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子让邻居停了8年车,索要时被邻居拒绝,占久了就当是自己的?

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老店乡齐寨村,住着一位92岁的老人,他的身体因为早年受过伤,所以一直都不能干重活,几十年来,他都是靠捡废品、收破烂来维持着生计。

在周围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位孤苦无依、让人同情的老人。但是,让大家想不到的是,这个老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在他的身上,曾经经历过一段血雨腥风。

齐修体老人

2014年6月的一天,那是一个很普通的上午,老人来到了滑县一家民营医院门口,他是打算来看病的。早年腰部的旧疾,近年来随着年事渐高,已经疼到了无法忍受的地。

医院的前台护士很快就迎了上来,热情地问道:“老人家,您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磕着碰着了?”

“闺女,我是老毛病了,腰疼得厉害,打算让医生帮忙看看!”老人回答道。

很快,护士就给老人办理好了登记信息,并且指引着他去收费窗口挂号就诊。

不料,就在老人打开随身携带的旧布包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懵住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一万多块钱,怎么全部变成了旧报纸?

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没带钱肯定是不能看病的,无比着急的老人,最终只能选择了黯然回家,佝偻的背影被九点钟的太阳,照的老长老长!

回到家中以后,老人开始四处寻找,几乎把角角落落的废品都翻了一个遍,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仅存的1.8万元积蓄,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无助的老人一个人坐在了地上,低声痛哭起来。旁边的邻居听闻之后,好心提醒他赶紧报警,也许还有机会追回来这笔存款。

齐修体老人在痛哭

最后,在邻居的帮忙下,老人拨打了报警电话。但是可以想象,在没有任何监控设备的情况下,想要追回这些钱,难度简直不亚于是大海捞针。

不久之后,当地公安局的民警来到了现场,在仔细询问以后,都觉得老人的积蓄肯定是被人偷去了。

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公安同志依然抱着钱被放到了某个角落,老人一时想不起来的想法,于是开始在老人的家中翻找,希望能出现奇迹找到这笔存款。

找着找着,一位公安同志突然在废品里面,发现了一个盖子盖的严严实实的铁盒子,就是那种装茶叶的罐子,拿在手里有一定的重量。

会不会装在这里?公安同志怀着激动的心情拧开了盖子,他发现铁盒中装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将其拿出来以后,里面的东西却让他十分的吃惊!

“你们快过来看!”公安同志把同事们喊到了一起,大家开始仔细查看里面的东西,结果每个人内心都感到了无比的震撼。

“老人家,请问这个是您的吗?”公安同志一边把塑料袋递给了老人,一边问道。

老人接过来以后,轻轻地抚摸着里面的东西,点了点头说道:“是啊,都是以前的老物件了,我还以为早就弄丢了,想不到被你们给找了出来!”

齐修体老人家找到的破旧铁盒子

听完老人的这些话,公安同志们脸上的表情都十分激动,突然一人大声说道:“立正,让我们向英雄敬礼!”

所有人都挺直了身板,整理警服,抬起右手,向老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是一次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相遇,也是军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

老人从板凳上站了起来,他佝偻着身子,抬起了自己有些颤抖的右手,回敬了一个并不十分标准的军礼。

临行之际,公安同志让老人放心,被盗金额已经达到立案侦查的标准,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追回这笔钱款。

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公安民警的不懈努力之下,发现这件盗窃案属于熟人作案,最终找到了盗窃的人,帮助老人追回了被偷的1.8万元积蓄。

在此期间,当地政府和民政局,都曾派遣了工作人员前来看望老人,对他的生活给予了一些必要的帮助。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前来看望齐修体老人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齐修体”,他到底有何身份?当年他经历了什么?那个铁盒子里面装了什么?为什么公安同志要向他敬礼?称呼他是老英雄呢?

关于这一切的一切,我们还要开始从头说起……

1922年3月2日,齐修体出生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老店乡齐寨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因为贫困,所以齐修体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父母挖野菜、干农活。等到稍微大一点以后,他就给大户人家放牛、打杂工。

但是,即便这个小小的身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家里却依然常常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困境。

随着土地革命的进行,最后齐修体一家也分到了两亩薄田,靠着一家人拼命得耕种,日子也算是有了一点盼头。然而,好景不长,战乱却不期而至!

