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楼顶摆满棺材的福建最大土楼

2014-04-22 22:29:06

        凡是第一的名头,大家都喜欢争,关于最大的土楼,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永定县与南靖县都标榜自己有全世界最大的土楼,我没有去过所有的客家土楼,但去过几处标榜世界之最的土楼,经过现场感受和查看靠谱的资料,得出中国各地较大的几座客家圆土楼如下,以圆土楼的直径而论,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在广东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道韵楼周长328米,内切圆直径101.1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地处土楼并不集中的广东潮州,所以并不出名;福建省最大的土楼在南靖县书洋镇石桥村,顺裕楼外廊直径86米,这座土楼没开发旅游,保持原生态,鲜有游人至;福建平和县最大的土楼在芦溪镇芦峰村,丰作厥宁楼直径77米,原生态鲜有游客;福建华安县最大的土楼在仙都镇大地村,二宜楼直径73.4米,世界文化遗产,游客不多;福建永定县最大的土楼在高头乡高北村,承启楼直径73米,周长229.34米,被称为“土楼之王”,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世界文化遗产,游人如织。如此看来,最出名的“土楼之王”承启楼,论直径而言,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甚至在福建土楼中,也排不进前三。

        石桥土楼群是福建土楼之旅的意外收获,也是此行中最惬意的一段行程,话说现在凡是顶着世界文化遗产头衔的土楼和土楼群,基本上都是不买票别想进,便宜的也收你个50元,贵的收100元,但公路边的石桥村依山傍水,土楼林立,还有一座福建省内最大的圆土楼——顺裕楼,这座原生态的土楼村落不仅不收费,村民还很热情,你可以随意进入土楼参观,也可以随意登楼,村民甚至还主动地为你带路。

 其实石桥村也不能完全说偶遇,福建土楼的这份攻略,我两年前就做得很详细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出发,这次出发前,又补充了一些,其中就包括石桥村,但没列入必去之地,心想路过了就去吧

 然后就真的路过了,这块石头一面写着“中国景观村落——石桥村”,另一面写着“世界之最——顺裕楼”,石桥村到世界文化遗产河坑土楼群,其实不过往西4公里

 石桥村位于福建南靖县书洋镇,据说石桥张姓始祖张念三郎原籍潮州大埔县,明初海禁时流落到石桥村,成为陈五十郎家的上门女婿,后来张姓反而成为石桥村的大姓

 石桥村依山傍水,土楼依山势而建,三团溪水顺山顶流下,但村里有不少现代建筑,布局较乱,也许是多年来没能开发旅游的一个原因吧,我们直接开车到山坡上,然后顺坡一路游览

 全村有十多座方圆土楼,这座建于1961年,竣工于1969年的圆土楼叫祯裕楼,平常而原生态的一座土楼

 与那些被作为旅游景点的土楼不同,石桥村的土楼大多是实实在在生活着的土楼,几乎没有游客到来

 祯裕楼下来就是顺裕楼,虽然看了很多大型土楼了,但还是被这座土楼的规模给震撼,顺裕楼外廊直径86米,每层72间,4层计288间,楼中又有80间,共368间,背山面水,气势恢宏

 顺裕楼门楣上的“三多九如”很有意思,这是中国传统中常用的祝颂之辞,“三多”即“多寿、多福、多子孙”,“九如”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后来人们以蝙蝠或佛手谐音“福”,以桃寓意“寿”,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寓意,另用九只如意与之相配,谐意“九如”,从而构成了一种固定的吉祥纹样,称为“三多九如”,常见于瓷器、玉器、金银器等之上

 民国时期,石桥村民张启根南洋做生意赚钱后,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只身回到石桥,建议修座永定式大圆楼,次年双环式圆楼开工,可惜只修了外圈两层,便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因资金短缺停工,再次筹集资金,直到1947年,经过20年的努力,圆楼外墙(四层)和四分之一内墙(两层)才告竣工,这就是今天的顺裕楼

 走进顺裕楼,犹如走进一座小村庄

 土楼除了墙体,包括门窗、走廊、楼梯灯基本都是木质,土楼里还堆积着很多柴火,看来燃料也是以木柴为主,防火该是土楼的重要工作

 五个石磨全部摆在四楼的楼梯口处,不太明白其中意义何在,在四楼磨东西应该不如一楼方便啊,也许是因为粮仓都在较高的楼层吧

 顺裕楼里面是完全原生态的,这里没有开发旅游,除了个别自驾和包车的游客外,来到的游客也不多,相比附近的田螺坑、承启楼等知名土楼,估计千分之一的游客都不到

 这座70多年的巨大圆楼已经有些苍老和陈旧,但拥有土楼生活最真实的一面

 所谓同人不同命,同楼也不同命,顺裕楼是福建省最大的圆土楼,但鲜为人知,游人罕至

 但这或许是一种更好地保护,“塞翁失马,焉知福祸”,顺裕楼的楼民平静地生活着,犹如他们的祖辈一样

 斑驳的墙体已经有了修补的痕迹,木质的楼梯和地板已经吱呀作响,但这里不会收你的参观费,登楼费,你可以尽情地把这座土楼看得真切,登上顶楼夹层,不经意间被我发现了土楼的一个秘密

