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派太极拳源流揭秘》------李师融著
《北派太极拳源流揭秘》                                               - -----李师融著

前言 

   有关太极拳的历史源流问题,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是无丝毫争议的。人们均遵循传统,崇奉武当丹士张三丰为祖师。但三十年代以后,唐豪先生为叮迎合时事而非学术考证的需要,否定了张三丰其人与张三丰创拳说,而将负载有博大精深道家文化内涵,经过历代道门研创发挥并形成众多道门派别,逐渐流入民间的太极拳,轻率地加在与传统道学毫无薰陶环境的河南温县陈家沟“闲来时耕田,闷来时造(访)拳”的文庠生陈王廷头上。把一个仅是陈式太极拳的奠定者,说成是整个中国太极拳的发明创造者,造成了太极拳源流历史的严重扭曲性失误与混乱。
     现在回头看,唐豪那时所能造成的恶劣影响,除了他把持着武学论坛的一言堂外,有关张三丰、王宗岳这些人物的相关史料较少,而且疑点也多,故而未能形成争鸣的局面。
 自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进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年代,有关太极拳源流历史的考证、争鸣,再次摆到中国太极拳界的议事日程上。近20年来,伴随着中国武术史料的不断新发现,和研究考证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加大,对于张三丰集大成地创造了太极拳这一历史地位的确立,在海内外太极拳界的绝大多数人中已达成共识。在此期间,有许多轻淡名利而献身真理的太极拳史研究家,经过艰辛努力,取得了不少全新的研究成果。
    李师融先生便是这些献身真理的太极拳史研究家之一。李先生是杨式太极拳传人,但他不拘门户,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研考文史,对历史源流进行认真的澄清,这些年来,在《武当》
及相关刊物发表了不少研究争鸣文章。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李先生近年为武当拳法研究工作奉献的又一重大成果。尽管本书某些内容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某些观点只代表李先生一家之言,但不可否认,本书在已有的太极拳史研考上又有一定深化,而且也解决了一些以前尚未解决好的疑难问题。无论如何,本书的出版实为太极拳文库增添了光辉。为此,特向李先生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谢意!

                                                   -谭大江2000年5月于武当山下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研究澄清太极拳源流的必要性
第二节   二十世纪各个阶段的源流观
第三节   拳史考证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   张三丰创“十三势”之考证

第一节   张三丰年代考
第二节   张三丰创“十三势”之考证

    第三章王宗岳及古拳谱之考证
 
第一节   王宗岳是太极拳经典的著作者,是近世太极拳的奠基人
第二节   关于王宗岳时代之辨伪
第三节   王宗岳拳谱之传世途径考
第四节   王宗岳“十三势”古谱之原貌考证
第五节   王宗岳《太极拳论》著于何时

   第四章   蒋发与赵堡太极拳派之考证

第一节   破解蒋发年代的历史疑案
第二节   蒋发与陈王廷是否存在师徒关系
第三节   蒋发生卒年考(附:《蒋发传略》)
第四节   赵堡太极拳是一个独立的拳派

   第五章    太极拳谱真伪辨

第一节   杜育万拳谱辨真
第二节   杨氏拳谱与“乾隆抄本”辨真
附:   关于“清初王宗岳”一说之甄辨
第三节  黎锦忠传“赵堡历代传人谱”之考析
第四节  《陈长兴十大要论》、《用武要言》是后人托名的抄袭之作

   第六章  陈王廷及陈式太极拳考证

第一节   评唐豪的作表作——《太极拳之根源》
第二节   陈式太极长拳、十三势、《拳经总歌》是太极拳的原始拳架和拳论吗
第三节   王宗岳拳论在陈鑫著作中的体现
................................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研究澄清太极拳源流的必要性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源远流长。据吴图南的考证,在南北朝的梁元帝时代(公元552——554年)徽州之程灵洗得韩拱月之传,已有太极拳的雏形(注:当时的拳,未有“太极”之名,但按拳理,可归人太极拳类)。其后五百余年,即北宋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7年),该拳传至程班,拳名称“小九天”。唐代许宣平也创“太极拳”名为“三十七”(或称“三世七”),数百年后传至明朝之宋远桥。民国初,有宋书铭者,自称宋远桥之后人,精太极拳,并传有宋氏拳谱。
    北京之太极名家许禹生对宋书铭之拳艺,有一记述云:“有宋书铭者,自云宋远桥后,久客项城幕。精易理,善太极拳术,颇有所发明。与余素善,日夕过从,获益匪鲜。本社教员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多受业焉。”(引自许著《太极拳势图解》京城印书局1921年版,第10页)       吴图南曾根据宋氏所传之“三世七”,参照杨、吴两式之拳理,创编《吴图南三十七势太极拳》,该拳在于志钧著《太极推手修炼》(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本)第三章有专门的传授。许宣平所创之“三世七”,在明初张三丰创“十三势”时,也有所继承。
    在古谱《张三丰承留》记有:“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予来,字著宣平许。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虚灵能德明,理令气形具。万载咏长春,心兮诚真迹。三教无两家,统言皆太极。浩然塞而冲,方正千年立。继往圣永绵,开来学常续。水火既济焉,愿至戎毕字。”(转引自杨振基《杨澄甫式太极拳》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三版本314页)其中“字著宣平许”一句,说明了张三丰的“十三势”,在拳理上继承了许宣平的“三世七”。此外,唐之李道子所创“先天拳”,胡镜子所创“后天法”均为中古时代所传之太极拳雏型。对近世之太极拳均有奠基作用。其流传的拳谱,仍为今人所珍视。因此,吴图南认为;明初之张三丰创“十三势”,仍未能算是太极拳的最早创始人,而是集其大成的中兴者。
     
    然而,中国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各拳,因史料缺乏,历代传人世系现无可考,且与现代流传之赵堡及陈、杨、武、吴、孙等流派无直接的源流关系,故本书对此暂不深究,而着重研究近世的太极拳源流。
本书所述之“近世太极拳”,是以张三丰明初所创之“十三势”为源头而流传至今的各派太极拳,经历时代约为六百年。
    “十三势”是现代太极拳之母拳。目前各派太极拳所遵循的拳理及架势,均以“十三势”所传之拳谱为准。据古传拳谱所述,“十三势”为明初之武当山丹士张三丰所创,在道家内部秘传数代,约在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才从道家传人俗家。由云游道人授予山西之王宗岳(讳林祯)。王宗岳将师传之张三丰拳经歌诀注释成文,是为拳论。王宗岳之系列拳论及张三丰的歌诀(如《十三势歌》、《打手歌》等),后世太极拳家均奉为经典,世代相传,发扬光大。这些拳谱就是太极拳传世之衣钵,是研究太极拳源流的主要证据。深入分析研究古拳谱的本来面目,就可以发现近世太极拳的真正源流。离开这一证据而去作主观分析,则会得出错误的观点。
   
    二十世纪以来,太极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发展阶段有三:
    
    一是清末到30年代。由杨禄禅(或称杨露禅)祖孙三代的努力弘扬,打出了“杨无敌”的声誉,并且在健身祛病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开创了第一次“太极热”的局面。杨澄甫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次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在国家体委组织下,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创编了简化太极拳并在全国普及。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到现在,是我国武术走向繁荣走向世界的新时期。太极拳在这一高潮中,普及面最大。1978年,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推动了太极拳的普及,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而且传到五大洲诸多国家。90年代的全民健身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太极拳的蓬勃发展。在这一形势下,中国人民以及外国的太极拳爱好者都有所关注太极拳的起源及其发展史,都有需要深入了解我国太极文化的丰富内涵。然而很遗憾,我国太极拳源流的真面目,从30年代后便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传统的源流观被否定—了,代之而起的是唐豪提出的观点,即以清初的河南陈家沟陈王廷为我国太极拳的首创者,否定了明朝及中古时代的源流。这一否定,不是以真实的历史去否定错误之观点,而是以谬误取代史实。建国初期,唐豪任职于国家体委,专事武术史的研究,凭借了这——优势地位,使得其所宣扬的谬误源流观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缺乏百家争鸣、只有一家独言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得以长期存在。在组织上,在上层人士中,影响甚深。80年代以后,武术趋于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良好气氛,太极拳源流观,接受了社会的检验,唐豪的源流观逐渐为群众性所新挖掘出的史料、证据及研究结果所否定。历史走向正本清源的新阶段。
    为了及时地总结近年来关于太极拳源流的研究结果和有关的史料、证据,提供给世人了解和给后继研究者进一步完善,因此,作出公正客观的结论,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节:   二十世纪各个阶段的源流观

    二十世纪以来,对近世太极拳源流的看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兹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初(及稍前)到30年代前后。这一时期的主要观点来自杨禄禅、武禹襄之传。杨、武、吴、孙、赵堡诸派各家之著作,均尊张三丰为太极拳之祖师。其依据主要是师传之拳谱注有“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由于史料的缺乏,对张三丰的所处朝代,不甚明确,多引用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中所述之内家拳传人谱,把张三丰作为北宋徽宗时代人。其后的传人,则分南北两支派,南支则传明朝之王宗、陈州同、张松溪,以至于清初之王征南、黄百家,也称“江南派”、“温州派”、“浙东派”。由于后世流传不广,当时疑其已失传。北支即由云游道人传明朝中叶之山西王宗岳,再传河南温县赵堡之蒋发,赵堡蒋发数传至陈长兴(另一说法是蒋发亲传陈长兴,对蒋发之时代,有分歧认识)。陈长兴传杨禄禅而形成杨派。长兴传子耕耘,数传至陈发科乃公开传世,是为陈派。杨禄禅传子班侯,再传满人吴全佑,吴传子吴鉴泉,乃成吴派。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到河南赵堡,投师陈清平,深得太极拳之精髓,复结合自己之实践,创立武派。再传至郝为真,乃光大于世。郝为真传孙禄堂,孙将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之理合一,而创孙派。此形成赵堡与陈沟并存之六大流派。
    这些源流观基本是正确的。原因在于古之拳师把尊师重道视为武德之本,没有争夺发明权的私心。前辈祖师所传拳谱之文字记述,恪守不忘,认祖归宗。值得指出的是,陈长兴传杨禄禅时,以张三丰为祖师而传,没有说其九世祖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从赵堡陈清平处所获悉的源流,也同赵堡派一样,尊张三丰为祖师。这从武禹襄之孙武莱绪所写的《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中:“太极拳自武当张三丰后,虽善者代不乏人,然除山右王宗岳著有论说外,其余率皆口传,鲜有著作。先王父著有《太极拳解》、《十三势说略》复本心得,
    阐出《四字诀》,使其中奥妙,不难推求,诚是技之圣者也。”可以看出武派继承赵堡之源流观,尊三丰为祖师的一致性。陈清平曾从陈家沟陈有本习过拳,但主要从赵堡第六代掌门张彦为师。陈清平没有从陈有本处获得“陈王廷创太极拳”之说。可见,陈家沟人在陈鑫以前,没有争夺太极拳发明权的私欲。陈沟人直到1928年仍盛传“蒋发为陈王廷之师”的说法,可以佐证。
    这一阶段的源流观存在的弱点,是对张三丰、王宗岳、蒋发这三位先驱人物的时代不甚了解。有人误把内家拳传人西安王宗当作“山右王宗岳”。对其时代,有说是元世祖时人,有说是清初人,有说是明朝人,莫衷一是。对蒋发的时代也有讹传,有说是清乾隆时人,有说是明末清初时人。由于时代弄不清的疑点,成为第二阶段否定这一阶段源流观的突破口。
    
    第二阶段,从本世纪.30年代初到80-90年代,长达半个世纪以上,代表性观点是唐豪所提出的“明末清初之河南陈家沟陈王廷是中国太极拳最早的创始人”。唐豪要树立这一观点,必然要否定前于陈王廷的太极拳史,主要是要否定张三丰、王宗岳、蒋发三位先驱的功绩,及否定蒋发于明万历年间缔造赵堡太极拳派的史实。其所用论据说法概述如下:
    (1)对张三丰创“十三势”的否定。一是把古谱中的旁注“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一语,诬为杨门弟子陈微明所伪造,并认为张三丰不会拳术。黄宗羲所述张三丰创
内家拳为“夜梦玄帝授之拳法”是后人附会神仙之证。
    (2)对王宗岳的否定。只把王宗岳的年代后延到清乾隆年间,在陈王廷之后。其依据是一份来历不明,作者不明的《阴符枪谱序》。此序也未曾公之于世,未为社会所检验。序中有记述,“阴符枪”的创编者是“山右王先生”。清乾隆末年,这位“王先生”仍在开封、洛阳一带教书,距陈家沟不远,推测其曾到陈家沟学过太极拳,以后才著《太极拳论》等拳谱。以上的分析,均无实据,破绽百出。其实,《阴符枪谱》的作者是王学定,序中所写的“山右王先生”经考证是重抄原件后篡改而成。冒充王宗岳,其目的是为树立陈王廷而否定明朝王宗岳之功绩。 
    (3)对蒋发的否定。因陈沟的宗祠存有陈王廷和蒋发并绘之画像,”树人深知蒋发与陈王廷同一时代,不便在时代上后延,只好说蒋发是陈王廷之弟子,但提不出任何依据。
    (4)对蒋发于明万历年间创建的赵堡太极拳派,则利用其过去封闭保守,拳不出村,世人对赵堡拳史一无所知的现象,否定从蒋发传至陈清平的七代传人的拳史。而利用陈清平早期曾向陈家沟陈有本学过拳架一事,则说赵堡太极拳是从陈家沟分支出来的新架,名之为“赵堡架”。
    以上的论述破绽甚多,当时即被太极拳名家徐震(字哲东)所识破。徐震于1937年著《太极拳考信录》一书,予以批驳。但该书只印1000册,影响不广。未久即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乱动荡形势,无法再版普及,其观点鲜为人知。建国后,唐豪在国家体委任职,专事武术史之研究。唐豪的源流观在国家体委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后又得太极名家顾留馨的配合,且有所大力宣扬。1964年由顾留馨整理,并以唐豪、顾留馨署名的《太极拳研究》,1982,年,顾留馨著《太极拳术》,大力宣传唐豪的源流观,在上层人士中影响很深。但民间的拳家对此多有异议,尤以赵堡拳派之传人,对此颠倒历史的说法,反应最大。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这一阶段正处于武术发展的盛世,武术书籍及期刊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尤其在邓小平同志给日本朋友题词“太极拳好”的指引下,在90年代的全民健身活动高潮下,太极拳的普及得到空前的发展。在邓小平同志提倡和恢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的学风教育下,武术界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气氛日益增强,太极拳的广大拳友关心源流问题,开始在书刊上发表争鸣文章与史料,对唐豪的源流观进行检验与批评。在社会舆论的检验下,唐豪的系列论点逐步崩解。但在上层人士中仍有一定的信奉者,其主导地位虽有所削弱,但仍未消除。
    这一阶段的群众性检验与考证的重要进展有:(1)查明了创立内家拳“十三势”(太极拳)的武当丹士张三丰是在明朝初期创立,而不是北宋时代。这样,就理顺了张三丰与西安王宗
(明朝成化年间之内家拳传人),以及张三丰数传太极拳至山西王宗岳(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太极拳宗师)的时代接轨问题。(2)揭露了唐豪利用《阴符枪谱》的作者王学定冒充王宗岳的作伪行为。初步证明了“王宗岳是明朝人氏,其弟子蒋发是明末清初人氏,是赵堡太极拳的第一代宗师”的传统源流观。(3)考证了王宗岳所传的古拳谱经歌诀的注释,其中的旁注“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等语,是注释者王宗岳的原注,非后人所加,确证了张三丰创“十三势”的史案。(4)初步断定民国初期流传的《陈长兴序》是后入托名之作,是对蒋发时代的歪曲。(5)通过古谱乾隆抄本及与杨氏拳谱的来历考证,证实了王宗岳拳谱传人了陈家沟,有力地指导了陈式太极拳的振兴。“乾隆抄本”及杨氏拳谱均出自陈长兴之传。陈长兴所获之王宗岳拳谱,则是在乾隆年间从赵堡传人。(6)证实了赵堡太极拳早期的1-6代传人蒋发、邢喜怀、张楚臣、陈敬伯、张宗禹、张彦是完全独立的客观存在。陈清平的主要师承是张彦。陈清平是赵堡的第七代掌门,而非陈家沟的分支。从而,赵堡派在社会上获得了公认。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太极拳源流已从个别权威说了算,转到社会共同检验的新阶段。“实践检验真理“的正确思想方法,开始取得初步的胜利。

