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读书成为习惯

——赵翠娟和她的学习型学校

《人民教育》记者  白宏太

这是一条普通的小街,雨后的路面有些泥泞。街的一边是陈旧的居民楼和形形色色的小店铺,人声,车声,音乐声,分外嘈杂。

街的另一边就是黑龙江哈尔滨南马路小学,原本不大的校园又被一条横穿的马路隔成了两块。学校不起眼地藏在热闹的市井中。

开放式的围栏没有刻意把学校与闹市隔离。但进人校园,就像进入另一个世界。干净整洁的教学楼里,别致的蓝色基凋、洋溢着童趣的装饰、富有文化意韵的壁绘,都是学校自己设计。似乎格外爱惜这样优美的环境,每一个人从身边走过,都面带着微笑,脚步轻盈。这一切是那么的和谐,外面的喧嚣更衬托出这里的宁静。

在教学楼里醒目的地方,立着一块黄色屏风,上书一行大字——“让读书成为习惯”。

“这是南马路小学的校风,也是我们坚持十年在做的事。”

赵翠娟校长对记者说,“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引发学习的地方,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理解教育,创造充满诗意的校园。”

(一)

这本是一所普通的城市小学,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它与众不同。

午后,记者跟赵翠娟校长走在校园里。还没有上课,老师们都在办公室里埋头研读。在几棵树下,一些学生也正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此情此景,恰如学校阅览室里的一行标语——“静静阅读”。

赵翠娟的话,让记者对这行标语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它既是提醒大家在读书时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别人;同时也是希望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抛开一切浮躁,静下心来读书。”

阅览室取名“活水轩”,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不是只凭两本书,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就可以教一辈子。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滔滔不绝的源头活水。”赵翠娟说。

她的话,质朴中透着睿智。对读书学习的如此重视,闪现出她对教育事业本质的深刻理解,更蕴含着她三十多年来宝贵的成长智慧。

三十多年前,在北大荒“插队”的赵翠娟走上讲台。“我是66届的初中毕业生,凭那点儿底子,不学习,肯定教不了。”怀着这样朴素的认识,赵翠娟走上学习之路。同事中有许多大学生,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被“流放”到那里。“我去听他们的课,学着备课、上课。”就这样,她开始成长起来,先是教初中,后来居然教起了高中。

回到哈尔滨,赵翠娟改教小学,她没有觉得游刃有余,学习的紧迫感反而更强烈。“当时每月挣43块。工资中有一项叫报刊费,10块。我想,既然是国家给的报刊费,就该好好利用。所以尽管家里很穷,仍自费订了好几份杂志,我就是在那时结识了《人民教育》。”

当年那些杂志,赵翠娟一直舍不得扔,发黄的纸页上还有她勾画、圈点的痕迹。有一些还被她拆开,仔细分类装订,送给学校老师们。

没上大学是赵翠娟一生的遗憾,自觉“先天不足”的她把读书当作必需的补充营养。“读着,琢磨着,我就懂得了教育是什么。”

初到南马路小学,赵翠娟已经37岁。学校不太情愿地接收了这个衣着朴素、貌不惊人的大龄女教师,起初也很少有人关注她。

但这丝毫不影响赵翠娟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她在班里设立“发现者园地”,让孩子们记录生活中的新发现。“孩子眼里每天都有新鲜事儿,发现露珠了,发现小草发芽了,发现好吃的了……一有发现就赶紧贴上去。”赵翠娟眼里闪着光,孩子们的兴奋劲儿让她回想起来还很动情。

在课堂上,赵翠娟提倡“自能读书”:“这是我自己起的名儿,让孩子们也去发现,学着自己读书。”她刻了一枚木戳,哪个孩子读出新发现,就奖一朵小红花。孩子捧着红花本,像捧着宝贝,别提多高兴!

偶然的一个机会,一位区教研员被教室里的欢笑声吸引,推门进去听了赵翠娟的一节课,又惊又喜,马上对校领导说:“你们这儿可是来了个好老师,你们去听听她的课吧。”领导半信半疑,第一次走进赵翠娟的课堂。一下课,他们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积淀丰厚的赵翠娟像一块璞玉,一旦被发现就让人充满惊喜。三年后,班里学生毕业了,赵翠娟随即被提拔为教导主任。几年后,她又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南马路小学校长。

当时的学校,经济困窘,办学条件差,如何走上发展之路呢?赵翠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读书。“我想,在这所学校里,我买不起好的硬件设施,但绝对买得起书,订得起杂志。”

赵翠娟不仅是要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而是要培养一批有读书习惯的教师。不学习,就不会工作!这是她从自身成长中得出的最朴素的认识。同时,读书使她较早接受到世界终身学习理论的影响。