 顺裕楼顶楼的夹层中,居然摆满了棺材,难道土楼的风俗是把先人葬在楼顶,这也太骇人听闻了吧,或者又有其他寓意,棺材虽是身后之物,但历来都有“升官发财”的吉祥之意

 当然不是把先人葬在楼顶了,其实楼顶摆放的都是未曾使用的棺材,中国人生前都是要考虑身后事的,为自己准备一口好棺材就是其一,记得我小时候,那时爷爷奶奶也才60出头,但爷爷是木匠,早早的就打好了两口棺材,放在家里杂物间,那时候挺害怕进那个房间的,奶奶活到了89岁,去年才过世,棺材也没用上,老屋早拆了,棺材也不知道去哪了。现在提倡火化了,城市住房也小了,城市和很多乡村都不可能把棺材摆家里了,但看来顺裕楼依然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顺裕楼就是这么一座巨大得令人震撼,原生态得令人惊喜的土楼,顺裕楼是石桥土楼群的亮点,但并不是全部

 离开福建省最大的土楼顺裕楼,楼前就是那条叫做三团溪的小溪,冬天溪水干涸

 石桥村沿着小溪,顺着山势,全村保存了很多土楼

 除了最大的顺裕楼,石桥村还有南靖县最古老的方土楼“永安楼”,如今这座土楼已经荒废

 我走在土楼的楼梯上,木板吱呀作响,还不停地掉落尘土,一不小心就会整块塌掉

 永安楼旁边有座永庆楼,土楼的外墙搭建了不少现代建筑

 这是一座生活着的三层土楼,楼内是水泥地,生活气息浓重

 我们在楼前闲坐,晒太阳的阿婆叽里咕噜给我们介绍村里的土楼,我一句也没听懂,后来他还叫她媳妇出来带我们去看古老的永安楼,我们说刚刚看过才作罢

 我们沿着小溪上行,河边还有几栋造型比较独特的土楼,其中左边那座就是吸引众多中外专家学者来考察的交椅式土楼"长源楼",建于1732年,所谓交椅式土楼外形类似一把扶手椅子,不过日本建筑专家称之为“斜面土楼”

 溪边的土楼都有卵石垒成的地基,能够应对洪水的冲击,这座大型的土楼已经荒废,叫做振德楼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标语写在振德楼的门楣上,这样的标语真应该好好保存,完全可以算得上历史文物了

 推门进入振德楼,里面一片荒芜,几只白鹅突然扑腾出来吓我一跳,除了那些世界文化遗产之外,福建现存3万多座土楼中,相当一部分的现状就是如此

 溪边土楼的卵石地基引人注目,这些卵石大小不一,从下到上呈由大到小的排列

 大的石头足有上千斤,没有水泥也没有其他填充,就是石头垒石头,这样的地基支撑着土楼已经上百年了

 其实石桥村的景色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几十上百元门票的地方,交通也挺方便,但不出名就没人来,犹如一件工艺品,出自大师之手身价百倍,出自工匠之手无人问津

 二楼的墙上还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的标语,这些破旧的土楼就是历史的真实印迹

 溪水充沛,植被翠绿时的石桥村应该更漂亮些,石桥村是座非常原生态,也非常纯朴美丽的土楼村落

        据说中国每天都有上百个村庄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急剧的城镇化是村庄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同石桥村,尽管还未消失,但很多百年土楼已经荒废空置,村里的人口在减少,大家也不愿意住在生活不便利的土楼里,没有人住的房子会迅速的破败甚至倒塌,这是绝大多数土楼的命运,随着上世纪70年代基本停建客家土楼以来,土楼会逐渐走进历史,越来越少,直至消失,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优胜劣汰的法则,但土楼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闽西南民居历史,应运而生,应时而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常漂亮的石桥村
探访六鳌半岛五落官厅和土楼
福建南靖土楼(14)(石桥村长源楼.逢源楼.振德楼)
淳朴自然如诗如画的南靖石桥村顺裕土楼
石桥古村
游阳产土楼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