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析》

《内蒙古中医药》2018年18期,载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研究所王宏利中医学者文章:《“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析》,读后有感于下。

一、原文:

日前授课,偶有学生问及《内经》:“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之义,仓促间不能详解。后遍索而寻之,见古今诸家,各有所得,然或于其阴阳之旨,未辨而明之,或于其理虽中,而言未详之。今以卑言,尝论潜阐,望学者共榷之。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一句,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歧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大小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左热而右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又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帝曰:其于寿夭何如?歧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于其意也,各家所言不同。 

《伤寒直格论方·卷中·伤寒总评》 “冬肾水阴王而寒,复以天地寒则腠理闭密,而阳气收藏固守于内,则适当其平,而以能内外之寒。夏心火阳王而热。复以天气热则肤腠开泄。而阳热散越于外,适当其平,而以能内外之热。万物皆然。此阴阳否泰大道。造化之理,盖莫大乎此也。然随秋冬否闭,此以其肺肾阴王而得其所,故康强省病,而病亦轻微也;春夏开泰,以其肝心阳王,故怯弱多病,而病热怫郁,则阳气散越,故病甚则多死亡。” 《脾胃论》:“《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 ,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十七·运气门·阴阳寿夭论》:“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夫阴精所奉者,上奉于阳,谓春夏生长之气也。阳精所降者,下降于阴,谓秋冬收藏之气也。且如天地之伏阴,其精遇春而变动升腾于上,即曰生发之气;升极而浮,即曰蕃秀之气。此六气右迁于天,乃天之清阳也。阳主生故寿。天之元阳,其精遇秋而退降坠于下,乃为收敛殒杀之气,降极而沉,是为闭藏之气。此五运左迁入地,乃地之浊阴也。除主杀故夭。” 其所言者,皆以春夏行阳令,秋冬行阴令,故生长收藏之机存也。然何故春夏之季为阴精所奉,秋冬为阳精所奉,语之未详。所以者,于古人,其理所以然也,而今人不晓阴阳,未通精气,故不明所以,曲意诸多。又有 “阴精所奉”为保养阴精之意,其意远矣。 

夫此句之根,在于“精”之一字,无此字而言不成、句不通也。精者,真也。阴精者,阴气之真也,故曰真阴;阳精者,阳气之真也,故曰真阳。故阴精、阳精者,乃真阴、真阳也。道家谓之真水、真火是也。此真阴、真阳,真水、真火何在? 

《管子内业篇》曰:“精,气之极也。”《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故阴精者,阳气之变也;阳精者,阴气之变也。正乃道家所谓,火中之水方为真水,水中之火乃是真火也。此真水、阴精乃存于阳气中,真火、阳精乃存于阴气之中,随气升降也。因阳气主生,故阴精随阳气上奉;阴气主降,故阳精随阴气下降。见下图。 所以,阴精所奉者,乃春夏之际,阳气升发,由渐而极,由温而热,气极化而成精之意。因其顺生长之意,故寓万物生长而寿。阳精所降者,乃秋冬之际,阴气降收,由渐而极,由凉而寒,气极化而成精。因其顺收藏之意,故寓万物收藏而夭。 观《内经》七篇大论,言天地阴阳之气,其意幽深,非晓阴阳者不明也。今人不明所以,曲意而妄言,何其陋也。若夫,通晓阴阳,把握精气,何能误哉!呜呼,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古人诚不欺我! 

就此认为:阴精所奉者,乃春夏之际,阳气升发,由渐而极,由温而热,气极化而成精之意。因其顺生长之意,故寓万物生长而寿。阳精所降者,乃秋冬之际,阴气降收,由渐而极,由凉而寒,气极化而成精。因其顺收藏之意,故寓万物收藏而夭。观《内经》七篇大论,言天地阴阳之气,其意幽深,非晓阴阳者不明也。今人不明所以,曲意而妄言,何其陋也。若夫,通晓阴阳,把握精气,何能误哉!呜呼,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古人诚不欺我! 

