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马宁堡旧梦不再

【原创】马宁堡旧梦不再  

2011-11-04 02:57:16|  分类: 岭南游记 |字号 订阅

  【温小虎】【文】【图】

         在广东顺德,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叫马东,西临西江,东靠马宁山,相传,这就是古马宁都司衙所在。

1、古马宁都

         七十年前,杏坛镇最繁华的并不是杏坛城区,而是马宁,先有马宁而后杏坛。

         顺德建县以前,是南海、新会两县的地方。顺德早在宋朝就已有人定居。南宋末年,民众随同朝廷逃难,使顺德人口快速增长。清《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一 广东二提到:顺德县「府西南八十里。东南至香山县百里。本南海县南境东涌、马宁、西琳三都滨海地。景泰三年,始析其地置县,治大良堡。天顺九年,始筑砖城。编户百六十五里」。这里与一般说顺德建县的网上资料有些出入,不过却颇为真实。一般资料说顺德建县是划南海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和新会白藤堡而成,事实上鼎安都(现在的西樵九江等地)一直都没属于顺德,所以网上资料应属于诈传。《顺德县志》记载……是年,乡绅罗忠、罗显庸、罗显韶等90人上书巡抚,谓南海东涌、马宁、西淋三都离县治远而濒海,宜另立一县以管治。朝廷遂置顺德县,以大良为县城。 

        既然顺德乃三都重组而成,县治所在的大良堡当然是最繁华的。而三都中,马宁都却最有特色,因为当时除了大良堡之外,马宁堡堪称为顺德最繁华的所在了。马宁都辖现在杏坛、勒流、龙江、均安等地17堡:昌教、马齐、马宁、龙渚、古粉、北水、逢简、甘竹、白藤、水藤、龙山、龙江、勒流、江尾、云步、鼎新、福岸。马齐堡一带是现在杏坛城区,而马宁堡则是过去马宁都司衙府,前傍马宁海,背靠马宁山,风水宝地也。

        在过去以水路为主的年代,靠水而居的马宁堡得天独厚,富庶一方,曾经形成三圩六市的规模。因此马宁都司衙在此历期53任不变,司衙就曾设在马东黄甲坊边小山丘之上(百花岩下),司衙为三进三间,前座属砖瓦结构,中后座属泥墙瓦面结构,于清末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撤销,民国时期仍在,后来拆除援建猪圈礼堂就没了踪影。

2、咸丰年前

       马宁堡存留于世最古老的街巷可能就是黄甲坊一带,黄甲坊现还保留着白石街巷,古老大屋、古井、古庙及不少旗杆夹石。坊间有座洪圣古庙,庙横额上书重建于咸丰辛酉。古庙左侧有一个牌坊门楼,名叫“近圣里”,门楼的石匾上刻的是道光戊戌重修。黄甲坊牌坊虽然没了,但牌坊石匾乃在一老屋上,可以清晰看到道光十八年戊戌字样。 在水口坊,有也块医灵古庙的碑文,上面也刻有道光字样。

  洪圣古庙后面有一口古井,井名不详,现用用铁网加盖。据说马宁旧时有“九井十三坑”,最为出名者当属清龙井和浊龙井,据《顺德县志》记载:清、浊二泉,在马宁坟顶山下,一最清,一最浊,相去不盈尺。何山人东羲绘图,罗天尺记之,名曰“小沧浪”,现已不存。 不过古庙后这口井仍然有水,清清盈盈映着蓝天,汪汪一泉,可以想到当年马宁人生活的乐趣。
  古井旁边有座奇特的“社稷坛”,有别于我们平时所见的粗糙水泥建造的社稷坛,此社稷坛乃古物,呈睡椅状,瓦脊、瓦筒都是由一块灰砂岩石雕刻而成。瓦口有滴水瓦状,结构独特,社稷坛平台由五块斜口石组成,前沿平台及左右两边底座有马、麒麟石图案像。
  社稷石刻的文字表明了这件风物大有来历,石刻上书“大宋淳熙庚子年(1180年)孟春何氏创立,大明万历丙子(1576年)重修”。这是马宁现存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风物,说明宋代已有移民在此开村落户,要感谢马宁何氏族人,他们立碑证明了830年前,马宁就有人在此就聚居。

      在黄甲坊往马宁山方向的一个有观音庙的码头,石级上使用着很古老的碑石,可能是原来牌坊用的,上书“期颐偕老”,同治十年。……虽然这些牌坊都不在了,可是石碑却保留下来。“期颐偕老”牌坊遗迹,给我们留下马宁长寿之乡的提示,最早见于《顺德县志》的耆寿者有谭锡祥,东马宁人,百有四岁。此外,历史上马宁百岁以下寿民、寿妇亦众,当今,马东九十岁长者人数就有近20人。 