第三节  :拳史考证的原则与方法

     考证方法是一个常识范围内的问题,似乎不值一提。本书专以一节来讨论,是考虑到当前存在的许多认识分歧归根结底是由于对考证方法的忽视或无知,往往凭主观上的偏爱,而对史料不加分析地作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所致。
    考证拳史的思想方法.与同研究其他社会问题一样,要遵循“实践(这里曾有N个字)在拳史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值得注意。用不同的思想方法来处理同一史料,会出现各种不同甚至彼此相反的论点。举一例看:在陈家沟的《文修堂抄本》上,有陈鑫于1928年(80岁时)写下的一篇短文,内容是告减村人“不要再说蒋发是陈王廷之师,不要说陈氏之拳是蒋氏所授。因陈王廷是明朝人,蒋把拾(蒋发)是清乾隆时人,人木同时,且蒋氏之道统不及陈王廷深,不配当陈王廷之老夫子,何得胡言乱语!吾之所说虽不能为陈氏增光,也不致辱没祖先”(大意)。面对这段资料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陈鑫乃陈家沟村中见识广博、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言必实,呵作证据,说明蒋发是乾隆时人。而村人群众所说的陈王廷之仆,则非蒋发,有人说应是蒋发之父。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蒋发长期在村内生活,众所共知,并非高深奥妙之学问。群众的眼睛最亮,心地最纯朴,而且无争夺“发明权”的私欲,能客观地反映三百年来久传不衰的史实。陈鑫虽然见识较广,但从其著作中树立陈卜为太极拳创始人,以及上文末句中的光宗耀祖私心,干扰了实事求是的叙述。故此文实质上是借口“人不同时”来掩盖蒋发传技陈王廷之史实。并从文中所述“蒋发之道统不及陈王廷”一语,已流露出二人是同一时代的对比;又根据考证的常规,在陈沟村中发生之事,仅有陈鑫一人之说,无第二份证据相佐,故对乾隆蒋发之说,应该否定。鉴于1931年唐豪来村调查,村人仍如实对唐豪反映“蒋发为陈王廷之师”,这就可以反衬村人之说是最可信的。
    以上两种看法,本质上,前者迷信权威,不相信群众;后者则以当地古今群众的共识视为客观反映史实的证据,并坚持:考证历史必须有两份证据相佐才能定论的严格要求,不能以陈鑫一人之说为准。这是符合实践(N个字)方法。通过此例,读者可以对类似的认识分歧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为了使读者对于太极拳源流的各种说法有一辨别是非的公正标准。特将本书所采取的考证原则列后,读者若认为这些方法是正确的、客观的,则以此来鉴别本书的论述及唐豪的论述,谁是谁非,择其真实者而从之。也可对本书中存在某些不符这些考证方法的错误之处批评指正,以臻完善。

     本书考证拳史的基本原则是:

     1、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上,观察和分析太极拳源流的本来面目,摒弃宗派偏见的干扰,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对派。尽管本书的总体观点是对唐豪源流观的否定,桓对唐豪所述之史料,凡有部分能反映史实者,仍选择采用,不绝对排斥。例如唐豪肯定蒋发为朋末清初人,曾任李际遇部将,李事败后,蒋投靠陈王廷匿名为仆之说,笔者认同此说。对于批判唐豪源流观的太极名家徐震先生,笔者对其治学态度(N个字)的分析,总体上是崇敬的,并步其后尘而继承之。但徐氏也因历史资料的局限而存在局部的失误。对此则以新的史料证据而补正、更新,不完全因循其论点。例如徐氏误信唐豪的《阴符枪谱》之说,把王宗岳定为清乾隆人氏,采用陈鑫在上例中的说法,把蒋发定为乾隆。人氏,本书予以更正。
    2、坚持“实践检验真理”这一原则,不迷信任何权威。对权威之说,也应检验其论据是否可靠,正确者采用,错误则指出。例如,对于内家拳的创始人武当丹士张三丰的考证,本书认为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中所述之人物是可信的。但张三丰创拳的年代,应是明朝初期,而非北宋徽宗时代。经过检验,予以更正。
    3、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史料。对待基本正确的史料,若看到其中存在某些不足或不实的部分,也要剔除之;对待存在错误论点较多的史料,其中有某些可供采用的材料,可择其部分而参考,不绝对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但对蓄意制造的伪证,则不引用其中材料。
    具体的考证方法,原则上参考现今法院处理纠纷案件,公正地取证判案的方法。结合拳史考证的特点,分述如下:
    (1)尽量排除史料中的宗派偏见干扰:由于唐豪等名家在30年代以后,提出陈王廷首创太极拳之说,致使现代的一些陈氏传人著作中,对陈王廷的记述有夸大不实之倾向,对赵堡拳派则有兼并的提法,不够确切。故选用陈家沟有关陈王廷史料,应以30年代以前的说法为准。
    笔者虽是杨式太极拳的门人,但对杨式太极拳的著述中存在失误之处,也不掩盖,而予补正。如杨澄甫委托其弟子代笔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自序》,记述有杨禄禅面谕杨澄甫的对话,其中有“陈长师,乃蒋先生发之唯一弟子”一语。经考证,杨禄禅卒于1872年,杨澄甫生于1883年,祖孙不可能会晤谈话。此说是代笔者据当时社会流传的《陈长兴序》而虚拟的说法,应当澄清。
    (2)重证据,轻传说,除伪证,勘讹误:对一切史料,均应了解其来源与依据,甄别其可信度,进行分类,分别对待。原则上分为四类:—·是证据,二是传说,三是伪证,四是无效资料。
    证据是指来源清楚,有本人或前人的直接见闻为据者,可作为考证之依据。如拳谱中前人传下的传人事迹史实,基本是可信的,也可能在枝节上有少许差误,但不影响主流。名人的家谱或墓碑在年代考证上也有证据价值。在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流传于当地群众中的口头传说,经甄别后,可取其真实部分,引以为据。
    传说是指来源不明,缺乏前人之直接见闻,流传于民间,或被名家采用而上了书刊的资料。传说的参考价值稍低,流传年代越久,失真越大。对传说可适当参考其中可信的少部分,但不宜全凭传说而作结论。
   伪证是在文字中虚拟当事人的口气,以冒充直接见闻而歪曲史实者。或以某项史料,从中篡改其人物、事迹而欺世者,也属此。
   无效资料,是有疑问而不适考证使用,其史料来源也难以确认的资料。如访问记录,未经口述者过目,或在口述者去世后,才发表的记录,与口述者的其他文字著述有矛盾者,不宜采用,作无效资料报报废。只有分别不同等级的史料,才能去伪存真.去讹存实,得出可信的结论。
   (3)作结论必须有两份以上的证据相互佐证,切忌凭一面之词而拍板。只有一份证据可得出初步看法,不宜用肯定口气作结论。待有两份证据相互印证后才作定沦。初步看法也有发表价值,可供后人以其他证据予以肯定或否定。
   (4)从“破”与“立”来看是非:两种对立的观点争论,谁是谁非,判断的方法最简易者是看双方的“破”与“立”。真理是从破除谬误中确立起来的。(N个字)在争论中,不敢破对立的观点,只能避免交锋,各说各的,只“立”而不“破”。凭此特点鉴定,便可识别谁是谬方。细审其论据,必能找出破绽终而破之,使分歧趋于共识。
   (5)严格杜绝以臆测分析代替证据而作结论,进而推论其他:推理分析可作为一种假设看待,属主观的范畴,不能代替客观的证据。它可以提出假设,让后人检验和进一步证明,但未成熟的分析推断,不能作为论据而进一步发挥,以否定前人的论断。唐豪的源流观就常犯此弊。

     第二章
          张三丰创“十三势”之考证

    第一节   张三丰年代考
   研究武当内家拳及太极拳的源流,常常遇到两个张三丰的问题。一是北宋徽宗时代的张三丰,清初史学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说他是内家拳的创始人。另一个是《明史》中所记张三丰,是元朝定宗二年(1247年)出生,活动至明朝时代的人,对内丹修炼术有卓著贡献,长寿二百岁以上,留有系统的内丹功法著作,明太祖朱元璋及永乐皇帝均召见或寻访过。二人的经历、特征,极为相似。究竟是二人或是一人?创立内家拳、太极拳(古称“十三势”)是哪个张三丰?。一直是个悬案。90年代以来,经过充分的考证,确认元明时代的张三丰实有其人。内家拳、十三势均为其所创。至于北宋时代有无另一张三丰?目前看法,尚不一致。由于北宋张三丰的史料很缺,此说暂不定论,留待后人深究。但考证太极拳源流与“北宋张三丰”无关,故本文不予详细讨论。

一、内家拳创始人张三丰的史料简介
   
   清初之史学权威黄宗羲(又称黄梨洲,1610-1695),在康熙八年(1669年)为内家拳传人王征南(来咸)之逝世撰写《王征南墓志铭》,详述了内家拳的源流。这是研究武当内家拳最早的一份史料,也是由历代内家拳传人如实记述的证据。现将其中有关源流论述,照录如下: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拳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
   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能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授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皆各有授受。昆山传李天日、徐岱,天目传余波仲、吴七郎、陈茂宏;云泉传卢绍歧;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继槎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
    这—史料当据王征南生前所述而记,征南之说也是据历代师传之说,在人物上是可信的。但事迹方面,夜梦神授拳法,显系托名,寓有它义。这一点,成为后人否定张三丰创拳的把柄。其实,黄宗羲之子黄百家,是王征南之徒,对内家拳史比其父更为了解。黄百家著《内家拳法》—书,对三峰之术是如实描述,不附会神话,较为实在。文曰:“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纠正了夜梦神授之说。至于张三丰、王宗、陈州同的活动年代,有待考证。
   清初,王士祯(1634—门11)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顺治之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与蒲松龄善。康熙年间,阅蒲著《聊斋志异》之原稿,在《武技》篇后写一眉批曰:“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三丰之后,有关中人王宗。宗传温州陈州同,州同为明嘉靖间人。故今两家之传盛于浙东。顺治中,王来咸字征南,其最著者,鄞人也。”又云:“征南之徒,又有僧耳、僧尾,二者皆僧也。”此文约写于《聊斋志异》脱稿后不久,约在1680年前后,比黄宗羲之著晚十余年。但综观全文可知,王士祯之说,不是抄引黄宗羲之说,其中有几处相异:①对僧耳、僧尾之师,有所改动。黄宗羲记的是师从孙继槎,王渔洋说是师从王征南。也许一人拜二师。在此补充之;但此细节,不影响源流,不必细究。总之,由此看出,王渔洋之说是向另一内家拳传人调查而写,可视为另-一份不同源之证据。②补充了陈州同的活动年代,是明嘉靖年间。③对张三丰之时代,略去“北宋”的说法,也即暗示另一传人对“北宋”之说有异议,故省略“北宋”之说。④略去“夜梦玄帝授之拳法”附会神灵之说。由此两份不同源的证据相互印证,可得出如下之认识:在人物上说法一致:即内家拳创于武当山张三丰,三丰之术,百年以后,传至陕西王宗,王宗传温州陈州同,州同为嘉靖年间人,后再传张松溪。张松溪以后的传人,《王征南墓志铭》记述甚详,且与征南之时代相近,当较可信。
    内家拳传人之史料,还有《宁波府志》中的《张松溪传》,其著作年代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有关内容如下:“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此技名于世。由三峰而后,至嘉靖时,其法传于四明,而松溪为最著”(下略)。这一史料写于黄宗羲撰文之后约六十余年。其所述张三丰之文字,与《王征南墓志铭》雷同,明显是抄引宗羲之说,故不能视作张三丰为北宋人的另一证据,但可证实张松溪确为明嘉靖年间人氏。有人据文中有“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一语,认为张松溪亲口所说,当应为第二份不同源之证据。本文认为,该传记著于1733年,距明嘉靖年代(1522—1566)约二百余年,执笔人不可能亲聆张松溪之.“自言”,必访问当地的后辈内家拳传人而记之。此时《王征南墓志铭》已经传世久远。故后人之说法,往往据《王征南墓志铭》而说。“自言其术起于张三丰”则可信,其中加上“北宋”二字,则为传抄黄宗羲之说补上。故不能作为“北宋”时代之证据。

