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综观国内外研究,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三个层次,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一是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这部分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后被帕森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演化为社会整合理论;二是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这是社会融合概念较早使用的研究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外来群体与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帕克的族群关系循环论和戈登的同化过程理论以及多元化模式;三是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从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社会融入和社会接纳,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


一、社会融合的理论依据


社会融合作为一个社会政策概念起源于欧洲学者对社会排斥的研究。由于被社会排斥群体通常是脆弱群体,又往往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且社会排斥常常表现为不同阶层之间的排斥与疏离以及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因此,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为社会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脆弱群体理论认为,人类的脆弱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脆弱性(比如痛苦、变态和伤残)应该被淘汰从而实现完美的人类,而是意味着人类对脆弱性的尊敬和保护。罗伯特·古丁认为,脆弱群体的脆弱性是我们对他们特别责任的来源[1]。脆弱性来自于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或者来自于社会安排。我们不仅要承认对脆弱性的家人和朋友负有特殊的责任,而且要在更广泛的道义责任去保护社会中的脆弱群体。因为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由于自身的某种障碍,在现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缺乏必备的竞争能力以及暴露在自然灾害面前并缺乏应对能力,而这些因素几乎都是由他们自身不可控制的原因造成的,而且脆弱群体如果得不到必要的社会保护,很容易被主流社会所抛弃、疏离和排斥,因此,保护脆弱群体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伦理。


社会分层理论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的阶级或阶层差异以及由于这种差异而导致的社会分裂或社会排斥。首先,每一个阶层都可能形成一个共同体,拥有自己的阶层意识,由此造成一个社会存在多个阶层意识,不仅增加了社会的融合难度,而且可以造成阶层之间的对抗或冲突;其次,社会的分层结构必然存在以富人为代表的上层和以穷人为代表的底层,这两个阶层不仅可能存在剥削关系,而且更可能造成贫富悬殊,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因此社会分层理论不仅启发人们关注阶层之间的社会融合,而且要求人们更加关注底层阶层的社会融合。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在《模仿法则》中首次使用“社会距离”概念,用以强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客观差异。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对社会距离概念进行了发展,认为社会距离就是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屏障”。芝加哥学派直接继承齐美尔的用法,并将社会距离这一概念介绍进入美国的社会学界。帕克指出, 距离是存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的亲近程度,是一种可以测量表现个人和一般社会关系的理解和亲密的程度和等级。[2]而最终使得社会距离概念成为社会学中普遍适用概念的则是美国社会学家博卡德斯。1925 年,博卡德斯在其《社会距离及其测量》一文中不仅延伸了帕克对社会距离的定义,将之解释为:“能够表现一般的前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特征的理解和亲密的等级与程度”,而且设计了一种测量这些等级和程度的社会距离量表,为社会融合理论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3]


1995 年欧盟基金会将“社会排斥”定义为“它(社会排斥)意味着这样一个过程:个人或群体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 社会排斥理论是以经济资源贫困背后的社会关系为核心范畴,从权利、机会、参与的角度,运用多维、综合、动态的方法,围绕劳动力市场研究失业、贫困与社会排斥的关系,突出强调了非经济性因素或社会机制的动因,从而深化与拓展了传统贫困理论的内容与视野。更重要的是,社会排斥理论通过对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关系的考察,不仅加深了对后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的认识,而且为协调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关系和促进社会融合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二、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


自从社会学诞生之日起,整个社会是如何团结在一起的或者说整个社会是如何整合在一起以及如何避免社会解组、社会混乱和社会失范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的核心议题。围绕这些议题形成了社会融合的宏大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帕森斯和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吉登斯的社会整合理论。


马克思在对早期自由主义社会形态的考察和反思中提出了共产主义思想。由于马克思将财产关系理解为全部社会关系中最核心、最基本或最基础的部分,并始终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现代社会的财产关系及其经济、政治与社会后果上,因此,我们将马克思所主张共产主义思想简称为社会共产思想。社会共产思想不仅为人类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不存在贫富差距,人人平等,财产共有”这样一个高度融合的社会,为社会融合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论源泉,而且马克思还为社会融合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套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话语,是社会融合理论和实践影响力最大的社会学家。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针对19 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进行了思考,分析了这些危机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危机的途径和道路,由此提出了社会团结(socialsolidarity)理论。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强调了国家在社会融合中的重要性,尤其突出法人团体和集体意识在社会融合中的重要性,成为当代社会融合理论的重要源泉。