赵翠娟对记者说,“当时我还不懂可持续发展,我只是觉得,这么干一定会让我的学校有后劲。”

(二)

在这不大的小学校园里,处处散发着隽永的书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这首著名的《陋室铭》,被学校挂在会议室里,寄寓着一种“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高远志趣。与之相映衬的,是侧面墙壁上四幅工笔国画,画面上那几扇古色古香的窗棂格外引人遐思。

这一设计出自赵翠娟的创意。“我希望,教师们能透过这样几扇窗子,体验到古人读书的乐趣;要从这里,去看到外面的世界。”

“学校要有读书风,教师要有书卷气。”这是赵翠娟一直倡导的,“一个小学教师,如果就知道教科书上那一点片段知识,你可能变成一个有知识、没文化的人,甚至都算不上是有知识的。”

赵翠娟极力要让学校教师通过读书,成为有“文化”、有后劲的人。但她没想到,在她看来很自然的事,开始做起来竟是那么的难!

“我好不容易熬过了小学、初中、师范学校无休止的读书和考试,毕了业来到这里,没想到又得'卷土重来'。”已是市教研员的李兆坤老师,当年曾沮丧地说。这典型地反映了部分教师厌倦读书的心态。

“起初全靠我骂着、打着、逼着他们去读书。”赵翠娟笑着说,“别看校长官儿不大,但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大家都挺在乎你。”

副校长刘艳芝就是被赵翠娟“骂”上读书之路的。刚毕业的她爱说爱笑,空闲时就喜欢找人唠嗑。有一次正说得热乎,被赵翠娟碰上,一声呵斥:“读书去!”刘艳芝眼泪登时就下来了,从此乖乖拿起了书。

对这些习惯被她称为“孩子”的年轻教师,赵翠娟觉得有责任把他们领上一条健康成长的道路。而她深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几个年轻教师平时喜欢看点儿书,于是每次开完周末例会,她就大声招呼他们:“小宋、兆坤,咱们明儿个上书店。”

“赵校长这是故意说给其他老师听的。”如今的副校长宋国兴笑着说,“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因为我们爱看书,校长才跟我们亲近。”

两个,三个,四个……很快有七八个年轻教师也加入进来。从此,每天下班,不用赵翠娟要求,这些人就会留下来,围坐在她身边读书。渐渐地,留下来读书的人又增加到十几个……

眼看有了规模,赵翠娟开始“封官”:“咱们成立一个青年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会吧,宋国兴当会长,李兆坤当秘书长。”

回首那段日子,“会长”宋国兴坦诚地说:“我以前只喜欢文学方面的书,对教育书籍不感兴趣。但尽管觉得很枯燥,还要装作爱看,因为校长挺看得起,咱得把事情做好。”另一位老师则更直率地说:“那时我只知道,要是不读书、不学习,校长就看不上你。”

“因为校长喜欢”,成为很多不太喜欢读书的教师拿起书的理由。

教师们心里想的,赵翠娟当然不会不知道,但她始终也不点破:“年轻人总是喜欢进步的,要多鼓励。你得夸那些喜欢读书的,即便你明知他是假装着喜欢,你也要去夸他。”

那时候,大家常听到校长这样的鼓励:“书是多么可爱的东西啊,当你拿到这种文明的、高尚的东西,你不由自主就会被它感染。”赵翠娟浓眉轻扬,嘴角挂着陶醉的笑,激情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教师们更爱听到的是校长的夸奖:“某某,你看你读书以后,人都变漂亮了,说话也跟以前不一样了,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就这样,教师们身上慢慢有了让赵翠娟欣慰的变化:“有些人读着读着,就开始喜欢读书了。一些假喜欢的,也被我夸成真喜欢了。”

可是,这其中的艰辛又有谁知道呢?“当时社会上没有读书氛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读,也不能很快见效,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为此,甚至有人主张换了这个校长,但尽管如此,赵翠娟没有动摇:“我在全校会上说,只要赵翠娟当一天校长,读书就是这所学校最大的事。”

还有一个更宏伟的心愿,赵翠娟一直没有说,现在终于可以向记者敞开心扉:“当时是1994年,我算过了,假如我能当十年校长,我要拿出五年时间,让老师们读书。我希望五年以后,我这里的教师能理解教育,让老百姓的孩子在理解教育的教师教育下成长。”

(三)

“理解教育”是赵翠娟经常强调的。“很多时候,教师做错了事,不是师德的问题,也不是在动机上要做一个不好的教师,而是由于缺少学习,没有认识到一些东西。”

这句话,没有人告诉她,是从赵翠娟心里生长出来的。“读书使我发觉,在教育行业中,不懂教育的还大有人在。”正因此,她忍不住想对全国的校长说,一定要通过读书学习,让你的教师理解教育!

