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张超中所论医道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张超中先生,在《医道关系的逻辑起点》中说:随着道医逐渐引起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与道教的关系又成为学术界思考的新问题。与以往多从道教的角度研究医学不同,当今道医概念的提出多是为了显示与中医的差异。至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对医道关系的新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黄帝内经》的研究,试图从理论上阐明医道关系的逻辑起点。

笔者就此认为:“道为医之体,医为道之用” ,这就是 “道医概念”,不知此,则不知何为“道医”,何为医道关系。张超中先生在本文中,意识到这种医道关系真是了不起,由此可见中医未来有望!但需要深入研究的不是“医道关系的新特征” ,而是何为“道”何为“医”,何为“体”何为“用”。“道”与“医”的关系就是“道”与“术”的关系, “体”与“用”的关系就是一个“体用”关系,而这种“体用”关系就体现在其“道”与“术”的关系之中。张超中先生在此“阐明医道关系的逻辑起点”,从下文得知就是医道关系的“道体”,没有这个“道体”就没有其“道用”即传统中医,知此就知“道为医之体,医为道之用” 其真实含义。

        一、基于“精神”原理的医道关系

1、张超中先生: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到其中有两种非常极端的情况,一种是“不可治”的情况,另一种是“不用治”的情况。对“不可治”的情况来说,所以的技术手段在此面前都是失效的,而其理论表达就是“失神”或者是“神不使”。对“不用治”的情况来说,所有的技术手段都可以“存而不论”,其在理论上则表现为“神全”,即个体精神处于一种完全没有亏缺的状态。由此可以推断出,《黄帝内经》理论与技术的要害就在于“使神”。也可以说,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即在于“神”。

笔者就此认为: “不可治”并非是不能治而是不需治,因为治病不除根治而未治,患者不愿守神而除根,治而何用?“失神者死”,故“不可治”。“不用治”者是守神不病,偶尔病不治而能自愈,“得神者生”,故“不用治”。这个“神”就是“道体”,没有这个“神”就没有传统中医,所以张超中先生才说: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即在于“神”,这个“神”就体现在“道为医之体” 上面。《黄帝内经》理论与技术的要害就在于“使神”,这个“使神”就是“医为道之用”。而通过比较中医学与内丹仙学,

2、张超中先生:此处所谓“神”,就是现代所讲的“精神”,其在引申义上也可称为“灵魂”。“神”作为人自身的主宰,主持人的生化,居中而应外。“中医”治病,其原有之义为得自然康复之道。《黄帝内经》所论的核心,也在于使人符合于自然之运化。至于治病的手段,或用药,或不用药,只要顺其自然,都可看作是“中医”的延伸,在性质上并没有区别,也是通过“神”的枢轴作用来达到康复的目的。因此,“中医”也可称为“神医”,或者“道医”。

笔者就此认为: “神”字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之含义,是论“神”之角度不同。此处所谓“神”就是“道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个无形“道体”是神秘的被称之为“神道”。《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由此可见,“圣人以神道设教” 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支柱,《内经》所论的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建立在“神道”这个基石之上的。“道”之本义是物,故《老子》论“道之为物” ,《老子》所论“道之为物” 是物之“精”华,这个物之“精”是构成世界最原始的本源,因其无形而神秘可用“精神”代之。构成世界最原始的本源这个物之“精”为“本体”,这个“本体”因其无形就叫“道体”,而物之“粗”有形之“物体”叫“道用”,无形就之“道体”主导有形之“道用”(“物体”) 之论,就叫“本体论”,所论道之体用关系之理就是“道理”,现代所谓的精神就是这种“道理”之体现。西方哲学没有“本体论”,所论之理就不是“道理”而是科学原理。《内经》所论的就是这个“道理”,用不断修正的科学原理,去解读《内经》就不科学,取缔中医就源于此,“中医科学化”就是对《内经》之否定。

“本体论”所论道之体用关系,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为其自然之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是老庄及《内经》之旨!所以,“《黄帝内经》所论的核心,也在于使人符合于自然之运化。” 只有体现其“本体论”所论道之体用关系,才能称之为“神医”,或者“道医”。