1937年卢沟桥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踏上了中华大地。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日寇很快就占领了东北三省,继而打算持续进犯华中地区。

卢沟桥事变

第二年的4月,随着日寇的持续进犯,河南地区也危在旦夕。时年16岁的齐修体响应号召,和村中的年轻人一起,报名参军入伍、抗日救亡。

加入部队以后,齐修体被分配到了巩县新兵营接受训练,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各种作战技巧。

然而,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日寇的铁蹄踏入了河南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的平民百姓、上千所房屋、几千亩良田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提及这段经历,齐修体老人依然义愤填膺地说道:“鬼子坏事都做尽了,他们强抢粮食、屠杀百姓、迫害妇女……简直就不是人。”

更有甚者,日寇军官为了比拼谁杀的很多,他们把老百姓驱赶到一起,用大刀砍、用机枪扫、用枪托砸、用刺刀刺,惨不忍睹、尸横遍野。

被日本鬼子迫害的女子亲人在痛哭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战机稍纵即逝。所以没有等到训练结束,齐修体所在的新兵营就收到了命令,要求立即赶赴战场杀敌。

就这样,只学习了不到一周的齐修体,跟随着大部队开始进入了前沿阵地,一边跟随着老兵冲锋陷阵,一边学习和总结着战斗经验。

1938年年底,齐修体大部队奉命前往民权县,负责阻击南下侵略的一股日寇。战士们很快就开始在当地构筑起了一部分防御工事。

不料,就在外围战壕刚挖到一半的时候,这股日寇就已经行军至此,双方突然之间就展开了惨烈的遭遇战。

战斗打响的时候,齐修体和战士们正在半人深的战壕里,他端起了步枪,匍匐着身体,开始勇敢地对敌人射击,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射杀了六、七名日寇。

抗战时期的珍贵战斗照片

发现强攻不成,丧心病狂的日寇竟然调来了飞机,以及上百架的火炮,开始对民权县地区狂轰乱炸,连无辜的老百姓都不放过。

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地倒下,齐修体已经彻底杀红了眼睛。他开始一个一个地解下牺牲战友身上的手榴弹,拼命地往阵地远处投掷,炸死炸伤了不少敌人。

不料,就在一次举起手臂的时候,一发子弹射中了齐修体的右臂,他根本就顾不上止血,而是直接从地上抓起了一把泥土,按在了伤口之上。

和敌人的飞机大炮相比,我方的装备实在是太简陋了。虽然战士们不畏生死、浴血奋战,但是最终因为武器装备的差异过大,整支部队基本上是全军覆没,只剩下了连长刑志化,以及齐修体等十来名战士负伤幸存。

抗战时期的女子担架队

不料,在敌人的重重封锁、围追堵截之下,连长刑志化突然发现,他们十来个人已经彻底和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

而此时的齐修体等人,因为伤口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已经出现了化脓发炎的症状。

治伤要紧,连长刑志化拿出了自己身上所有的财物,将其全部分配给了伤员们,要求他们自行返乡治病,自己则一个人去继续寻找部队。

转眼时间半年就过去了,齐修体的手臂伤势已经基本痊愈,在一次中国部队开回齐寨村的时候,他重新加入了队伍,继续上阵杀敌。

一个多月以后,齐修体突然听说了一件事,自己的老连长刑志化率部起义,加入到了太行山的八路军队伍。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队伍

在家乡治病期间,总是能听到父老乡亲们称赞八路军,说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真正打鬼子的好部队。

正是因为这样,齐修体和几名同村的战士商议后,大家决定一同起义,加入八路军,寻找老连长。

1939年年底,趁着所有人都略微放松了的情况下,齐修体和几名战士,趁着天黑脱离了队伍。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已经出了县城,开始往太行山的方向不断前进。

第三天,众人途径民权县的一个小村庄时,突然发现有一支十来人的日军小队,他们正在抢夺老百姓的粮食、迫害妇女。

日本鬼子的暴行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齐修体和其他战士们商量以后,决定兵分两路突然袭击,歼灭这伙丧尽天良的敌人。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双方的子弹都打光了。齐修体不惧生死,他从背包里抽出刺刀装好后,率先对敌人发起了冲锋。

整个战场上鲜血满地、血肉横飞。齐修体的整件衣服都被鲜血染红了,有自己的,更多的则是敌人的。

经过战士们的艰苦战斗,终于彻底杀死了这十余名日寇,我方也有两名战士壮烈牺牲了,剩下的四个人,也已经是筋疲力尽、躺在地上就不想起来了。

抗战时期中国军人发起白刃战

稍微缓了一会,齐修体突然感觉自己的腰部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让战友帮忙看了一下后,大家发现腰上有一块巴掌大的淤青,看起来像是枪托砸到的。