二、关于元明时代之张三丰有关史料
 
   (1)明代之张三丰传,最早者为明初宣德六年(1431年)由道士任自垣编撰的《大岳太和山志》(古称武当山为太和山)中的传记,比较可靠,一是著作年代与张三丰活动年代相近,二是作者任自垣与张三丰之徒邱玄清友善,了解情况较为直接,其本人又参加过永乐帝组织的寻访张三丰之举,故可信度较高。原文如下:
   “张全一,字玄玄,号三丰。相传为留侯(注;汉初之张良)之裔,不知何许人也。丰姿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顶中作一髻,手执方尺,身披一衲,自无寒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嬉嬉自如,旁若无人。有请益者,终日不答一语。乃至议论三教经书,则络绎不绝。但凡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兴来穿山走石,倦时铺云卧雪,行无常行,住无常住。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也。洪武初,来人武当,拜玄帝于天柱峰。历遍诸山,搜奇览胜。尝谓耆旧语云:吾山异日与今日大不同矣。我且命邱玄清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又寻展旗峰北陲,卜地结草庐,奉高真香火曰遇真宫,黄土城卜地立草庵曰:会仙馆。语及弟子周真德:‘尔可善守香火,成立自有时来,非在子也。至嘱至嘱。’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拂袖长往,不知所止。洪武二十四年,太祖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有张玄玄可请来。永乐初,太宗文皇帝,慕其至道,致香书,累遣使臣请之不获。后十年,敕大臣创建宫观—新,玄风大振。自高真升仙之后,未有感于今日,师之所言,信不虚矣。”
   (2)以上史料,虽较真实,但对张三丰之生卒年份及经历,叙述尚少。史料中记载较详者为清雍正初道士汪锡龄所撰之《三丰先生本传》(全文可参阅《武当绝技秘本珍本汇编》第19-21页),但内中情节带有神话色彩。吴图南据此剔除此中神话成份,取其可用部分缩写为《张三丰传》(详见《吴图南太极拳精髓》第264-265页)。本文摘其梗概,并附上公历年份,以资对照,引出如下:
   “张三丰,名通,字君实。先世江西龙虎山人,祖父辈迁至辽阳懿州。三丰出生于元定宗丁未(即1247年)夏四月初九日子时。元至正甲子秋(1264年)游燕京,得廉公希宪赏识,奏补中山博陵令,遂为官。次年父丧,先生便绝仕意,归辽守孝。数年后,束装出游:田产悉付族人,北抵燕赵,东至齐鲁,南达韩魏。如是三十年,均无所遇。乃西至秦陇,见宝鸡山泽幽邃而清,乃就居焉。中有三尖山,山峰挺秀,苍润可喜,因自号三峰居士。延祜元年(1314年),年六十七,人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遂更名玄素,一名玄化,合号玄玄子。山居四载,泰定甲子春(1324年),南至武当,调神九载而道始成。于是云游于湘云巴雨之间,又十余载。至正初(1343年)由楚返辽阳省墓,复归燕市,遂之西山。复至秦蜀,由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至正十九年(1360年)仍还秦。居宝鸡金台观。又二年(1362)元纪终,明运启,乃结庵于太和山(武当山),自号邋遢道人,洪武十七年(注:据《大岳太和山志》记为洪武二十四年,应以二十四年为准)明太祖召之,不赴。乃遁人云南。明永乐四年(1407年)侍读学士胡广奏言,先生深有道法,广具神通。五年,帝命胡滢遍游天下,访之十年,终不可得。”
    (3)《明史》第299卷有张三丰传,编于清乾隆年间。现摘要如下:“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实,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体硕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滢,偕内侍朱祥赉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缶太和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
   (4)陝西宝鸡金台观,现仍保留《张三丰遗迹记》之碑。为明初南阳张用浣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立。内容述及张三丰与张用浣的几代祖先有世交之谊,可证实明初确有张三丰其人。
   (5)明英宗朱祁镇赐有“御赐张三丰铜碑”,碑文中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此碑为天顺三年(1459年)四月十三日赠,说明此时张三丰尚在人间。
   (6)据江百龙等著《武当拳之研究》(北京体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所总结的国家体委直属课题《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及内容研究》。其中《张三丰生卒年探微》即据英宗御赐铜碑,推算张三丰之卒年,约在天顺八年(1464年),寿218岁。
   (7)据当代已故武术家李天骥生前献出之文物“张三丰自画像”(见封面)
考证,该像为张三丰于明初绘赠歧15日工李文忠的。像上原有李文忠的后裔李德耀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题字云:“迨先大人北徙,像沦人宗人家,不复得。乙卯(嘉靖三十四年)长兄统师来京,出重资购之,已寸裂。得良工始完如旧观,未必非仙之灵默佑云。耀记其始末,俾后人知像出:于仙绘。”(题字见《武当》1985年第1期)这些文物,足以证明,明初确有张三丰其人。

三、内家拳创始于明初之考证

      内家拳创始于何时?这个问题与张三丰创“十三势”是有密切联系的。解决了内家拳的创始时代,则对研究“十三势”的创立时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若按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所述,应在北宋徽宗年代,即公历1101—1125年之间。三十年代以前的一些名家对黄宗羲的史学权威,绝对信任。于是对传人王宗的时代,则以北宋徽宗时为基准点,后延百余年,认为王宗是元世祖时代人(公元1260—1294年)。这样,矛盾便出现了。陈州同是王宗的亲传弟子,是明嘉靖年代人(公元1522-1566年),相距二百多年,如何亲传呢?由于王宗的确切年代一时找不到史料,所以这些疑点,一直悬而未决。
     本文认为,不论什么权威,其说存在矛盾,都要以确切的史料验证。未经验证的说法,不宜作为时代推算的依据。从张三丰数传至王宗,再传陈州同、张松溪的传承关系看,张松溪为明嘉靖年间人最为确实。应以张松溪的时代为基准,向上追溯,而考证出张三丰、王宗的时代。
     
    张松溪的时代,有四份证据表明:
   
    1、《王征南墓志铭》已经写明。
    2、《宁波府志》的《张松溪传》已表明。
    3、明嘉靖年间之沈一贯所写《四明文征·搏者张松溪传》有云:“嘉靖末,又有张松溪,名出边上。”
    4、松溪派的现代传人上海之王维慎在其著《松溪派内家拳的本源和发展》中述:“关于张松溪的生卒年月及生平,据本门前辈的可靠之说,他生于浙江温州,卒于贵州玉屏,终年一百一十多岁。他死后,明王朝经天启、崇祯二帝即告复灭。”若此说准确,可以推断,张松溪在明正德时生于温州,时为1506年前后,历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而在光宗泰昌时卒于贵州,时为1620年左右(引自《武当》杂志十年精华本上卷第164页)。因此,这个基准点的时代是很可靠的。陈州同是直接授张松溪,或授孙十三老,再传张松溪,尚待考证。但陈州同比张松溪年代较早是事实。关于陈州同的史料,据台湾宋志坚之《内家太极历代流传师承考》所述:“永嘉倪和清撰《内家拳技击篇》1984年版,其中第一篇为《陈州同述内家意旨心传》署名为‘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瓯江钓叟陈州同沐手敬跋。’三十年前,王生宝贤告知,高雄倪和清习内家拳。我找王去高雄左营之便,访问倪先生,据说:‘陈同州的家乡在鄞县(宁波)附近,离倪氏永嘉不远。早年家乡习内家拳的人虽多,但精深出众者少,而今几已失传。当日陈州同之兄弟陈幼同,也精于内家拳;州同文笔好,在陕西长安等地府衙任文案多年。学得内家拳术,回乡传习乡人。’陈州同撰此《内家意旨心传》自然是告老还乡以后。正德十五年(1520)撰写《内家意旨心传》至少在60岁以上。由是推算其出生时间应在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由此看来,王渔洋所写陈州同为嘉靖人,是指其老年时期返回浙东传艺的时代。嘉靖元年(1522年)距正德十五年仅是两年之隔,可见王渔洋的记述是可靠的。

   关于王宗的史料,近数年在西安也有所发现。据胡转运著《太极拳与气功》一书披露其亲身调查结果,现录出有关原文如下:
   “王宗是陕西省西安市坝桥官厅村人,其祖籍浙江省余姚。官厅村,祖传唐贞观年间,因位于宦官夏侯墓附近,而得名‘夏侯村’。至明朝成化(1465年)年间,村内武将王通领兵打台湾,后征高丽国,受到诬陷,被明统治者屈杀,皇帝赐给金头葬于村西南等驾坡(有墓遗址),夏侯村当时又称金头村。王通死后,少帝追封。其子王宗祭文设厅,将村名改为官厅村。笔者(胡转运)为了解王宗其人是否从师张三丰或传人,1994年7月间同弟到官厅村查访。找到王氏后人王玉海老人,已八十多岁了。他向我们谈到,王家祖籍是浙江余姚,工家世代为官,第一代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本文注:王阳明之生卒年为1472-1528),做过兵部尚书,因维护明朝政权有功,被明统治者封为新建伯。至于王宗是否练太极拳,因年代久远,王玉海老人不大清楚。王宗后来回到浙江余姚老家之事,尚知道一些。王家世代习武,受过皇封是为确实。”
    由以上史料得知,王宗实有其人,其年代则比陈州同稍早。其父王通,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被屈杀,少帝追封,少帝当为孝宗(年号弘治,1488—1505)。此时王宗已经成人,设厅祭父,估计在弘治之初至少有二十岁以上。即出生于成化初期或以前,即1465年前。王阳明生于1472年,可能是王宗之子。由此推算“三丰之术,百年以后,传至王宗”一语,设王宗在成化年间习内家拳,上溯百余年,则在明初洪武(1368-1398)年间,不可能在宋徽宗年代(1101-1115)。据《大岳太和山志》明洪武二十四年召见张三丰,其时为1391年,距
    王宗之时代,正与“百年以后”大体相合。不过,张三丰没有应召赴京,《王征南墓志铭》中记为上京之途,为贼人所阻,是传说中添加的不实之词。
    张三丰收有若干陕籍弟子。据金永钊《武当内家拳源流浅论》有云,“三丰的弟子中如邱玄清为西安关平人,蒲善渊、孙碧云均系陕西关中人,除三丰在陕西时间较长外,麸子李、邱、蒲、孙等人均常到陕西”。这与“百年以后,传至王宗”是完全吻合的。因此笔者认为,三丰之术,应创于明洪武年间,而不是北宋徽宗年代。“徽宗召见”一语,可能是“明太祖召见”之讹传。

第二节    张三丰创“十三势”之考证

     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之创始人,在国家体委直属课题《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及内容研究》(即《武当拳之研究》一书之内容)中已经作出结论,并于1993年经国家体委批准该项研究为国家体育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就意味着,张三丰创始内家拳之史实,已成定论。而这项研究已经肯定武当拳为明初之张三丰所创。
    太极拳,古称“十三势”,是武当内家拳中的主要拳系。因此,张三丰所创之内家拳,派生出“—卜三势”是合乎逻辑的。其证据有:
    1、“十三势”古拳谱中,有王宗岳注释张三丰的歌诀。王宗岳在拳谱上注明:“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欲天—卜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以传拳的当事人身份,证明为张三丰所创。这是最有力的铁证。本书在前面已经证明,王宗岳这一旁注是古谱原有的,决非后人所伪造。因为,注释者有责任向后人交代祖师的姓名与功绩.旁注是不可没有的。
    这一证据还传达了张三丰祖师的遗训,“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非常符合道家丹土张三丰的观点,把练功的目的以延年益寿为首位,技击视作末技。这—观点,正是清代以来的太极拳家所忽视的。后人以技击为太极拳的灵魂,养生则视作副产品而已。因此。这一旁注真实地强凋了张三丰的遗训。后人的伪造则不会写出这一观点。
    2、拳谱中有张三丰亲著的拳经歌诀八首,这就是物证。何以证明这些歌诀是张三丰所著呢?除了王宗岳证明以外,还可以从歌诀的形式及文字来判别。
   (1)各首歌诀的流传,都符合道教中秘传技法的习惯,不立文字,只用歌诀,口授易记。据现代之仙学家陈撄宁(1880—1969)著《口诀钩玄录》中有云:“道书丹经,所习用的‘口诀’二字,其初盖出于《参同契》书中,其言曰:‘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在《抱朴子》的《黄白篇》第十六有言:“此法乃真人口口相传,本不书也。”故陈撄宁总结曰:“所以历代以来,凡传授丹经法术,莫不以口诀为重,盖千载如一日也。”“十三势”在道教中秘传,也沿此例,不立文字,以歌诀,口耳相传。转入俗家,要广为流传,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这些歌诀就有其局限性了,故令王宗岳注释成文,以利传世。
   (2)从歌诀的文字看,也符合道教的特色。如《十三势歌》中“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就是道家的宗旨。歌诀中还有“—羽不加至道藏”,《道藏》乃道家著作之总汇,也表现出是道家之口诀。此外,在七言四句的歌诀六,把十三势归为八卦、五行,也是道家的观点。由是可认为,非后人附会之伪作。
   (3)古之太极名家,如赵堡第四代传人王柏青在雍正六年所写的《太极秘术》原序云:“余从师于温州张楚臣。先师曰:是术得之于道门。”此语也证明太极拳(十三势)创于道家。对照王宗岳之注,亦即是创于武当张三丰。
   (4)据黄百家《内家拳法》中记述:“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这是古人证明张三丰善拳之记述。配合王宗岳拳谱中有张三丰的拳诀为证,充分表明,当代有个别名人所认为“张三丰不会拳术”是没有根据的。
   (5)在以上证据确认的基础上,再参以其他可信之传说相辅,更可证明“十三势”是张三丰于明初洪武年代所创。在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中的《太极拳原序》有云:“洪武初,(张三丰)至蜀太和山修炼结庵玉虚宫,经书一览成诵。洪武二十七年,又人湖北武当山,与乡人论经书谈说不倦。一日在屋诵经,有雀鹰下观,地上有一长蛇蟠结仰视。二物相争。雀鸣声飞下展翅扇打,长蛇摇首微闪,躲过雀翅。雀自下随飞树上。少时性躁,又飞下翅打,长蛇又蜿蜒轻身闪过,仍作盘形。如是多次,并未打着。后真人出,雀飞蛇走,真人由此而悟,蟠如太极,以柔克刚之理。”以上这一传说,时间、地点及蛇雀相斗之事件是可信的。但传说流经多年,细节难免有所走样。查任自垣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所编的《大岳太和山志》之张三丰传记云:“洪武初,来人武当,……洪武二十三年拂袖长往,不知所止。”对比上文,洪武初人武当,情节符合。太和山即武当山之别名,传说则误为四川之太和山。洪武二十三年离武当,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见张三丰,张不往。此处误为洪武二十七年人武当,细节有出入。但大体上是明初入武当,没错。见蛇雀之争而悟太极,当在洪武二十三年以前。从蛇雀之争而悟出太极拳理,是符合太极拳的拳理。因此,此说较为实在。