        据说此地风水好所以人也长寿,所以过去为百岁老人所立的牌坊亦很多。当然,立牌坊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淳熙、万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广东有句俗语叫:“咸丰年前的事” ,说的就是很古老的意思,这些我们走在马宁的街巷,处处看到这些古老的年代留下的风物,不能不赞叹此地历史的悠久。

3、奢华旧景

        更古老的应该是马宁的埠头,在古马宁都司衙所在的马东村,马宁河从北到南有三个大型古埠头。马宁码头曾是旧时广州至梧州水路中最大的码头,大船不需接驳即可直接泊入码头。

        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在埠头的河边看到众多的碎瓷片陶片,一位钓鱼的麦村小伙阿烈给我讲解了哪些是明代哪些是清代的青花瓷片,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薄厚和制造过程的气泡以及手工的痕迹,那些现代的瓷片就很鲜亮整齐。

        可惜很难找到完整的瓷器,否则这清瓷明瓷一定价值连城。

        虽然我们已经找不到完整的瓷器了,只能找到片片碎瓷,就像马宁堡,如今也处处新楼,但岁月的歌仍然夹杂在新楼间的老屋和旧巷里流传。

        在何氏家庙东面,有一片瓦渣岗,此地原是一个非常兴旺的圩市,名叫三角市,山上有庙,铺头从西面山脚一直绕过山岗延伸至东面山脚,总计二三百间之多。三角市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上午九点起旺市,下午五点收市,入夜后复旺。除本圩有三间米铺外,每日中午从马宁圩米铺搬来四五包200斤装大米入市设摊出售,不久便售完,可见当时圩市之旺。

        还有一个相当旺的圩市是镇龙圩,自明代开建,清代、民国时期不断发展,由旧圩(现闸头至天后宫前)300米石街合掌铺发展到新圩(对面涌,现公路一带)。兴盛时期全圩占地近百亩,有300多家店铺。

        此外,马宁尚有专业市场六个:鱼仔市,位于新庙坦一带,是当时顺德最大的鱼苗市场;竹器山货市,在码头至闸头一带,几百丈的江边泊满竹、木、杉排供人选购;桑市和三鸟市:设在北帝庙一带,每日成交桑叶达10万余斤;茧丝市,在码头附近,旺造时收茧几百包,还有设在闸头一带的大头菜市及设在天后宫一带的杂粮市。

        从马宁圩旁边的小河涌,流入西江的入口,我们就可以看到新水闸后面有古老的小水闸,水闸旁边就是古老的镇龙圩街巷,可以看到破败的老屋上有“东宁客栈”之类的横额,街巷里还有荒废很久的古屋上大大地写着“理发”二字。在马东文化广场边上,还可以见到“洲田蚕房”的遗迹,那是桑基鱼塘时代留下的印迹。

       这些存留的鸿泥爪印,无不印证着古马宁堡是此地重要商埠。在过去,仅马宁堡所在的马东村就有三圩六市,可以想象,当年那些客货船们相拥入停泊在马宁河上,灯影绰绰,马宁圩则人影攒动,客栈酒家商铺处处活色生香。在马宁最古老的镇龙桥上,透过河边的榕树须,看到有骑马墙的高大华屋在月华下鹤立鸡群一般,令人陶醉。

       目前马宁堡的人仍然怀旧,在镇龙街和近圣里,一幢高大的骑马墙华屋和一幢高大的镬耳墙大屋采用的仍是青砖和传统的结构,龙船脊也扎实有样,不像一般仿古建筑那种使用水泥再涂灰绿再描白线以替代青砖,据说两间大屋的主人都使用了原来建筑的老砖,另外购入老的青砖修建华屋。

4、功夫举人

         当然,你可以看到经过路过的居民身形都颇为彪悍,他们似乎都是练家子。了解之后你会大吃一惊,原来马宁居然是流传在广东和海外的咏春拳流派其中一脉。

        马宁堡是永春拳高手陈华顺的故乡。陈华顺师承咏春派宗师梁赞,不仅得其真传,而且学会了梁赞高超的医术。陈华顺曾经是梁赞弟子中最得意的一位,他曾与黄飞鸿交手得胜而归,名声大振。梁赞所传拳术套路不多,他在佛山收下的徒弟也不多,后来在海外非常驰名的叶问其实是陈华顺的关门弟子。

        咏春拳传承到陈华顺一脉,在马宁形成了众多套路,据说已经有三十套不同的拳法棍法刀法套路,从而形成了套路最多的永春拳。这远远高于咏春拳宗师梁赞在佛山留的三套路拳法和在鹤山古劳传下的两套咏春拳法。看来陈华顺及其后人将永春拳发挥到了极致,自创了不少新的套路和拳法,并拓展到刀枪棍等等器械上。

        虽然有所发展,但永春拳仍然认为自己传承着少林功夫的精髓,在马东村一座小山上,永春拳一代宗师陈华顺的墓地,墓碑上书少林永春嫡传等等字样无不表明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当然,这些字眼突出表示了,流传在马宁的永春拳是才是正宗的少林永春拳法。