二、评析: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对 这一句之理解,“古今诸家,各有所得” 均不着边际,㠪宏利先生据此之“析”也不着边际,学生问及当然“不能详解”。由此说明“古今诸家”未能得《内经》之要,当然当今之中医学术界也未能得《内经》之要,其中医基础理论才如此不堪!当今之中医学术界未能得《内经》之要,不仅对“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这一句不能理解,还有很多,例如《黄帝内经》中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的“七损八益” 等等……。

金元四大家之首,寒凉派的创始人刘河间,在其《伤寒直格论方·卷中·伤寒总评》中,所论“冬肾水阴王而寒,……而病热怫郁,则阳气散越,故病甚则多死亡。”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这一句不沾边,风马牛不及,绝不能以此作为解读《内经五常政大论》中,“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这一句。

李东垣在其《脾胃论》对“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这一句, 是否直接予以解说不得而知。但按王宏利先生所引用的: “阴精所奉 ,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这一引述看: 这个“阴精所奉 ,谓脾胃既和…” ,与《五常政大论》所论的“阴精、阳精”其概念不同。此处之“阴精”是指谷物之精气,“谷气上升”四布为“营”,而不为“寿”,“谷气下流”外泄为病,而不为“夭”。“谷气”之清阳宜升不宜降,“谷气”之清阳不升而降为洞泄之病,故名“脾胃论”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十七·运气门·阴阳寿夭论》,陈梦雷所说,“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夫阴精所奉者,上奉于阳,……。” 这一论点有违阳升阴降之阴阳原理。“阳精所降者,下降于阴,谓秋冬收藏之气” ,这是乱说,正常之四季中春夏生长之气为“生”,秋冬收藏之气为“种”,春夏生于“种”,秋冬收藏之“种”为来年之“生”,这与“阳精所降其人夭” 同样不沾边。说“阳主生故寿” ,直接与“阴精所奉其人寿” 相矛盾。

所以王宏利先生才说,古人对此所解“曲意诸多”,并说“观《内经》七篇大论,言天地阴阳之气,其意幽深,非晓阴阳者不明也。今人不明所以,曲意而妄言,何其陋也。” 正如此,才有中医学者认为: 阳精所降者,乃秋冬之际,阴气降收。“阴精所奉人寿。”阴往上生,往上升,我们知道往上就是阳,那么不就是阴化为阳了吗? 阴化为阳,所以才说“其人寿。”还有中医学者认为: “阴精上承的地方,阳气坚固,故其人长寿;阳精下降的地方,阳气常发泄而衰薄,鼓其人多夭。”日前授课,偶有学生问及《内经》:“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之义,仓促间不能详解。后遍索而寻之,见古今诸家,各有所得,然或于其阴阳之旨,未辨而明之,或于其理虽中,而言未详之。

三、千古之迷

王宏利先生就此认为: “夫此句之根,在于“精”之一字,无此字而言不成、句不通也。精者,真也。阴精者,阴气之真也,故曰真阴;阳精者,阳气之真也,故曰真阳。故阴精、阳精者,乃真阴、真阳也。道家谓之真水、真火是也。此真阴、真阳,真水、真火何在?  王宏利先生虽意识到“此真阴、真阳” ,却不知“真水、真火何在? 是因为不八卦中的坎离二坎之象。所以王宏利先生才感叹道,“其意幽深,非晓阴阳者不明也” !这也说明当今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没有把“阴阳”概念摘清楚才有此叹。

现有中医学者妄推:“阴精所奉人寿” ,阴往上升就是阳,就是阴化为阳,所以才说“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阳往下降就是阴,化为阴就要死,所以才说“其人夭”。假如阴气持续下降,降到降无可降就会冲阴而阳而上升,以至于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上升属于阳,于是阴阳就会反复如此升降,阴阳也就会交替不已。假如阳气上升不已升到顶端,就会又一次下降,也会周而复始,形成了阴阳的交替循环运动。明白了阴阳升降之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正常情况下,阳气处于上升状态时,身体轻快,反之当身倦无力时候,必然是阳气不升导致。身倦其实是阳气下降的结果,而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气血虚之类的说法。假如我们在湿土季节遇到主诉身倦的患者,首先应该想到的是阳气不升而不是血虚气虚。这个结论也说明了中医概念的动态性质。阳气虽然上升不已,但是升是有限度的,因为阴气具有收敛收藏的性质,处于下面的阴气会吸引阳气,拽着它让它不能无限度的升。阴气虽然下降,但是也不能无限度的下降,因为阳气具有上升之力,就会吸引着阴气,使得阴气不至于虚脱。两者之间的吸引力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一旦二者稍微不平衡,就会发生疾病。一旦二者之间完全失去平衡,就是生命的结束。这就“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之含义。

