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国神隐17年,3弃诺奖,他的名字很陌生,但这就是祖国的脊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现在的中国,每当人们提到核武器,人们脸上总是呈现出安心与自豪的表情,没有什么比手里握有武器更让人踏实,况且这份安全感是自己的国家给的,而不是其他人。

在这份安全感的背后,有那么一群人,为了国家的安全事业,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将自己投身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小小的个体抛在一边。在我国的核事业上,王淦昌就是这样一位舍小我为祖国的科学家,他是真正的“核弹之父”,为了使我国跻身于军事强国中,他为之努力了一生。

弱国孤儿

王淦昌出生于1907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饱经屈辱的时刻,王淦昌的父亲在当地是有名的郎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淦昌可能在长大后也会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个精通医术,治病救人的医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王淦昌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意外去世,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在那个年代,一个弱妇人带着一个不懂事的娃娃,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后来,他的母亲在王淦昌十四岁的时候,忍受不了生活的艰苦,离开了王淦昌,失去双亲的王淦昌这下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儿,只好去投奔外婆,后来去到上海就读中学。

小小的王淦昌因为特殊的经历,很早就明白了孤儿的痛苦。面对江河日下的国家,他的心中更是凄凉,因此虽然年纪小,但他很早就参与到了爱国救亡的斗争中去。

1925年,刚刚18岁的王淦昌因为参加示威游行被捕,面对印度巡捕的凶恶,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义正言辞地指责他们说:“我为我自己国家的明天奋斗,你的国家已经被殖民,如果这种事情出现在你的国家,你还会抓他们吗?”印度巡捕听到王淦昌的话后,内心也是一阵凄凉,便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放了王淦昌。

1926年,震惊世界的“318”惨案爆发,当时的王淦昌正在清华大学读大学二年级,看到参加示威的同学们死的死、伤的伤,王淦昌气愤万分,希望继续以游行的方式唤醒政府。

这件事被他的老师知道后,他的老师很气愤地将他们臭骂了一顿说:“国家有难,没有人让你扛枪扛炮去打仗,只希望你好好读书,将来为国所用,现在只有科技才能救中国,如果我们像汉唐一样伟大,科技领先世界,会有其他国家的人欺负吗?”

这件事情对王淦昌来说,虽然是一个教训,但也是最好的一个成人礼,使他意识仅仅依靠示威游行是不行的,还是要好好学习,从那时起,科技救国的种子就被深深地埋在了王淦昌的心中。

痛失诺奖

从此以后。王淦昌发奋学习,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1930年的时候,王淦昌被派到德国公费留学,在德国学习期间,他提出发现中子的设想,奈何当时的老师认为自己的研究已经很完美,不愿意再进行探讨,王淦昌几次交流无果后,也产生了怀疑的心态,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后来一年后,英国的科学家按照他的思路发现中子,并且凭借这个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老师得知这一消息后,专门为此向王淦昌道歉,王淦昌看到来给他道歉的老师,他反倒又安慰老师说:“当初是我自己要放弃的,与您无关,请不要自责。”

在1933年的时候,王淦昌从柏林毕业,在听到他要回国的消息后,很多人都去挽留他, 有的还开出了很优厚的条件,其中有个人说道“为什么非要回去呢?你这么优秀,留在德国肯定能大有作为的,中国的科研条件那么差,你回去了能干什么?”王淦昌回答他说:“我是中国人,求学是为了让祖国更强大。”

在从德国回来之后,他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在他的众多弟子中,出了许多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比如李政道等。在1941年的时候,王淦昌提出了中微子的设想,这是一项创新发现,但是当时中国的科研条件实在太差了,王淦昌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

无奈之下,只好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此种设想的论文并给出了相关的思路,后来这篇论文被一位外国科学家看到,他自此基础上做了实验,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凭借这一成果,这位科学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后来又陆续有五位科学家凭借中微子的相关成果获奖。而这是王淦昌第二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以身许国

王淦昌第三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由于王淦昌在物理方面的优异表现,在1955年他就被选为院士,在1956年的时候,王淦昌来到了苏联工作,从事着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在苏联工作期间,他和小组成员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并且在1959年的时候又发现了超子的反粒子,这一发现让全球为之震动,本以为可以获得诺奖,但是由于当时的时代原因,苏联却摧毁了技术协议,让这个研究泡汤。这是王淦昌第三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在1961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决定自己搞核研究,王淦昌作为当时出色的物理学家,被选派去搞核事业,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王淦昌离粒子研究越来越远,但他并没有犹豫,而是坚定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从此以后,世界上少了一个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王淦昌,却多了一个投身于核研究的士兵王淦昌。在3200米的高原上,王淦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在1964年的时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后来,我国的氢弹爆炸以及地下核试验等,都离不开王淦昌的身影,这位老人为我国的核事业鞠躬尽瘁了一辈子,在他年纪很大的时候,他仍然为我国的物理学奔走走忙碌,虽然他这一生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这位老人从未后悔过,因为他做到了那句科研救国的诺言。

很多人一提到两弹一星,大部分是不会将这个荣誉与王淦昌联系起来的,但恰恰是他才最应该与这个荣誉联系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科学第一牛人王淦昌,神秘消失17年,世界欠他3个诺贝尔奖
他两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90岁高龄,因散步被自行车撞倒而去世
他用化名生活17年,被学生邓稼先喊出真名,二人抱头痛哭
淦字
他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却造出大国重器!
他被国家隐藏17年,最后甚至连名字都改了,而他只说了六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