南马路小学教师在逐渐体验到读书乐趣的同时,开始理解教育。

“最初完全是被逼的,我甚至一度有些愤怒。”年轻教师小孙笑着说。每天晚上电视台的黄金档时间,父母在客厅安闲地看电视,她却在里屋痛苦地读着枯燥的教育书籍。一赌气,她于脆抱着书来到客厅,指望着用读书声盖过电视。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偶尔听她读得有趣,父母忍不住插两句。不知不觉中,烦躁的心平静了,她又回到里屋,开始走进书的世界里。不过读到精彩处,她还会忍不住出去,和父母分享读书的快乐。

比她教龄更长的教师,都有过抄读书笔记的经历。“一开始要求很简单,就是抄刊物上的话,我定期检查,拿图章盖个戳儿,写上时间,谁也别想糊弄。”赵翠娟说。这样一抄就是三年,每逢出差回来,她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读书笔记。

“当时的摘抄都是漫无目的的,多半为了应付。”教导主任赵艳华说。但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小事,改变了她。有一天,她被赵翠娟叫到办公室。校长翻出她那本又脏又破的笔记,轻轻地说:“看你的本子,怎么脏成这样?”赵翠娟拿橡皮把封面擦干净,又用胶水粘牢,然后对她说:“拿回去写上名字,咱们做老师的,干什么都要像样儿。”

“校长虽然没有批评我,但从那以后,我认真了很多,本子也总是干干净净的。”赵艳华激动地说。

“抄上一年半载.他们的观念就不一样了,就会有惊喜,有发现。”这份读书带来的惊喜初体验,是赵翠娟最希望看到的。“一开始,当他们悟出一些道理时,觉得很了不起,哎呀,我居然发现真理了!等再读多一点儿,他们才明白,敢情这真理早有人发现了,而且比他们说得更完善、更系统。”

赵翠娟稍作停顿,紧接着说:“但即便这样,他们还是觉得惊喜,因为那仍然是他们的发现。”她特别强调了“他们”这两个字。

到了这时候,交流变得尤为重要,教师们急切想把心里那份发现的惊喜表达出来。赵翠娟又封了一批“官”,八位活跃分子被任命为教育理论研究会的理事,以他们为骨干开展交流研讨。

但由于不懂“共享”,研讨会起初只是个人才华的“斗秀场”。“大家缺少开放的心态,研讨时只把自认为很精彩的理论说出来就完事了。不听别人说的,更不去参与讨论。”副校长李冬蕾是当年的理事,体会颇深。

要使个人学习转变为团队学习,必须突破这种习惯性防卫。赵翠娟适时改变形式,把教师分成若干研讨小组,每组两位理事,带头把自己的认识拿出来共享。人数一少,气氛宽松了,讨论也活跃起来。有了这个基础,再大会研讨,就不是一人讲众人听,而是一呼百应。

十年前的一场大讨论,教师们至今说起来还很兴奋。那次研讨的主题是“提高教学效率”。刘艳芝和宋国兴分别介绍了经验。

刘艳芝谈的是“分层次布置作业”:“我们根据学习程度,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布置不同的作业。经过尝试,效果很好。”

宋国兴则主张“遵循遗忘规律,进行有效复习”:“新知识不及时复习,很容易忘掉。我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让学生分段复习。”

两人都有理有据,听者颇受启发。就在这时,赵翠娟抛出了一个问题:“宋国兴不用题海战术,学生很喜欢。可是,刘艳芝的学生,为什么完成了必做内容,还愿意选做其他的?”

尖锐的提问,把教师们引向更深入的思考。所有人随之分为两大阵营,展开激烈的辩论。双方争得面红耳赤,难分高下。接下来,围绕“由减负说开去”的话题,全校持续了长达一个月的争论。

“在研讨中,需要有人适时地投出一颗石子,打破平静的水面,激起大家思维的活力。而赵校长常是那个投石子的人,后来我们就把她叫做'首席学习官'。”李冬蕾说。

文静、内向的梁敏曾经是学校的保健教师,原来的她习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每次研讨,我总是坐在后排,尽量不发言。”

可渐渐地,她按捺不住了:“我觉得,如果不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心里会很不舒服。”一天,她情不自禁开了口。听完她的话,校长特意回头鼓励说:“你虽然是保健教师,但我希望你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精彩!”这句话,一直伴着梁敏走上学校政教主任的岗位。