腰根本就不能动了,齐修体感到一阵一阵撕裂般的痛,看似是外伤,实际上肯定已经伤到了骨头,有可能会留下终身的后遗症。

最后无奈之下,齐修体只好放弃了寻找老连长的想法,在老百姓的护送下,又一次回到了老家齐寨村修养。

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但是这一次却不像上一次了,齐修体依然无法挺直身子,而且只要动一下,腰部就会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

经过父母五年的悉心照顾,齐修体勉强能生活自理了,但是对于农活、重活还是不能做的,而且只要是刮风下雨的天气,手臂上和腰部就疼的特别厉害。

随着父母年龄的渐渐增长,耕种家中的两亩薄田也有些力不从心了。为了家庭生计,无奈之下齐修体只好选择了以捡废品、收废品为生。

齐修体老人捡拾废品回家

大家都知道,在抗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老百姓们的生活依然过的不富裕,特别是在那最困难的三年。但是齐修体老人情愿吃野菜、啃树皮,他也没有向国家开过一次口,提过任何一个要求。

经过四、五年的努力,齐修体靠着收废品积攒了300多块钱。父母考虑到他年纪已经不小了,于是决定用这些钱,托人给他介绍了一门亲事。

众所周知,上世纪50年代的300块钱,已经是一笔巨款了,那时候的初中一年学费是1.75元钱,猪肉是1毛钱1斤,鸡蛋是1分钱1个。

然而,父母的想法很好,但是等到姑娘家看到齐修体的情况以后,所有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因为她们都不愿意跟着一个捡废品、半残废的人过一辈子。

如今,齐修体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腰背佝偻的更严重了,右臂上依然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弹孔,被挖过肉的地方已经彻底塌陷了下去,看起来有些狰狞和恐怖。但是这些伤疤,不仅仅是英雄的象征,更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老人手臂上的伤痕

直到90年代末,齐修体老人在拾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同样拾荒的老妇人,她因为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留下了手部残疾的后遗症。从此以后,两人开始一起拾荒,相依为命几十年。

在路人眼中的齐修体老夫妻俩,他们身上穿的破破烂烂,衣服、鞋子都是捡来的,只要暖和就行。一日三餐吃的是馒头米饭就咸菜,一年就买三五次肉。生病了也舍不得去医院,都是在家扛扛就过去了。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二老就开始起床收废品,一边收一边捡,几十年如一日。

齐修体老人在称废品

要知道,捡废品的工作又脏又累,但是老两口从来都没有过一句抱怨。直到2014年,两人终于一分一厘地攒下了1.8万元的积蓄,对于孤苦无依的他们来说,这就是人生最后的保障。

2014年6月初,老人的1.8万元存款被人偷去了,90多岁的妻子,因为受不了这个打击,很快就一病不起,最终离开了人世。

此时此刻,对于齐修体老人来说,他已经是孤身一人,所以对于这些本来是用来看病的钱,他也不是看的太重了。但是在他的心中,依然有一个牵挂,那就是希望公安能帮他找回来这笔钱,给自己的妻子建造一个像样的坟墓。

齐修体老人在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伴

公安民警在勘察现场的时候,不料发现了齐修体老人隐瞒了一辈子的身份,他竟然是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兵。

此事经过上报以后,很快就惊动了当地政府和民政局,在工作人员前往慰问的时候,这样对齐修体老人说道:“齐老,您的积蓄不一定能追回来了,但是咱们国家对老兵有补助,你以后的生活方面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听到这些话,齐修体老人哭泣着说道:“谢谢你们,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尽量找回这笔钱,自己的钱我花的心安。国家还需要钱建设,我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不能把钱花在我这个没用的老头子身上了,不然我没有办法下去见我的老伴、还有我那些牺牲的战友啊。”

齐修体老人想起自己老伴和战友大声痛哭

纵观齐修体老人的一生,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在国家和平之际隐姓埋名。

即便是老人一再拒绝,但是民政局还是给老人落实了待遇问题,其中包括:享受到在乡复员军人定期抚恤金、列入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享受紧急医疗救助等待遇。

在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描述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请问大家,齐修体老人和诗中的侠客,能有什么区别?

谨以此文,向齐修体老人,以及千千万万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先烈前辈们致敬!

注: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行文内容有一些混乱,是为了能够力求叙事脉络清晰。如果有任何写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您指教斧正,本人不胜感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旬老太住别墅出门捡废品 儿子称母亲开心就好
美丽的“破烂女”
揭秘让你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的骗局,中老年人一定要小心
老人77岁去世,生前节俭每天光吃咸菜,死后6人清点遗产3小时
7旬拾荒老人捡到3万元现金物归原主(图)
张姨被骗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