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7年,周恩来在会议上公开喊话龚澎:你不要躲在角落那里|军校|军衔|将官|乔冠华

电视剧《外交风云》中,有这样一组画面:

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兼任外交部长的周总理当众讲了一番话,他说:“早在抗战时期,在重庆,龚澎就作为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是一位风采、气度、学识兼备的外交人才,当时她在重庆比我的名气还要大呀!”

虽然这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一幕,但周总理与才女外交家龚澎确实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情谊,周总理一路见证着她的成长,也为她的离世而伤心欲绝。作为自己外交上的得力助手,周总理曾不止一次地称赞:“没有人能够代替他。”



图|周恩来(前排左二)、龚澎(前排左四)与国际友人在重庆

周恩来的外事秘书——龚澎

周恩来与龚澎的结识,是在山城重庆。

重庆,也是解放前龚澎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龚澎被誉为“重庆一枝花、外交一枝花、最美中共新闻发言人。”

龚澎生在1914年,她本名叫龚维航,比周恩来小16岁,她出生时,少年周恩来正在读书,在求学路上探寻真理。

她的父亲龚镇洲是辛亥时期著名的革命党人,龚澎自幼时便早早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后,龚澎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并于1936年就加入了共产党。



图|龚澎

她与许多心怀伟大志向的年轻人一样,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热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由于对因革命牺牲的英雄彭湃充满敬仰,她选择将自己原本的名字改为了“龚澎”,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她才有了“龚澎”这个名字。

关于“龚澎”这个名字,还曾有一个故事。

那是她在马列学院学习期间,龚澎读书很认真,毛主席、刘少奇、陈云等领导人来学校授课时,龚澎更是听得格外专注,她的努力也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

课间休息时,毛主席主动与龚澎聊起天来,毛主席问她:“龚澎同志,你是南洋的华侨吗?”

“我的家在上海,是燕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龚澎回答道。

她随即将自己名字的来源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笑着称赞她的决定:“改得好,改得好嘛!我们就是要像彭湃同志那样,掀汹涌澎湃的巨浪推翻旧世界!”



图|毛主席

来到延安之后,龚澎先是在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之后又随着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东渡黄河,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至于她到重庆,则是在1940年的事情。

1940年,设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外称八路军办事处)急需会英语的外事人才,中央组织部便点名让龚澎到重庆去。

当时,中共中央设有四个局,即:北方局,书记为杨尚昆;华中局,书记为刘少奇;西北局,书记为高岗;南方局,书记就是周恩来。

而龚澎正好被分配到南方局外事组当外事秘书,她脱下身上的军装,换上旗袍,对外公开的身份是《新华日报》的记者。龚澎是周恩来与外国使节、外国记者打交道的联络员和新闻发布员,她的具体工作是除了要完成周恩来交办的任务,还要负责对外宣传、联络外国记者这些工作。



图|周恩来

龚澎刚到重庆时,还不太适应周恩来的工作时间,那时候周恩来的办公时间一般在午夜12点到凌晨4点多。龚澎晚上给周恩来汇报工作时,脸上有些倦意,被周恩来看了出来,周恩来倒也直言不讳:“嗨!年轻人怎么搞的,还没我有精神呢!”

后来,为适应周恩来的工作节奏,龚澎常常在深夜用功,这也成了日后她保留多年的一个工作习惯。

人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子,跟在周恩来的身边,随他出入各种外交场合。周恩来每每坐在沙发上从容发言时,龚澎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翻译,她坐在椅子上,落落大方,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与周恩来默契配合,她优异的表现总是能深得外国友人的赞赏。



图|龚澎(右)

龚澎除了跟周恩来出席外事活动,常常需要跟外国记者打交道,当时国民党对延安垄断外交和对外宣传,限制外国人进入延安访问,周恩来便对对南方局外事组提出“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工作方针,龚澎借着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扩大共产党人的影响。

她从不在外国友人面前掩饰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也正是因此,她的坦诚与真挚反而打动了更多的朋友。美国《联合劳工新闻》记者爱泼斯坦曾表示,之所以喜欢龚澎,“一个是她提供的新闻真实,另一个是她为人的真诚和她的品格。”

在对外交往的舞台上,龚澎的名声很快在重庆新闻界、外交界传开来,许多人皆知她的才干与魅力,她的工作深得周恩来的赏识与信任,甚至就连蒋介石也感慨:“为什么国民党找不到像龚澎一样的外交人才。”



图|龚澎(左)与周恩来(中)在记者招待会上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盛情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在他一连几封信的邀约下,毛主席最终答应了他的邀请,为争取和平而努力。

