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鄱阳湖行


摄影·文字 | 陈逸航

时间·地点 | 2011年5月、2012年10月,鄱阳湖周边


【鸟类】



小鸊鹈。游禽的一种,体小而矮扁,比鸭稍小。脚近尾端(通常,游禽的腿越偏向身体后部,潜水能力越强,潜水深度越深),翅短小,不善飞行。极会潜水,常成群游于水面,受惊即潜入水中。俗称“油鸭”。


由于常在水中活动,小鸊鹈有发达的尾脂腺分泌油脂,用喙涂抹在羽毛上可以用来防水。


小鸊鹈是中国最常见的水鸟之一,多在山地小型水面活动。营巢于沼泽、池塘、湖泊中丛生芦苇、灯心草、香蒲等地。

 鸊鹈赋 (晋·张望)
余睹鸊鹈之为鸟也。形貌丛蔑。尾翮燋陋。乐水以游。随波沦跃。汎然任性。而无患也。惟鸊鹈之小鸟。托川湖以繁育。翩舒翮以和鸣。匪窘惕于笼畜。瀺灂池沼。容与河洲。翔而不淹。集而不留。值污则止。遇泽则游。沦潭里以衔鱼。跃浪表而相求。萃不择渠。娱不择川。随风腾起。与涛回旋。沉窜则足拨圆波。浮泳则臆排微涟。率性命以闲放。独遨逸而获全。




鸬鹚,俗称鱼鹰、水老鸦。善于潜水,以长而钩的嘴捕鱼。营巢于中国各地湖泊中砾石小岛或沿海岛屿。鸬鹚颔下有喉囊,可把捕捉到的鱼贮在里面,因此有渔民把它们驯养,用来捕鱼。

 观放鸬鹚 (宋·艾性夫)
乌鬼淋漓受指呼,江鱼终日为人驱。
扼吭不及能言鸭,哇肉几同反哺乌。
暂满空喉如瘿大,竟无半尾塞肠枯。
少宽颈组方谋饱,水冷沙寒日已晡。

 效唐僧无则咏物诗四首 其二 鸬鹚鸟 (元末明初·张昱)
缡褷羽翼作群飞,残害溪鱼欲自肥。
满嗉腥涎吞不下,为人长忍一生饥。



荒废田野上的牛背鹭。俗称黄头鹭、放牛郎。在湿地中较干的地方出现,常跟水牛在一起,啄食其从草地上引来的昆虫,兼食鱼、蛙等。因常在牛背上歇息而得名。



几近干涸的鱼塘中,飞起的一只鹭鸶,枕部两条细长饰羽显示其处于繁殖期。以各式鱼虾为主食,兼食甲壳动物和昆虫。繁殖期和黄头鹭、夜鹭集体筑巢于竹林、树林中。

 鹭鸶 (唐·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 (唐·罗隐)
斜阳澹澹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
不要向人誇素白,也知常有羡鱼心。

 夜鹭 (元·张玉娘)
白鹭宿秋陂,夜寒如堕雪。
久立不飞去,月明霜气冽。



缺水鱼塘里,泥涂上的两只鹤鹬。喜欢小群出现于鱼塘、沿海滩涂及沼泽地带,不时会涉水觅食,甚至游泳。



黑翅长脚鹬。喜欢在沿海浅水及淡水沼泽地活动。体型修长,拥有一双可以在较深水的地方觅食长脚。以体型细小的鱼类、昆虫、蝌蚪为食物。



把珠湖“瓢里山”(小岛)作为栖息地的夜鹭。活动和取食于沼泽、河湖水面上。主要取食蛙类、小鱼、虾等水生动物,偶尔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中国全境都能看到夜鹭的身影,在东北、华北、甘肃、四川、华中、长江流域等省区为夏候鸟,在长江以南省份为留鸟。


夜鹭常栖息于临近水域的阔叶树林中,往往以数百只的大群占据一片树林营巢。



一只飞行的中的大白鹭。它们同样以瓢里山为栖息地。大白鹭喜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也常在水域附近草地上慢慢行走,边走边啄食。大白鹭喜欢群居,因此很容易被人大量捕捉,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



田野上空的一只灰头麦鸡,飞行时发出尖声。体长约35厘米,是典型的旷野鸟类,栖于近水的开阔原野、河滩、稻田及沼泽,以蚯蚓、昆虫、螺类等为食。



灰头麦鸡为全球性易危鸟类。


【捕鱼虾】


 鄱湖春晓 (当代·陈忠平)
半匀嫩绿半匀黄,细柳婆娑弄晓妆。
阡陌谁家人更早,浣纱村女打鱼郎。



青虾,鄱阳湖重要天然和人工养殖水产品之一。90年代末以来,由于过度捕捞,湖区内天然虾类资源及种群结构受到破坏,青虾种质质量下降,抱卵虾个体减小,成熟期提前。


渔民正在将网箱里的青虾捞出。去年,青虾和小龙虾约占当地渔民收入的35%至50%。


岸边的一艘机动舢舨上,一位渔民正在收起捕虾的甩笼。在将各节逐级抖动之后,收获的虾将集中于一端的囊袋中。在他身后,已有多个甩笼整齐地撂在一起。



在岸边捕虾的渔民。岸上的山体石壁清楚显现出不同时期的水位线。“去年这个时候,水都已经到山边了。比湿地上还高4、5米”,63岁的船长张忠禄说。



渔工们正在分捡塘鱼。图中被分捡出来的是一条青鱼。该鱼塘混养中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一只野鸭离开水面,飞向草洲。在仅余的一道湖水里,非法捕鱼者看到了捕鱼的有利机会。这种滩边罟叫“迷魂阵”,借助网围设置迷宫通道,最后让鱼进入小孔网布制作成圆筒形状“嘴巴”,一段接一段,能进不能出。