     3、结语

   创立内家举及太极拳(十三势)者,均为明初之武当丹十张三丰。由于前人对张三丰的年代记述讹误,上溯到北宋时代;王宗岳的年代,又被唐豪篡改为清乾隆时人,下延了二百余年。这样,张三丰与王宗岳的时代距离被拉长了六百余年。故“张三丰数传至王宗岳”之说,使人不易接受。
   经过认真考证,张三丰生于元朝(1247年),卒于明朝(约1464年)。创“十三势”的时代,应在明洪武廿三年以前(即1390年以前)。王宗岳生于明嘉靖年代,约1530年前后,二人相距百余年,作为数传弟子,得三丰之真传及拳诀,是符合史实的,可信的。
    以上证据充分证明,30年代以前的太极拳界所持的源流观是真实的,决非附会神仙。

     第三章    王宗岳及古拳谱之考证

   第—节:王宗岳是太极拳经典的著作者,是近世太极拳的奠墓人

    太极拳是一门哲理高深的内功拳,理论指导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北派太极拳各家虽然风格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的拳理,都是以王宗岳所传下的经典拳论为基础的。各派太极名家从来就尊崇王宗岳为宗师,对其著作评价甚高,下面列举几篇著作及有关评价。据杨禄禅、武禹襄在十九世纪后期传出的王宗岳拳谱有:(1)太极拳沦;(2)太极拳总论(此篇原无标题,赵堡派陈清平定名为“太极拳总论”,也有—些名家称之为“张三丰太极拳论");(3)十三势歌;(4)十三势行功心解;(5)打手歌;(6)太极拳释名等(各篇拳谱之全文,本章在后列出)。

     各派名家的评价如下:

    (1)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1832—1892)在其《太极拳小序》中说:”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
    (2)杨式太极拳名家陈微明(1881—1958)1925年著《太极拳术》一书,详解王宗岳的几篇拳论后,结语云:“以上相传为王宗岳先生所著。太极拳之精微奥妙、已包蕴无余,就管见所及。略加注解。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功夫愈深者,读之愈得其精妙。”陈微明在1930年著《太极答问》中回答关于太极拳套路起源时说:“闻以前太极拳是单式练法,而不连贯。不知始自何时,将单练之各式连成一气。以愚意揣之,大约始于王先生宗岳,因先生所作《太极拳论》有各式之名目,系连为一气也。故宗岳先生对于太极拳术,其功绝伟,若不连成一气,恐早失其传矣
”  (3)北京;太极拳名家许禹生(先习杨式、吴式,后习陈式)1921年在《太极拳势图解》一书中对王宗岳拳论之评价是:
   “此论系三丰先生人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语简而赅,要之于太极拳之奥理已阐发无遗。”
    (4)吴式太极拳名家徐致—(1892-1968)在1927年著《太极拳浅说》中说:“三丰之后,得其真传者……始以山右王宗岳见称。王氏述三丰遗论,著太极拳经,行功心解等多篇,说理精妙,言简而赅。今所流传者,实宗其说。”
    (5)吴式、杨式太极拳名家吴图南(1884,-1989)在1936年著《国术概论》中评价说:“三丰之后,有王宗岳者,得先师真传,名闻宇内,著作甚多,于太极拳中之奥妙,阐发无遗。减所谓经纬之才也。” 
   综观以上各家所述,在二十世纪30年{弋以前各派太极拳(除陈式外)均承认以王宗岳的拳论为指南,并尊王宗岳为第一代宗师。其所处时代应在张三丰之后、在蒋发之前得三丰之真传。故王宗岳拳谱中专门附有旁注:“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或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关于张三丰之术传世时代,由于史料可能存有讹误,黄宗羲所著《王征南墓志铭》中,大概是误将明太祖召见张三丰,错作宋徽宗召见张三丰,使得张三丰的时代往上推了两百余年。唐豪又将明朝中叶之王宗岳篡改为清乾隆年代,下延二百余年。因此,过去的研究者对此说表示怀疑者居多。但经近几年的考证,张三丰创“十三势”的时代约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后期,约在1400年前后。张三丰的卒年约在1464年。而王宗岳的青年时代约在明嘉靖的中期,约1550年左右,相距百余年。据赵堡派拳史资料,王宗岳是由云游道人所传。故王宗岳作为张三丰的数传弟子,是完全可信的。王宗岳所以著系列的拳论,是遵其师云游道人之命,将张三丰秘传的拳经歌诀详为注释,广传于世而作,故在拳谱中专加旁注。此注中称张三丰为祖师,是数传弟子对前几代师承的称呼。“以上为张三丰所著”指的是张三丰所授的拳经歌诀,而不是其注释的拳论。有关王宗岳注释古拳谱的原貌考证,本章另有专门论述。
   由此观之,王宗岳应是太极拳(原名“十三势”)从道家内部秘传而转人民间广传的第一代宗师。其所著之拳谱,是由其唯一的传人—弟子蒋发传之于后世的。有关王宗岳与蒋发的关系,本书于第三章详为阐述。
   
    顺便说说,扔年代以前的太极拳史中,陈王廷是个什么角色。
  
    上述的源流叙述,从李亦畲到许禹生、陈微明、徐致一、吴图南之源流论述,究其根源,一是源于杨禄禅、武禹襄的口授,二是根据师传的古拳谱所载之文字证据。而杨禄禅所述,则是根据陈长兴之传授,武禹襄所述则是根据陈清平之传授。可以看出,陈长兴、陈清平所传下的源流,都是张三丰(数)传至王宗岳,王宗岳传蒋发,而没有“陈王廷首创太极拳”之说。在30年代以前,陈王廷在太极拳史中是没有位置的。为什么陈长兴、陈有本作为陈王廷的后裔,不向杨禄禅、陈清平告知其祖陈王廷是首创太极拳的鼻祖呢?因为实际上就不是陈王廷首创。杨禄禅在京广传太极拳,打出“杨无敌”的声誉以前,太极拳是封闭保守的,仅传于赵堡、陈沟的局部村庄之中。人们意想不到后世会形成“太极热”,誉满天下。
    因此,在陈鑫以前的陈家沟前辈人,是没有为陈氏争夺太极拳发明权这一私欲的。他们是忠于历史,尊重拳谱的。拳谱注明是张三丰所传,就如实向下一代交代。陈清平是蒋发缔造的赵堡拳派的第七代掌门人,也按蒋发所传的拳史、拳谱授予武禹襄。因此,杨禄禅、武禹襄所传出的源流观是一致的,都是尊张三丰为祖师、王宗岳为宗师。

   30年代以后,由于唐豪树立陈王廷为太极拳之鼻祖,否定张三丰、王宗岳、蒋发的功绩,陈家沟的某些后人则以此为荣,说法就逐渐发生了根本钓变化。试看:1930年以前,陈沟的村人一直都说蒋发为陈王廷之师,陈氏的太极拳为蒋发所授。而此后陈鑫又对此表示不满,于1928年9月,年龄八十之时,在《文修堂抄本》上附上短文,告诫村人,不许再说蒋发为陈王廷之师。1931年唐豪赴陈沟调查拳史,时陈鑫已逝。村人对唐豪介绍情况,仍坚持说蒋发为陈王廷之师。唐豪在《太极拳研究》的第148页说:“陈沟(?)堂本,附陈鑫笔记一则,谓蒋发乾隆时人,其九世祖陈奏庭(即陈王廷)为康熙时人(注:原又是明朝人),诫村人不得再言蒋发为奏庭之师。予在陈沟时,见陈氏宗祠有遗像一幅,旁立持偃月刀者,村人云即蒋发,开石蒋发为李际遇部将。果如村人所言,蒋为奏庭之师,合于画像。陈鑫言蒋发为乾隆时人,反不合于画像。”
   
    然而,唐豪树立陈王廷为太极拳鼻祖以后,陈氏的后人所述大异。陈绩甫(照丕)于1935年著《陈氏太极拳汇宗》的自序中说:“清康熙年间,先世奏庭公,系武举,拳尤高超,曾降服河南登封玉岱山巨寇李积玉(李际遇)。只身人山,众刁;能敌,—寨惊拜投焉。后在山收孝子蒋发为弟子,授以真传,名负当时。奏庭公老,绘一肖像,以蒋侍之,用示后人,至今像存词中。”本书第三章将检验此说之真伪,证实陈王廷收蒋发为弟子之说是虚假的。陈王廷上玉岱山劝降李际遇不从,后李际遇兵败受戮,并非所说“一寨惊拜投焉”。由此看来,要澄清太极拳源流,对陈家沟的史料,1930年以前尚有参考价值,而1931年以后有关陈王廷之新说法,不足为信。

   对王宗岳的考据也是如此。唐豪、顾留馨说王宗岳学拳与陈家沟,有何依据?在《太极拳研究》第165-166页中说:“据此序(《阴符枪谱序》),王宗岳晚年以教书为职业,衣食奔走于:洛阳、开封两地。1795,年(乾隆六十年)仍健在。因此,可以推测王宗岳可能生于乾隆初年,洛阳、开封与温县陈家沟仅隔一黄河,王宗岳得陈家沟太极拳之传,当在寄寓洛阳、开封期间……惟王宗岳从何人习得太极拳,以及所传何人,今已不可考。”顾留馨在1982年著《太极拳术》一书,第360页所列《陈家沟陈氏拳家世系表》中,竟主观地把王宗岳列为陈甲第之弟子。并在361页中附注:王宗岳为乾隆年间人,师承无可考。今列于陈甲第之后,借以考明其时代。

    笔者的研究方法特别强调,严格杜绝以臆测分析代替证据而作结论。唐豪、顾留馨此说,仅凭洛阳、开封与温县相近;而没有任何师承资料,便得出王宗岳学拳于陈家沟的结论,作为国家体委中专事武术史研究的权威,如此主观武断,实与其所居之位、所任之事太不相称。其谬论贻误后世不浅。

    陈家沟之后人对此说应比唐、顾更为清楚。因为他们—是有详细的家谱可查,是谁收王宗岳为徒,必有记载。在太极拳史中,杨禄禅的声誉比王宗岳低得多,但在陈鑫编《陈氏家乘》陈长兴名目之下,还有记述:“秉旺子长兴.尽传其父学,行止端重,号牌位陈。门徒尤盛,杨福魁(杨禄禅)其最著者。”(《陈氏太极拳图说》第427页)由此可见,若真有王宗岳投入陈氏门下学拳,出此名人,决无遗漏不记之理。其次,陈家沟之拳一直不传外姓人,杨禄禅为第一次破例而收之外姓弟子。在此以前,绝无外传王某某之说。足见唐、顾之说实属虚构,其目的是贬低王宗岳的丰功伟绩及奠基白勺地位,以树陈王廷为太极鼻祖。


   第二节:关于王宗岳时代之辨伪

   据上节所述,王宗岳是明朝中叶的太极拳奠基人和理论家,其著作为后人奉为金科玉律,功不可没。而唐豪要树立清初的陈王廷为太极拳之首创者,就必然要否定王宗岳的功绩和奠基人的地位。他用的手法,是把王宗岳的活动年份后延到两百余年以后的乾隆时代。其依据只有—份来历不明、作者不明的《阴符枪谱序》。经笔者严格的甄别,认为这是一份伪证。把乾隆时代的民间枪术家王学定,拿来冒充王宗岳。
    唐豪所依据的《阴符枪谱序》,在其著作中只摘要发表,看不到全文。幸好徐震先生在1937年著《太极拳考信录》时附有该序之全文,及文中的错字勘误,可供审查该件之真伪。现将此序之全文引出如下:
      佚名氏阴符枪谱序

     盖自易有太极,始生两仪,而阴阳之义以名。然道所宜一,理百体而安万化者,则不存乎阳,而存乎阴。孔子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依唐豪改,原文“伸”下尚有一“之”字)。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古今来言道之家本乎此(依唐豪改,原文“道”字之下无、“之”字),即古今来谈兵之家,亦有未能出乎此者也(震按,“有未”二字似误倒)。每慨世之所谓善槊者,类言势而不言理。夫言势而不言理(依唐豪改,原文“言势”之“言”,误作“宰”),是徒知有力,而不知有巧也,非精于技者矣。

    山右王先生,自少时经史而外,黄帝老子之书,及兵家言,无书不读,而兼通击刺之术(依唐豪改,原文之“击”误作“系”)。枪法尤其精者也。盖先生深观于盈虚消息之机,熟悉于止齐步伐之节{依唐豪改,原文“伐”误作“法”),简练揣摩,自成一家,名曰阴符枪。噫!非先生之深于阴符,能如是乎!
    辛亥岁(本文注:即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先生在洛即以示予,予但观其大略,而未得深悉其蕴,每以为憾。子应乡试居汴(即开封),而先生适馆于汴。退食之余,复出其稿不予(依唐豪改,原文“稿”,讹为“馆”),乃悉心观之。先生之枪(依唐豪改,原丈“之”下衍一“馆”字),其潜也,若藏于九泉之下;其发也,若动于九天之上。上下无穷(唐豪改为“变化无穷”,云原文此句作“下无穷”。震按,此句当为“上下无穷”,因此句之首与上句之末字重多,故脱去一字,非“变化无穷”也。唐豪误改)。刚柔相易,而其总归于阴之一字,此诚所谓阴符枪者也。夫理无大小,道有浅深,随人所用,皆可会于一源。《阴符经》言道之书,广大悉备,而先生独取其一端,用之一枪。然则观之于枪,亦可知先生之于道矣(依唐豪改,“之”原作“知”)。昔杨氏之枪,自云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夫以妇人而明枪法,不过知其势,未必能达其理意也。而犹能著一时而传后世若此。况先生深通三教之书,准今析古,精炼而成,而谓不足传于天下后世乎。