“整合”一词最早出自于生物进化论者的著述。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通过对社会的“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和“相互依赖”的分析,提出了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的概念。斯宾塞认为,社会整合指的是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以及对这些社会结构各个部分的协调和控制。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将社会整合概念纳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构架之中,从而使社会整合成为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帕森斯不仅将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发展得更为宏观,更加系统化,为社会融合提供了一个系统化、抽象化的宏大理论基础,而且将社会整合视为行动系统和社会系统不可缺少的功能之一,并突出了法律和宗教等规范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此外,帕森斯在社会整合理论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继帕森斯之后,社会学家对社会整合概念的解释及运用,逐渐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沿袭帕森斯的观点,继续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理论体系中,从抽象的意义上予以解释和运用,比如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一种则朝着经验研究的方向, 将这一概念用来研究各种社会群体内或群体之间的实际关系(排斥/ 融合),特别是用来研究民族及种族群体的关系,研究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文化上的接近、融合等。


三、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


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同化模式,即不同族群自愿朝一个共同的主流文化融合,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逐步趋向一体化;二是多元化模式,即不同族群在文化上保持平等,但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应整合在一个体系内,实现多元共存。当然,族群融合的两种模式产生的时间不同,适用的范围也不同。同化模式可能更适用于某些社会和群体,而多元化模式更适合于另一些社会和群体。一般而言,强调逐渐融合的同化模式适用于多族群社会中那些自愿迁入的群体,而多元化模式则适用于那些通过非自愿迁移、征服、扩张而进入的群体。


同化模式主要出现在美国,从美国移民融合历史来看,同化理论主要有熔炉论、种族关系循环论和同化阶段论三种表现形式。1782 年,克雷夫科尔发表了由12 篇文章组成的文章集《一个美国农民的信》,提出了“美国作为许多国家人民的熔炉”这一概念,并认为“美国已经并且仍然继续将来自不同民族的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人种——美国人”。克雷夫科尔因此被公认为“熔炉论”的最早提出者。19 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民主派哲学家拉尔夫·爱默生是首次借用冶炼金属的熔炉来比喻美国的学者。但“熔炉”概念真正移入学术领域,被用来解释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却是19 世纪后期的事情。1908 年,剧作家伊斯雷尔·赞格威尔的剧本《熔炉》使得“美利坚是个民族大熔炉”这个比喻广为流传。此后,“熔炉论”不断衍伸和发展。然而在社会现实中,美国原有的族群一个也没少,新的族群还随移民的到来而不断增加。熔炉理论越来越遭到学者和族群领袖的抨击和嘲笑。


20 世纪20 年代,帕克在对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中操多种语言的各族群进行研究后,首次提出了种族或族群关系循环论,认为群体会经过一系列阶段最终达到完全同化。帕克把族群之间互动的过程分为相遇、竞争、适应和同化四个阶段。帕克认为,这四个阶段构成的循环用于所有地方的种族关系,而不仅仅是美国社会,并且他将这一序列视为“显然是递进的、不可逆转的”。美国社会学家戈登将帕克的同化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1964 年,戈登在《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一书中提出了衡量民族关系的7个阶段:文化或行为同化、社会结构同化即实质性的社会结构的相互渗入、婚姻同化(族际通婚)、身份认同的同化(族群意识的认同)、意识中族群偏见的消除、族群间歧视行为的消除和社会的同化。这是在社会学领域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的衡量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


族群融合的多元化模式是通过强调族群文化的多元共存来实现在一个多族群社会的团结和融合。这种社会融合模式源自于文化多元主义思潮。文化多元主义思潮最早由美国学者卡伦于20 世纪初提出,后在20 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中发展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多元文化主义运动。在20世纪70 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开始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蔓延,逐步被全球许多国家尤其是多族群国家所接纳,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基本理念。


与同化模式一样,族群融合的多元化也有几个维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和结构维度。文化多元化意味着在较大社会的文化体系框架内保持多个不同的文化体系。这一维度的多元化被称为多元文化主义。结构多元化不仅仅意味着在文化方面存在不同,而且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分割的族群社区,族群成员的大量社会生活在社区进行。这些亚族群社会或者说社区,包含学校、商业、教堂等等各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主流群体机构的复制。因此,根据多元化的这两个维度,族群融合的多元化模式可以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一体多元模式,以美国为例;另一种是团体多元模式,以瑞士、比利时、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例。


