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的历程(二)青春 . 知青(3)

母亲的回忆,母亲写,代录入。知来处、明去处、感悟生命。

劳   动

    14日早上,天刚亮,娘娘(蒋厂长)的爱人已经煮好了早饭。这里的饭石头特别多,装在碗里一捣,石头都能把碗敲得叮当响。第一餐饭同学们不知道,有的竟把牙梗得疼了好几天,自那以后每端上碗。我们都摇上一摇,不为别的,就为了提醒大家别再梗坏牙齿。

      吃罢饭,大伙儿朝野地里走去,野地里长满了一人深的杂草,今天的任务是将这些杂草除掉,再耕地。除草时要用镰刀割、锄头铲。刚到地头,场长分配完要干的活,大家拿农具时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儿:一位男生和女生争锄头,两人互不相让,那位男生竟然无礼地动起手来,大家好不容易劝开他们,各自开始劳动。大伙默默地干活,杂草丛生,大伙使足劲儿的铲呀割呀,不知不觉中,从没拿过锄头的手上便打起了血泡。我们不知干了多久,只觉得又累又渴,这时场长叫大家休息一会儿再干。大伙儿瘫坐在地上,谁也没开口说话,我们不再有昔日的欢声笑语。记得在训练班劳动挑土挖土,同学们的哨子声、歌声、欢笑声,混合在一起的情景早已荡然无存。觉得才休息了很短暂的时间,场长就让大家继续干活。场长叫干,大家就干,场长叫休息,大家就休息,那种机械的动作,倒像个机器人似的。大约三点过钟,场长叫大伙儿吃午饭。大伙儿没精打采地往回走,各自拿上从成都带去的大洋瓷碗,一人一碗饭后便没有多余的饭了,有的同学很快的就吃光,端上空碗用筷子敲打,意思是没饭了。饭确实没了,大伙儿只好再添上一碗米汤,算是充饥。

       半个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时间很快过去,大家又接着出工。大伙儿哭丧着脸,就像送葬的队伍,但到了地里仍然很认真的干活,像是要把早上发生的不愉快都发泄出来似的。一天下来,同学们流了很多汗水,手上的血泡破了皮。但这一切都没有白干,回头望望,好大的一片野地被铲割得光光的。大伙儿觉得汗水没有白流,打了血泡也值,但不知什么原因,大伙儿总是提不起精神,大概是饿了吧。此时太阳早已下山了,天将黑。在成都吃惯了按时三餐的同学们,一点儿也不习惯这里的饮食时间,这里没有晚餐。

 回到场里,大伙儿洗罢脸脚便上了床,在偌大的房子里点上唯一的一盏油灯。不知是因为洗脸的时候手上被打破皮的地方钻心的疼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上床后,一个女生开始哭泣,接着全体女生都哭了起来。我望着大家哭,而我却没有哭,和我小时候相比,真是好多了,总有两餐干饭吃吧,割草算什么?我早在成都就靠我割牛草养活父亲和我自己,一天还只能吃上一餐稀饭,这算得了什么?这时,才发现从小吃些苦还是有好处的。场长和娘娘听到哭声都出来了,他们安慰大家,说别哭了,以后习惯了就好了。第二天我听见娘娘在跟另外的几位社员夸我说:“那个最小最矮的女娃,真行,没有哭,能吃苦”。实际上,社员们不了解她们,也不了解我,以为大城市来的人都一样享福。以后的几天,同学们都跟社员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两餐。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得大伙儿既不说话,也不笑,只是默默的干活,晚上总是暗暗的流泪。

        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有一天,安办的谢书记下来了,看见大伙儿消沉,他便鼓励大家不要怕苦。同学们告诉他,我们并不怕吃苦,也不怕累,来到这里第一天就有男生打人,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怎么办?那天下午停工,开了会,会上谢书记表扬了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批评了打人的男生。那位打人的同学向大伙儿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并向被打的女生赔礼道歉。每个同学都发了言,最后谢书记打了总结:我们大伙儿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远离家乡和亲人,应该互相照顾,共同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待明年开春,播下种子,有了收成,就不会再受饥挨饿,大家要坚定信心。从那次会议之后,同学们互敬互爱,相互依托,战胜了重重困难。

