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胎胪药录》是本什么书


《胎胪药录》出自《伤寒论》,是写作《伤寒论》之重要参考典籍,但是如今早已失传。《伤寒论》: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

以上是张仲景写作《伤寒论》之参考典籍。从《伤寒论》中可以看到《素问》等典籍之影子,譬如说,“伤寒二日阳明”,就是出自《素问》。

“胎胪”这两个字怎么解呢?胎是孕育之始,胪是腹部皮肤,胎胪是由胎往外传之意,是元始药录之意,故而《胎胪药录》是药学原始典籍。张仲景和王叔和都应该是看到过《胎胪药录》的。

《胎胪药录》虽然已经失传,但其实可以从《伤寒论》中看出蛛丝马迹,《伤寒论》中注解药物之用法,应该都出自《胎胪药录》,譬如说,《伤寒论》: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候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已试甚良”,表明此法是从其他人或其他典籍中借鉴而来。猪胆汁的用法也在白通加猪胆汁汤中进一步体现。又譬如说,《伤寒论》: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这样的用药理论可能都出自《胎胪药录》。以干姜之用法,与《神农本草经》作对比,《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神农本草经》也认为干姜主咳,主下利,温中,这与《伤寒论》是一致的,《伤寒论》中有理中丸用干姜。但是,只阅读《神农本草经》是抓不住药性之重点的,《神农本草经》只是记录了可能的药效,而并未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譬如说,《神农本草经》认为干姜还能“止血,出汗,逐风”,《伤寒论》则将这些功效忽略,不是《伤寒论》之欠缺,而是《伤寒论》能抓住药性本质,不被杂乱信息所误导。

《神农本草经》也早已经失传,我们现在看到的《神农本草经》是后人辑补的。不谦真人以为,可以推断《胎胪药录》就是《神农本草经》,或者说,《神农本草经》的底本就是《胎胪药录》。《神农本草经》之“四气五味”是低层次理论,《伤寒论》只取药效,而不取“四气五味”。华佗的弟子吴普著作有《吴普本草》,与《伤寒论》截然不同,但与《神农本草经》类似。

除了胎胪药录,张仲景应该还有方剂底本,或者说《伤寒论》是有底本的,这从对方剂的命名中就可以看出,有的以药物命名方剂,如桂枝汤,而有的方剂则不以药物命名,如承气汤、四逆汤,越婢汤等,《金匮要略》中还有崔氏八味丸,侯氏黑散等,这表明方剂的来源可能不同,而《伤寒论》的作者根据医学理论修改不同来源之方剂,使得医学理论一体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
【中医典籍】中医典籍大全,中医必背十三本典籍
武威医简:中国第一部方剂学典籍
百科 | 中医典籍
无名
张仲景用药的理论依据 | 道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