黄颡鱼,当地俗称黄牙头,已有人工养殖。肉质鲜美,少刺、多脂肪,是各餐馆的主打菜选材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及沿岸湖泊,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活动。



捕获的渔产,多为幼体。最多的是黄颡鱼,其次是餐鲦,还有鲫鱼、鰕虎鱼、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和青虾,以及零星的螺蚌。



一条凤鲚,俗称凤尾鱼。凤鲚属于河口性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浅海,每年春末夏初,凤尾鱼亲鱼由江河进入湖泊产卵繁殖;秋末,成群随湖水游入长江,期间(5月上旬至7月上旬)形成渔汛。凤鲚在鄱阳湖已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而当前的干旱将进一步打击其繁殖空间。


湖口人张九林15岁就在鄱阳湖打鱼。据他和同行回忆,以每年10月的凤尾鱼汛为例,60年代最多一天可打10000斤,1998年以前多是400-500斤,现在常常只有40-50斤。另,受大旱影响,11年是一点都没有。

张九林打了50年鱼,这个产业(凤尾鱼捕捞是湖口县传统产业)也渐向夕阳。酷捕滥捕,水体污染,围湖造地,挖砂运砂,环湖工程,甚至三峡工程都在影响这个产业。



一家酒店里的银鱼干备料。中国是世界银鱼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区。鄱阳湖银鱼是银鱼科(Salangidae)的一种,古称脍残鱼,又名白小。



,俗称白条。体长10至24厘米。行动迅速,喜欢群游于浅水区上层。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水域。



小龙虾,又名美国螯虾。原产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20世纪20年代末自日本引进中国,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快速,可长期挨饿及在较脏或缺水的环境下存活。


【枯水期】


一艘船停留停留在苔草茂盛的湖滩上。同样的位置,往年的这个时间它将会浮在水面上。


 鸣山游返过城堤见湖床中踏赏蓼花者络绎因有感焉 (当代·陈忠平)
毋须买棹藉长风,宝马横驰涸渚中。
客子不知渔父怒,蓼花争粲绣旗红。
巫山神女殊无恙,沧海桑田曷有穷。
满听小春阳律转,群方吹奏禹王功。



裸露的洲滩和“枯水一线”的湖面景观。近处排立的竹竿为渔民围网养鱼、养蟹所用。



洲滩上的灰化苔草。淹没后,是鲤、鲫理想的产卵场和育肥场所。苔草是湿生植物,淹没后进入休眠状态。因为干旱,今年鲤鱼、鲫鱼的产卵场将会大规模减少。



一位农妇正在将割来的荒草往收获后的油菜花地里搬,这些草经过发酵腐熟之后,将成为有机肥料。每年枯水期,水落滩出,鄱阳湖草洲就成为湖区人们的“三料” (饲料、 燃料、 肥料)基地。



一位农妇正准备在收获后的油菜花地里播种花生。花生是耐干旱能力很强的大田农作物,其总耗水量远远少于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秋堤晚坐即占 (当代·陈忠平)
独坐平堤石凳风,毋须高蹈亦眸穷。
一湖衰草堪驰马,万里寒云未断鸿。
芦荻肯沾秋露白,楼台偏惹暮霞红。
小怜落叶刁萧里,犹有吟喉不噤虫。


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矶山保护站外面的鄱阳湖:干裂湖滩、一线枯水,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小矶山(岛)



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矶山保护站外面,从矶山湖坝上眺望的鄱阳湖:仅余的一道湖水,几艘无人的渔船,大片裸露湖底变成草洲,延绵至远处的小矶山(岛)



因为缺水而呈现大片龟裂底泥的鱼塘。



许月华的一位长辈亲人坐在鱼塘旁边。在他前面,开裂的泥土里,一条鱼被晒得干枯。对于这位长者说,还从未经历过如干旱的初夏季节。


【瘟神堆】


湖滩上的灭钉螺工程,这些土堆被称为“瘟神堆”。作为日本血吸虫幼虫的寄主,钉螺多孳生于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杂草丛生、潮湿荫蔽的灌溉沟或河边浅滩。当前的超低水位正好为实施这一工程提供便利。



渔获里混杂的的钉螺。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幼虫的中间宿主,后者在前者体内进行无性繁殖,逸出大量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尾蚴(可活2-3天),感染人类和和其他哺乳动物(如牲畜)。因此,消灭钉螺是防治血吸虫病(可导致严重的肠壁和肝脾损害)的一个重要环节。