    3、张超中先生说得对: 一般来说,人患病之后或者自我调节,或者由医者调治,其区别只在于患者自觉不自觉而已。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医之所存依赖于医家;在自觉的情况下,医之所存就取决于人们自己。前者主要表现为以治病为宗旨的一整套诊断与施治的技术体系,并辅之以养生康复的手段;后者则在包容前者之时,又主要表现为以预防养生为宗旨的技术体系。医学存在的目的在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它的内容不仅仅是以治已生之病为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促成人们从不自觉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转变,达到“不用治”的真正“中医”。“不用治”的内涵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发扬此道,也是避免“不可治”状态发生的根本措施。而此道的发扬,全系于对“神”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的体认。……。所以“上医治人、下医治病” 。

4、张超中先生: 通过对以“神”为内容的标准理论模型的研究也能够反映出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轨迹。首先应当肯定的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店安从来”,虽然指的是自觉的修养之道,只言预防,不言治疗,但这是以“养神”和“保神”为主旨的最高技术。顺此而下,“移精变气”与“祝由术”被广泛应用,此时仍是无形的技术,以精神与心理的合一为治疗手段。然后,“导引按摩”、“汤液醪醴”、“砭石针刺”等有形的技术得到细化发展,被用来解除疾苦。但是这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源于“神”的逐渐亏衰,也必须合于“神”才能发挥其效用。舍“神”之外,并无技术可言。……。

     笔者就此认为: 此论之核心就是一“物欲”问题,“物欲”问题是能否“恬淡虚无”之关键,能否“恬淡虚无”又是能否“真气从之”之关键,只有适可而止才能“恬淡虚无”,进而“精神内守”而不病。没有什么治“神”、补“神”之说,此说就离题了。只有么治“心”、养“心”之论,治人治“心”,养神养“心”,养神养“心”是治未病的养身之道,治人治“心”,是治已病的治病之道。“祝由术”、“导引按摩”、“汤液醪醴”、“砭石针刺”及药物等,则是治已病的治病之术,以治病之道为主就是上工之道医,以治病之术为主就是下工之术医名医匠。他说: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神”的丧失,这说到“主眀则下安” 这一点子上了。但其根本的治疗方法不是“全神”,而是“恬淡虚无”。 “神”与“道”的会通就是“神”与“道”的等同,《黄帝内经》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在于“神”,就是医道。对“神”的把握,不“在于了解它的性质与规律” ,而在于了解“主眀则下安,主不眀则十二官”。

    5、张超中先生:《黄帝内经》论“道”,时而以“神”,时而以“阴阳”,并在理论上把“一”作为会通“道”、“神”与“阴阳”的结合点。因此,论述《黄帝内经》之道,必须阐明“一”的意义。此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

笔者就此认为: 《黄帝内经》论“道”,主要体现在无形的藏象与有形的脏象之关系上面,心神无形,心神之变有形,无形的心神为道体,体现心神之变的五神脏为道用,“体用”不可分为一,故 “道在于一”。无形的藏象为“阴”,有形的脏象为“阳”,阴阳不可分为一,故 “道在于一”。阴神为魄阳神为魂,魂魄不可分为一,故 “道在于一”。所以“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在《黄帝内经》中,“一”的涵义并非是,首先是作为“天地之至数”的开始,“一”的涵义是,具有“道、法、术、器” 内容之太极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太极图是宇宙之模型,宇宙也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一”源于“万物归一”。岐伯所㙂:“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 ,是在论“至数”而不是在论“一”。《灵枢·小针解》中的 “粗守形,上守神”,是说“神得一以灵” 失“一” 神无以灵。

    《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岐伯所论的“治之极于一” ,就是告诫其诊治要把握整体观,这个整体观就是心神之“主”所主导的一切。“一者因得之” ,得之什么?一者因得之“神”!“闭户塞牖” 就能精神内守是其“因”,因为精神内守,“神”而得之,故“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老子》的“道生一”,是说无极生太极,无极无形为原始的遒体,太极有形为原始的遒用,道之体用不能分,太极相对于无极为遒用,相对于阴阳为遒体,太极含无极,无极、太极、阴阳三位一体为“一”。故《老子》第三十九章专论“一”。2017.1302.2691

     6、张超中先生: 在《黄帝内经》中有许多句子的表达似乎来源于《老子》,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其文与《老子·八十章》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之意相同。《素问·奇病论》曰:“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也有类似的话。刺法法于天道,二者之理皆与《老子·七十七章》论述“天之道”的文意相通。其文曰:“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又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无形无患。”其意也同于《老子·十三章》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其它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又曰:“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其中的“余食”,同样见于《老子·二十四章》,文曰“余食赘行”,其论“道”也颇得《老子·六十章》“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之意。至于注家以《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之文注释《内经》的地方甚多,此出不一一列举。这些词语上的相似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其精神实质是否相同。……。

