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首台数字生物转换器诞生,马斯克的星际殖民梦将靠“传真生命”实现?


对大多数人而言,在有生之年实现殖民火星纯属科学幻想,但这并不妨碍有人另一种方式将生命送到火星。根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最新报道,基因领域传奇人物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正在来实现一个疯狂的想法:在地球和火星之间“传真”生命,他甚至找到了埃隆·马斯克进行合作。


根据最新的报道,克雷格·文特尔的路径很可能将是通过在火星上部署“数字生物转换器”(Digital Biological Converter, DBC)来制造细菌及有机体,从而逐渐改善火星的生存环境。马斯克表示,SpaceX会负责将设备运往火星,而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文特尔了。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数字生物转换器”可以接收远程发送的 DNA 代码,将其植入“通用型细胞”中,从而创造生命体。“我和马斯克已经详细聊过这个话题,也谈到了一些实施的细节”,文特尔表示。



图 | 克雷格·文特尔,生于1946年,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他最为知名的成就是开发出新的测序技术,采用了如“散弹枪”等一系列新的方法绘制人类基因的谱图,而且在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团队的竞争中后来居上,迫使竞争对手在最终与自己合作,最终在2001年初完成了99%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


实际上,这种“数字生物转换器”已经被克雷格·文特尔创立的 Synthetic Genomics (SGI)公司造出来了,就在位于圣地亚哥的SGI公司实验室中,看起来像一台小车一样,体积庞大。虽然这个设备看起来只是由很多小型机械和计算设备组合而成,它却能根据远程传送来的数字代码打印出病毒,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图丨 “数字生物转换器”(Digital-to-Biological Converter)


从去年开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SGI的科学家已经能通过从别处接收的基因信息来制造出常见流感病毒的DNA,并且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同时,他们也成功合成了一种能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


尽管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从DNA片段中制造出病毒,但这确实是第一次实现完全自动化,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


图丨克雷格·文特尔(左)正在莫哈维沙漠中收集微生物样本


“我们等待这一刻已经等待了近十年,现在终于能‘传真’生命形态了。”SGI的一位高管表示。如果成功,数字与生命间的转换必将引起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


虽然伊隆·马斯克和克雷格·文特尔两人对SGI的这项技术寄予厚望,甚至将其看作在未来实现星际间生命传递的重要途径,但与其想象科幻片一样的未来,倒不如看看“数字生物转换器”现在到底能做些什么。



直到今年五月份,这套“数字生物转换器”才初露真容。尽管现在只是台原型机,但可以预计到的最直接用途将是实现从疾病爆发源收集生物信息,并在最短时间内设计出相应疫苗,以及加速个性化治疗药物的生产。


不像克雷格·文特尔那样高调和名声在外,SGI负责DNA技术的副总裁Dan Gibson只专注于他的技术,而且行事低调。不过,他开发的“Gibson Assembly”平台倒是在生物技术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平台能够把实验室合成的DNA片段组合成相对完整的基因,相当于一条DNA的“生产线”。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生物转换器”的核心组件已经成功实现商业化的DNA打印机BioXP 3200。不管身处何地,只要 Dan Gibson 动动手指发条消息,这台设备就能开始工作。比如,当他坐在办公室里,向该设备发送一条指令,它就能立即使用预先装填的原料开始合成DNA。


图丨DNA打印机BioXP 3200


在今年五月下旬,Dan Gibson 在 SGI 实验室内正式对外演示了他们是如何利用BioXP 3200自动合成RNA、DNA、蛋白质以及病毒分子,完全不需人手干涉。


实际上,早在 2013 年初,BioXP 3200 DNA打印机就已投入实战。SGI公司和诺华制药曾测试过这种设备是否能利用来自流感爆发地区的数据,迅速构造出适合疫苗生产的病毒种株。


同年三月,中国报道了禽流感H7N9相关疫情,并在网上公布了该病毒的DNA序列。SGI的科研团队敏锐的察觉到“机会”的来临。据Gibson回忆,那天正好是复活节,他收到了一封邮件,得知禽流感H7N9在中国已经引起了很大关注,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该病毒的DNA序列。



两天后,SGI 利用 DNA 打印机成功合成了 H 和 N 基因(在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指能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苷酶),但这期间SGI的科学家们并不曾接触到任何含有该病毒的样本,纯粹凭借数字序列将DNA合成出来。诺华制药则在拿到 DNA 样本后,利用其双链构建含有新的遗传信息的病毒库以用于疫苗生产。


