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年,我们新兵进藏,经过唐古拉山那天,发生什么让我至今难忘?|高原|日喀则|五道梁
磨难是上天在准备惊喜

——85年参军进藏的记忆碎片(四)

贾洪国

运兵车队经过唐古拉山那天,至今记忆深刻!



多数新兵在车内哀声叹气,有埋怨父母不该送自己到西藏当兵的,有人调侃,说国家为啥不用飞机运送新兵的,有人把我们西藏当兵比喻为西天取经……有头晕目眩,喊爹叫娘的。都巴不得早点到拉萨,愁眉苦脸的样子难以言表,大家坐在背包上摇摇晃晃……大约又过了两个小时,我们才通过了全程二十公里的上坡险路,顺利到达唐古拉兵站,大家的脸上依然没有露出一丝笑容。

那天晚上我们一个区的战友不顾高反和坐车疲劳,围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惊心动魄的一路经历,深深领悟到“不到西藏不知天高,不临高原不知氧少”。有个乐观的老乡战友说,看来我们这批兵肯定出大人物,因为苦难是上天在为你准备惊喜。一路愁眉苦脸的战友,难得听到这样的正能量的观点。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说这话的战友果然后来干到师级干部离休。真乃神人也。

由于青藏公路沿线70%的路段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内陆一半,高寒缺氧,气压降低,下面条都得用高压锅,普通铁锅里的开水即使沸腾了,也只有80度左右,普通锅煮不熟米饭,也蒸不好馒头。

一泡尿尿到地上,几分钟就会冻成一滩黄盈盈的冰,所有的厕所的大小便也成了冰山,我们穿着大头鞋稍不小心就摔倒在地。好在这样的厕所没有臭味,但千万别摔跤,有个新兵不慎在厕所跌倒,手掌杵在结冰的大便上,顶出一个孔,弄得鲜血直流。

我们进藏的85年,青藏沿线兵站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洗漱用水全是冷水,冰冷刺骨。早上刚打开水龙头还是冻着的,然后用开水浇热后才能出来水。高原雪风十分干冷,吹得人口干舌噪,在成都出发前,接兵干部就一再告诫我们,要多喝开水,所以每到一处我们都要满满地把水壶灌满。洗脸后还要在脸和手上擦一些百雀羚,免得皮肤开裂。



到了安多,高反有所缓解,看到湖泊和冰川,思绪里流露出了一丝诗意境界,但海拔还是有4800米,气候条件依然恶劣。看到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以及成千上万的牛羊和牦牛,西藏的地域特色渐渐浓郁了许多。车队沿着唐古拉山高海拔区域继续向西游动,一路上蓝天白云和冰山雪原交替呈现,我们用眼神交流,都默默无语若有所思。

卡车上的帆布帐篷虽然可以遮风御寒,还是有片片雪花不时地飘进车箱内,贴在红扑扑的脸上冷彻心扉,因此我们既要穿上棉衣棉裤和大衣,还要戴上棉帽和皮手套,穿上大头皮鞋,戴上变色眼镜预防雪盲,武装得根本认不到人。虽然穿着毛皮鞋,但脚仍然冻得发木,每到一处兵站住宿时,大家就用手慢慢轻揉脚趾,洗脚水不能太热,以防出现毛细血管坏死。

有些路段赶不上饭点,接兵干部就安排我们吃点压缩干粮和芝麻饼,再喝几口热开水,从成都带来的带的水果和罐头,全冻成了冰块,根本咬不动,只好放在身上用体温捂化,才能吃下去。

这样经过一路高反、一路风雪、一路严寒、一路颠簸、一路坎坷,终于走过了号称“ 魔鬼路段”的五道梁和唐古拉。真正体验了“过了五道梁,生死两茫茫”的煎熬!