《陕西中央》载文: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主要是指地理环境和气候对人寿命长短的影响。然而,“阴精所奉”在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尽管后世医家时有发挥,但终未能尽明其意,笔者对此略有体会,现作以初探,失当之处,特请同道指正。“阴精所奉”的内涵 “阴精所奉”,意思是西北方地高气寒,阴精上奉而气不妄泄。对此,历代注家多有阐发,如王冰云:“阴精所奉,高之地也。一阴方之地,阳不妄泄,寒气外持,邪不数中,而正气坚守,故寿延。”宋代李果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主要从脾胃功能的盛衰进行解释,指出:“阴精所奉,调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精、血、津液。精是阴液中最宝贵的物质,习惯上称为“肾精”,它来自父母,靠后天供养,是繁衍后代,决定察赋及个体体质与寿命最根本的因素。张景岳《真阴论》云:“五液皆归乎精,而五脏精皆归乎肾,。说明肾精充足,则生命力强,更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

三、坎离二卦与阴精、阳精

王宏利先生已意识到“真阴、真阳” ,因不知其真阴、真阳为道之体,而不知何为“真水、真火” 。太极图中之黑白魚是“真阴、真阳” 之象征 ,为道之体,八卦中纯阴纯阳之坤乾二卦也是如此。太极图中黑白魚之白黑眼点,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 之象征 ,为道之用,八卦中除纯阴纯阳之坤乾二卦外的其它六卦也是如此。纯阴纯阳之坤乾二卦就是“真阴、真阳”。纯阴纯阳之坤000乾111二卦,其中爻相交后,纯阴之坤乾就演变为坎卦010,纯阳之乾卦就演变为离卦101,坎卦010居北属水,离卦101居南属火。坎卦010是“阴中之阳” 之象征为阴卦,这个“阴中之阳” 来自纯阳乾卦之中爻为“真阳”。离卦101,是“阳中之阴”之象征为阳卦,这个“阳中之阴”的阴来自纯坤卦之中爻为“真阴”。知此太极八卦之阴阳其象征的道体道用之关系,就知什么是“真阴、真阳” ,“真阴”就是真水、真阳”是真火。知此,就知《内经》各篇所论之阴阳其含义,就知《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夫阴阳者,天地之道” 说的什么!

坎离二卦与阴精、阳精。坎离二卦是虚心实腹之象征,坎中之阳为“真阳”之道体叫“阳精”,离中之阴为“真阴”之道体叫“阴精”。阳升阴降,“阳精”上升养心阳,“阴精”下降养肾阴。心之真阴为体,肾水之阴为用,肾之真阳为体,心阳之为用。“阳升阴降阴阳循环绝不能相反,所以“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这说明“阳精”宜升不不宜降,降者“其人夭”,者也“其人夭”;同样阴精宜降不宜升,升者也“其人夭”。坎离倒置实心虚腹者,就是其“阳精降,阴精其倒立之象,绝不能练什么“取坎填离”之功!。知此,就知《内经五常政大论》中所说“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之真实含义是什么。《内经五常政大论》中所说“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就是对《老子》第三章中,“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一精神之运用。“虚其心,实其腹” 就是坎离二卦之象征,坎卦中之阳爻就是只升不降之“阳精”,离卦中之阴爻就只降不升之“阴精”,“阳精上升”人精神饱满,“阴精下降”体健骨强。要知道《老子》、《庄子》、《内经》三位一体,读不慬老庄就读不慬《内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易经,懂规律
《黄帝内经素问》70五常政大论诗解4《类经》张景岳24卷16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阴阳高下寿夭治法
常顺有话如是说: 真阴真阳如何养(讲于2020年1月19日)
冬季卦象,带来的开运启示
明阴阳坎离
浅谈象数易学解读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