  先生常谓予曰:(震按:“常”似当为“尝”)予本不欲谱,但悉心于此中数十年(依唐豪改,原文“于”字在“但”字之下),而始少有所得,不以公之天下,亦鸟之于功若知其是哉(唐豪云,此两句当有讹。震按,此两句似当为“亦乌之于功若是其难哉”)。于是,将枪法集成为诀,而明其进退变化之法。嘱序于予。因志其大略。而为之序云(唐豪云,原文“云”之下尚有一“戟”字)。乾隆岁次乙卯(震按:观此句,则上句“云”下之“戟”字,当为“乾”字之衍文,而又误书者)。

    以上为《太极拳考信录》流传下来之全文及勘误情况。“乾隆乙卯”即乾隆六十年(1795年)。从此序全文观之,有如下疑点:(1)全文中无一字提及太极拳,也没有“王宗岳”的名字,以此作为考证王宗岳的证据,是不符考证的基本要求的。因为,罢作为一个证据,必须有证人的姓名,明确证人的身份和证人与被证人(王宗岳)的关系。这份序既无作者姓名,证词中所写的内容既无王宗岳之名,也无事迹说明被证人擅长太极拳,著有太极拳论等。因此,根本不能作为证据。若单凭此—份来历不明的序来作结论,无异法官判案,单凭—份匿名信,而没有别的佐证就作出判决一样荒唐。

   唐豪在30年代所写的《王宗岳考》是怎样证明该序中的“山右王先生”即是王宗岳呢?他说:“这‘山右王先生’是谁呢?吾以为即是王宗岳(请注意,作出结论。不能依靠主观的以为,必须有两份证据确凿地证实。因此,仅凭‘我以为’来论证是不能作结论的)。兹将‘山右王先生’就是王宗岳的证据述之于后:”唐豪说:“《阴符枪》总诀云:‘身则高下,手则阴阳,步则左右,眼则八方,阳进阴退,阳出阴回,粘随不脱,疾若风云,以静观动,以退敌前,审机识势,不为物先,下则高之,高则下之,左则右之,右则左之,刚则柔之,柔则刚之,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枪不离手,步不离拳,守中御外,必对三尖,’决中之高下、左右、刚柔、虚实‘、进退、动静、阴阳、粘随,——与太极拳经理论吻合。这是一证。太极拳经的王宗岳籍山右,阴符枪谱序中的‘王先生’也籍‘山右’,此又一证。太极拳经与阴符枪谱合抄在一起,其理论与文采,两者又相合一致,苟非同一人的著作,没有这般晒合的事。此又一证().……在另外没有找到别的证据可以修正此说之前,大概不算十分武断吧。”

   让我们剖析唐豪这些论点吧!—言以蔽之,唐豪的几点分析,都属于主观臆测,不属于客观证据。可以说,不但三项“证据”连一项证据都不具备,而、且其中还有骗语。文中说“《阴符枪谱》与太极拳经合抄为一本,文采相同,苟非同为—-人,哪有如此巧合”就是假话。他在后来出版的《太极拳研究》中不得不承认,与《阴符枪谱》合订的太极拳谱是畅氏拳谱,一份是乾隆时之枪谱,另—份是清末民初的杨式太极拳谱。根本不是同出一人的两份作品,不是有意骗人的吗?

   本文认为,从《阴符枪谱序》的全文看,“山右王先生”决不是太极宗师王宗岳。理由如下:

    (1)王宗岳以太极拳的理论著作名闻于世,枪术非其所最长者,在太极门内也无《阴符枪》传下。而序中所述之“王先生”,研究数十年之枪术,始有所得,以枪术为其专长。文中并无“太极拳”一语,更谈不上太极拳谱著作,故显然为不同之二人。
   (2)王宗岳之声誉极高,在乾隆年间已名震中原之武坛。据徐震著《太极拳考信录》所述,乾隆时代之苌乃周(1724-1783)在其著作中曾引用过王宗岳之语句,《论打手篇》中引有“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动”之句;在《出手篇》中引有“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之句。赫赫有名的王宗岳,若有新著,必轰动武林,何患不能出版。序中之“王先生”著书四年,仍出版不了,一再乞求佚名氏作序推荐。佚名氏既非武林高手,也非社会知名之贤达,仅仅是一参加乡试的考生,名不见经传。足见这位“王先生”是个尚未成名,初次著作的枪术爱好者,根本不懂太极拳。
   (3)按常理,求序于人的目的,是借助名人之笔推荐其作品的水平与价值,并介绍作者的造诣,提高作者的知名度。古今中外之序言,无不如此。该序隐去作者之大名,而用“山右王先生”称之。是一极为反常的例子,其中必有蹊跷。是佚名氏不懂“王先生”之大名吗?不是。二人相交已有四年以上,岂有不知其名之理。佚名氏对“王先生”少时无书不读的情况,了如指掌,必为多年之深交。序中应该书写其大名。因此,本文怀疑“山右王先生”一语,是唐豪把原序之署名篡改而成。冠以“山右”二字,以冒充“山右王宗岳”的目的。何以见得?让我们分析其破绽吧!
   ①徐震所传出的《阴符枪谱序》之全文,抄本之错别字甚多,唐豪作过多次修改勘误。从该序的文字素养看,原作者文笔颇佳,不致出现许多不该有的错字,如末尾的“乾隆”之“乾”字误作“戟”字,“击(擎)刺之术”错作“系(击)刺之术”,“步伐”错作“步法”等,这些明显的错误,显然是一个文化较低的人,重抄此件所产生的错字,决不是原件之错字。徐震所见的序文,不是原件,而是重抄本。
   ②据台湾《太极学报》1997年第11期所载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陈耀庭之文《“阴符枪谱”抄本没有史料价值,不能作太极拳史引证的依据》揭露如下:“据我所知,该抄本现存北京有关方面,我有幸在二十多年前见过该抄本,见后发现,该抄本没有史料价值,不能作为太极拳史引证的依据,理由如下:

   第一,抄本有标点,如逗号[,]、句号[。]、分号[;]、引号[‘]等,并在“山右王先生”处加上人名号、地名号。这足以说明此谱不是什么古谱。稍有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标点符号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事,即在1919年之后。唐豪于1930年在北平厂肆购得此抄本,可能是二三十年代一位业余武术爱好者的抄本。真想不通,为什么唐先生会把它作为珍贵的史料。

   第二,抄本十分粗劣,且不说字写得很差,而且错别字很多,涂改抄错处也不少,很不认真。我稍稍计算,短文三页多点的序中,涂改即达十余处,愈越后抄得愈差。

    第三,抄本中多处出现简体字,仅在《阴符枪谱序》中就出现了“会”、“发”、“数”、“备”、“观”、“归”、“于”等等,我虽不太精通文字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上述简化字,除少数在清末出现外,极大多数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用,这可以再次说明《阴符枪谱序》不是古本。
    据上所述,可以看出“抄本”是二三十年代的东西,不是乾隆时的原版本。

    此外,唐豪先生的《王宗岳考》中说,“这阴符枪谱与太极拳经之间,尚有春秋刀残谱一种……”他指出的所谓“残谱”二字,在未见原件以前,我与一般人一样,把残谱理解为年代远久、失去某页或因破损造成了残缺。见到原谱后,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抄本”并没有什么残缺,纸张也不破不旧(并未严重泛黄)。唐先生所谓“残谱”,原来是仅仅没有抄完,只抄了一部分没有抄下去。没有抄全,不知是累了搁笔,还是没有兴趣又不抄了。总之,不是残,而是没有抄完。此处用一“残”字,实在是有点骗人。

   我不了解春秋刀是何人所创,若顾名思义即为三国关羽所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走麦城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了,又与陈家沟太极拳如何联系在一起,其中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以上为陈耀庭教授亲睹抄本的实况而提供的证明。它更清楚地证实了徐震先生所传抄的《阴符枪谱序》是唐豪另找他人转抄原件,而把枪谱作者的署名篡改为“山右王先生”的。
   
    (3)据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武当山地区武术教材《武术》(试用本)—书第6页,在叙述清代的武术史时说:“清朝,武术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灯会’和‘迎神赛会’上,武术常与说书、杂技、戏曲、舞蹈等多种民间艺术杂揉在一起表演。受到互相影响,中华武术也逐渐形成不同的体系和流派。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基本定型。公元1662年吴殳著《手臂录》,公元1676年黄百家著《内家拳法》,公元1791年王学定著《阴符枪谱》……”在这里已经明确地指出,公元1791年即乾隆五十六年所著的《阴符枪谱》作者是工学定,而不是王宗岳。由此可以断定,乾隆时的古谱原件,必有枪谱作者之名,可能是“王学定先生”。王学定其人未必是山西人,唐豪在再抄本中故意隐去王学定之名,添加“山右”:二字,以达到冒充王宗岳的目的。唐豪为什么不直接篡改为“山右王宗岳先生”呢?他还有点自知之明:纸是包不住火的,破绽总有—天被暴露。留有余地,则有退路。故在《王宗岳考分中特别说明:“在另外没有找到别的证据可以修正此说之前,大概不算十分武断吧?”

    根据以上的甄别,有充分理由可以否定唐豪之说,而肯定王宗岳不是清乾隆时代人氏,不是《阴符枪谱》的作者,而是明朝中叶的太极宗师,是太极拳理沦的奠基人。

    唐豪主观判断说王宗岳是乾隆时人,若果出于无意的错误判断.就只能供后人鉴定和参考,不能作结沦,在史学研究中,绝对不允许用臆测代替证据而作结沦,从而推翻前人的传统公认说法。唐豪却违反了这一原则,以此否定王宗岳传蒋发之说,并且把明代传下来的《打手歌》说成陈王廷所著,王宗岳修订。其错误之处,试看其著《太极拳研究》中论述,即可清楚。

   该书第137页,把明朝王宗岳所传之《打手歌》篡改为陈王廷所作的说法是:“陈氏《打手歌》四句者较简,存原作面目,此陈沟本有之证一也。陈沟《拳经总歌》中有‘屈伸纵放’之诀,陈氏《打手歌》六句者,末作‘沾连粘随屈伸就’此陈沟本有之证二也。陈氏《打手歌》原始者为四句,辞气与奏庭遗诗相类。奏庭前于宗岳,有康熙己亥墓碑可证,予推定此歌为奏庭所作。六句者,当为亲炙于奏庭之弟子、儿孙等所改。故发见于陈沟,而其成在王宗岳之前。此陈沟本有之证三也。《阴符枪谱》序言: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宗岳在洛,其后馆于汴。温县、陈沟位于汴洛间,汜水之对岸,予推定宗岳得长拳十三势,打手之传,当在居汴洛时。并推定,宗岳不仅得长拳十三势打手之传,兼得《拳经总歌》及六句《打手歌》。其后即自撰《太极拳论》一篇,《太极拳释名》—篇,连同润改之《打手歌》一首,写定成谱。”

   以—亡全是主观之分析,并以王宗岳为乾隆人氏定论,而颠倒历史。其实,陈沟原有的四句《打手歌》是王宗岳之弟子蒋发在陈家沟生活,指导陈王廷时口授而来,把六句《打手歌》只记得四句,漏掉后两句,文字也略有差错。其后改为六句乃据从外传人之《打手歌》补上两句,虽写在陈氏的拳谱抄本中,仍足明代王宗岳所传之诀。唐豪为了树陈王廷为太极鼻祖,剽窃前人之拳谱为陈王廷所创,实属颠倒是非。其依据纯属以《阴符符枪谱》之作者王学定冒充王宗岳而作出结论。

   本文一再强调,没有两份证据佐证,单凭一份材料是不能作结论的。仅凭臆测推断,而以此为据否定前人之论断,是违反考证常规的。故唐豪有关王宗岳的一切说法均应否定。

    唐豪篡改王宗岳的时代,既没有两份证据为凭,《阴符枪谱序》中又无“王宗岳”之名,破绽百出,却为什么使许多人相信呢?事出有因。大约在清末民初之际,从李瑞东太极拳派的拳史资料中,传出一份名为《陈长兴序》的托名之作,其中以陈长兴自述的口气,叙述清乾隆初年王宗岳与甘凤池同行,收蒋发为徒;并自述其从蒋发学艺廿载,尽得其传,告其后人知陈氏之拳从蒋发始。此说因盗用陈长兴之名义而述,惑人视听,信者颇众;与唐豪之说互相呼应,使得唐豪之伪证有一支持。但细审《陈长兴序》之全文,也属后人托名之作,并非陈长兴所写。1996年笔者于《武林》第3期撰文《“陈长兴序”辨伪——兼论王宗岳、蒋发之年代》公之于世,迄今已近三年,社会反映基本良好。本书特将《陈长兴序》(以下简称“陈序”)之全文引出,并详为剖析:

    兴(陈长兴自称)自总角之年,每于读书之暇,即从师学习武术。夫拳勇一道,真传甚稀
矣。惟我师蒋先生为王宗岳门下之高弟子,得内家武当悟修之真传也。幼时因出天花,为闷
痘而毙,弃之于郊外矣,忽被狼将头皮咬破,—痛而苏,大声一哭,将狼惊走。适有邻人由此地经过,闻其哭声甚雄,视之识为蒋氏之子也。遂抱之送归其家。但其痘周身皆出满矣。从此痊愈,惟头皮半边成—大疤,故后人称先生为“疤头”焉。名闻海内。凡善拳勇者,无不拜服也。