广袤无垠的草原,群群牛羊和蓝天,牦牛悠闲地在草原上时而低头寻找草根,时而抬头四处张望,似乎在默默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同时听接兵干部说,己经到了西藏境内,离部队越来越近,心情愉悦多了,车内你一言我一语,活跃的气氛又回来了,时不时“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又唱了起来。

看到藏族同胞的土坯房子,既矮又孬,墙的四周糊满了作为燃料的牛粪,房子顶上插着五颜六色的经幡,也有插五星红旗的。放牧的藏胞有的围坐一团悠闲地吃着风干牛羊肉和糌粑,喝着酥油茶,有的在开阔的草原上唱歌跳舞,生活得有滋有味。安多县城里一排排盖着铁皮的土坯房,狂风吹得铁皮哗哗响,我们顿感新奇和开心,紧张了几天的心情,终于卸下死神追赶的疲惫。



那曲到当雄的路段相对开阔平坦,笔直的公路一望无际,而且距离不是很远,几个小时就到了。当雄是藏南和藏北的分界线,离拉萨180公里,海拔4200米,它不仅有着辽阔的羌塘草原,而且还有西藏高原第一大天然湖泊纳木错湖。

这段路上,我们欣赏了唐古拉山的千年白雪,还有藏北最为辽阔的高寒草原。由于经历高反,三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在当雄兵站吃到萝卜炖羊肉,大家犹如过年一样开心,细嚼慢咽,有说有笑,当晚还睡了一个安稳的舒服觉。

从当雄出发一路海拔逐渐降低,路况也好了很多,有的地方10多公里都没有弯道,再也没有前几天那样颠簸,车上摇头晃脑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下午14点半,我们车队到达羊八井兵站吃午饭。李排长说,羊八井离拉萨没有多远了,而且有地热温泉,这个不含硫磺的地热温泉,有治病健身的功效。

我突发奇想,从格尔木一路舟车劳顿,加之兵站热水又不方便,新兵们已经几天没有洗过脚,要是能洗个温泉浴就舒服极了,这样强壮了身体,好投入紧张的新兵连的集训。李排长说我“和尚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当时羊八井还沒有大规模开发,加之整个连队泡温泉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不要胡思乱想,吃点不长。

过了羊八井,海拔越走越低,高原反应已经烟消云散,但湛蓝的天空突然变的灰暗,刹那间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天昏地暗,风沙打在逢布上哗哗作响,方才明白,高原的天犹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历经半个月的艰难曲折,我们终于到了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这里海拔3800米,辖区内有著名的珠穆朗玛峰,市区有班禅行宫扎什伦布寺,下辖18个县。它是当时全军最大的军分区,在日喀则经过分兵,我幸运的被分到亚东六团。

日喀则地势平坦开阔,雅鲁藏布江与它平行而去,整个街上百年的柳树、藏白扬和梧桐树既高又大,参天古树到处都是。为了适应气候,我们又在那里休息一天。从住处到城里还有三公里的路程,并且路上全是铺的片石。第二天我们还是边走边看市容,边逛边看稀奇,然后再买些日用商品。

在日喀则前往亚东我们改乘解放牌汽车,当汽车启动那一瞬间,想起我和战友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特别是从成都到拉萨的路上,大家默默忍受着高寒缺氧的煎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我最困难和最需要的时候,相依为命,无私奉献。他们有的帮我背背包,打开水,拿药、扶我去卫生室输氧……另一个我要特别感谢的人是李排长,一路上十分关心我的身体状况,在我高反严重的时候,问寒问暖,关怀备至,什么时候有困难,他就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身边……真是一路艰辛一路情!至今想起,依然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军旅宥坐——寻访战友故事集》两册,50万字已汇编成书。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漫漫的尘埃。


作者:贾洪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走高原 ——爸爸在西藏的日子里(上)
1978年,我们进藏新兵,在兵站跟退伍老兵抢饭…
1968年,我们的进藏路:都兰兵站、格尔木兵站、沱沱河兵站…
1976,我们再次奔赴西藏高原测区,为消灭西藏无图区进行大会战
自驾青藏线进藏有多困难?有兴趣的就跟我走一趟逶迤的青藏线吧
新兵进藏,山上山下真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