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病夏治的“三伏贴”(百病自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7月13日   第 14 版)
中医学防治疾病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是“冬病夏治”。即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肌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针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以减轻冬季病发作的症状。专家建议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所谓“入伏”,也就是传统说法中的进入“三伏天”。“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入伏就是初伏的第一天。2012年的初伏是7月18日至7月27日,中伏是7月28日至8月6日,末伏是8月7日至8月16日。可以在三伏的时候进行贴敷,效果较好。
常用的三伏贴方药有:
头痛方
川芎30克,白芷30克,藳本15克,细辛15克,琥珀15克,朱砂10克,全蝎15克,元胡30克,共研细粉,姜汁调为糊状,贴敷穴位。每次贴敷4至6小时,10天一次。
咽炎方
双花30克,桔梗30克,射干15克,柿霜30克,金果榄15克,珍珠粉10克,羚羊粉10克,黄连10克,白芥子20克,共研细粉,姜汁调为糊状,贴敷穴位。每次贴敷4至6小时,10天一次。
气管炎方
麻黄30克,细辛30克,甘遂30克,元胡30克,麝香1克,白芥子30克,半夏30克,苏子30克,共研细粉,姜汁调为糊状,贴敷穴位,每次贴敷4至6小时,10天一次。
胃脘痛方
香附30克,木香30克,砂仁15克,白蔻15克,鸡内金30克,元胡30克,细辛15克,荜拨30克,白芥子30克,米壳30克,共研细粉,姜汁调为糊状,贴敷穴位,每次4至6小时,10天一次。
腰腿痛方
独活30克,羌活30克,寄生30克,鸡血藤30克,川乌10克,细辛15克,红花30克,三七30克,蜈蚣10克,水蛭20克,白芥子30克,麝香1克,共研细粉,姜汁调为糊状,贴敷穴位,每次4至6小时,10天一次。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曹元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病夏治 ---杆中医论坛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自制三伏贴冬病夏治不求人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穴位中药贴.pdf
三伏贴的配方收集
哮喘外治经典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