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沫若 弃医从文成大家
郭沫若
弃医从文成大家(百年留学)
本报记者 徐 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8月26日   第 06 版)
众所周知,20世纪初的许多知名人士先后由理工医农科转为社会科学,成为名誉天下的学术大家。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新诗的奠基人郭沫若当年和鲁迅一样学习医科,不同的是郭沫若最终完成了学业,甚至获得学位。
1892年,郭沫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早年的郭沫若上过私塾,在先秦学术和文化知识等方面打下了一定的根基。1914年,他留学日本,初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翌年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他考入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医科。
为什么郭沫若会选择去日本留学?其实,在甲午战败后,中国的一大批知识分子从梦中惊醒,他们想不通一个弹丸小国怎么能击败我堂堂的天朝大国?悲痛之余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日本。在晚清后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到日本探求知识,分析明治维新后日本富国强兵的奥秘。
在这样的背景下,郭沫若到日本留学。虽说选择学医,但是,他也充分利用时间接触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并逐渐将精力的重心转移到文学创作和翻译上来。1918年,他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和最早的新诗《死的诱惑》,而后陆续写作《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和代表作诗集《女神》。
1921年1月,还在上学的郭沫若以生病为由递了一份休学3个月的申请。其实郭沫若并非真的生了病,他是利用这三个月的休学期,转去京都帝国大学学文科。但是,郭沫若并没放弃自己原本的学业,1923年,他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
虽然获得了学位,但郭沫若并没有走这条路。他获得学位的那一刻,就是他拜别医学领域的时刻。当时国内有医院以高薪想要聘他为医生,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对朋友说:“医生至多不过是医治少数患者的肉体上的疾病,要使祖国早日觉醒站起来斗争,无论如何必须创立新文学。”
除此之外,还有他个人的因素。
因为早年的疾病和在日本期间的读书劳累早就神经衰弱,郭沫若的听力大为受损,在医学听诊等方面的困难极大。后来,他谈到自己早年的留日生活,曾开玩笑说:“我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我学校的名气比鲁迅的那个学校大得多。”有人问他现在还能不能看病,他诙谐地说:“你怕不怕死?不怕死,我替你治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28年,郭沫若骂鲁迅是封建余孽,鲁迅:此人是才子,也是流氓
鲁迅恩师藤野先生,得知鲁迅去世后悲愤写下6字,让国人潸然泪下
最全日本公立大学TOP5申请条件解析
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后来结局如何?
《藤野先生》之后的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认为没有优待鲁迅?1998年2月9日首届鲁迅文学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