   余在先生门下,学艺廿载。蒙恩师教诲,技艺尽授于我矣。吾夫子幼年,亦练少林外家拳棒,于乾隆初年夏间,在会上,同众人围场演拳术,忽见场外有二客牵马立观。其中有一客,年纪稍长者,对操演拳棒诸人,似有菲薄之意,又似有怜惜之情形。

   先生正在凝想之际,有同窗学友将先生引至无人之处,告之云:“适才牵马二人甚为赞美先生,并云,‘可惜此子未得真传,若在吾兄门下,不出十年,学必能成名于天下。”’先生闻此语,知二客实为练艺之高人,必有惊人绝技在身。因尾随之,行至无人之处,跪而求之:“愿吾师垂悯愚诚,收在门下,弟子愿受教诲。”二客笑曰:“童子谬矣,吾二人不通技艺,岂能教诲尔耶?”先生长跪不起,一再恳求,至于泣下。一客赞之云:“不料尔乃幼童,竟灵敏若此,实属可喜可爱之至。”乃向年长之人云:“此子真诚之至,吾兄何妨收此子于门下而教诲之。以弟观察,将来能代吾辈传授技业者,此子定能胜任也。”年长者似有许可之意,便向先生云:“童子尔既决心从吾学艺,可于下月某日午时,在此垂杨柳下候吾兄弟可也。”言讫,二客遂乘马而去。

   先生于所约之日,五更即至其地敬候。正午,方见二客乘马而来。见先生在道旁敬立恭候,笑曰:“童子果不失信,在此等候多时矣乎?”先生笑曰:“弟子在鸡鸣时即来此敬候吾师矣。”二客嘉云:“孺子可教也。由此吾知童子尊师重道信念之坚诚矣。倘余再推辞,是负英才也。今即拜吾为师,从吾学艺,保尔十年之内,必能成功。”先生遂请二客至其家拜师焉。方知二客年长者为山右王宗岳先生,稍次者,乃江南甘风池先生也。二公皆为当代高人,名震寰宇之士。吾师从太夫子王宗岳先生学艺十载,尽得内家真传,又得甘凤池、张凤仪二先生传授,遂练成绝技,无敌于天下,为侠中之高人。兴从吾师,学习太极拳术各层功夫,并各般枪法、刀法、剑法及内功练气诸法。不但为武术之正宗,实为修身养气之至宝也。余今代师传艺,兹将吾师之颠末笔之于书,使后学者,知本门拳术之渊源。—览此序,即知河南温州派,自蒋氏始。庶可报吾师门教诲深恩千万一也。

     嘉庆元年菊月

     温州(即温县)    陈长兴谨序

     (本文注;上文转自赵斌、赵幼斌、路迪民合著《杨氏太极拳正宗》一书,原书注明引自雍阳人《太极拳源流考证》,载《体育文史》1988年第4期。该文所述蒋先生,未书蒋发之名,但查《武魂》1991年第6期牵1页,胡海牙先生所传出之《陈长兴序》内容相同,但在“得内家武当悟修真传”一句后,紧接有“先生姓蒋名发,字元龙,乃吾乡之人”)

    这篇“陈序;所迷情节具体,人物俱有姓名,又以陈长兴自述语气来写,显然具有直接见闻的“证据”意义,因此不少学者信以为真。30年代前各名家所述源流,多有“蒋发传陈长兴”之语,根据即在此序。再与唐豪所说的“乾隆王宗岳”之说相呼应,迷惑了一些学术专家,甚至连批驳唐豪的徐震先生,也相信此说,把王宗岳、蒋发都视作乾隆时代之人。这一失误对今人的影响较大。但是,《陈长兴序》有一显著的破绽必须指出:若此序真为陈长兴所作,其出处应在陈家沟,由其后人发表,但此序的出处却在李瑞东所遗的拳谱之中。而陈长兴的后裔如陈绩甫、陈小旺、陈正雷的著作中,均坚持蒋发为陈王廷之仆,不承认是陈长兴之师。蒋发所缔造的赵堡拳派,其当代传人根据历代先师所传史料,一致认为,蒋发生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而陈长兴的生卒年为1771-1853年,二人相距二百余年。如何亲授拳艺。在陈家沟,古今之说,均认定只有一个蒋发,即与陈王廷同一时代之蒋发。30年代前,村人多说蒋发为陈王廷之师,未见有说蒋发为陈长兴之师的说法。发生在陈家沟的事件(例如蒋发传陈长兴之说),淮说了最有权威呢?是外地的名家,还是本地的群众和文字记载呢?毫无疑问,本地群众(包括陈家沟及赵堡的群众)最有权威。因此,“陈序”所述,必有错误。下面分析其破绽:

   (1)时间不符:该序所署年月嘉庆元年即1796年。据传出此序之雍阳人称,《陈序》是陈长兴传杨禄禅,杨传王兰亭,王传李瑞东而保存下来的。查杨禄禅出生于1799年,《陈序》既为传杨禄禅而写,杨来出生,何以知其日后为徒,岂非虚构?又据陈小旺著《世传陈式太极拳》一书云,陈长兴青年时走镖山东,晚年才回村开馆授徒。嘉庆元年,陈长兴才25岁,尚未收徒,不可能写出告弟子以渊源之序文。显然是后人托名之作,胡乱写—年份,以致矛盾重重。

   (2)出处可疑:陈家沟的陈氏传人均无此序,杨氏传人也无此序。说是王兰亭传李瑞东,显属虚构。何以见得杨家没有此序?根据是:①赵斌等所著的《杨氏太极拳正宗》一书,引出此序,是雍阳人提供的;从《体育文史》1988年第四期抄出,赵斌本身就未见过此序。赵斌生于1906年,是杨澄甫之侄外孙,青年时一直随杨澄甫习艺和传拳,杨家若有此序,必传至赵斌。赵既没有该序,可见杨家也无此序。②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所附的《明王宗岳太极拳论》为杨禄禅所传,其中的“明朝”时代与“陈序”所述乾隆时代不符,足见杨禄禅没有这份“陈序”向其后人流传。至于该书的“自序”中有“陈长(兴)师,乃蒋先生发之唯一弟子”一语,是代笔者从当时社会上流传之“陈序”倒流到杨氏而误传,实无依据。此语在杨澄甫早期口授陈微明和委托董英杰著的《太极拳术》、《太极拳使用法》中均无此说,在董英杰著《太极拳释义》中明确写出“王宗岳传蒋发传陈家沟数代至陈长兴”这些提法,均源于杨氏的家传。

    陈氏、杨氏均无此序,那么,“杨禄禅传王兰亭,王传李瑞东”之说,显屑虚构。

    (3)最露骨的破绽是序中之“得内家武当悟修之真传”一句。该句意为?尽得王宗岳之真传”,为何写成“武当悟修之真传”呢?据雍阳人发表于《武当》1989年第5期的《李派太极崇武当》一文所述,在李派的传谱中将李瑞东学于王兰亭所传的杨氏太极,也即是王宗岳所传北派太极拳,称为“武当嫡传悟修派太极拳”,而得后学于甘淡然(甘凤池之曾孙)所授之江南派太极拳称为“武当嫡传金蟾派太极功”。王宗岳所传的太极拳,在杨、吴、武、孙、赵堡等派均称为“北派太极”,而没有“悟修派”之称,可遍查各名家之著作而证实,“悟修派”一语,唯独李派专用。由此看出,“陈序”的作者实为与李派有密切渊源的人物所著,无怪乎此序出自李派的拳谱档案之中。由此可见,此序写作的时代,大约在清光绪年间甘淡然授艺李瑞东之后至民国初期。故所署的“嘉庆元年”是假托,因而破绽百出。序中所述王宗岳与甘凤池同行,实属荒唐。明朝之王宗岳与清朝之甘凤池怎么能同行呢?在陈家沟、赵堡及永年杨氏的拳史资料中,绝无甘凤池之名,足见此说虚伪。现举二例以证之。

     例一,赵堡派第十代传人郑悟清所传王宗岳收蒋发为徒的情节比较可靠,因为赵堡派为蒋发缔造,故记述实为蒋发所述,世代相传。在郑氏的《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阐秘》一文(载《武当》十周年精华本下卷)记述如下:

   “明代万历年间,有山西阳城王宗岳者一行二人,由太行经赵堡渡黄河赴郑州检查生意,住宿赵堡,偶尔看见有练拳者,在店中议论,穿紫花布衫的天资好(指蒋发),被店主人听见,告知蒋发。蒋发当时求店主同去见客人,经多方恳求允收门下,约定日期由郑州回来,同路上山西学艺历时八年。蒋发忠诚于老师家庭,如同父子。因师年高,由师姐代师传授艺术。因此,人称赵堡镇太极拳为大姑娘拳。王宗岳老夫子无于,只有独女儿。(王宗岳)对太极拳有高度的修养,人称华北大侠,写有太极拳沦等论述著作。传授艺术重选贤而教。传授拳艺给女儿及郑州孙某(因名字失传,拳艺亦未传人),晚年传授蒋发。”

   例二,据徐震《太极拳考信录》中引用1934年夏《北平实报》所载《王矫字访问记》,访问者为王柱宇,答者王矫宇是杨班侯之学生,当年已八十余岁。现摘其内容如下:问:太极门不能水上步行乎?答:水上步行之事,本人曾闻之于露禅先生。彼云:“太极门中能水上步行者,惟王宗岳收蒋发为徒的故事。缘王宗岳因呼蒋发为秃小子,蒋大怒,与之较量,被王击出十丈以外,凡三次。至此,蒋知王为非常人,即跪求拜师。王说:汝之气质过于刚烈,我呼汝一声秃小子便欲击杀我。若我传汝功夫,将来不知击杀多少人矣。蒋发顿首谢罪忏悔,叩首无算,至于出血。王察其意诚,始允收为徒,约明年今日正式行拜师礼(此下有云:本人有生以来不打诳语,凡本人之谈话,皆由本人负责,舍下在德胜桥旁真武庙之西侧。外间有怀疑者,无妨向本人询问)。王宗岳去后,蒋发即筑室于黄河之岸守候。约经一年,一日傍晚,蒋发于河岸翘盼,见河中水面有人影向此岸来。蒋发注视良久,人影渐近,细视之乃王宗岳先生也。”此项传说与赵堡史料相异,传说中情节走样和事迹.夸张。王矫宇说“一生不打诳语”,必亲自听闻杨禄禅,照样传述。杨则闻之于陈家沟之前辈口述。其内容虽有三点不足为信:一是王宗岳为文化素养甚高之人,不会无故辱骂蒋发为秃小子。二是步行水面,必为夸张。三是打出十丈以外,也是夸大。但作为杨禄禅传达“王宗岳收蒋发为徒”的事件,王矫宇是直接聆听者,可作为证实杨禄禅说过“王宗岳传蒋发”的源流关系。并且参照杨澄甫、杨振铎之著作中,均附有《明王宗岳太极拳论》之标题,说明杨禄禅所传王宗岳,蒋发均为明代之事迹,并非乾隆之事。蒋发晚年居陈家沟,杨禄禅从陈家沟听闻的传说,必指陈沟居住的蒋发(蒋仆),细节虽有出入,但“王传蒋”这一关系却是代表了陈沟与赵堡—二地的史料,均不谋而合地确认了这—源流。

    唐豪之考证,虽谓蒋发与陈王廷同为明末清初人,但改王宗岳为乾隆时人,从而否认王宗岳传蒋发的师徒关系,则完全是谬误的。

   赵堡、陈沟之说,源于蒋发生活和传艺之处,是当地前辈人所传。陈沟之说虽有某些夸大,但所说“王宗岳传蒋发”的关系,则是有源可稽。赵堡的拳谱史料,更有确凿之证据。对比之下,唐豪根据—份来历不明、内容不确的《阴符枪谱序》,靠分析推断和篡改“王学定”之名冒充王宗岳,究竟两种说法,何者为真,何者为伪,读者自可明辨是非。

   王宗岳的时代属明朝中叶,前于陈王廷。因此,清初之陈王廷,即使编造了陈式太极拳架,也非太极拳最早之鼻祖。

     第三节:王宗岳拳谱之传世途径考

    王宗岳传下之太极拳谱(以下简称“王谱”)是现代各派太极名家奉为正宗的经典理论。经历数百年之历代祖师转抄而传诸今人。在二十世纪以前,太极拳基本是秘传的,“王谱”是秘中之秘,只在太极门内的主要传人中衣钵相传。因此,“王潜”的流传途径,也就是考证太极拳源流的重要线索。考证“王谱”的原貌及其传世途径,可以解决三个历史疑案:一是“王谱”的理论是否为张三丰所传?二是王宗岳是什么时代人氏,是明朝人,还是清朝人?三是王宗岳的弟子蒋发,是赵堡派的第—代宗师,还是陈长兴之师?也即是蒋发为明末清初人,还是清乾隆人?这些疑案至今虽有所突破,初步有一答案,但还未达成社会之共识。只要深入地研究“王谱”的原貌及其传世途径,便不难解决这些疑案中的许多问题。

     一、王宗岳拳谱中的组成部分及四条传世渠道

    “王谱”组成部分有多少篇?由于历代的前辈对弟子的授受因人施教,并非都将“王谱”的全部内容授予,而是摘其某些主要的拳论、拳诀相授。在多年的传抄过程中,又有某些抄错、抄漏或增添的讹误字句。拳谱的作者及其时代,也没有注明清楚,因此目前各派所持的“王谱”篇数,或多或少,文字上大同小异,略有差别,以致难窥古谱之原貌。

   90年代以来,西安之路迪民、赵幼斌二氏,对“王谱”的原貌考证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杨氏太极拳正宗》(赵斌、赵幼斌、路迪民合著,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的第六、七两章。考证的依据,主要根据传世较早的四份拳谱比较分析,去讹存真;取长补短而成。这四份拳谱代表了四个派别的不同传世途径,代表性较全面,得出的结论比较可信。现先将这四份拳谱所代表的四条传世渠道,及其所传之内容略述如下:
   1、武氏拳谱(简称“武谱”):以李亦畲手抄的“老三本”中授予郝和(为真,1849—1920)的抄本为据。原件的影印。参见顾留馨著《太极拳术》(198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第374—382页。该谱之中包含的“王谱”著作共四篇:①《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②《十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此篇后人所附之标题为《太极拳释名》)。③《十三势行功歌诀》(又称《十三势歌》)。④《打手歌》。李亦畲手抄此件之年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仅流传于李氏后代及郝和。后郝和(为真)以教拳为业,广收弟子,拳谱乃流传其弟子及后人中,但流传面不广。公开出版问世则始于1935年由李亦畲之侄孙李福荫编《廉让堂太极拳谱》,内含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人之拳论。文字上也勘误了前传之手抄本中的某些讹误。
   