在那时,Dan Gibson 就产生了一个想法:难道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信息装进一个盒子里吗?正是那时,他关于“数字生物转换器”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四年后的2017年,他的想法最终成为现实,SGI公司将一台完整的“数字生物转换器”呈现在世人面前。


Dan Gibson本人也非常希望以这套设备为基础,发展出一个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产业。他说:“想象这样一副图景:亚特兰大的疾控中心将某种疾病,比如埃博拉病毒一个抗体的遗传信息数据发布后,世界上所有的医院就可以通过将数据导入‘数字生物转换器’来造出对症药。这并不是遥远的事,设备就摆在那里。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即将实现。”


图丨SGI的科学家向文特尔及投资者演示“数字生物转换器”工作流程


尽管如前文所述,“数字生物转换器”能将生命数字化,并且可用于各个领域,听上去极具前景。但事实上,它在生物信息传送方面的应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要建立小型病毒株库,因为这是大规模生产疫苗的第一步;而且为了满足突发的地区性流感疫苗需求,需要在鸡蛋中接种减毒病毒,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往往要耗上半年时间。


另外,由 SGI 转换器合成的 DNA 双链序列仍然会出错或者出现随机突变。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著名病毒学家 David Evans 强调:这种突变概率不论大小,对于制造疫苗或者药物来说,完全是不能接受的。FDA也不会容忍这种潜在的风险。


但即便如此,Evans还是表示:“虽然每一步看起来都不是很有新意,但组合起来却能通过数据来合成功能性DNA,这还是相当震撼人心的……如果能解决误差问题,绝对人人都想要一台!”


图丨加拿大著名病毒学家David Evans,上月宣布人工合成出“马痘”病毒,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的确,SGI公司目前离他们的终极目标“打印生命体”还很远,而且大多数生物学家不认为病毒算是一种活的生命,但SGI的科学家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在 2016 年,公司宣布成功合成了一种“最小细胞”,这是目前发现的拥有最小基因组的病毒,可作为一个“空盒子”来接收全新遗传物质。Gibson乐观的评论道,鉴于“最小细胞”也属于一种生命形态,因此还是很有可能最终实现生命体打印。


无论如何,包括伊隆·马斯克、克雷格·文特尔在内的技术支持者们相信,生命体打印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星际间的生命体传送。比如说,可把一台序列收集器送往火星或其他星球,来得到其任何生命形态或者近生命形态的遗传代码。


从概念上而言,将收集到的数据再传输给地球上的转换器,然后在一个高度安全的实验室中,也许可以利用生命体打印机重新组装出外星生命体。这听起来很科幻?但实际上,SGI 和 NASA 的团队早在2013年就开始验证这种理论的可行性了:


双方的科学家们在模拟火星环境的莫哈维沙漠中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包括将采集到的微生物样本进行测序和复制,整个过程在由客车改造而成的封闭实验室中进行,耗时26小时。


实际上,NASA内部有很多科学家都相信,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看来,殖民外星只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将人类基因代码写入细菌,将这些细菌送到太空,当抵达目的地后再将基因数据进行重新组装。


图丨NASA和SGI的科学家们在莫哈维沙漠中,模拟火星环境进行DNA相关实验


不可否认的是,将与生命有关的信号发往宇宙中似乎是一个更吸引人的话题。根据一种关于地球上生命如何起源的学说胚种论,生命是由流星或彗星带来的。因此,将“数字生物转换器”发送到宇宙中是人类的一种“回馈”行为——帮助生命散播到其他星球。


文特尔曾在与马斯克的谈话中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想在地球以外做些事情,比如说把这种设备送上火星,用来打印生物燃料或直接打印一个大气层,抑或是一些能为生命繁衍提供条件的营养物质。”


那么,哪种生命体或者哪段基因序列将成为“探路者”?事实上,文特尔已经成功地(但也是秘密地)将自己的基因组用于实验测试,为人类基因组序列打印提供了样本,而且相关实验结果早在2003年就已发表了。但是当被问及文特尔是否愿意在其他的星球重构自己的基因组,Gibson和其他同事们则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无可奉告。”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SA杠上马斯克?「“传真”生命」和「行星保卫官」同时问世,这脑洞太大我们慢慢品
数字生命——除过动物植物细菌和病毒的,第四种“奇特”生命体
人类能创造新的生命体吗?
被称作科学界希特勒的他,在用基因测序摆脱死神
科学家当上帝首“造”生命
为什么生命没有真正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