(四)

“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事。”

“我愿做破晓的启明星,唤出孩子人生的第一缕阳光。”

“爱孩子吧,你生命的精彩是因为他们的存在。”

“心平气和地对待教育,让孩子慢慢长大。”

……

读着这情理交融的格言,是否让你对教育多了一些认识和思考?格言的作者并非我们熟知的教育名家,而是南马路小学的教师们。

学校会议室里存放着一份特殊的档案——“说说我自已”,每个教师用一页篇幅,谈成长的经历,谈教育的感悟,谈成功的体验……动情的语言,精美的版式,再配上照片和自编的格言,十分光彩照人。

“当他们有了进步或新的认识,随时可以修改或重写。”赵翠娟介绍说,“他没有自己写的那么好,但没关系,至少说明他想朝好的方向努力。”

这些并不十分深刻的格言,这些并不优美的自我评价,不正是教师们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对教育的理解,源于读书以后,对教育生活的重新审视与发现。

“教了16年数学,我曾三讲《分数的意义》,每一次都有所不同。”闫晶娣老师说,“这三节课,见证着我读书学习后的成长。”

十几年前.初出茅庐的她要在区里上一节公开课。她选了四年级教材中的一课《分数的意义》。记得上课前,看见学生正翻着课本,她赶忙让他们合上书。“我心想,你们要是先看了书,我可就没法儿教了。”现在想起来,闫晶娣觉得挺可笑,“当时的我是一个知识的权威者。”

几年后,已经崭露头角的她上示范课,讲的依然是《分数的意义》。“经历了几年读书学习,我开始意识到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闫晶娣准备了很多图形模具,让学生自己动手。那节课上得很热闹,课后反应也不错,但不断深人的学习很快让闫晶娣有了新的反思:“我又进人了另一个误区,过于强调学生参与,忽略了教师必要的引导。”

就在不久前的一次示范课,特级教师闫晶娣第三次讲《分数的意义》。“有了前两次的基础,我更多地是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同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这一直是赵翠娟强调的:“要把学到的教育理论深深地扎根于你教学实践的沃土中,研究每天课堂教学中感受和遇到的问题。”

“感悟千字文”是赵翠娟对教师们的一项要求:“我不上课,你们上课,我要看你们写的最鲜活的东西。”教师们的感悟,她每篇都看。看到写得好的,就毫不吝啬地拿到大会上表扬:“老师们,这篇文章写得真漂亮,我给大伙儿念念。你看他做得多好啊,这才是教师该做的,你可能做过就忘了,但孩子会记一辈子。”

教师们喜欢听校长读文章,每次台下总是静悄悄的。一篇文章由校长这样有感情地读出来,加上褒奖有加的点评,顿时显得那么美妙。“其实他没写这么好,他可能只有一个地方写得好,但我说因为时间关系,我只念其中的一段。”聪明的赵翠娟懂得宽容,“你多说他的好,他就会极力把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过去的我背对着太阳,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如今的我面向太阳,眼前永远是阳光灿烂。”有着11年教龄的班主任杨军这样形容读书带来的巨大变化。原本有些偏激、做事粗率的她,变得宽容、细腻。

体育教师马广正谈到读书,眉宇间也流露着喜悦:“读书学习使我能用宽广的胸怀面对很多事。”

比较而言,年轻教师更多地是从自己的失误中,对教育有了最初的理解和感悟。“有一件事赵校长没跟老师们提起,但我始终铭记在心。”孙彦俊老师向记者敞开心扉。

几年前,小孙师范毕业来到南马路小学。一上来就当班主任,面对孩子们的顽皮,他有些无所适从。终于有一天,他压不住火气,推搡了班里的一个孩子。“赵校长知道后,立刻把我叫到校长室,所有校领导都列席,很严厉地批评了我。”

“我当时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愤怒,肯定把他吓得不得了。”赵翠娟笑着说,“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体罚孩子就是犯了学校的大忌。”

“校长批评以后,我虽然服气,但理解还不深。”小孙坦诚地说,“这几年的读书让我真切体会到,教育是基于爱的事业,不是简单粗暴就能解决的。”

赵红艳也是南马路小学的“新教师”,与孙彦俊不同,她此前已有十多年教龄。两年前,她带着对南马路小学这个读书环境的向往,毅然辞去在原来学校的教导主任职务,甘愿到这里做一名普通教师。

可是,初到这里,她一度有些消沉:“每一次研讨会上,看到大家都侃侃而谈,我感到特别羡慕,我什么时候能像他们那样啊?”