【彭蠡口】


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古称彭蠡口),一艘在长江中行驶的轮船和一艘泊在分界线上的小船。江水清,湖水浊,泾渭分明。一反史上“江水西来而浊,湖水南来清洌”或“湖水黄而江水赤”的常态。“上游来水经三峡水库拦截之后,大多数泥沙沉淀在水库中,再加上水流较慢,长江水到这里就变清了。而在长江禁止采砂之后,鄱阳湖这边大量采砂,砂船不断出入,导致湖水含沙量急剧上升。”江西省生态学会秘书长戴年华解释说。“现在,只有在长江三峡开闸大量泄洪的时候,江水才有可能比这里浑。”船长张忠禄说。



挟带着泥沙的鄱阳湖水缓慢地汇入长江水中。因为采砂,鄱阳湖入江水道被挖深,湖水倾泄得更快。在船长李忠禄的印象中,1998年之后,鄱阳湖的水开就开始少了,“水一下来,十天半个月,就流掉(到长江里去)了。去年那么大的水都没有(长江水)倒灌,(因为三峡工程)水来得比较均匀。”他说,从前每年都有四五次江水倒灌现象,“远的到吴城,一般是到鞋山”。


 过彭蠡口 (宋·董嗣杲)
云凝入港大孤山,芦荻翻风秋夕寒。
水急乱从彭蠡出,来舟不似去舟难。

 渡彭蠡湖口望大孤山 (清·周仪炜)
春风出江城,千里送行迹。
朝辞浔阳郭,晡击湓口楫。
回首眺大孤,危屿立空阔。
中峦静容与,澄晖览日夕。
亭亭何处仙,缥缈迥殊绝。
平湖丽清镜,修容俯深碧。
气与江势趋,神俱旅心积。
断云掩苍莽,残照薄欹仄。
征车重回迈,延伫但今昔。
缅彼百尺峰,嗟此远行客。


【水文站】


水位创60年来新低的的都昌县水文站宛若陆上孤岛。都昌水文站数据显示,当天水位9.63米,比过去60年的同期最低水位还低2.57米。由于鄱阳湖水位一直严重偏低,湖区20多万亩水田缺水,早稻插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印山(都昌水文站)附近的鄱阳湖。近处土堆为灭钉螺工程(血吸虫病防疫)的一部分,中间为低水位而显露的狭窄的水道、湖滩草洲,远处(约5公里)为南北鄱阳湖分界点松门山岛(海拔90.9米,隶属永修县吴城镇)


【水运】



开往湖口(鄱阳湖入长江之口)的一艘运砂船。由于水位低,远处的部分湖底已经露出,成为碧绿的草洲。



驶向长江方向的运砂船队。1998年长江干流开始禁止采砂后,采砂业开始在鄱阳湖迅速发展。



一艘来自长江(通常是四川或重庆)的运煤船。当前,江西各地正面临电煤供应日趋紧张的情况,超过七成需要从外省或国外购买。



驶往长江的运砂船。远处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鞋山(作为庐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1996年12月),上有七层高的大孤塔。


【石钟山】

据鄱阳湖口,临长江之滨的石钟山。图中可见望江亭和临江塔。其扬名离不开北宋大文豪苏试的千古名篇《石钟山记》。苏轼在月夜的一番亲自考察揭开了石穴岩罅、空中多窍、风水相吞吐而发出钟鸣声的秘密。石钟山既为儒家圣地,也是兵家要塞(被称为”江湖锁钥”),三国周瑜、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清代曾国藩与太平军、民国初期李烈钧都这里留下史迹。1996年,作为庐山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偕金水兄至九江游湖口石钟山归晚倦客眉子于浔阳江头置酒共约席后赋诗限押『眉』字 (当代·陈忠平)
探秘石钟归棹迟,浔阳恰是上灯时。
烛摇霜影团圆夜,月挂江头杨柳枝。
共约新题酬远客,频斟菊盏醉蛾眉。
问君一返香山后,红叶裁成寄与谁。

 乙酉孟夏登石钟山 (当代·熊盛元)
山共人孤迥,钟声杳不闻。
江湖千里汇,清浊一痕分。
苔掩春归迹,鸥衔日暮云。
凭栏殊惘惘,何处觅同群?

 摸鱼儿 登湖口石钟山 (当代·熊盛元)
对西风、怅然怀古,坡翁余韵犹驻。
断崖千尺钟声荡,空绕插天烟树。
凝恨处。泪暗滴、亭前苔掩寻仙路。
愁丝万缕。
纵慧剑横霜,应难尽斩,都向鬓边聚。

双流汇,一线清浑共睹。三生恩怨谁诉?
何当啸咏江湖上,稳泛扁舟归去?
诗漫与。酒半醉、小孤山下邀神女。
妆台絮语。
重理旧时狂,银筝弹罢,波外起鸥鹭。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水系—鄱阳湖
鄱阳湖与长江的泥沙沉积问题
鄱阳湖
湖口境内长江鄱湖交汇处频现“双色水”
中国的湖02
地理时事热点|微专题4 厄尔尼诺与“第一大湖”鄱阳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