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向往的不是手帐,而是能填满手帐的人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帐又成为了近几年的一种流行。


你能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时常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往上面记一些什么,或是在朋友圈里展示着自己用纸胶带和彩笔装饰的手帐作品。


ins / studywithinspo


也许很多人对手帐的认识还停留在“工作笔记”、“用来记日程的小册子”或者“文艺青年的花式日记本”上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就算是从没买过手帐、对手帐没什么了解的人,也曾经有过那么一个瞬间,会在内心问自己“我是不是应该买一本手帐?”


这个瞬间发生的时间地点因人而异,大多是你突然开始质疑人生的某个时刻:


也许是某天你突然被身边人提醒,今天该交一个XX文件,或者今天有一个XX活动,而你完全不记得要有这么一个日程;


也许是你熬了个通宵,赶在死线之前的最后几分钟完成了任务,活动着僵硬的手肘,决心下次要有一个计划,不能再这么激情赶工;


也许是你猛然发现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而回想一下自己上半年都做了一些什么,脑海里只能蹦出“混吃等死”四个大字;


也许是朋友和你提到了过去的某一天,你思索了半天还是一片空白,只能去翻看自己朋友圈里面带有八层滤镜的照片和虚情假意的正能量配文,努力回想那天发生的真实情景。


你仿佛觉得,拥有了一本手帐,就能告别自己浑浑噩噩的生活,变成一个有规划、有方向、有幸福感的人。


ins / planswithk


然而,这些时刻你真正渴望的只是一本手帐吗?


也许你向往的只是能够把手帐填得满满当当的人,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有序、充实、自律的生活。



1.

关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笔记本


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消亡,手帐脱离出工作记事簿成为一个单独的文具分类,转变为上班族们用来记录时间节点和自己未来目标的重要工具,而到了近些年,又发展出生活记事这样的用途。


很多日剧里面有出现过手帐的影子,比如在《单身女的圣诞节》里面,女主角就用手帐来记录每天的日程:



甚至女主关于“注定孤独一生”的噩梦内容都是40年后的自己独自坐在摇椅上,捧着一本2052年的手帐却发现记无可记。



日本的《大辞源》定义:“手帐是经常带在身边,记载心想、要做、怕忘的各种事情的小型记事本” 。


如今的手帐不单纯是备忘录,它除了提醒自己、家人、朋友、客户的预定事项,还是安排自己每天的工作、生活和兼备日记的道具。


总的来说,手帐是一个关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笔记本,也衍生出了非常多的用法。


手帐这件事是怎么变成一门生意的 | 当下频道


手帐在日本的使用人群分布很广,从学生到退休的老人,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层。


与其说是一种文具,手帐更像是一种丰俭由人的生活工具:有人挑选漂亮的本子,并精心装饰;也有人只是简单地记录生活;更有甚者,会把随便装订在一起的几张纸称作自己的“手帐”。


而手帐所能记录的也不仅仅只是日常的油盐酱醋,更是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与每个人点滴努力的见证者


2.

“无意义”的手帐内容


日本综艺《月曜夜未央》就曾做过一期关于手账的街头采访,看看路人都在自己的手帐上记什么样的内容。



有人在手帐上写下对生活的规划,比如打工的学生在手帐上记录工作方面的琐碎日程:



理发店的小哥在手帐上写,新年目标是要成为店长。



严谨的上班族在手帐上记录每一个他认为重要的日子,过后再划掉。


重要的日子包括妹妹第一天上班的日期,又或者他隐隐有所期待的情人节。



也有人只是在手帐上记一些有的没的生活细节,比如想看的综艺在哪天播出:



和闺蜜约好了一起逛街的日子:



能够和女朋友见面的日期:



甚至是附近商场拉面节的举办时长:



除此以外,更多人的手帐上则是充满了莫名其妙、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内容,比如被车撞到的时刻突然想到的诗句:



或者记得密密麻麻(甚至多加了一页纸)的异次元梦境:



还有写着写着就睡着了的失败日常记录:



朋友传授的不知道有没有用的拉面店黑话:



只能感动到自己的鸡汤语录: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玄学指南:



如果没有手帐的话,这种连发朋友圈都会显得太无聊的内容可能就会被忽略,然后顺其自然地被忘记。


然而,正是这些吵吵闹闹的细节,才留下了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闪光时刻,并且把这些变成了充实又微小的幸福感,见证了时间对你、或者你对自己的改变。



就像这位厌倦了一个人吃饭的上班族,因为想要改变自己,开始在手帐上规划和朋友们的聚餐,并且郑重其事地圈出来,仿佛这一个圈里包含的还有社恐患者迈出第一步的决心。


这本手帐哪怕是多年之后再翻看,也会忍不住会心一笑吧。


3.

