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长任期内必做的三件事

有人问我:“你在校长任期内到底做了哪些你最值得自豪、或者是最成功的几件事?”我想了一想,觉得成功不敢说,自豪有一点,大概做了三件事:一是抓了教职员工的价值建设;二是抓了学校的课程建设;三是抓了学生的文化建设。

价值建设:当校长首先要有一种价值领导力

一个人自身的需要是多样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种类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由于主观需要、偏好与理想的不同,很容易导致彼此之间的价值分歧甚至价值冲突,这种分歧和冲突如不及时化解,就会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如果这种分歧和冲突是在一个组室范围内的,就会影响到组室的团结和协作;如果这种分歧和冲突是全校范围内的,就会影响全校的团结和协作。

学校的备课组和教研组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教研组和备课组内的教师的团结和协作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乃至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每个教研组的教师由于其出身、年龄、经历、经验的不同,其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各不相同,这也就决定了组内成员的价值趋向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分歧甚至冲突。表面上看是对教学的认识问题、态度问题,实质上或多或少是反映了一种价值观的分歧。这几年,学校又引进了一些各种类型的教师,有特级教师,有拔尖人才,有学科带头人,也有颇有潜质的青年教师,但是他们一方面学识水平有高有低,教学能力有强有弱,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如何将这些人才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当前教育发展的繁重任务就是一件首要的工作。因此,我提出这样一种理念:教师工作是“个体劳动、集体成果”。这就是说教师作为一个个体,他的教学工作是一种个体劳动,无论从备课到上课,从练习到作业,从测试到批改,总的来说是他个人的劳动,每位教师上课所用的语言、方法、教态、手势都不尽相同,但由于其课程内容的一致性,教材进度和评价方法的大致相同,从而带来了学生学习结果的趋同性。这就需要备课组和教研组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所谓“大统一、小自由”的观念,我们要求不管你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有经验的还是初上教师岗位的,大家的教学内容要基本一致,然后在教学方法和个别例题的选用上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里,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领头羊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学校的老教师大都是无私贡献自己的教学经验的模范,有的甚至把自己的毕生经验、教案和习题汇编无私地奉献给教研组,供广大青年教师参考选用。这样,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凝聚力就体现出来了,集体成果也就自然反映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了。

    学校的干部班子是学校的核心力量,校长如何团结一班人,共同把好方方面面的关,是学校工作能否不断提升的关键。学校干部也是人,他们同样需要关心,同样也要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干部往往是某一方面的业务骨干,提升到某一岗位以后,他们的思想也会反复和冲突。我们提出,作为学校领导干部,“见荣誉要让,见危急要帮,见难关要上”。有些干部往往有畏难情绪,特别是碰到矛盾冲突时,往往不敢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解决矛盾,有时候碰到解决不了矛盾,又会觉得委屈,甚至认为做干部吃亏了。这就涉及到干部的自身修养和价值观建设的问题。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当前社会上的“浮躁”和“功利”心态,我们当教师的,尤其是当干部的,非常需要“淡泊宁静”的心境,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校长作为领导班子的“班长”,要求干部做到的,当然首先要自己做到,所以我提出要“以德立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诚待人”。既然我们选择了当教师,就要有一生奉献教育的思想准备,当教师不可能“发财”,只能培育人才;当教师不可能得诺贝尔奖,只能甘为人梯。校长这个职位其实意味着责任,意味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担任校长的时候,还没有校长任期制,而且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谁也不知道能当几年校长,但我还是按照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要求,制订了三年规划,连续三轮三年规划下来,学校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为继任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延安中学历来有抓“凝聚力工程”的传统,在我的任期内,我同样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抓。靠什么来凝聚人?经济手段可以维持一个短时间,行政手段只能维持一个表面化,只有用价值建设的办法才能带来长治久安。我们提出“走进延安门,就是延安人”,这已经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使大家对延安中学有了一种“家”的归属感。一位从延安中学毕业的校友辗转几个学校来到延安中学任教,他在即将退休时说了四句令人感动的话:“少是延安人,老归延安门,一颗延安心,回报延安恩”,集中体现了延安教职员工的价值观。

课程建设:当校长必须要有一种课程领导力

上海的二期课改已经全面推开并日臻成熟,外界评论各异,褒贬不一。作为校长,能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压力。

首先,校长是学校施行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深入学习二期课改的一整套系统理论和课程标准,同时还要对照一期课改的经验、外省市课改的动态和进度,必要时还要参考国外的课改理论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分析自己学校的基础和现状,分析学校教师、学生、教学设备和环境等一系列教育资源的情况,然后才能逐渐建立起学校的课程体系。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对教学过程五个环节的把握;三是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处理。

上海的二期课改提出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占据了绝大多数课时,且是中考和高考必须掌握的课程,自然是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最为重视的一类课程,它的课程标准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教材完整,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基础型课程实施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中、高考的成绩,从而影响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类别,学校当然会十分重视。然而对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过程却有不同的处理,我们学校严格规定不得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搞大面积补课,要从课内40分钟要质量。同时,我们规定在高三期间一律不砍副课,比如非高考的政治科目一直上到高三下学期,运动会、文艺汇演、课外活动一律照常进行,高三没有特殊化。尽管如此,但我们每年的高考成绩还是比较稳定的。这是以正确地评价学习效率为基础的。我们都认识到,并不是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就越好,学习是需要逐渐培养习惯、方法和协调性的。