四、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


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围绕认同和接纳展开。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进行阐述,而自我认同或自我接纳理论则成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的基础,因为自我认同或自我接纳不仅影响个体对群体或社会的认同,而且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接纳。


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起源于个体的自我认同。个体通过自我认同来明确身份,识别我群的同一性和他群的差异性,这是个体融入我群的心理建构,也为个体融入他群提供心理基础。自我认同理论起源于符号互动论学派对自我的认识与研究,最早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在20 世纪30 40 年代正式提出。当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集自我认同理论之大成。自我认同理论认为:自我不仅是“社会我”,而且是“镜中我”,自我是社会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一种多维的和组织化的结构,需要社会或群体来建构,而且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我认同并不是自动的心理过程,而是源于个体依据个人经历的反思性建构;自我认同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和自我的反思性活动而发生变化。自我认同理论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提供了可能。


社会认同旨在解决“我们是谁”的问题。因此围绕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展开,中心问题是个体如何主动积极融入群体,以及整个社会应如何维护团结和凝聚力。社会认同理论由英籍波兰人塔吉尔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后来塔吉尔的学生特纳在80 年代中晚期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4]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认同理论。到90 年代中期,社会认同理论被进一步丰富和系统化, 形成了由若干小型理论组成的第三代理论,例如“最优特质理论”、[5]“群体动机理论”或称为“主观不确定降低理论”[6] 等。社会认同理论对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社会认同在社会融合中的重要性,强调社会认同是社会融合的关键。其次,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融合中的能动作用,肯定社会融合是个体对社会的主动融入,突出了个体在社会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个体的融合心理和能力是实现社会融合的关键。最后,社会认同理论为分析群体间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提供了心理学动力机制视角,尤其是为理解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提供了心理动力机制分析。


社会接纳研究在20 世纪50 年代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1952 年,美国《变态心理学杂志》发表了麦金泰尔的论文《被他人接纳与接纳自我和接纳他人的关系》。[7] 随后,美国心理学家费伊于1955 年在《变态心理学杂志》发表论文对麦金泰尔的论文进行评议。费伊在这篇文章中将社会接纳定义为自我接纳、对他人的接纳和对他人接纳自我的感觉,并据此定义编制了“接纳他人量表”。[8] 费伊的接纳他人量表包含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和对他人接纳自己之程度的感受三个维度,是一个包含20 个项目的李克特式五点量表。费伊的“接纳他人量表”是目前社会接纳问卷广泛采用的一个量表。社会接纳理论强调群体或个体实施接纳的积极效用,尤其强调同伴接纳对个体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接纳不仅可以去体验如思想、情感和感觉等所有心理事件,而且通过接纳能够更有效地以适合自身价值观和目标的方式去行动。社会接纳理论还强调接纳技巧的重要性,比如语言上的亲和、展示积极情感(如适当时候微笑)、随和、建立友谊等等。更重要的是,费伊的研究为测量社会接纳提供了一套测量方法即接纳他人量表和接纳量表等。可见,社会接纳理论在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黄匡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嘎日达,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教授


 

参考文献:


[1]Robert E.Goodin.Protecting theVulnerable: A Reanalysis ofOurSocialResponsibilities.Chicago[M].IL: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5.


[2] R o b e r t E . P a r k . R a c e a n dCulture[M].The Free Press,1950.


[ 3 ] E . S . B o g a r d u s . M e a s u r i n gS o c i a l D i s t a n c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Sociology,1925,(Vol 9).


[ 4 ] J . C . T u r n e r . M . A . H o g g , P .J . O a k e s , S . D . R e i c h e r , M . S . W e t h e r e l l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M]. Oxford:BasilBlackwell,1987.


[5] M . B . B e r w e r . T h e S o c i a l S e l f : O nBeing the Same and Different at the SameTime[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Bulletin,1991(17).


[6] M . A . H o g g , D . A b r a m s e d s .G r o u p M o t i v a t i o n :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s [ M ] . N e w Y o r k : H a r v e s t e rWheatsheaf,1993.


[7]C.J.McIntyre.Acceptance by othersand its relation to acceptance of self andothers[J].Journal of Abnorm Psychol, 1952.


[8]W.F.Fey. Acceptance by othersand its relation to acceptance of self andothers:A revaluation[J]. Journal of AbnormPsychol1955(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认知涉及民族因素的社会骚乱
文化认同、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
暴力和种族身份的社会建构|国政学人
《读书》首发 | 关凯:“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
徐敏:印尼归侨身份“边界”流变初探
群体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