        我们不知道当年让咏春拳在岭南形成一个系统流派的梁赞给陈华顺这位爱徒传下多少套路,不过三十套拳法可能有点夸张,最靠谱的就是刚刚开始挖掘永春拳在顺德亦有流派时发现的十二套拳法,至于后来那些隐世的高手们再说的套路,基本上是有所重叠,或者只有小小变化罢。

        马宁堡不光光是武学传承地,也是一个文气很重的地方,也可以说是会武功的进士最多的地方。据悉,自开科取士以来,东西马宁是杏坛出进士、举人数目最多的地方,共有16名文进士,4名武进士,文举人36人,武举人6人,后来还走出了清末外事部员外、大学者何藻翔和现代著名国画家何漆园等等。

5、繁华褪尽

         千百年来,马宁堡为马宁都司衙所在,一直为马宁都首富之地,但近代马宁堡却渐渐衰落了。究其原因,一是水路经济的风光不再,依赖水网埠头构建的城镇重要性越来越弱于以陆路构建的城镇;二是近代马宁堡圩市经过两次重创,元气大伤,以至于再也难以恢复到昔日繁华的局面。

        第一次重创发生在北伐战争结束的时候。北伐战争胜利时,老百姓欢天喜地放鞭炮庆祝,新圩的“兴泰”纸料铺被街上窜进来的炮竹燃着,其时北风正猛,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殃及附近店铺百间,连坤甸木造的马宁水闸也被烧坏,据说大火足足烧了七天七夜,故有“北伐胜利,火烧圩地”之说。七天七夜不停地烧,一个繁华的商贸重地就这样毁于一旦。虽然后来重建,速度也不快,元气大伤。

        就在马宁堡的元气尚未恢复之时,马宁堡在1939年,遭到了灭顶之灾。大家都知道当年侵华日军的残忍和惨无人道,日军实行的三光政策曾经让中华大地消失了很多繁华的乡镇,马宁堡就是其中之一。1939年,日军攻陷马宁,首先火烧码头,继而入村,烧杀掳掠,无恶不作。马宁堡自此陷入几近荒芜的境地,三圩六市皆因战火而沦落,从此一蹶不振,旧梦成空。

        一直到1958年,杏坛公社成立,并且顺德与番禺合并成番顺县,马宁堡才真正跌落沉寂,昔日繁华的马宁堡渐渐变成数个安静的小村庄。

码头水下好多明清时期青花瓷片和陶器残片。
传说还有宋朝的陶片。  

原来停泊大船的码头如今只有小船在吟唱。 

江边小船孤独的身影。 

偶尔看到大船们穿过,但已经不会再停在马宁。 

喜食鱼干也是顺德等地的一种喜好。 

荒废的老屋里有生机勃勃的菜畦。 

 石板巷老砖屋,典型的明清风味。

大户人家必备的形状。 

深巷犹存留过去的美好。  

理发店紧闭门户,里面早已经空无一物,只有幻象…… 

庙宇虽破,历经风雨,仍在支撑着我们的信仰。 

在这个古老的雕花社稷坛上碑刻了马宁在宋代就已经很繁华。 

用老砖重建的大屋,很特别,很地道。要是现在大家都建这样的豪宅,一定蔚为壮观,直接让那些水泥糊出来的房屋感到落伍。 

镇龙街上最豪华的大屋,据说过去本来就这模样,屋主只是按原样翻修了。 

天后宫前挂着的木雕,十分精美。 

拱日门里有老街。 

老屋上的壁画表明了屋主对新式大楼的向往。 

码头边捕鱼的小船。 

 古老的水闸 

结实健谈的渔民告诉我码头的故事。 

马宁码头的防波围墙

字迹模糊了的东宁客栈 

祠堂里存放着过去的小船 

河涌里不是石墈,而是砖墈。 

掩映在老树下的镬耳屋 

 水口坊龙头社

马宁永春拳宗师陈华顺的家庙 

陈氏古墓上书有少林永春派嫡传佛山赞先生 

古老的蚕房代表着顺德已经消失了的耕作文明桑基鱼塘。 

办喜事,小伙们将拖拉机也贴上喜花。虽然现在开的都是豪华小车,但拖拉机仍在。  

新水闸就在老水闸不远处 

不知道是猫猫还是狗狗在河边的水泥路上留下印记。  

这儿曾经是赤脚医生的行宫。 

如今的马东市场,人很少,很安静。 

1958年杏坛公社成立,马宁时代结束,杏坛时代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不小心,我来到顺德有名的永春拳之乡,这里诞生了叶问的师傅
咏春拳宗师陈华顺故里
永春拳
永春拳1_标清
「古村推介」永春宗师陈华顺故乡——马东村
传统武术——咏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