笔者就此认为: 老庄论道重体轻用,求本舍末,特别注重道体主导道用的道之体用系,老庄所论之“道”为内道,其他诸子论道重用轻体,舍本逐末并本末颠倒,其所论之“道”为外道。老庄所论之“道”哲学,是中国古代内道哲学之代表,《内经》就是对老庄所论之“道”哲学原理之运用。正是这一原因,才“在《内经》中有许多句子的表达似乎来源于《老子》” 。可是秦汉以来老庄所论之“道”哲学成难以理解之“玄”,所以后世《内经》之注家,虽然“以《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之文注释《内经》的地方甚多”,但不少注家以《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之文注释《内经》的地方甚多,

《老子》二十一章对“道之为物” 中,“唯恍唯忽” 之物,“其中有精”的这个物精,就是其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本源,这个无形之本源,因其“恍兮忽兮”是神秘莫测的,这就是“精神”一词之来历。《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这就是“道”字的来历,这个“道”与“道之为物” 之“道”是同一概念,为“独立而不改” 之“常道”,哲学术语又叫无极。“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 之无极生太极,这个无极道体主导太极道用之原理,是“道”的派生物为“道理”。《老子》十四章中,“视之不见名曰夷” ,说的是不能目视之光电波段,“听之不闻名曰希”,说的是不能耳听之光电波振频,“搏之不得名曰微” ,说的是不可触摸而微妙之物。“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是说这三个东西不可能追问其究竟,则是同一个东西“故混而为一” ,这就是无形之道体。这个无形之道体,“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忽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7、张超中先生: “道”是在虚极静笃的状态之下而见到的,“道之为物”恍恍忽忽、幽幽冥冥、绳绳寂寥、真真切切,有“精”有“信”。“道”虽然是真实的存在,古之又古,先于天地,但是“不可致诘”。对“道”的这一性质,河上公注曰:“不可致诘者,夫无色、无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当受之以静,求之以神,不可诘问而得之也。”其中“求之以神”之“以”,《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作“人”。在“静”的状态下以“神”去直觉地感知,这是见“道”的不二法门。其它道家文献及有关道书对之论述甚详,此处不再互相参证。

笔者就此认为: 张超中先生已经步入中国古代内道哲学之大门,并意识到这个无形之道体的存在。这个无形之道体就是西汉《河上公章句》中所说的“三无产品”,因其无色、无声、无形,“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三十五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意会就叫心悟。急则生智静则生慧,只有在“虚极静笃的状态之下” 才能悟,在当今浮躁之学术界,张超中先生能静下心来实属不易,只有静下心来才有可能步入中国古代内道哲学之大门,才能看见连结老庄《內经》三书之红线。什么是道

8、张超中先生: 《黄帝内经》对“神机”的描述与《老子》对“道”的描述相仿,举例如下:

凡刺之针,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素问·宝命全形论》)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于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素问·八正神明论》)

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灵枢·九针十二原》)

其中的“不知其谁”,可于《老子·四章》指谓“道”的“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之句相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以上引文虽然有“气之浮沉”、“气至而有效”等言“气”之语,但是在本质上人身之“气”是以“神”为主宰,“刺之道”并不在于泛泛论“气”,而是在于把握“效之信”,也就是不“息”之“气”的“机”,即“神机”。“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是对人之神机的描述,“冥冥”、“乌乌”、“稷稷”,这些略显神秘的字句则是形容神气的运行状态。对“神机”的性质亦“不可致诘”,“视之无形”、“耳不闻”、“口弗能言”,只能“独悟”、“独见”、“独明”。如何能“悟”、“见”、“明”“神机”之“妙”?“必先治神”,“静意视义”,“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是说医者必先安心定志,精神专一,静观其变,去形留神,如此才能“外内相得”,见其“神机”而发则必中。这样,医家知“神机”与知“道”,在以“神”知方面其理相同,皆“求之以静”。