      武禹襄所获的“王谱”四篇,其真正的来源是由其师陈清平所传。由于历史之局限,赵堡派立下门规,拳不外传出村,故托词说是其兄从河南舞阳县盐店意外获得。目前,太极拳早已公开广传,赵堡也打破门规。这一真正的来源,也由武氏之当代衣钵传人乔松茂公开其秘。乔氏于1994年《中华武术》第四期发表的《武式太极拳的源流及特点》中有云:“陈师(清平)所授拳技与禹襄从太和堂学得的拳架大不相同。禹襄边学边练,并将所学拳理、拳诀作了札记,昼夜研习,悉得其髓,理法尽知。复将陈师所赠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势概要图》、《拳论》一并抄绘携归,与其甥李亦畲、李启轩一同研习。两年后技艺骤进,理法大明,窍要尽能施于身。因之,将前作之札记,参以后之阅读《拳论》、练功方面的发悟,衍写出《拳解》四则,《十三势行功歌解》(本文注:应为《十三势行功要解》)、《身法十条》、《打手撤放》、《四字密诀》等著作。”上文解决了两点疑难:一是武禹襄的“王谱”源自赵堡陈清平之传,非从舞阳盐店获得,理顺了“王谱”的来龙去脉。二是武氏所著《十三势说略》、《太极拳解》两篇是根据“王谱”中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及人称为“张三丰太极拳论”,结合己见。衍写而成。解决了某些学者误以为“杨门弟子(陈微明)所传出的‘王谱’,是将武氏上述二文窜改而成。”对“王谱”中的《十三势行功心解》等著作之真实性,得到了证实。


   2、杨氏拳谱(简称“杨谱”),以1925年杨澄甫口授,陈微明著《太极拳术》一书所载之“王谱”为据。“杨谱”之传世较“武谱”更早,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杨禄禅赴京教拳后,因有“杨无敌”之威名,从学门徒众多。杨禄禅也打破秘传之陈规,将所获的“王谱”及古谱三十二目全部公开,传于其主要传人。吴式太极拳第一代宗师全佑(满人,1834—]902),在此时,得杨班侯授予杨氏之全套拳谱,均载于吴公藻(吴鉴泉次子)所著之《太极拳讲义》(1935年出版)一书之中。其内容基本与陈微明所传“王谱”相伺(个别字有所讹误)。另以《太极法说》为名,汇总了“杨谱”中的古谱32目及《张三丰承留》、《口授穴之存亡论》、《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古谱四篇。《太极法说》所载之谱,在杨振基著《杨澄甫式太极拳》—书(严翰秀代笔整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也以影印件附录刊出,与吴公藻书中之影印件,同出—人之手抄真迹。证明吴公藻在书中之题词“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斯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抄本。在我家已有一百多年。公藻童年时即保存到如今。吴公藻识”,确属事实。但“百多年”为约略之数,实为七十多年而已。以上这些古谱之来源,在杨禄禅祖孙三代均秘而不宣。本世纪90年代初,严翰秀先生代杨振基前辈整理出版《杨澄甫式太极拳》—书时,杨振基前辈始对严翰秀说出是陈长兴所传。这又弄清了杨氏、吴氏两派拳谱的真正来源。至于陈长兴从何而得“王谱”,本书之后文,另有详细分析。


   3、赵堡拳谱(简称“赵谱”):由于过去比较封闭,传世较晚。最早出版问世者为杜育万(元化)于1932年附于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之末的《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及1935年著《太极拳正宗》一书所载。该书之扉页注明:“蒋老夫子(即蒋发)传太极拳正宗共八册,余所编皆系余师任老夫子(长春)所传……今将1册先付印焉。其余正在编述
中。”可见赵堡派由蒋发传下之拳谱、拳论比较丰富,惟杜元化在第一册中,只传出“王谱”一则,其余可能待后发表。但以后因抗战爆发等原因,杜氏未能续著。蒋发所传八册拳谱,经历次战火之摧毁和“文革”的“破四旧”等原因,至今已很难觅其踪迹。杜氏在《太极拳正宗》一书传述了陈清平传下之“王谱”中的一篇,命名为《太极拳总论》(附歌),实则是与杨禄禅所传的“张三丰太极拳论”为同一拳论。但此处匹配有古谱之原有拳诀,并由陈清平把拳论的各段,与拳诀的每句,作一对应的编写,更能体现出古潜的原貌是歌诀与拳论相对应的合璧之作。现将陈清平所传原文列后:

      太极拳总论(附歌)

     河南怀郡温邑赵堡镇陈清平

   歌云:举步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拳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附歌]举步轻灵神内敛。
[拳论]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
[附歌]莫教断续一气研。
[拳论]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附歌]左宜右有虚实处。
[拳论]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总须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
[附歌]意上寓下后天还。
[陈清平附言广背丝扣为太极拳之母,是此拳彻始彻终功夫。此论此歌是教人单做背丝扣顺逆动作之法,故以称之。”

以上所列《太极拳总论》有陈清平的署名。歌诀与拳论之文字,基本上与《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相同。但《杜育万述》则以歌诀为主体,拳论附于歌诀之下。此处则以拳论为主体,歌诀附于拳论之后。有人对此编排产生误解。以为第一段拳论是对应其前的四句“歌云”。原文中把每一段拳论的“附歌”均写作“歌云”,使人误以为第一句“歌云”,搭配第二段拳论。把最后一句“歌云”,搭配[陈清平附言]。误会了原谱之真实性。为此,本文特在该谱中标明[拳论]、[附歌]及[陈清平附言],以消除误会。

由此观之,《太极拳总论》即是蒋发受山西之师王宗岳(林祯)所传下之歌诀及其释文。过去某些名家曾指责陈微明所传出之该谱,是篡改武禹襄的《十三势说略》而成,以否定该论为张三丰所传。由此《总论》观之,其拳论之文字,不仅与“杨谱”传出之该论相同,而且出现在武禹襄之师陈清平之前。岂有师父或前人抄袭武禹襄著作之理。显然,某些名家所说,是本末倒置。也可以证实上文引出的乔松茂之述源是正确的。

赵堡之拳谱,在30年代才有书籍出版,逐步公布。传人刘会峙著《武当赵堡传统三合一太极拳》(陕西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传出了该派保存的若干篇“王谱”。其出版时间虽晚,但可看出,这几份“王谱”及其他几篇古谱,绝非抄袭“杨谱”而成。何以见得?理由是:①该书对“杨谱”中的《张三丰太极拳论》,分为两篇,分别注明作者为“王宗岳著《十三势》(即“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及王宗岳著《太极拳论》(即“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②《打手歌》则注为张三丰者;③古谱三篇《张三丰承留》一文与“杨谱”有个别字不一。如“万载永长春”(刘会峙)与“杨谱”之“万载咏长春”不同。《师传张三丰老师之言》也有差别。如第三行中“刘谱”为“先学者”,“杨谱”为“先觉者”。在《师传〔穴之存亡论〕》中,刘会峙本有“十不传”,“杨谱”则为“八不传”,增多了“九不传好事好斗狠斗勇之人。十不传歹人”等等。可见,赵堡一派尚有一些古谱有待挖掘。在《武当》1990年第六期戚建海著《蒋发秘传太极拳经典》一文中,披露了赵堡传人和有禄所保存的“王谱”中之六首“七言四句”拳诀,与姜容樵传出之“乾隆抄本”中六首歌诀,

基本相同:六首歌诀之原文如下:

一、顺项贯项两膀松,束肋下气把裆撑,
    胃因开动两捶争,五指(趾)抓地上弯弓。

二、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三、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四、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慢手快皆非是,四两拨千运化良。

五、掤捋挤按四正方,采挒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六、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乃缜密,得机而动如猫行。

    (本文注:该六首歌附在陈清平著《大极拳练架六要》之后,故存该谱者误以为陈清平为歌诀之作者。实为“王谱”原有之歌诀。)

    由以上赵堡派所传之“王谱”看.与杨:武两派之“王谱”是一致的。其来源各主要传人之说法,均一致确认是王宗岳(林祯)传蒋发再传邢喜怀、张楚臣、陈敬伯、张宗禹、张彦、陈清平,再广传至其各弟子如武禹襄、和兆元、任长春等,脉络清楚。

   4、“乾隆抄本”(简称“乾本”):此谱为形意拳传人姚馥春、姜容樵合著之《太极拳讲义》一书传出。该书是1930年上海武学书局出版。据该书作者在序中及《太极拳之源流》一节中所述,拳谱为陈长兴传子耕耘,耕耘之子某(本文注:应是陈延熙)以友谊关系,授谱予河北定县之形意拳名家许占鳌(郭云深之弟子),许又授与其弟子汤士林。汤士林再传姚馥春、姜容樵。姚、姜二氏于民国元年(1912年)从汤士林习太极,至1930年才著书公开此谱。书中所传出之太极拳非陈式太极,而是杨式太极的六路老架。据姚馥春序中云,是许占鳌以友谊之份,向永年广平的陈姓者学得。因此,拳架的来源与“乾本”之来源,是由不同之人所授予。

   笔者曾将“乾本”与“杨谱”中的王宗岳各拳论之全文作过详细的校核,确认此二谱同出一源,惟“乾本”多出六首歌诀与拳论相匹配。这六首歌诀,又与赵堡传人和有禄所存六首歌诀大体相同(个别字有音似、形似的讹抄)。可证明同出于陈长兴之传。本书中另有详细论证。

   又据陈正雷著《中国陈氏太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第377页中记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袁世凯督鲁,见耕耘公碑记,知太极拳为陈氏所专精,派人来访,聘延熙公前往教其子侄……自鲁而津,教授六年。”即陈延熙在1900-1906年赴天津授拳时传出,与许占鳌习杨氏太极之后,再获得“乾本”之时代大体相合。故姜、姚二氏所传之“乾本”,可确认其来源真实。但因谱中有“以上为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的旁注,与唐豪树立陈王廷为太极拳鼻祖之意图相抵触,故遭唐豪及其后继者攻击为“伪谱”。本书为了拨乱反正,特对此谱辨真,并以此为基础,考证王宗岳“十三势”古谱之原貌。

   “乾本”之可贵之处,是保存了原谱较为全面的内容,说明了古谱是由张三丰所传的拳诀,由王宗岳注释成拳论,相互合璧而成。注释者王宗岳在谱中注明“以上(指歌诀)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并有各首歌诀为证,有力地证明了“张三丰创‘十三势’,是近世太极拳的祖师“这一重要论断。否定了唐豪树立陈王廷为鼻祖之谬误。

     由以上四个传世渠道看,“武谱”、“赵谱”均源出于蒋发到陈清平七代祖师的传授。“杨谱”及“乾本”则源出于陈长兴的传授。陈长兴所获的“王谱”又从何途径而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在《杨氏拳谱与“乾隆抄本”辨真》中将论证其来源。初步认为,其来源是:王宗岳传蒋发,再传邢喜怀、张楚臣至陈敬伯。陈敬伯既是赵堡的第四代掌门,又是陈家沟的十二世孙。故陈敬伯晚年广收门徒时,将拳技及“王谱”私授其族弟陈继夏、陈公兆。陈继夏传陈秉旺(长兴之父)三兄弟,称“陈氏三雄”。秉旺传子长兴。故陈长兴之“王谱”,实为王宗岳经赵堡之历代传人而传下,是为可靠之真谱。

二、四条渠道均源出赵堡之传

  总结以上四条传世渠道,归纳为一,就是四条渠道均由赵堡拳派扩散而出。也即是源于蒋发之传播。由此可知,赵堡之第一代宗师蒋发,就是山西王宗岳之弟子。杜元化《太极拳正宗》所述的山西王老夫子林祯,也即王宗岳之别名并非二人。

     过去,由于唐豪把王宗岳的时代篡改为“清乾隆时人”,又有《陈长兴序》的配合,故使后人误会山西王林祯不是王宗岳,从而怀疑赵堡的第一代宗师蒋发,也是不实之传,而以“乾隆蒋发”代之。造成源流之重大失误。

    第四节    王宗岳“十三势”古谱之原貌考证
    
    考证“王谱”之原貌,目的有二:一是勘校历代传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讹误字句,以使古谱之理论更趋完整和准确。二是考证古谱原貌中是否有“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的旁注,以及有无张三丰的原作,以解决关于张三丰是否创“十三势”(太极拳的古称)的争论。从而澄清太极拳的源流。
1992年,路迪民、赵幼斌以客观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考证了这—问题,比较分析了较早传世的“杨谱”、“武谱”、“赵谱”、“乾本”中的王宗岳拳论及歌诀,取长补短,去讹存真,初步总结出反映古谱原貌的《太极拳经、论汇集》,载于《杨氏太极拳正宗》一书的第七章(三秦出版社1992年出版)。从中看出:古谱并非王宗岳一人之作。实由张三丰所著的若干首拳经歌诀,与王宗岳对应于歌诀的释文(拳论)合璧而成。王宗岳注样后,留下一旁注,以示歌诀及其所传的理论为张三丰之作。为30年代以前各太极名家尊张三丰为祖师提供了有力的证m。初步否定了唐豪所鼓吹的“清初陈王廷为我国太极拳创始人”的误导之说。
这一考证,当然会遇到不同观点者的阻力。《武林》1992年第12期,就有人发表文章否定原貌考证的依据。1930年姜容樵、姚馥春发表《太极拳讲义》一书传出此谱时,就被唐豪攻击为“伪谱”,对后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故1998年《武魂》杂志第九期,也有人脱离其传递途径的检验,纯从个人对原谱文字的理解,作出否定“乾本”真实性的看法。由于从30年代到90年代都有人坚持唐豪的观点,对“王谱”原貌考证所据的“乾本”、“杨谱”、“赵谱”,都有怀疑或否定的看法,故笔者为慎重起见,也专门对上述三谱,进行甄辨,确认是真谱。有关论证在本书有详述。本文仍循路迪民、赵幼斌的思路和拳谱依据,作一复核和肯定。并对其中未完成的部分,如《十三势歌》、《二十字诀》的作者考证,及拳谱中尚存的个别讹误字,有待补正。对路、赵二氏的研究,加以充实。可以说,本文的考证,是在路、赵二氏研究基础上之继续。
为此,先将“乾本”原文,及路迪民等之考证结果转抄于后,以供读者循序而深入了解。

