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浴血坚持,英雄壮歌!今天是新四军组建85周年纪念日

今年10月12日,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纪念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是一部浴血坚持的悲壮史诗、一曲艰苦卓绝的英雄壮歌,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弥天烽火举红旗”

1934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红军主力转移、中央苏区广泛发展游击战争”的指示,拉开了三年游击战争序幕。遵义会议后,党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发来急电,指示留在苏区的党和红军立即分散突围,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南方8省15个游击区的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孤悬敌后,在被敌重兵分割包围、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充分依靠群众,同十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拼搏,将数十万敌军牵制在各游击根据地,消耗了敌大量兵力,配合和策应了红军主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7年7月,南方红军游击队共牵制了国民党正规军180个师次、30个旅次。如国民党军围剿福建6个游击区的兵力就达16个师、20多万人。

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和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各游击区坚持发展党的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兼任游击队领导人,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游击队活动;游击队活动到哪里,建党工作就跟进到那里。各游击区,有党的组织和武装,有党和红军留下的革命思想和优良传统,有铁心跟党走的广大群众,有些地区还恢复了苏维埃政权等组织,保留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牺牲的县团级以上烈士431人,包括何叔衡、瞿秋白、方志敏、贺昌、刘伯坚、阮啸仙、毛泽覃、万永诚、李锡凡、李天柱、寻淮洲、刘畴西等高级领导人牺牲。以项英、陈毅、张鼎承、邓子恢、谭震林、黄道、刘英、粟裕、叶飞等为代表的各游击区党的领导人,以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1935年6月,中共湘赣边省委书记陈洪时叛变,给党和红军游击队带来极大危害。省委副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等3人挺身而出,召开紧急会议,揭露叛徒罪行,重新成立了湘赣边临时省委,继续坚持斗争,保证了党的旗帜不倒。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军血洗苏区,实行白色恐怖,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仅福建苏区就有被毁村庄2564个,被毁房屋43万余间,被灭绝的有86319户,荒废耕地200多万亩,被杀害和被迫流亡致死的群众35万多人。许多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中共中央原领导人瞿秋白被捕后,坚守革命气节,高唱《国际歌》,慷慨赴死,从容就义。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率部与数十倍敌军浴血奋战,不幸被俘。面对严刑和诱降,他大义凛然,坚持斗争,直至英勇牺牲。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负伤陷入重围,他举枪自尽,壮烈殉职。浙南挺进师第三纵队政委黄志富,在率部对敌作战中,打到最后只剩他一人,且左臂负伤,他以独臂轮换使用两枝枪射击,直至壮烈牺牲。湘赣边游击区3名女游击队员为掩护群众脱险,将敌人引至悬崖后,跳崖牺牲。

在残酷的“清剿”中,红军游击队经常转移,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长途奔袭;经常被困在荒山野岭,石洞、草丛当床,有时就在大树下露宿,下雨天只能撑把伞或在树上支块布挡雨,背靠背坐着过夜;经常无粮缺盐断油,靠野菜野果充饥。1937年初,皖浙赣游击队被敌人围困在鄣公山上,因高山严寒,为避免敌人发现,不能生火取暖,竟然冻死了20多位饥寒交迫的战士。

长年的艰苦生活和恶劣环境,一些游击队员患了疟疾、腹泻、夜盲、水肿等疾病,一些伤员因无药医治而牺牲。陈毅当时大腿负伤,因无药治疗伤口多次化脓。他让警卫员把伤腿捆在树上,咬紧牙关将脓血挤出,抹上万金油,才慢慢痊愈。1936年,陈毅等人被敌军围困在梅山20多天难以脱身。在生死关头,他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梅岭三章》,充分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英雄气概。这种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游击队赖以生存和战胜敌人的重要力量。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各地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始终把保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认真宣传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广大群众与党和游击队建立了生死与共、血肉相依的亲密关系。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当向导、送情报,搞保障,抢救和掩护伤病员。红军主力突围时,有两千多名重伤员无法随部队转移。陈毅亲自作动员,半天时间,就都被当地群众抬回家掩护起来了。敌人烧山并村,企图饿死、冻死、困死红军游击队,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釆取各种办法为红军游击队送粮、送盐、送油及生活用品。

