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夫之“国破家亡”的苦难经历

清朝康熙年间,在湖南衡阳县石船山下的一间茅房里,住着一位年逾古稀而饱经风霜的清瘦老人。每次出门,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他都会打着雨伞,穿着木屐,表示他是明朝的遗民,不顶清朝的天、不踩清朝的地。这位老人就是王夫之,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住的那间茅棚叫做“湘西草堂”。

王夫之在世的时候几乎默默无闻,直到大约300年以后的清朝晚期,曾国藩等人把他的著作全部出版,加起来有800多万字,人们才知道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大学者。由于他独来独往,缺少交流,文字表达晦涩,一直到今天,他的文章也没有几个人完全能够读通。要读通他的文章,必须对明末清初天崩地裂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有通盘的了解。

人们常说,辉煌的背后是苦难。但是,如果你了解王夫之的遭遇,有些苦难还是不经历为好。我们前面提到了很多宋明时代的思想家,不管遭受多大的苦难,最多不过是经受被贬官、仕途不顺,或者其他个人、家庭方面的麻烦。但王夫之不一样,他面对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双重打击:国破家亡。他在年轻时代就失去了国家、失去了家庭。这种特殊的遭遇,使得王夫之与前代思想家思考问题的角度大不一样。

公元1644年,旧历叫做“甲申”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了。也就在这一年,25岁的青年王夫之,正准备进京赶考。在得知崇祯皇帝的死讯后,王夫之痛哭不已,他的科举梦从此破碎。他来到南岳深山之中,搭了一个茅棚,取名为“续梦庵”,他要续人生之梦、家国之梦。

王夫之出生在衡阳的一个大户人家。他从小立志从政,1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接下来要到北京去参加全国的会试。但是,当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攻破河南,朝廷决定将礼部的会试推迟一年;一年以后,25岁的王夫之和全国所有准备会试的其他考生一样,生不逢时,明朝结束了,科举之梦戛然而止。

接下来还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清军入关,李自成败退,形成清军、农民起义军、南明小朝廷的多方混战。在战乱中,王夫之一家四处逃难,他的妻子死了,母亲、父亲、叔叔死了,还有一直跟随他多年的侄儿也被清兵杀害。王夫之曾经4次写《悲愤诗》,悲国家之痛,悲家庭之痛。

王夫之曾参加过抗清复明的活动。顺治五年(1648),南明小朝廷、清军旧部和李自成的农民军残部联合,几乎收复湖南。王夫之深受鼓舞,联络自己的朋友在南岳后山的方广寺组织义军,准备抗清。可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还在密谋之中就被人告发,王夫之成了清廷的通缉犯。

为了逃避追捕,王夫之前往广东肇庆,投奔南明永历皇帝。他万万没有想到,即便是奄奄一息的南明小朝廷,内部仍然争权夺利,腐败不堪。他坚持正义,反而受到诬陷,被关进牢房,差点被人害死。他只好改名换姓,四处亡命,隐居于衡阳、邵阳、祁阳、零陵、常宁、湘西等地,甚至住进瑶族人的山洞里,备尝艰辛。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平息“三藩之乱”,天下大局已定,王夫之终于在衡阳石船山下的“湘西草堂”安顿下来,这时候他已是一位60来岁的老人了。他晚年一直住在“湘西草堂”,直到73岁去世。

王夫之有着典型的湖南人的血性。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明朝的“遗臣”,坚持不剃发,绝不与清廷合作。康熙二十八年(1689),王夫之已经71岁,衡州知府派人带着钱粮来到他家慰问,但他托病不出。他的妻子告诉他,家里很快就要断粮了,总不能看着小孩饿死吧。王夫之出于礼貌,就把粮食留下了,但把钱退了。我们知道,明末清初有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都是明朝的“遗臣”,都很有骨气,都做到了“忠臣不事二主”。但最有骨气的,还是王夫之。

黄宗羲晚年,朝廷请他出任明史的编修,他怕遭人非议,但还是想了一个补救的办法,推荐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去代替。还有一件事,黄宗羲为了自己的孙子黄蜀能够考中秀才,特地向徐乾学写了推荐信,希望他多多关照,也就是“开后门”。这位徐乾学何许人也?他就是顾炎武的外孙,康熙九年进士第三名,做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当时的清朝高官。黄宗羲为了孙子的前途,在写给徐乾学的推荐信中,顾不得自己前朝的身份,直接称呼康熙皇帝为当今“圣主”、“圣天子”等等。后人认为黄宗羲的这种做法有点“晚节不保”。而王夫之的所做所为,体现他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操,值得我们永远敬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读系列第六十七篇:熟悉的陌生人之清初思想文化的巨变
“反清斗士”黄宗羲:为何坚持死后裸葬?
同样以身殉国,为什么史可法成了英雄,他却成了奸臣?
崇祯殉国后,南方的一百多万明朝军队都去哪儿了?
反清斗士黄宗羲死后坚持裸葬 只为求得尸骨速朽
占领大半江南,朱由崧为何失败?南明朝廷遭清军碾压,错在何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