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古代瓷器的破口泡或爆釉点


    正常的古代瓷器上的破口泡或爆釉点,是在漫长岁月中,经物质运动,慢慢腾腾形成的。于是,很多收藏家相当注重研究瓷器上的破口泡或爆釉点,上图,是笔者收藏的古代瓷器,上有明显的破口泡或爆釉点。

    对古旧陶瓷的鉴定有四项内容:一是断真伪,二是断时代,三是断窑口,四是评价值。这四项内容中真与伪的鉴别是基础,真伪断不准,别的都无从谈起。鉴定时,一件被鉴定物只有三种情况:一是真品;二是后仿品;三是新仿品。运用自然痕迹检测的方法,可立即将新仿赝品剔除。另外有些古陶瓷只要判明了新老,时代、窑口的问题随之就解决了,如元青花,我国对它的研究只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历史上,明,清没有仿过元青花,仿元青花只是近些年的事,鉴别一件传统特征与元青花相似的瓷器,只要判明它是老的,就可以判定它为元青花了。

自然痕迹检测可以辅助断代。产生自然痕迹是一切古旧陶瓷器的普遍规律,痕迹的多少及轻重程度与古旧陶瓷器内在质量、生产时间、存放环境密切相关。如,熟知了各时代各窑口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轻重程度,据此是可以大体断代,但这不会绝对准确,因条件不同,元代器物的自然痕迹也可能多于重于宋代器物的痕迹,因此断代还应主要依据传统经验的方法,但自然痕迹检测可以作为断代的辅助手段,综合起来断代会更加准确。

自然痕迹检测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传统经验鉴定存在着局限性,所以人们又研究出一些科学仪器对古陶瓷进行鉴别,如热释光测年法、元素鉴定法等等。但热释光测年需要在鉴定物上钻孔取样,元素鉴定又受采集的数据不全面所限,所以用这些仪器鉴定,仍有一定问题,更何况如今造假者对热释光检测已有应对之法。另外这些设备谁也不能带在身上,在收藏者的直接交易中,往往很难先做这些测试再成交。而自然痕迹检测则不然,它只需四十倍以上带光源的袖珍显微镜,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观察检测鉴定,熟练掌握以后,对有的器物几秒钟就可知新、老,方便、快速、准确,这是现有其它任何方法不可比拟的。

    下面,以古代瓷器的破口泡为例子。破口泡,有人叫它爆釉点。破口泡或爆釉点的前身,是变色气泡,古代瓷器上,这种泡面受到的腐蚀,如果进一步加剧,泡面物质会继续脱落直至破口,于是,就升级为破口泡或爆釉点,我们将破口泡或爆釉点分成小、中、大三种:

      1.小破口:破口形态有的系圆形,有的系裂状,有的口部多边角,很不规则;

      2.中破口:破口的直径达整个泡面直径的一半左右,破口形态大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破口口沿边缘处一般都比较圆滑;

      3.大破口:气泡整个泡面基本齐根部脱落,因泡的基部边缘总或多或少还保留小部分泡面,所以大破口的边缘多不规则。

      上述小、中、大三种破口是大致划分,实际破口处于三者之间的仍有很多。

      破口泡主要有三种色泽:白,黄,青。大部分是这三种颜色,其它颜色,也有,但比较少。

      有的破口泡的边缘及泡内有凝集物或沙土。

古旧陶瓷器中,自然痕迹(如,破口泡或爆釉点)在有共性的基础上,还有大同小异,有一定的区别。每种古旧陶瓷器的自然痕迹,从细微处说,是特定的,应多看真品,要全面掌握每种古旧陶瓷器独特的自然痕迹(如,破口泡或爆釉点)的特征。我们现在研究破口泡或爆釉点,应当注意以上问题。

因新瓷工艺上的缺陷,个别新瓷器釉面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新瓷被强酸腐蚀,釉面上也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网纹。

正常的古代瓷器上的破口泡或爆釉点,是在漫长岁月中慢慢腾腾形成的。但是,不要痴迷这一点,因为,现在的作假者太狡猾:个别新仿制的瓷器釉面,也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新瓷被强酸腐蚀,釉面上也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网纹。鉴别时要注意从形态、色泽、分布、组合四个方面与真品上的自然痕迹加以对比。不要一见到变色泡、破口泡等就认为是老货,痕迹的区别是很细微的,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论古旧陶瓷器的自然痕迹》
古旧陶瓷痕迹
【收藏鉴赏】古陶瓷自然痕迹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瓷器鉴定中的“缺点”运用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明代宣德大缸 “宏观、微观” 解析◆◆◆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上手瓷片宏观、微观细图!!!
上海震旦博物馆 瓷器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