   一、太极拳谱“乾隆抄本”原文 (错字未加改动)
                                                  姚馥春、姜容樵传出
    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
   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原书注:“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原谱释文)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提项调裆、两背松。然后窒。开合按势怀中抱(空字)。七星视如车轮,柔而不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已动。由脚而腿,由腿而身,练如一气。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发劲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注:“原谱释丈”四字,为本文所加。姜、姚之书用括号将各句括出,以示释文。原谱中有讹误之疑字,下加·号注出]
     
   歌诀二: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原谱释文)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左右前后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譬之将植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损坏之速乃无疑。虚实要分清楚,一处自有—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原谱释文)拿住丹田之气,炼住元形,能打通哼哈二气。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与性惟一贯。由着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原谱释文:)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实则右虚,右重则左轻。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雄豪所向无敌,盖皆由阶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强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率(皆)自为人所制者,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旁注)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陪衬。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歌诀五:
 
  棚捋挤按四方正,采列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原谱释文)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于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水、火、金、木、土也。
(附注)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十三势歌诀六: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卅字,字字真切义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原谱释文)气贴背后,敛人脊骨。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在气则滞。内三合与外三合。

 二十字诀;

披闪担搓歉,粘随拘拿扳,
软棚搂摧掩,撮坠续挤摊。
(原谱释文)骨节自对,开劲攀梢为阳,合披坑窑相照,分阴阳之意,开合引进落空,分宽窄老嫩,人笋不入笋,有擎灵之意。
斤对斤,两对两。不丢不顶,五指紧聚,六节表正,七节要合,八节要扣,九节要长,十节要活,十一节要静,十二节抓地。
三尖相照,上照鼻尖,中照手尖,下照足尖,能顾住元气,不跑不滞,妙令其熟,牢牢心记。
能以手望枪,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数十年功夫皆言无敌。果然信乎。高打高顾,低打低应,进打进乘,退打退跟,紧紧相随,升降未定,沾粘不脱,拳打立根。
十三势行功心解
(原谱释文)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要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妙。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撑支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此篇至此完——本文注)

 歌诀七: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原谱释文]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记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人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藕断丝亦连。广乾本”全文完)
由以上的“乾本”全文看,与“杨谱”比较,多出了六首“七言四句”的歌诀,及歌诀一的释文,并且多出了“二十字诀”及其释文。其余均一致。唐豪说,多出的歌诀,是后人为了便于记忆而作并托名为张三丰之作。并说姜容樵“善扯谎,对著作极不老实”。但查这六首歌诀与上节所列出“赵堡拳谱”中和有禄所存抄本的六首歌诀,除个别字讹误外,总体是相同的,是古传歌诀的证明。
据姜容樵、姚馥春在其著作中说明,此谱是陈长兴之孙(陈延熙)授许占鳌,许传汤士林,汤传姚馥春、姜容樵。既然源出于陈长兴之传,理应与杨禄禅所获之谱是一致的。不难看出,陈长兴家传之“王谱”,保留了原有的歌诀与拳论相匹配的全貌。而授予杨禄禅之谱,则略去歌诀。至于歌诀一之释文,则因前人传抄中讹误字稍多而费解。在其后的各篇拳论中,内容也有重复的论述,故没有抄传杨禄禅。

二、路迪民等之考证

   路迪民、赵幼斌根据“乾本”的内容比较全面,并据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中,每句歌诀与每段拳论一一对应的文体结构,看出:全部释文,均为王宗岳之作,并据注释者王宗击的旁注“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证实此注所指的张三丰著作就是王宗岳所注释的拳经歌诀。这是一个重罢的考证成果,对研究太极拳源流,是一份宝贵的证据。

     路、赵二氏综合四份古谱,初步考证的结果原文如下:

太极拳经拳论汇集

太极拳经

武当张三丰著    山右王宗岳解

(由张三丰祖师著,王宗岳宗师精解的太极拳经,因长期传抄而身首分离,谬误百出。对其作者亦产生莫大混乱与篡改。经笔者认真考证,还其原貌。虽不尽善,乃求本追根之始也。六首歌诀为“经”,歌诀释文为“论”。经无论则不明,论无经则不通。经论对应,始成一体。本篇以乾隆抄本为主要依据,参阅诸本。限于篇幅,校勘说明从略。——辛未孟春路迪民、赵幼斌附记)

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两背松,然后窒。束肋下气把裆撑:提顶吊裆,心中力量。威音开劲两捶争: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五趾抓地上弯弓: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发劲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歌诀二

举步轻灵神内敛: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左宜右有虚实处: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意上寓下后天还: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譬如将植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损坏之速乃无疑。

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哼哈二气妙无穷:气贴背后,敛人脊骨。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在气则滞。内三合,外三合。动分静合屈伸就: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缓应急随理贯通: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与性唯一贯。由招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实则右虚,右重则左轻。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加至道藏: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雄豪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手慢手快皆非似: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强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四两拨千运化良: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率自为人所制者,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陪衬。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歌诀五

极柔即刚极虚灵: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运若抽丝处处明: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藕断丝亦连。开展紧凑乃缜密: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待机而动如猫行: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歌诀六 

掤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水火金木土也。

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伸屈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卅字,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十三势行功心解

王宗岳著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妙,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撑支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气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打手歌

王宗岳修订

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二十字诀

作者待考

披闪担搓歉,粘随拘拿扳。

软棚搂摧掩,撮坠续挤摊。
(路、赵二氏之原貌考证,至此完)

以上的原貌考证,可以证实:
①“乾本”所多出的六首歌诀(七言四句)是一组整体的拳诀,与“赵堡和有禄传谱”的六首基本符合。而歌诀二则与陈清平所传的《太极拳总论(附歌)》相符。说明歌诀是古已有之的真诀,非后人所附会。
②根据原谱注释者王宗岳所附的旁注“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在陈长兴传出的“杨谱”和“乾本”不仅文字相同,其位置也排列在《太极拳释名》(“乾本”歌诀五的释文)之后,也证实这一旁注在陈长兴以前的时代,已经如此传出,非后人所加。
③据王宗岳所写的旁注,证实原谱的拳诀为张三丰所著。这一点符合道教在秘传时代,只许言传身教,不立文字的规矩。编成歌诀,在不立文字的情况下,则便于记忆和传播。此外,王宗岳的旁注中所传达的张三丰遗训:“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也符合张三丰这位杰出内丹家的观点。他一生追求的是延年益寿。在丹士看来,武技是次于内丹功的末技。这一观点,在清末民初,太极拳作为一项技击术而立足于世,后世拳家都无这一观点,反认为,技击是其灵魂,健身延寿视作副产品而已。所以原谱的旁注确是古人所传,非今人所加。
④六首歌诀(七言四句)是一整体。在“乾本”中,将《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功心解》、《二十字诀》插入歌诀五、六之中,显然是前人传抄时把原谱的顺序打乱。路、赵二氏的考证,把“乾本”中的歌诀七,调到上面,改为歌诀五是妥善的处理。因为“乾本”的“歌诀五”之后,紧接“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保存原谱的编排。“乾本”的歌诀五,应是六首歌诀的末首,改为“歌诀六”,将“乾本”的“歌诀七”改为歌诀五,是很恰当的。

《十三势歌》是二十四句之歌诀,应独立另排,不宜插入六首歌诀之中。这对恢复古谱原貌是正确的处理。故这一考证,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遗留问题未彻底解决。现补述如下:

(1)《十三势歌》、《二十字诀》的作者,有待考证补充。
(2)《打手歌》之作者,该谱写为“王宗岳修订”,此说是因袭唐豪之说,有更正之必要。
(3)歌诀四之释文(即《太极拳论》)之后,有一旁注:“此论句句切要,无一字陪衬……”是谁附加此注,有待考证。
(4)谱中仍有少量讹误字,未彻底勘误。
为此,下文将补充考证附后。

三、王宗岳传“十三势”古谱原貌的再考证

(1)从全谱的整体来看,《十三势歌》内容全面,是全谱之纲要。开头句:“十三总势莫轻视”,应是全谱之开场白。因此,《十三势歌》应该作为该谱的总论。摆在其首,即在六首歌诀之前。
(2)《十三势行功心解》在原谱紧接《十三势歌》之后,其内容也与《十三势歌》相对应。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一文,就是把《十三势歌》与《十三势行功心解》作一一对应的比较。故可知《十三势行功心解》是王宗岳为卜卜三势歌》所作的释文。故该歌之作者应是张三丰。“乾本”误将此歌抄在“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的旁注之后,致使路氏未便对原作者作出肯定的考证。《十三势歌》中有一“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二句的宗旨,与王宗岳传达张三丰之遗训“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是一致的。故认为《十三势歌》是张三丰作。
(3)《二十字诀》是将《五字经诀》的二十句首字贯串而成,其文风、文体与谱中其他歌诀显著不同,而其后所配的释文,文风也与王宗岳之文风差异甚大。此外,“杨谱”也同为陈长兴传。并无此诀及其释文传下。由此推断,《二十字诀》及释文,为后人所加,非原谱所有。由于释文的语气,似形意拳中的用语,疑为许占鳌所附上。有待知情者再考证以证实之。故在原貌考证中,删去此诀及其释文。
(4)关于《打手歌》的作者,唐豪说,此歌在陈王廷时代已有之,“王宗岳”(应是王学定)乾隆人,在陈王廷之后,故“王谱”中此歌为“王宗岳修订陈王廷之四句《打手歌》而成”。此实属谬论。王宗岳明朝人,其弟子蒋发晚年在陈王廷家生活。陈家沟之此歌应是蒋发所授。故“王宗岳修订”一语应更正。本文根据以下理由,认为该歌是张三丰原作:①歌内有“掤捋挤按须认真”与六首歌诀中的“掤捋挤按四正方”相合,“牵动四两拨千斤”与六首歌诀中的“四两拨千运化良”相合。文风与拳理同出一辙。②从整套古谱的结构看,歌诀均为张三丰传,释文均为王宗岳著。该歌之后,紧接一段释文:“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不展。劲断意不断。”此句应是王宗岳对《打手歌》拳理的重提。以使后学者任意。此段文,并非文字解释,原诀之意义,十分明确。故此段仅用“又曰”二字,复述歌诀一与歌决五释文中之“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已先动”之沦。③据刘会峙著《武当赵堡传统三合一太极拳》中所附此歌之作者署名有“张三丰”作。故本文确认为张三丰之歌诀。
(5)《太极拳论》之后,紧插入一旁注:“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陪衬……”此注之语气,不似王宗岳所写。开首二句;是对《太极拳论》的精湛予以赞誉。若王宗岳自述,就不会用赞誉之语气。又从后一句“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功夫耳”。句中称王宗岳为“先师”,应是其弟子蒋发传出此谱时所加之按语。这一提法,与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一书所传出之蒋发所绘制的《太极拳十三式手法起源之图》中按语“余师云:苟非其人,道不虚传”之思想是一致的。故此注不是“王谱”原有,应是蒋发之按语。
(6)歌诀及释文中尚待勘误之讹误字。

参照诸谱比较,认为下列之字应予勘误:

①《十三势歌》中“乾本”及“杨谱”均有“气遍身躯不少滞”应改为“气遍身躯不稍滞”。又两谱均有“功夫无息法自休”和“想推用意终何在”,应改为“功夫无息法自修”、“详推用意终何在”。又“歌兮歌兮百册字”二谱均同。“卅”,为古之僻字,代表“四十”,今已不用,宜改为“歌兮歌兮百四十”为宜。
②六首“七言四句”歌诀,将“乾本”与“和有禄本”比较,若干字应以“和有禄本”较妥,如:
歌诀一韵“束烈”宜改为“束肋”。“胃音开劲两捶争”一句,据沈寿点校考释的《太极拳谱》一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87页之注三:“胃音”不可解,别本有作“用意”可解。本文认为这一勘误甚是。“胃”为“用”字的笔误,“音”为“意”字之笔误。可能是字体潦草,而误抄。又“和有禄本”的该句的”开劲”则为“开动”。从文字看,“开动”比“开劲”较顺。故该句改为“用意开动两捶争”。
歌诀四的“手慢手快皆非似”,在“和有禄本”中为“手慢手快皆非是”,以“是二字较为合理。
歌诀五(“乾本”为歌诀七)中“极柔即刚极虚灵”一句,“和有禄本”为“极柔极刚极虚灵”,对照释文,则认为“极柔极刚极虚灵”较妥。该诀之“待机而动似猫行”,在“和有禄本”为“得机而动如猫行”。“待机”为未得机之时,此时先动,不及“得机而动”更合拳理。以后者为准。
歌诀一的释文中“两背松,然后窒”一句不通。“两背”应是“两肩”之笔误。“窒”字应是繁体之“灵”字的草写而误抄。该句改为“两肩松,然后灵”则通顺。
③《十三势歌》的释文,既有完整的《十三势行功心解》一文阐述。而在“乾本”中的《十三势歌》之后,又附加两句释文:“气贴背后,敛人脊骨,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聚气则滞”、“内三合,外三合”。
按常理,释文应为完整一篇,不应有零碎之语句插后。本文认为,此两段为后人所加。其内容,在原谱其他释文已有体现,不必重复,应删去为宜。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的再考证,古谱原貌之全文如下:《“十三势”古拳谱》原貌考证

(拾遗补正稿)

说明:本考证是以路迪民、赵幼斌之《太极拳经、论汇集》为基础,略加补充而成。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补充的意见未必尽善。仅供参考,尚望方家指正。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经》之研究
武当太极拳泛化于俗的体系——来自网络
业已证实?太极拳非陈家沟陈王廷所创(之二)
《太极拳源流考》补正
太极拳的源流
“张三丰太极拳论”真伪之争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