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则是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方面,它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学校提出并完善了“轻负担、高效益、多类别、分层次、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这几年来,学校共开发设立了一百二十多门校本课程,经淘汰筛选最后确立了八十多门颇受学生欢迎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供学生选择,并逐渐形成了“数学特色、科技见长、人文相济、和谐发展”的课程特色,其中尤以“数学能力”“科技创新”“机器人”“黄浦江水环境考察”“专利发明”等课程最为出色。与此同时,学生社团也相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也逐渐趋于成熟,其中辩论社、演讲社、军事社、桥牌队、健美操队、航海模型队等最为著名,他们在全国和市内的竞赛中分别取得很好的赛绩,有的一直保持第一的成绩,有的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奖牌。

校长还要对如何把握教学过程的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在担任教育工作的四十年中,有三十多年都是在教学第一线兼课的,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去上课,这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岗位,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会为我带来莫大的欣喜。多年的教学实践,加上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让我尝试着去总结研究一些教学规律。尽管当校长的几年课上得少了,但是我还是在琢磨总结,最后和学校同仁一起研究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环节的十大关系,即在备课环节上的“教师视角与学生视角的关系”“内容舍弃与知识拓展的关系”;上课环节上的“教学设计与优化过程的关系”“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关系”“教育技术与开发思维的关系”;作业环节上的“落实目标与适度练习的关系”“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的关系”;辅导环节上的“总体提高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评价环节上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学科成绩与多元评价的关系”等。

校长不但要对学校的课程和教学进行宏观的规划指导,还要微观地深入课堂兼课听课。校长的听兼课是为了取得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学校的整体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尤其是在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处理上,能直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甚至和学生家长直接沟通,以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消除很多不必要的障碍。其实,学分制、等级制、考核制、分数制等评价方法都是源于学科的需要、校本课程的需要和学生实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如果能综合运用,那么具有学校特点的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就会自然产生。近几年,国外的一些多元智能和成功智力的理论已逐渐为国内教育理论界和校长们所熟知,但是如何应用到学校的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如何应用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多元化评价方面还鲜有所闻。我非常期待目前在岗的校长们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文化建设:当校长当然要有一种文化领导力

“建筑物建立起来之后,你看不到它的柱子、横梁与钢筋,但是少了它们,建筑物将会倒塌。文化对于学校教育质量来说就是这样。”这是伦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高菲和盖瑞士·琼斯的一段话,它有力地揭示了文化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所学校的主要领导,其自身对于学校文化的理解,如何认识和思考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很多学校由于校长的更替或者校内主要领导的不团结而造成教育质量的滑坡,盖由于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忽视所至,而不少学校几年、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都稳定地发展着,不会由于某一两个领导的变换而产生影响,这样的学校,其文化底蕴必然是非常深厚而又颇具特色的。

然而学校文化建设绝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也绝非凭借一些功利性的“工程”便可以一蹴而就,它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既要统一认识,又要一起行动,还得共同呵护。

延安中学以“四自”(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教育作为学生文化的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得整个校园充满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勃勃生机就是一个可作为借鉴的实例。
    10
年前,延安中学为了建设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市、区领导的决策下,从市中心区20亩地的旧校址全建制地搬迁到占地近150亩、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新校区,学校也从走读制改为寄宿制,从设施不全发展为具有现代化设备的高级中学。

作为学校主要领导,当时我首先考虑的就是:“校园大了、学生多了,能住校了”, 如何更好地培养国家急需的多样化人才呢?

延安中学的校训是“自信、自强”,这就是说,延安的学生必须有充分的自信心,并有自强不息的学习和工作精神。但是,新时代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世界经济的格局也在逐渐由单极化转化为多元化,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中国具有更多的世界责任。新时代的高中生必须具有更多的公民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要有更广阔的国际意识和更明确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今天的学校,特别是校长要高瞻远瞩,思考在前面,行动在前面。因而,我们设立了一个科研课题——“中学生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教育的学校研究”,并很快被评为市级科研课题。这个课题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即“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经过高中阶段的三年学习与工作实践,使自己的“自主”能力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将来踏上人生的道路就能自立于社会,自立于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中而处于不败之地。

在实践中,我们成立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委员会”,让学生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文明班集体自己评选,文明寝室自己评比,体育比赛自己裁判,绿色校园自己承包,文艺汇演自己组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由自己主动掌握。我们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再把课堂仅仅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平台。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共同探究、相互协作的风气逐渐建立,教师则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带领学生共同探究教学规律,共同设法提高教育质量。(来源:中国校长网 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月:如何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
做一个好校长的成功秘笈-《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
一位校长这样分析校长课程领导力
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校长加强课程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增强学校课程领导力 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