朋友圈是对别人的交代

手帐才是对自己的交代


有人说,如果只是要记录生活的话,社交网络就完全可以承担起这项任务。


的确,在社交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不厌其烦地在人人网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吐槽,在博客上絮絮叨叨地长篇大论,在QQ空间无所畏惧地发各种照片。


然而渐渐地,我们会开始在意别人的评价,有意识地不再去发某些内容;有了网络安全意识,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也不敢再提;后来朋友圈和微博兴起,他人的眼光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你会不由自主地去迎合大众的看法,到了最后,成为一个演员。


如今在朋友圈发的内容,大多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表演“的成分,分享的动机也变成了希望得到别人的反馈与互动,单纯用来记录生活的内容越来越少。


当朋友圈已经变成了给别人的交代,那给自己的交代又在哪呢?


道长也曾谈过这个“分享时代”里的自我:


我们每天生活,不是因为别人跟我们说我们要怎么样,大家都这么做我就怎么做。


这样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值得过的人生是,大家都怎么过,我并不是说不可以照着做,而是说我尽量照着做。


我自己心里面清清楚楚,我的理由在哪里,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


今天中国人缺少的不是宗教信仰,而是这种对生活深入的看法和省察。由于我们没有这样深度的省察跟看法,我们就很容易跟着大家走。在这个时候,当整体社会虚无的时候,你就跟着虚无了。


我们今天各位有没有人写日记,以前的日记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东西,是隐私的。


日记就是每天对自己的记录跟反省,你可以自己看,平时每天跟自己对话,就算你不是天天反省自己,你只是记录一些琐事,但事后你能看的清清楚楚,自我成长的轨迹,你对自我是有一个清醒的意识的。


我们今天写什么呢?我们今天写微博。很奇怪,你看二三十年这个转变,以前你觉得自己有些话是不能让人看的,秘密到一个地步要拿钥匙锁上去,藏在柜子里不能让我妈见到。


但是今天呢,我们连吃饭的时候喝了瓶什么酒,都迫不及待的要告诉全世界,如果关注我的人不多,我还不高兴。我有钱还要去买关注度和粉丝。


从什么时候开始,今天的中国人变得那么渴望要跟别人分享,今天我们最关键的词,就是分享,什么东西都要分享。


结果我们任何东西无时无刻在跟别人分享的时候,我们忘了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呢,为什么我要过这样的生活,我的生活那么有意义,乃至于无时无刻都应该让别人知道我在怎么生活?


我说的一句什么话,我刚才看了一场什么电影,我搭公交的时候被人踩了一脚,他有那么重要,重要到我需要让别人看到知道还要有图为证的地步吗?


当我们任何时候都在跟别人分享的时候,我们少了一个晚上关起门来,坐在灯下看一下自己是什么人的机会。我们今天好像自我都很膨胀,因为什么东西都要拿去跟别人分享,都要告诉别人听。


天天在微博上发东西,其实不大会回头看,自己过去两个月干了些什么。他好像充满了自我,其实他已经没有自我了,他已经不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不再知道自己走过什么样的路,而且该往何处去。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重新提醒自己,认识自己的必要。


4.

梦想照进现实


而说到认识自己的必要,又“必要”在哪里呢?


在《圆桌派》的《确幸》这一集里,蒋方舟曾经说过,她不觉得繁琐细碎的日常生活仅仅是“眼前的苟且”:


我特别讨厌现在年轻人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说这个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这句话就把眼前与远方截然的对立起来,就好像我这攒够了钱我就要去大理,我要彻底的过这个诗与远方。


但是人生与生活,诗与远方也是苟且,眼前的苟且也是诗与远方,它不是对立的。要接受生活当中的琐碎,不能觉得这是难以忍受的。


的确,眼前的苟且不会突然停止,诗与远方也不会从天而降,更多时候的远方还是要从苟且之中生根发芽。


而手帐只是这个过程中,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辅助工具而已。


ins / pentaplans


重度手帐爱好者、《记事本圆梦计划》的作者熊谷正寿曾经是一个高中辍学的穷小子,藉由不断地做出规划和实现规划,最终成为了日本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公司GMO集团创办人。



他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过手帐对他生活的重大改变:


说到梦想,我的梦想也不是一直摆在那儿,能清楚地知道的。


确实,很多人都无法立马回答梦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无所事事地度过每一天,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应该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吧。


我从21岁开始使用手帐,当时我的工作很忙,薪水也很低,日子一直过得很辛苦,整个人也持续着焦躁的状态。


当时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现实与理想完全两个样,那时我想: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到底想要做什么,我把这些依次写在了手帐上。


我原本就有在工作中做笔记的习惯,过去一直将手帐作为工作管理来使用,而像现在这样(将梦想写在手帐上)还是第一次。渐渐地,过去模糊不清的梦想开始成型可见,好像松了一口气,做事也有了干劲。


手帐让我在现实生活中看清,究竟什么是应该去做的事情,能够不浪费时间,脚踏实地地为了梦想付出行动。


所以说,许多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手帐,更是手帐背后所包含的——在繁忙生活中认清自己的能力。


毕竟,看清了眼前的苟且,才有机会去谈诗与远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帐态度 | Melody:找回失去的自己
达人教你神奇高效手帐术!
从睡神到鸡血少女的改变,中间只隔了一个”手帐“
适合发朋友圈的人生感悟短语,经典有哲理,句句让人深思!
人生的梦想
微信朋友圈29条励志正能量的说说短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