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男子“老牛吃嫩草”的趣闻

    中国悠长的男尊女卑历史,曾赋予男子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绝对中心地位。

    逮至清代,由于乾隆五年取消了“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听娶妾”的最后一道限制,而“良贱不能通婚”之律条,亦没有得到严格落实,因此,男子的这种地位及与之对应的权力被进一步扩大化,但凡有些权力或有些财力的男子,甚至那些生活过得去的庶民之家,无不以多妻多妾为人生乐事,以至于出现了老夫争娶少妻的风潮。

    老牛吃嫩草,虽然自古有之,但清代最盛,是不争的事实。为悦读故,且抛开女性被压迫的一面不说,单说其中有趣的部分,博一些笑声。

    比较民主的撮合。

    袁枚在《随园诗话》里爆料说,自己的一个好友叫陶镛,因为心爱的小妾被大老婆赶走,郁郁不乐。于是,袁枚打算把自己的婢女招儿送给陶镛做妾。招儿刚刚15岁,袁枚担心她不肯,就很“民主”地跟她商量,问她愿不愿意跟陶学士,没想到招儿愉快地笑着答应了。十多年后,陶镛带着招儿“回门”,身边多了好几个儿女,且他们的儿子还善于写诗。

    一次反潮流的二婚。

    康熙时,进士孙勷娶会写诗的女孩章秀的故事(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在当时有点反潮流。章秀是客居开封的徐州人,有点文化,能写诗,最初嫁给一个小商贩为妻,不久,她嫌丈夫太粗俗,主动提出离异,自己独居。这样的事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在那个年代,却非同小可。

    后来孙勷到开封做官,跟章秀结识。孙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博学多才,康熙四十四年被授官贵州学政。章秀与他结识时是康熙四十六年,这时孙已经65岁了。两人相见恨晚,以诗唱和,遂成佳偶。婚后,二人“倡随甚相得也”。史书中关于这个故事,只有这简单的记载,更详细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章秀的传世诗作有三首,都是跟王士禛唱和的绝句。

    儿媳为公公张罗续娶。

    乾、嘉时,江苏青浦有个姓徐的老翁,家道殷实,只有一子,娶妻吴氏。不没想到,未满一年,儿子忽然死了,宗族中也没有人能继嗣。

    一个月后,儿媳吴氏对公公说:我夫已亡,宗族没人继承香火,你忍心让这一支就这么断了吗?公公说:这不是没办法吗?吴氏说:我有办法,现在公公你还健壮,如能续娶,则宗族传承有望。公公说:我年纪大了,恐怕不行。吴氏不征求公公同意,就为他纳了一年少的小妾回来。三年之中,生育了两个儿子。公公去世后,吴氏把两个孩子都带大成人,家族也终于得到延续。

   老处女的的风光。

    嘉庆、道光时的回族人萧福禄,出身行伍,积功至浙江狼山镇总兵官。他72岁时夫人去世,想再娶,好些年都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事也凑巧,浙江嘉兴有个姓马的人家,也是回族,家里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已38岁,早下决心一辈子不嫁人了。萧福禄听说后,就请人前去提亲。女子思忖,这个女婿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不管怎样也是朝廷的二品官,嫁了他总比一辈子守空房强吧?于是欣然同意了这桩婚事。

    成婚不到一个月,萧福禄就升任浙江提督,为一品大员。他携新婚夫人一同赴任,途经嘉兴,专程行归宁之礼,与夫人一起回娘家。这一下动静就大了,城中自副将以下营兵3000人“披甲挂刀,排列成行,跪迎于西城门外”,引得老百姓出城观看,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这可算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回门礼了,马家老处女可谓风光一时。

    垂老得遇挂帆仙。

    清代刘声木在《苌楚斋续笔》里说,老儒方贞观曾娶一少女,闲来无事跟小姑娘逗乐,作《戏示小婢》诗,云:“可能便结垂檐子,自顾将为就木身。我已轻舟将出世,得卿来作挂帆人。”大意是说,我已经是行将就木的人啦,娶了你这样一个年轻太太,就好像是为自己去另一世界的小船来挂帆的人。这种貌似有些“悲凉”的心态,大概老牛们都会有。

    有趣的是,王士禛在《古夫于亭杂录》里,却把“得卿来作挂帆人”的“悲凉”,描绘成“垂老遇仙”的大喜事。他说,文人吴鼐于科举登第之前,续娶文人孙星衍的族妹。有人送来一印章,文为“垂老遇仙”四字。吴入都参加科考,孙夫人送了一首诗:“小语临歧记可真,回头仍怕阿兄嗔。看花迟早寻常事,莫做蓬莱第二人。”后来,吴与孙同科及第,孙为第二名进士,吴为第三名,传为一时佳话。

    不吃嫩草有福。

    康乾时代的封疆大吏、著名文人方观承,到了50岁时还没有儿子,托人从南京找来一少女,女子之兄专程送妹到杭州完婚,并定下了完婚的日子。方观承有一天偶然到少女兄长处,看到一本诗集,上面有自己老朋友的名字。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这女子带来的她祖父的诗集。

    方观承感叹说,我年轻时曾与这女子的祖父联诗社,怎么能娶朋友的孙女呢?于是出资令其还家,并送了一份丰厚的礼金。后来,方到61岁时,夫人居然为他生了个儿子,这儿子后来也跟他一样,官至直隶总督。人们都说这是他不娶朋友孙女的“义举”感动了上天所致。(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

    袁枚的遗憾。

    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还说过一件挺遗憾的事情。他的小妾金姬有个妹妹叫凤龄,自幼卖给人家为婢,袁娶了金姬后就把凤龄从那家赎了回来。这时,凤龄已经14岁了,金姬劝袁枚把凤龄也收为妾室,凤龄也欣然应允。

    但袁枚觉得自己年龄已太大,应该给凤龄找个好人家,就把凤龄嫁到一个姓隋的大户人家。结果,凤龄因遭到隋家大太太的虐待,不久就死了。袁枚深有悔意,但也无可挽回,只有以诗相哭了。

    从以上趣闻来看,清代老人娶年轻女子,多半是为了老来有伴,晚景自娱而已,老而能生育者,毕竟只是个别。此外,清代官场黑暗,当官辛苦,从官场上退休的老人,往往有纳妾之举,也为一般观念所接受。有一位高官致仕后,一日连纳二妾,有人笑话这老人,也有说此事正合古礼。文士钱泳很羡慕地说:我要是有钱,也要学他纳两个妾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老牛吃嫩草”的五位名人,80岁娶18岁美女还被儿子绿了
历史上最强的五个老牛吃嫩草
老牛为何喜欢吃嫩草(图)
老牛为何喜欢吃嫩草(图文)
老牛吃嫩草!英61岁熟女靠约会小鲜肉保持年轻
看老牛如何吃嫩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