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航成乌克兰巴尔干化的牺牲品
2014年07月18日 15:49 PM马航成乌克兰巴尔干化的牺牲品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者 孙兴杰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
祸不单行,马航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马航MH17在乌克兰上空意外被导弹击落,让还没有从MH370阴影中走出来的马航雪上加霜。乌克兰乱局的悲剧效应就这样冲击到包括马来西亚、荷兰在内的欧亚国家,更令人悲痛的是飞机上200多名乘客成为乌克兰内乱的无辜受害者,此时可能更为悲剧的是,凶手是谁可能又将成为悬案,因为这背后有太多的地缘政治和大国利益纠葛。
MH17被击落之后,过境乌克兰的300多航班将绕乌克兰而行,MH17以血的惨剧告诉了世人目前乌克兰局势的险恶。在悲痛的同时受害者家属最想知道谁应该对这场悲剧负责,但是乌克兰东南部已经呈现出犬牙交错的态势,乌克兰政府、亲俄武装以及俄罗斯都是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对他们来说,将自己从这场意外悲剧中洗脱干净责任已成为首要的目标,这也是地缘政治博弈的残酷之处。
悲催的马航“意外”中招。在这意外的背后是乌克兰东南部地区形势的急剧恶化,本周以来乌克兰军方的运输机和战斗机被击落,而飞行高度超过26000英尺,乌克兰该地区的禁飞空域高度是32000英尺,MH17的飞行高度为了33000英尺,从理论上来说,马航的机长可以免责。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乌克兰东南部的顿涅茨克地区已经成为战区,民航的最高价值应该是安全,安全还是安全,就这一点而言,马航显然没有贯彻,带着几百号人穿越顿涅茨克的战区。本周以来,乌克兰已经有战机被击落,这说明这一地区已经不适合民航飞机过境。
事实上乌克兰已经陷入内战,加上外部大国的介入,顿涅茨克已经成为俄罗斯与欧美博弈的“麻将桌”。也不能因为“乌克兰内战”没有被提出来,就忽视顿涅茨克地区的危险性。
MH17的悲剧再次让人们将视线转向乌克兰,自6月27日欧盟与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签署贸易与政治协定之后,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更加紧张,值得玩味的是,在与欧盟签署协定之后,乌克兰政府宣布与叛乱州的临时停战协议作废,而普京则呼吁双方能够将停火协议延长一个星期,但是乌克兰政府并没有给面子,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将伴随一个民主转型的乌克兰左右。
乌克兰得到了欧盟的背书,乌克兰政府也就没有必要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进行谈判了。
乌克兰政府军动用空军对“叛乱”地区进行空袭,最近几天,乌克兰战机接连被击落,足见反政府武装的装备与技战术水准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6月末,反政府力量宣布已经拥有先进的“布克”导弹系统,足以击落政府军战机。但当MH17被击落之后,他们又撤销了这一声明。反政府武装也没想到这一声明会沾上这么大的麻烦,俄罗斯总统普京则第一时间认为,飞机坠落的国家应该负责,将矛头指向了乌克兰政府。而不少媒体认为乌克兰军方的嫌疑也不小,因为要在高空击落飞机需要很高的操作水平,反政府力量未必有这样的设备和技术熟练程度。
在真相未明之前,有嫌疑的三方都尽力洗脱责任,美国国务卿克里呼吁立即停火,组成调查组以得出客观公正的事实。然而这种看似理所当然的要求在目前很难实现,因为MH17的悲剧已经成为乌克兰局势恶化的牺牲品,如果民航飞机持续从顿涅茨克上空经过,谁也不能保证其它飞机会不会被击落。
乌克兰政府军此前宣布“清剿”行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只剩下顿涅茨克一地了,在乌克兰政府军加紧进攻的同时,欧盟和美国也收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可以说,MH17飞越的空域是两场战争的战场:乌克兰内战和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战场。
自克里米亚之后,欧俄博弈的战线从乌克兰的西部边界线转移到了东部边界线,从更长的历史来看,欧洲的火药桶从巴尔干转移到了乌克兰。今年是一战100周年,100年前的今天,欧洲大国正在忙活着怎么开战,奥匈帝国制定了对塞尔维亚下最后通牒的方案,而俄罗斯已经得知这一消息,法国的总统普恩加莱正在去俄国的船上。等到下一个月初,欧洲人正是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战争泥潭。100年后的剧情是否会在重演呢?
