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琴以养书/中国文化报

    琴以养书

故宫博物院藏唐代古琴“九霄环佩”

杨惠荃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有“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中国古代艺术与精神思想关系密切。孔子又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以说为后世勾勒了由艺入道的全息图景。书法与古琴作为传统艺道不可缺少的部分,历来深受文人的青睐。

    早期的书法美学思想并没有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大量内容散落在哲学、文学和艺术理论等著作中,我们今天在谈及书法问题时往往过于形而上地关注字本身,导致视野越发狭窄。孔子有云“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同样,作为古代士人修身养性、遣兴抒怀的“必备”,书法与古琴相益其趣。为了更深刻地体验书法之美,不妨从古琴的演奏技巧、审美评价、艺术追求等方面吸收借鉴,颐养性情。

    琴书合一

    古琴作为历史上诸多一流书家的兴趣爱好,同书法一并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回顾漫长的书法史,琴书合一的书家可谓不胜枚举。

    东汉书法家蔡邕以擅长篆隶书“独步古今”并以首创飞白书得名于世,同时蔡邕也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他不仅编写了解说琴曲标题的著作《琴操》,而且还将他的女儿蔡文姬培养成为一位颇受世人关注的琴家。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系蔡邕所创制,在《后汉书·蔡邕传》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东晋“二王”书法风流盖代,王献之更是以风流恣肆的人格和书法为世人称道,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许多小故事,使我们对王献之有了更加全面生动的了解。其中有这样的一条记载:王献之早亡,五哥王子猷前来奔丧,取来献之生前心爱的琴坐在灵床上,本想弹奏一曲祭奠同胞兄弟,谁知琴音调了很久都不准,王子猷在悲痛之中不禁发出了“子敬子敬,人琴俱亡”的感叹。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从侧面了解到当时书家对古琴的情感。

    在讲求风雅的宋代,上至皇帝,下至普通文人,古琴更是成为许多书家的雅好,并普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著名的唐琴“九霄环佩”的琴底就留有苏轼“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苍海老龙吟。”和黄庭坚“泠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的题记。北宋多才多艺的皇帝宋徽宗以瘦金体于书史留名,更是有闻名于世的《听琴图》作为他琴书合一的证据。

    元朝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古琴方面著有《琴原》《乐原》。元代隐士书家倪瓒亦好古琴,为当时“文人琴”的代表。《录鬼簿续编》尤称倪瓒“善操琴,精音律”。此外,倪云林还藏琴颇丰。据《何氏语林》所载:“倪云林所居,有清閟阁,中有书数千卷,皆手自校,古鼎彝名琴陈列左右,松桂兰竹之属敷舒缭绕……遇会心处,鼓琴自娱,望之者识其为世外人也。”其好琴可见一斑。

    意中律动

    “琴之妙趣,半在吟猱。”弹奏古琴时常用“吟”与“猱”这两种技巧来控制余韵,以韵补声,使琴韵美妙而富有变化。吟猱后,指下继续以骨节微微起伏,血脉动荡,是外观不觉的意中律动。这类同书法用笔幽微难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笔下之意。

    行草书中节奏的音乐性(韵)自不必说,在书写过程中全身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手指、手腕、手臂联动,灵活运动而不会有启功先生所诟病的“回腕法”。同样,古琴的演奏要求“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这使得琴曲与传统书画呈现出的最终效果异曲同工:看上去儒雅、简静、柔和,实则内里蕴含着强大的爆发力。

    如其人也

    书如其人,琴之最高境界,也是人的境界。人之最高修养,实则是心的修养。心的修养,落之于具体的思想和艺道脉络,离不开一个“和”字,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具体呈现,是宇宙和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核心。《礼记·乐记》中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古琴又有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之说。徐青山的《溪山琴况》中有“其所首重者,和也”,清代书论家刘熙载又讲“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可以说艺是道的具象化的细微载体。

    古琴作为载道之器,同样也是文人士大夫个体化的雅器,它能够完美地把操琴者的心胸与情怀,通过琴音表达出来。同一首古琴曲,不同的人、时间与心境,弹琴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琴曲进行再创作,或悠然自在,或慷慨激昂,又或悲愤欲绝。而书法创作同样充斥着“和”这一理念,无论是王献之手札的风流恣肆、颜真卿碑刻的宽博浑厚,还是八大山人朱耷题画的超逸禅趣,都是书如其人的典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地斫琴文化久远,以文人制琴为盛,浅析三大斫琴要点
书法古琴之雅韵和鸣
韩杰:关于“左琴右书”的溯源
书法精神与古琴雅韵
一本古琴人想拥有的“彩绘本”(明代珍藏版)
历代琴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