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论 诗 》(四)读诗

                  《 论 诗 》

               (四)读诗

                     易 之 中

        苏轼说过:“三分诗,七分读。”此言不虚也。诗词的诵读,可以帮助写诗,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遗憾的是,年轻的一代,对“格律诗”,只会读,不会吟,不会诵,读不出格律诗的韵律与韵味。

         “易老师,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帮你朗读一下如何?”“我没钱,您可不可以赞助一下如何?”“公事公办!”“按质论价!”“这是我的公众号”。于是,我选了她朗读的《满江红》。我听完之后,我说“不能用读《康桥》的声调语调去读《满江红》,这样会出洋相的,人家会笑话的。”可能“出洋相”的批评有点重,结果马上被她移出群。进群还不够三个钟头,创了我进群的最短时间的记录。包大人:我冤枉啊![偷笑]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平仄说格律,好像不这样说说就显不出“学问”。有时候,也真想弱弱地问一下这些人,知道格律有什么作用的吗?其实,格律也并不是什么“高大帅”的学问。格律除了为读诗或吟诗服务之外,格律就根本没什么作用。古人用格律,也无非是为了让诗词有音乐感而已。格律就像“音符”。音符是用来记录不同的长短的音的进行符号。格律也是为了读出或吟出诗词的长短的韵律节奏的。读格律诗,最关键是要读出诗的“节拍与节奏”。格律诗的格式与标准,例如字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要求,其目的也是为了让诗产生节拍与节奏感。诗的音乐美,就是诗的节奏美。音乐离不开节拍与节奏。节拍是整齐的美,节奏是变化的美。节拍就好像是整齐的步伐,节奏就好像是变化的鼓点。格律诗的节奏,是通过诵读时的停顿产生的。现在很多诵读者,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格律,也不明白格律诗的要求,所以,就无法读出唐诗宋词的韵味。

        中国的方块字,一言是字,二言是词,三言开始才是句。在古体诗词中,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流传的结果,七言诗最为流行,因为七言诗的节奏感最理想。七言诗在音节上有四个节奏单位,形成“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的节奏,句中有三个小停顿。如杜甫的七律《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句的前面4字二拍,是比较固定的,但后面3字二拍是无规律的,要读者凭对诗的理解去操作的。

         我不知道究意是先有格律诗还是先有“抑扬顿挫”的说法?是前者总结了后者还是后者影响了前者?格律诗的读法,就是“抑扬顿挫”。“抑”排列为首,所以,“抑”的作用很重要。尤其对“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抑”就是低沉;“扬”就是高昂;“顿”就是停顿;“挫”就是重读。例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读这种诗句,不能用现代的声调语调去读,而是抑扬顿挫地去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要有短促之音,也有拖长之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这样才能读出感情与韵味。读现代诗,很轻松,但读格律诗,有点沉重。读格律诗与现代诗的最大区别是“停顿”,而且停顿时间古代诗要比现代诗长。例如《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如果把“靖康耻”合成一句来读,就读不出那种愤怒之情,读不出词韵。

         读格律诗要不要读平仄?有了“抑扬顿挫”,就不用再去读平仄。我既反对读平仄,也反对写平仄,浪费时间。费力不讨好。有的东西,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如果不读平仄也能读出节奏感,那何必再去读平仄呢?!现在不少朗诵者,用现代语的语调去朗诵唐诗宋词,结果,不但读不出唐诗宋词的韵律韵味,还落得过“草草收场”的下场。导致这种原因,主要毛病就在停顿与拖长上处理的不理想。

         有不少朗诵者,只有漂亮的嗓音,却没有漂亮的吟哦文化。这也不能全怪她们。今天,我们的诗词的吟哦文化已经消失得所剩无几了。可惜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莲散人 详解六言诗的格律
杜兴华||六言格律诗知识讲解
诗词知识大全
你读的古诗词,为什么那么美
骏言说诗:格律知识入门篇(3)五言诗、七言诗句的节拍
绝句的格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