       转眼间已过了半月,大伙儿来到场上后,从没有给家里去过信。一天,兰兰告诉我,好想给家里写封信,白天忙着干活,晚上没桌子,也没凳子,那盏唯一的油灯被一个同学霸着写,每天放在她的床头,每晚都不知她伏在床上写什么,每晚如此。没有油灯,这怎么写呢?那晚,我拿了那唯一的一盏灯,那位女生跟我争,我拿着油灯告诉大家,兰兰要写信给她母亲(她也只有一个母亲,父亲早亡,我们的情况相似,我常护着她,她也很护我),灯应该轮着用。这一说倒把大伙儿提醒了,是啊,该给远方的亲人去信了。大伙商量着这信该怎么个写法,告诉实情吧,劳累、饥饿、一日两餐、荒山、野狼?不行,大伙儿合计着写些什么好听的,以免家人挂念。信的内容一致,写好后抄上,再各自加上些思念的话。信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父母亲:你们好! 我们来到盐源县已经半月之久,一直很忙,没有给你们写信,我们28人分配到百灵山下的蔬果农场,这里的土地富饶肥沃,我们正在开发,在这里我们将修建一个大型的水库,水库里会养上很许多鱼,让鱼儿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畅游;水库的水用来浇灌田地,我们要让这里蔬菜满地,果树成林,鸡鸭成群。让这里的荒地真正的成为蔬果农场,到那时再接您们来此游玩。现在这里虽然很荒凉很贫穷,但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双手来改变现在的一切,要叫穷山变富乡......

       给父母写的安慰信倒也鼓励和安慰了我们自己,两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我们战胜了饥饿、疲劳,手上破了皮的血泡变成了老茧,握锄头再也不疼了。短短的两个多月,我们开出了几百亩荒地,只等来年开了春,再播上种子。

      荒地开完之后的时间里就没有别的农活了。这段时间正好是冬天,这里的冬天很干,从不下一滴雨,是修房建房的好机会,我们不能老住在社员家里,应该有自己的窝。公社给我们派来了个撑板师傅。这里造房全用土摏,土不能太干,干了摏不紧,湿了要粘板,易塌。因此要掌握好土的干湿度,由撑板的师傅指挥,配上有力气的青年背土,土倒在用木板做成的1.2尺宽,3尺长的箱里,再用木做的锤使足劲的摏。房子的墙都是这样一板一板出来的。到了高处,人背上土,走在上面更是危险,刚好的墙是湿的。稍微踩偏一点,墙就会塌。1.2尺宽的墙只身走在上面也难起步,更何况背上百十斤重的土,特别是到墙尖子的时候,两个木梯子绑在一起,可想有多高,爬上木梯子脚直打抖。再上高墙,没力气和胆量是不行的。一天同学们跟我开玩笑,问我敢不敢背泥巴上墙,我回答“你们敢做的,我就敢”。于是我背上一背土往梯子上爬,开始很容易,爬到高处,梯子发出嘎嘎声,再往下看,我的妈呀,怎么这么高,在下面往上看,怎么不觉得有这么高呢?土太重,我的脚开始打抖。不上去吧,又怕同学们笑,我只有硬着头皮往上爬。一只脚刚上墙就踩塌了一大块土,撑板师傅忙拉着我,大伙儿吓得大叫,师傅牵着我慢慢往前走,将泥巴倒进板里,我才松了口气,要是从墙上摔下来,才不是好玩儿的事。大伙儿不让我再背,又怕我不好意思,直夸我能干、可以。我说吓得大家也可以吧?同学们都笑了。在这固然累,却依然充满着笑声的日子里,我们造好了六间房,但还差十间房,仍需继续努力。这时的工作除了要上山砍木料做梁、瓦格子之外,同时要派人上水库(因为水库开工,其他生产队的社员和知青都来了)。上水库、继续建房,任务多又艰巨。我们全体分工合作,能干啥就干啥,干累了又换一换工作,大伙儿合作得非常愉快。

       劳动的日子,虽然辛苦、劳累,但我们的农场生活却充满着欢声笑语,我们享受着劳作后的甜蜜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知青时到老乡家吃派饭,老乡还用秘方治好了我流鼻血的老毛病
坪坝山里的武汉伢
难忘知青峥嵘岁月
知青岁月轶事
种菜
《我的知青路》连载 (十) 种花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