毛主席到重庆来,周恩来对龚澎也早有交待。毛主席在重庆不仅与国民党开展谈判,还在闲暇之余,见了许多朋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无论是毛主席会见外国使者、外国记者,还是会见其他外国朋友,龚澎与外事组的同事们一直在竭尽全力地为毛主席的外事活动进行多方沟通与协调。

凡毛主席有活动,龚澎便陪在毛主席的身边,为毛主席做好翻译工作,这时候龚澎的优异表现也获得了毛主席的多番赞赏。

可以说,早在建国之前,龚澎就已经是外交舞台上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而周恩来,一步步见证着这颗新星的闪耀。



图|第二排左起:钱之光、埃德尔曼、毛主席、龚澎、海曼

周恩来对龚澎的关怀

在外交工作中,周恩来对龚澎严格要求,也充满赞赏;而在生活上,周恩来对龚澎也是如亲人一般的关心,他一路看着这个年轻姑娘走过来是多么得不容易。

当年龚澎来重庆工作时,才新婚不久。

1940年,当时正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的龚澎与八路军总部的同事、从德国留学过来的年轻人刘文华情投意合,两位年轻人有着同样的革命理想,便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

新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龚澎就奉令前往重庆,她不得不与刘文华分开,两人约定好将来抗战胜利之时,就是他们团聚之时,而不能相见的日子,他们便通过书信寄托思念。

龚澎在重庆工作的日子里,周恩来始终很关心她,龚澎夫妻俩南北分居,周恩来便多次与华北方面联系,希望能调刘文华来重庆,让龚澎夫妻俩得以团圆,不过由于前线工作吃紧,刘文华来重庆便一直没有实现,这期间,龚澎与丈夫便一直写信,以这样的方式维系着感情。



图|乔冠华与龚澎

信件中断是在两年后,1942年龚澎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收到刘文华的信,丈夫信讯全无,她很担心,便主动来找周恩来,希望能从周恩来那里了解到一点情况。

龚澎问起周恩来这件事,周恩来神情凝重,望着窗外,许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告诉龚澎:“刘文华在前线征战途中,突患急性盲肠炎,因医疗条件极差,延误了治疗,病魔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龚澎知道的这个时候,刘文华已经离世两个多月了。

而这一年还有一件噩耗,龚澎的父亲龚镇洲先生也才病故不久。

一连串的噩耗让龚澎伤心不已,周恩来亲自将刘文华临终前口述的遗书交到龚澎手中,那信中情感真挚地写着:“我的妻子,我在想她,我如有不测,让她嫁人,只要她不脱离革命,她就永远对得起我......”看着这一字一句,龚澎再也难以控制情绪,痛哭着跑了回去。

此时的龚澎心中承受着莫大的痛楚,这一点周恩来也知道,他不仅让自己的夫人邓颖超去安慰龚澎难过的心,他自己也抽空与龚澎敞开心扉长谈一番,以纾解龚澎悲伤的心情。

龚澎将丈夫刘文华未竟的心愿继承下来,之后单身一人的她便打起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而在之后的日子里,周恩来也还是关心着龚澎的生活。



图|周恩来

就在龚澎失去丈夫的这一年底,一位年轻人来到重庆工作,他叫乔冠华,曾在海外留学。1942年秋,乔冠华只身来到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担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国际新闻主编,在此期间,乔冠华首次见到了周恩来,与龚澎一样,他也是在重庆初识周恩来。

在周恩来的办公室,乔冠华与龚澎初次相见。

周恩来向二人介绍着彼此:“你们一位是外事组副组长,一位负责《新华日报》国际版的工作,今后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啦。”龚澎微笑着向眼前的乔冠华伸出双手,笑道:“你好,欢迎你。”

由于工作上的紧密联系,龚澎与乔冠华有了许多见面接触的机会,二人一个才学渊博,一个聪慧魅力,真可谓是“才子佳人”的最好典范。随着日子久了,他们彼此产生情感,在朋友们的祝福下,两人走到了一起,龚澎有了自己的第二段感情,周恩来也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



图|乔冠华与龚澎

乔冠华与龚澎还没结婚前,周恩来便操心起他们的婚事,1943年的一天,两人来到周恩来的办公室,刚谈完工作,周恩来便满面笑容地问他们:“冯亦代和郑安娜给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你们自己准备拖到什么时候啊?”

