。而就在被团团围住,自知无法逃生后,王自正害怕审判,选择了吞枪自尽。他用来自杀的那把手枪,正是保卫科丢失的另一把。

谭甫仁政委被害一案,从案件发生直到案件侦破,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但由于主要犯人王自正的自杀,许多案件细节尚不清楚,因此,直到1971年下旬,完整的结案报告才被送上公安部。到此,谭甫仁政委及夫人遇害一案,也终于宣告结束。

凶手伏罪,军区的战备训练等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展开,在整件事中,王必成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中央军委的赞赏。同时,他强忍手术后的伤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破案当中,也得到了昆明军区所有同志们的称赞。于是,1971年底,王必成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昆明军区司令员。

图片源于网络

结案后,王必成还特意去看望了谭甫仁同志的亲属,向他们表示了哀悼。在回到军区工作后,百忙之中,王必成还抽空去军区招待所看望了几次谭政委的家人。这不仅是他对工作的责任,更是对老战友的关心,缅怀。

贺龙元帅曾经评价过王必成,说他重情谊,讲义气,在此案中,王必成将军的特点也果真如贺龙元帅评价的那样,完整的展现了出来。也许,谭甫仁政委在天之灵,看到这样的战友,看到军区工作平稳的进行,应该也足以宽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必成回昆明军区主持工作,刚到办公室便说:把干部部长叫过来
对越作战前,秦基伟为什么拒绝领兵出征呢?最终杨得志替代王必成
建国后被暗杀的唯一一位开国中将,遇刺时警卫躲在厕所不敢出来
共和国最大的凶杀案:将军死在黎明前凶手枪下(4)——忆父亲陈士榘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战在即,邓小平为何坚持换掉西线总指挥
谭甫仁遇刺,警卫却在隔壁通奸,周总理:建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