笔者就此认为: 张超中先生通过以上之对比,足以证明老庄《內经》三书一线牵,读懂老庄就读懂《內经》,反之亦然,读懂老庄、读懂《內经》,就知什么是中国古代内道哲学;知道中国古代内道哲学原理,才能看懂太极八卦图。能看懂太极八卦图,不但能读懂老庄、读懂《內经》,读懂中国上古神话及先秦文化,读懂中国七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还能解读古今中外天下一切。《素问·宝命全形论》中:“人有虚实,五虚勿近” 这个“虚”指代人之心神,“五虚”是心神之变的产物,即喜恕悲思恐,“五虚勿近” 并非指“对虚证病人不能急于攻下” ,而是指对喜恕悲思恐不要接近,首句是“人有虚实”而不是病有虚实。所以才说“观适之变,是谓冥冥” ,这个“冥”就是仿佛的心神之象,“故谓冥冥,若神仿佛”。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这个“机”就是象征心神的灵魂之枢纽,故名“灵枢”。冥冥之心神是空虚的《老子》称为“谷神”,所以“机之动,不离其空” 。这个“机”在本质上就点,踏上这个节点就有“机”会,踏不上这个节点就失“机”会,“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故“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这就是“道”之特性--自然无为(为读四声wèi) 。因构成万事万物本源之“道”无形,只有靠心慧然悟“独悟”才能“独见”、“独明”。

9、张超中先生:那么,“神机”是否就是“道”呢?按照《内经》以“不知其谁”来指谓“神机”,又接连三次以“独”来形容见到“神机”的特殊性,可以说“神机”就是“道”。《老子》本来就以“独立而不改”说明“道”的性质,《庄子·大宗师》亦以“见独”为见“道”,而“独”即“道”。对于什么是“道”,《庄子·大宗师》曾给予描绘,其文曰: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自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前曾言“得一之情”即为“得神”,而“神机”又表现为“效之信”,故“神机”亦“有情有信”。两者相参合,以“神机”为“道”并不为谬。但是,“道”为天地之源,而“神机”在人,因此可以说它是“道”在生命中的特殊表现。“道”可以离“神机”而依然存在,神机”却不能离“道”而独存,这是二者的区别。对于人来说,“神机”正是生命的显现与代表。《阴符经》指出:“万化生乎身”,人本身就是特殊的“道”,并以人之神作为生化的主宰,并在性质上同于“道”的性质。因为“道法自然”、“无为自化”,因此,“神”作为人之生化的主持者,同样也是“自组织、自调节”,并不需要任何的人为干涉。人所要做的,只是去其欲念,使“神”因应于“天道”的变化,在“人道”与“天道”直接相通,不发生丝毫阻滞。这就是“中医”的本意。

《黄帝内经》多言阴阳,《老子》则论之不多,仅在其四十二章中论宇宙万物生成之时涉及。这段非常著名的话是这样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这段话的解释代有不同,此处不一一引述。胡孚琛先生根据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认为“冲”应订正为“中”。

笔者就此认为:《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自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是说这个无形之“道”,其特点自然无为wèi而守信,是只可悟而不可学的,其不自生自灭,自古以自存,象征天地之阴阳就源于此,是万物之本源,凌驾于环宇之上,覆盖于环宇之下,在有限宇宙出现以前,永恒长存庄子此论在对《老子》所论之“道”,予以阐释发挥之同时,不但明确了什么是“道”,解读了这个无形之“道”体,因其神秘而帝造了“神”,人为之神秘暗藏阴谋诡计就诞生了“鬼”,故“神鬼神帝”。庄子在本篇中将其不自生自灭之 “不死不生” “道”,其原理用于人,“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杀欲望之生者不死,生生之原者不生。要想“生”必须抑制欲望恬淡虚无而“外生”,这就是《老子》道法自然。故“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 张超中先生所引《内经》相关之论就是据此而来的。

张超中先生说,“道”为天地之源不错,但说“神机”在人,因此可以说它是“道”在生命中的特殊表现,这就不知何为“神机”?“神机”在人是“神鬼”,“神机”在道是人之“神”。并非“道”可以离“神机”而依然存在,“道”与“神机”一体不可分,“机”是神之枢纽,才“神机”却不能离“道”而独存,“道”就是“神”,古之“圣人以神道设教”为证。这是二者的区别。

张超中先生说,人所要做的,只是去其欲念,这就是人“道”之最髙境界。天道之最髙境界是“神”,人“道”之最髙境界是“欲”,纵欲归“神鬼”,抑欲归“神机”。所以抑欲才能使“神”因应于“天道”的变化,在“人道”与“天道”直接相通,不发生丝毫阻滞。这不但是“中医”的本意,也是老庄及《内经》作者之太后意旨。