好在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去年开始,我坚持每天写教育日记,一开始是当作任务,现在每天要是不写,睡觉都不踏实。”

最近赵红艳每天又多了一项必做的功课,那就是每天读6页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这是校长新布置的任务。

“不论是小孙,还是红艳,都没经历过我最初带着大家读书的那段时光,一些老教师也很怀念。”在全校大会上,赵翠娟满怀激情地说:“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再读《帕夫雷什中学》,每天6页,我和你们一起读。我会在某一天说,老师们读到这一页了吧,咱们来共同研讨。”

“虽然每天只读6页,但坚持读下来,我感觉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了。”赵红艳由衷地说。

(五)

十年过去,读书是否给南马路小学带来了期待中的变化?

赵翠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一段插曲。“那是2000年第10期,《人民教育》卷首语中刊登了傅国亮总编辑写的《让读书成为习惯》。一拿到杂志,我们马上将这篇文章复印了,教师们人手一份。这句话就像我们的心声,大家随即就决定将它作为校风。”

这么多年过去,“让读书成为习惯”的校风,己在教师心里生根,习惯了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的教师们,正成为一个日渐成熟和稳定的学习型组织。“我一天不读书就睡不着觉,大部分教师也是如此。在南马路小学,不读书就没法儿在这儿生存。”

回顾走过的历程.赵翠娟沉吟着,很认真地说:“十年来,我们南马路小学不见得每一件事都做得特别好,但我们一直不断在做,从没停止对理想的追求。”探索的艰辛,她没有过多提及,仿佛一切就蕴含在这顿挫的语气中,蕴含在她眼角那细碎的皱纹里。

多年来,赵翠娟说得最多的是感恩:“在这块土壤里,我过得很快乐。我对教师们说,要懂得感恩,感恩学生,感恩工作,感恩生活。”

就在采访期间,传来了赵翠娟被评为全国劳模,即将赴北京接受表彰的喜讯,这让她有些坐立不安,也让她发自内心地感激。

因为感恩,赵翠娟格外强调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有时候,我会默默地站在操场上,看着教学楼上每一扇窗户。我粗略地算一下,随着铃声的响落,每天要有一百六十多节课在教室里发生。”她望着窗外,眼里含满了深情,“我想,光靠领导看是看不住的,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了教育,才会在无人观看、无人监督的课堂上,有恰到好处的应答,对各种即时事件有很好的判断和处理。”

这些年,赵翠娟不用再逼着大家读书了,学校里有许多小的学习组织和大大小小的“官”,自发地把教师组织起来。像什么“八强”、“黄金四搭档”、“红杉林”、“策划部”,全是赵翠娟自己起的名。有人开玩笑说,赵翠娟整天封官,既不受职数限制,又不涨工资。

“红杉林”是由八九位青年教师组成的学习组织,负责征集教师建议,对学校工作进行系统的思考。

据说,红杉树是世界上最雄伟的植物,可以长到90米高。它的根系很浅,但是,当一片红杉树长在一起,它们的根部紧密相连,即便是再狂暴的风雨,也很难将它们摧垮。

这多像南马路小学的教师,当初并不十分优秀的他们在赵翠娟的带领下,生出学习的根系,心手相连,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团体,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发展态势——

这里先后培养了14位省级骨干教师,其中4人入选为国家级培训的骨干教师;

这些年共有10位教师成长为“小超高”(中学高级教师);

这里还走出了4位教研员……

而这仅仅是这片“红杉林”中有代表性的“几棵”,一项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全校60多位教师中,先后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获得省市级以上的奖励,有三分之二的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评比中获奖。

采访结束,记者和赵翠娟校长从教学楼中走出来。操场上,孩子们正在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看到赵翠娟,他们立刻兴奋起来,纷纷大声地喊起来:“校长好!”“校长好!”

“孩子们好!”这时候的赵翠娟显得特别快乐。

“校长跟我们赛诗吧!”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声。

“好啊,我先起个头,咱们就背苏轼的《念奴娇》吧。大江东去,浪淘尺……”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孩子们跟着齐声背诵起来。

一时间,赵翠娟和孩子们的声音响彻在校园上空。

在学校的围栏外面,很多人被吸引过来,静静地观看着。那一刻,仿佛有一种精神,正从这小小的校园里向周围流淌……

(原载于《人民教育》2005年第17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名家谈教育(辑录)
茅卫东:让教师踏上书的阶梯
务实求真平凡心
校长声音/留住乡村的希望
勇于挑战 书写智慧人生——南宁市明秀东路小学“智慧教育”成就幸福人生(一)
有人说这件事很酷,其实是源于他们的坚守 | 直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