福建邵武有位人称方嫂的妇女,夫妇俩为游击队筹办物质,遭到敌人严刑拷打,她怀孕的胎儿被当场打落,丈夫被打死。敌人又将她5个孩子抓进监狱,对她进行逼供。她坚贞不屈,一家人惨遭杀害。皖浙赣游击区余会山村村民汪振丰为游击队埋藏枪支、粮食而被捕入狱,无论怎样受刑,他始终不吐实情。出狱后,他举家上山,为游击队找粮食、挖野菜。每采一种野菜,他自己先尝,几次因此中毒昏厥。

闽赣边游击队5位同志下山侦察时被敌人包围,敌人将全村男女分开,强迫妇女认领自己的亲人。如无人认领者就是游击队员而加以杀害。在危急关头,女青年李翠华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将5位游击队员认作自己丈夫领回家,帮助他们脱险。正如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所写的:“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是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得以坚持的可靠基础,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红军游击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 留下一点星火,定能燃遍万里江山”

在长达三年的“清剿”中,敌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迁光”、“并光”的“五光”政策,疯狂地发动进攻。游击队经历了多次挫折失败,有的被打散了,重新聚集起来继续斗争;有的被打垮了,重新组建投入新的战斗,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政委刘伯坚等带领1800余人突围,最后到油山时仅剩300余人,仍顽强坚持斗争。

在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游击队的作战原则是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尽可能大的战果,打能扩大政治影响的仗,打能发动群众的仗,打能得到军需补给的仗。根据敌情变化,敌进我退,敌走我回,时而分散、时而集中,白天隐蔽、夜间出击,分散隐蔽以保存自己,发动群众集中出击以打击敌人。

釆取伏击歼敌、化装智取、长途奔袭、出其制胜等战术手段。敌人搜山时,釆取打埋伏、截尾子、打掉队的,遇到有利地形和时机,也不排除打成股的敌人。敌重兵包围时,快速跳出包围圈,牵着敌人兜圈子,避实击虚。同时,釆取灵活政策做好统战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孤立和打击敌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但又玩弄“北和南剿”的阴谋,调集40多个正规师、60多个保安团,加大了围剿力度,妄图铲除共产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 闽北红军独立师当时有近3000人,国民党调集9个师旅进行清剿,闽北分区司令吴先喜、独立师师长黄立贵等指战员英勇牺牲,部队只剩700余人。湘鄂赣红军16师,几度受挫,几度重建,最多时5000余人,最少时只有几十人。到下山整编时,又发展到500多人。

南方游击区保留的游击健儿虽然数量不多,但确是一支经历艰苦卓绝斗争和腥风血雨考验的英雄部队,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和人民革命的火种。正如陈毅所说的:“能坚持到底的是将来革命的骨干,留下一点星火,定能燃遍万里江山。”

1937年12月13日,党中央做出了高度评价:“南方各游击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了英勇的游击战争,基本上正确地执行了党的路线,完成了党所给予他们的任务,以至能够保存各游击区,在今天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主要支点,使各游击队成为今天最好的抗日军队之一部。这是中国人民一个极可宝贵的胜利。” “他们的长期艰苦斗争精神与坚决为解放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全党的模范。”

陈毅元帅曾深有感触地说:“三年游击战争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艰难的阶段”。“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也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彭真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主力)长征后,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苦斗。”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以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为主组建的新四军,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被毛泽东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新四军继承了叶挺独立团、红四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光荣传统,用忠诚和热血煅造和发展了铁军精神,为夺取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

注:文中小标题引自《陈毅诗词选集》第9、第17、第16页和陈毅《忆三年游击战争》。


  作者:刘苏闽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何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四军成立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闽浙赣三省有哪些主要的游击队?
客家人精英系列谈之十九
读史札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两面派'与'黄色村庄'新策略
红军南方游击区战史(3)二月来电
项英的警卫员,跟随领导打游击2年多没住过房子,建国后任县团级
三年南方游击战争艰苦卓绝,项英做了啥?陈毅坦言:他的功劳很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