历史的细节不会重复,但是历史的逻辑却不断复活,乌克兰会不会变成巴尔干?事实上它已经在巴尔干化的道路上。
首先,围绕乌克兰博弈的各方已经没有最基本的信任关系了,这也是顿涅茨克地区冲突烈度快速上升的根源所在。欧盟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日加强硬,如此一来,基辅就越不可能让乌东南部走“克里米亚模式”的覆辙。
一个与欧美关系日益紧密的乌克兰将成为俄罗斯的难题,进一步压缩了普京所认定的地缘战略空间。普京的如意算盘是希望乌克兰的纷争止于克里米亚,而乌东南部的动乱能够变成俄罗斯可资利用的工具,至少可以挟制基辅政府。当基辅铁了心倒向欧盟之后,俄罗斯方面就宣布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最大的后果就是乌克兰东南部变成内战的战场,而MH17则成了这场战争的“中弹”者。
其次,暴力按照螺旋上升的轨道前进,战机被频频击落,这应该是冷战以来最值得关注的内战,相比于叙利亚、伊拉克,兵器的水平停留在枪炮水平,而乌克兰则在短时间内进入了导弹对抗的水平。
一方面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大量的军火库,反政府力量可以比较轻易地获得这些先进的武器;另一方面乌克兰内战战场靠近俄罗斯,若俄罗斯将这场战争视为威胁,那俄罗斯的武器进入乌克兰也不是难事,况且很难区分俄乌的武器,因为他们同出一源。有了导弹,并不意味着一定使用,政府军的站机与反政府的防空导弹相遇,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谈判,至少短期如此。
最后,对峙双方彼此恐惧。乌克兰担心自己的软弱会让东南部各州分离活动更加激烈,所以不能纵容,欧美也对俄罗斯不放心,认定俄罗斯不希望乌克兰稳定,还会继续克里米亚的游戏。而俄罗斯则感受到欧美扶植乌克兰带来的威胁,虽然普京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签署欧亚经济联盟,但是欧盟与黑海的三个前苏联加盟国也签署了协议。此外,这场地缘政治斗争还夹杂着意识形态的角力,乌克兰等国向民主转型,而俄罗斯则被指责是民主倒退,冷战的剧情以另外一种形式再重演。
MH17的悲剧会不会扭转乌克兰的局势呢?有观点认为若是反政府力量击落MH17,那局势可能缓和,因为俄方会规制反政府力量,这种观点未必可信。若是乌克兰军方所为,难堪的是欧美,欧美是不是还有足够的理由支持一个击落民航客机的政府呢?要得出客观公正透明的结果几乎不可能,双方都在争抢黑匣子,而据报道称反政府力量已经拿到黑匣子,可以预见,黑匣子很快会到俄罗斯。MH17真相不幸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
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各方没有理由将MH17的受害者卷入这场难以了结的博弈,而且从技术角度来说,要查清谁击落了飞机也不是难事。以调查MH17为契机,各方需要将战争姑且冷冻以来,既给受害者以真相,也为各方的斡旋提供时间。
能否达到这一目标取决于美俄两国,若是制裁与口水仗继续,那MH17的受害者将继续被搅合在这个火药桶之中。人类的同情心能战胜地缘政治的冷酷吗?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责编霍默静mojing.huo@ftchinese.com
相关文章
美国对俄罗斯展开新一轮制裁 2014-07-17
北约欲反击俄罗斯网络信息战 2014-07-14
正视变化的世界 2014-07-09
全球既成秩序是否遭遇挑战? 2014-07-04
乌克兰总统下令攻击亲俄分裂武装 2014-07-01
俄乌总统磋商停火可能性 2014-06-18
塑造世界格局的三大事件 2014-06-12
世界迎来大国竞争新时代 2014-06-09
G7对俄罗斯设定新制裁门槛 2014-06-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事评论】乌克兰内战会扩大吗?
杰巴利采沃之战:乌东著名战役,民兵大败官军,乌克兰被打断元气
击落马航客机最大嫌疑是乌克兰
乌克兰向俄罗斯“服软”?希望举行顿巴斯谈判会议缓解局势
欧盟制裁加码俄欲“鱼死网破” 俄或对北约宣战
乌克兰危机走向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