中国古典哲学基本术语有两套,论道不离“无、有”,论易不离“阴、阳”。《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 而不论体用 ,说明易经哲学忽视道之体用关系。《老子》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专论道之体用关系,所以《老子》五千言所用阴阳术语不多。《黄帝内经》多言阴阳,是因要阐述五运六气及五脏而离不开阴阳五行之故。胡孚琛教授根据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认为,《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段话中之 “冲”应订正为“中”,是其对阴阳之误解。北阴南阳南北对冲,左右子午东西对冲,这种对冲被称之为阴阳对立,对立之阴阳其运行,不是通过相互斗争实现的,而是通过相互妥协现的,这种相互妥协就是其和谐之象征,故“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示其中国古代老庄哲学是和谐哲学,源于《内经》之中医治病准则,就是运用老庄这一和谐哲学原理去调和阴阳,使其阳平阴秘。

10、张超中先生:既然已经肯定《黄帝内经》与《老子》之间“神”与“道”的关系,这里就根据《黄帝内经》的观念作一补充申述。《国语·郑语》有史伯之言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李志超先生在研究了《易》中的有关命题之后说:“《易》之万物,意指生物,所以朱熹作注:‘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得之有生之初……全于已生之后……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万物皆有生命,这当是古人对造物主的意会,与“天神引出万物”并为之主的观念相通。“中”可以理解为“中和之德”,按照《黄帝内经》所言,也可理解为“神”居于阴阳之中,阴阳为“神明之府”,所以“中和之德”也就是《灵枢·本神》所说的“天之在我者”。胡孚琛先生言及内丹家,宋代曹文逸《灵源大道歌》曰:“神是性兮气是命”,对神气与性命的关系给以确切肯定,张介宾曾引以注解《素问·上古天真论》。从此处理解朱熹之注,可见其实仍不能离于神气之化。《素问·五常政大论》论“神机”为“根于中者。”可见“中”即指“神”。故万物之生成与维持,必依靠其中之神统领着气才能得以进行,否则就不会有万物之名。因此,“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说其存在状态,而“中气以为和”等于是说万物生成的缘由,“中气”即为神气。这样解释就可避免臆测之嫌,并由此也与《黄帝内经》对阴阳之道的变化生成作用相衔接。

有关《黄帝内经》对“阴阳”概念的理论贡献以及“阴阳”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专家们已言之甚详,此处不再置喙。应该提及的是《老子》之“道”的规律属性通过“神”与“阴阳”而在《黄帝内经》中得以充分体现,这是《黄帝内经》的独特成就。从这一角度来看,《黄帝内经》其实是《老子》的最好注本,这反映在其对道教的影响中,不仅为内丹家的理论论证和具体操作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为道教神灵谱系的构建提供了借以发挥的蓝本,在更为宽泛的意义上,它就是道教医药学得以成立的基础。

笔者就此认为:《内经》与《老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体用关系,《内经》理论是对《老子》内道哲学原理之运用。“神”与“道”的关系,是“同一”关系同出而异名。万物皆有生命,这不“是古人对造物主的意会”,这是自然中之必然: 所谓“生命”生意谓死,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其始终之过程就是“生命”过程,这就说明广义之“生命”总括生物界和非与生物界,所以一切星球、星系都有生命。“天神引出万物”并为之主的观念相通。李志超先生所说:“《易》之万物,意指生物”,是不符易理的。朱熹作注“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 这个“万物”也是之“生命”总括生物界和非与生物界。其后的“中”可以理解为“中和之德”,……之说显得莫名其妙。说“中气”即为神气,这就越说越糟。

《黄帝内经》的独特成就,并非是《老子》之“道”的规律属性通过“神”与“阴阳”而在《黄帝内经》中得以充分体现,而是老子》之“道”的充分运用与发挥,“从这一角度来看,《黄帝内经》其实是《老子》的最好注本” 。道教及内丹家的理论有违《内经》之旨,道教医药学是在继承《内经》传统中的一个分支,没有被现代化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道同源小论 ——从《黄帝内经》与《道德经》说起
中医药文化与道家哲学思想渊源
导言 治未病真相选注(一)
武当道教医药与中华传统医学的关系
医道相通的三重内涵
胡不群老师《黄帝内经》讲稿(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