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课的热运动与冷思考

微课在我国热度极高,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学习,国家主要教育刊物也经常大篇幅报导,各级各类应用研究及培训充斥着教育。

今天,听了大庆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周爱萍老师做的我理解的微课程与翻转课堂讲座,算是第一次正式全面系统的听专家面授。周老师用大量的案例解析和实用软件的分享,使这次培训非常成功,听课老师受益匪浅,学习兴趣盎然,我也为一名62年出生的女性仍然对新技术滋滋以求的精神而犹为赞叹。

做为一名电教人,99年从事电教工作以来,从未出省访学过,至今仍为井底之蛙,但是在信息时代,我利用网络和自身的工作经验,也对微课有所认知,在此就周老师的部分讲座观点与各位商榷。

周老师的观点:

1、微课与微视频的区别。周老师认为微课和微视频是两个不同事物,我认为它们的关系是正方形四边形的关系,具备的特征的微视频就是微课。

2、微课必须有任务单有检测。微课的使用时机分课前、课中、课后,试想课后微课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是答疑解惑,任务单和检测的内容是不是在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所以,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任务单检测题不是微课的必要构成。能用一分钟说明白的事情不要为了构成要件而要录制二分钟的视频。

3、翻转课堂可以不用微课。翻转课堂是以微课为支撑依托网络环境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离不开微课,但是微课的作用,就我们现状来看,应该更广泛应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教学风格展示和教育智慧的分享。

4、比尔盖茨讲不明白的知识,学生听了可汗的视频就明白了。这个案例是告诉我们网络微课使用的广泛性和优秀教师教育智慧的共享性,学生是否听明白知识点,与教者的讲课方法和风格有关系。

我的冷思考:

微课与翻转课堂是可汗效应在中国的泛滥,可汗的教学风格是不可复制的,可汗的微课形式与结构也不能照搬,泊来的微课如何本土化,不应有太多的固化。

(一)我对翻转课堂的冷思考。课间,我咨询了一下周主任,她说大庆的翻转课堂也刚刚起步,并且对教师、学生及环境要求很高,不能要求人人翻、课课翻。

《一位教研员对翻转课堂的批判》一文中提到三个观点:一是翻转课堂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环节的前置;二是学生课前自学完成新知要有极强的自学能力;三是新知在家中自学完成会消耗大量时间,学生难以承受。我要补充第四点,教师要对学生自学情况时时检测,既然学生的自学是在家中完成,是否也侵犯了教师的休息权?

(二)我对微课的冷思考。就我处的硬件环境而言,微课为课堂教学服务还有待时日,实现翻转课堂也无法预测,那们将微课从狭隘的为课堂服务转为为教育服务,却是即时能做到的对教育有益的补充。

1、个性化资源分享。微课可以成为展示自我教育风格和自我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支撑手段,可以利用微课形式使个人教育智慧体现的更加生动,使其具备可视性、延伸性和分享性。

2、系统化知识建构。就微课的制作,应与课件的制作理念相通,制作微课的目的不是参赛,所以要降低对微课制作技术要求,打破广大教师的技术瓶颈,将重心放在自我擅长的内容设计中,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制作成系统的微课,注重整理智慧的闪光点,建构知识库。

3、知识化为我所用。我认为微课制作的宗旨就是为我所用,它不是“1+1=2 ” 严谨的科学计算,而是一种教育现象的归纳,因此,诸多专家提出的微课形式与内容也多样化,我们只应把这些做为参考,不要拘泥于微课呈现的形式与模式,不要功利化,要为内容服务,为我所用,为教育所用。

    任何信息技术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当一切的教育行为不再以推动教育信息化为目的之一时,教育信息化才真正为教学所用。教育信息化的推手,首先要懂教学,然后懂技术,才能在教育中不盲目上技术,减少实验失败带来的教育损失。(枫叶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课与翻转课堂
【原创论文】浅论高中语文微课之开发与应用(如果您对微课感兴趣,欢迎添加我个人微信,我们私聊)
【微课视点】向TED学微课,向可汗学翻转——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_信息化...
翻转教学与微课: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变革
在线教育内容为王,无需变身“主播”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