冯亦代,是一位作家,也是乔冠华的好朋友,而冯亦代的夫人郑安娜则是龚澎的老同学,曾经正是在冯亦代郑安娜夫妇的撮合下,乔冠华与龚澎才走到了一起。

如今周恩来关怀起俩人的婚事,龚澎听罢脸立刻就变红了,露出了女子的羞涩,而乔冠华听到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同样是手足无措,一脸惊慌地去摸烟,打算缓解一下自己的情绪,结果看到办公室桌子上放着一个“请勿吸烟”的牌子,乔冠华的手又垂了下来。

龚澎赶紧说道:“周公,人家西方人不抽烟情绪就不高。”

周恩来看到乔冠华这副模样,哈哈大笑起来:“你看,龚澎连你抽烟都不反对,你还有啥说的?我这里禁烟不禁婚呀,你们商量个时间吧。”

在周恩来的积极推进下,龚澎与乔冠华这对才子佳人于1943年11月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而曾家岩50号三楼原来叶剑英住过的居室成为了两人的新房,他们在共同奋战过的重庆坚定了选择了彼此。



图|龚澎(左)

之后,从抗日战争到抗战胜利,二人在始终在党的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毛主席到重庆谈判时,周恩来点名让龚澎乔冠华夫妇负责毛主席的外事活动,毫无疑问,他们夫妇俩将这项工作完成得很好。

后来毛主席也赞叹龚澎乔冠华二人,称赞他们夫妻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

龚澎逝世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龚澎与乔冠华夫妇一同站上天安门城楼,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他们一同见证着这伟大且神圣的时刻。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龚澎都参加了新中国外交部成交大会,他们依旧在兼任外交部长的周总理的领导下工作。

尤其是35岁的龚澎,更是成为外交部最年轻的司长,是我国外交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有许多外交工作要做,龚澎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得力助手,跟随他参加了许多重大的外交活动,很多重要的外交会议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总是那样落落大方,总是用沉稳优雅的气质,一口流利大方的英文,征服许多外国友人,那些与她接触过的西方记者不禁称赞她为“年轻优秀的发言人”。



图|龚澎在开国大典上

而在我们国家那段动荡不安的特殊岁月,龚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她身体不好,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967年外交部的一场会议上,受到打击的龚澎在角落中,周总理十分维护她,他面色威严,环顾四周,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喊道:“龚澎,你不要躲在角落那里,到前头来坐下,怕什么?”

龚澎一直是个很坚强的女子,她也是从烽火岁月中一路走过来的,这么多年经历了许多事情,但在这一刻,听到周总理如此铿锵有力的声音,她那么坚强的人,却在一瞬间便红了眼眶。

周总理便是这样维护着龚澎。



图|周恩来总理

以后的日子里,龚澎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到1970年,龚澎在上卫生间时,突然跌倒在地,动弹不得。龚澎因为摔倒,整个人的身体更是遭到打击,被爱人乔冠华紧急送往医院,她躺在病床上十分虚弱。

周总理一得知消息,立刻就赶来医院看她时,看到昔日意气风发的才女如今虚弱的模样,周总理十分心疼。他详细过问了龚澎的病情,亲自向医院方面作出指示:“要尽最大的力量为龚澎治疗。”

病床上的龚澎,由于要治疗病痛,脸色虚弱,身上还有手术过的印记,整个人再不负往日的神采奕奕。想到过去的龚澎,再看如今病床上她惹人心疼的模样,周总理难受极了,他充满心痛地表示:“我不愿看到龚澎这样子,看了就难受......以后我再也不来医院看她了......”

话虽如此,但周总理还是在百忙之中,牵挂着龚澎的病情,惦记着让她的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遗憾的是,周总理的牵挂、医护人员的努力、乔冠华的悉心照料,都没有留住这位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才女龚澎,1970年9月20日,龚澎与世长辞。



她的追悼会上,周总理特意送上了花圈,以表缅怀。周总理日理万机,他的夫人邓颖超、以及李先念等领导人都来参加龚澎的追悼会,送别她最后一程。

以后的岁月里,周总理还时常想起龚澎来,每每想起龚澎,他总是黯然神伤,自言自语道:“龚澎死了,龚澎死了......”与人谈起这位优秀的女子,他会说:“龚澎,是外交部女性的一面旗帜......”

深情厚谊,思念如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总理撮合乔冠华和龚澎,乔冠华赶紧掏烟,总理说:我这禁烟不禁婚
83年乔冠华去世,中央发40字讣告,章含之悲痛:我没力气活下去了
龚澎逝世三年后,乔冠华找到女儿,嗫嗫嚅嚅地说道:我想找个伴儿
1983年乔冠华去世,中央发布40字讣告,其妻痛哭:华,我不想活了
一天半夜,外交部老同事符浩接到乔冠华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乔冠华已
70年龚澎去世后的一天半夜,乔冠华给符浩打电话:我实在太难受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