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万辆汽车的汕头为何比300万辆汽车的深圳还堵?

这两天,一份运用导航软件大数据分析而成的《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让汕头又在全国排上了名。


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汕头全国排名第32位,从2016年的60名开外蹭蹭蹭往上升。

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汕头全国排名第10位,成功挤入前十,没有喜悦,只有堵心。


拥堵延时指数,其实这是一个反应车辆通行速度的指标,虽然不能完全衡量某地交通的整体运行状态,但多少可以作为参考。报告评估的汕头的“晚高峰实际速度”为每小时18.93公里,与实际相差无几。每天晚上下班高峰期,汕头的大部分主干道,例如金砂东、中山东,包括禁摩后的海滨路,行车速度真的很慢。如果偶尔来一场雨,更是可以用龟速来形容。


根据媒体报道,去年汕头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60万辆,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比起很多城市,汕头的汽车并不算多,但这些城市不见得就比汕头堵。最好的例子是我们正在对标的厦门,两年前已经超过100万辆;和汕头面积一样大的深圳,去年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00万。然而这两座城市拥堵指数排名均比汕头靠后,实在是让我们有点尴尬。虽然堵车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活跃度,但分析汕头道路拥堵的具体原因,可以说堵车和房价一样,都和当前汕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为什么60万辆汽车汕头会比300万辆汽车的深圳要更堵?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上的城市特点和硬件不足,也有主观上的管理和发展的滞后。

城区结构与规模

虽然同为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但汕头的城市建成区规模和城市化水平无法和深圳相比拟。金平、龙湖、濠江三个区组成的中心城区的面积不到350平方公里。如果只算城市化程度最高的金平和龙湖北岸城区,只有200平方公里多一点,却聚集了100多万人口,也就是说十分之一的城市面积却集中了五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相应也可以推算至少集中了五分之一的汽车数量,人多车多空间小,高峰拥堵很正常。


从局部来看,几天前汕头刚刚将住宅容积率从原来的4.5高限调低到4.0。即使如此,这种容积率也远比许多城市的住宅容积率要高得多(一般都在3以下)。什么是容积率?简单地理解,就是同样大一块地,可以建设的商品房面积比例。同样是10亩地,容积率越高,意味着可以建设更多的商品房,容纳更多的人口入驻。所以从汕头海湾大桥一进入汕头市区,你就会看到密密麻麻的商品房像一堵堵墙。空间不多,区间道路很小,房子却建得多,人口因此高度集中,车辆进出、停放需求量也就更大,交通组织欠缺考虑,交通矛盾随即爆发。汕头东区很多小区,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主干道堵,进入了区间路,同样很难走。大动脉不畅,毛细血管也不通,拥堵很自然。


城市道路建设

有人一说汕头堵车总喜欢说规划落后。其实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几十年前规划的道路,很难说那个时候就预计将来会有这么多汽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规划,而在于规划有没有落实,道路有没有及时改造升级。这几年,汕头交通建设重点更多在于对外联系的大通道,但城市内环外环、城区快速路通道建设还没跟上。金凤-黄河-泰山这条内环快速通道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多路口的快速化改造还未实施。金凤高架一通,前半段快速路,后半段还是要等红灯,所以车辆都快速聚集到了金凤东厦路口,路口拥堵更加严重,排堵更加困难。今年厦深联络线进入汕头火车站,泰山路再不进行快速化改造,动车带来的人流车流,将会让泰山路更堵。牛田洋快速通道虽然已经启动,但建设期还需要几年时间,汕头市区外环才能形成。


即使有了内外两环,但从城市中心到内外两环,或许还欠缺一条横贯城区的快速通道。广州有东风东和内环高架,上海有延安高架,深圳有滨海大道,都是联系城市中心到外围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现在如果高峰期从市中心苏宁广场或者行政机关所在地海滨路到高速路口,半个小时估计都很难到达。


汕头市区道路近两年虽然都不停地在改造,但更多的只是铺上沥青路面,但大部分道路空间却没有优化利用,增加行车通道。虽然机动车道数量已经超饱和无法满足行车需求,很多道路几十年前设计的道路两侧绿化带依然不拆除拓宽。道路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保障通行的,绿化美化只是配套。树应该更多地种在公园广场,而不是种在马路上与交通需求争夺空间,这种现状,值得深刻反省。更奇葩的是不少路口一改造不管大小就要建个渠道岛,本来路面空间就不大,照本宣科读死书设置的渠化岛对改善交通不仅没有多少帮助,反而是在添堵,著名的“三身人”路口就是个好例子。


平面交通

直到目前为止,汕头市区道路交通结构仍然是以平面交通为主,基本上是一个飞机场那么平。除了多年前建设的金泰和中泰两个大立交,以及沦为笑话的汕樟和金樟两座高桥桥,直到去年汕头才建成了首条跨越两个路口的金凤高架桥。其他道路和路口全部都是平面交汇,车辆通过都需要等待红绿灯;即使是新规划的东海岸新城,内外交通也基本是地面为主。由于居住区规划建设密集,汕头的道路路口间距短,数量多,车辆刚起步,很快就到下个路口要准备踩刹车,通行速度不快。没有快速路,没有高架桥,没有立交桥,不同方向的车辆都聚集在一个又一个的路口等红灯。汕头从西往东的金砂路只有10公里,如果晚高峰一个路口接着一个路口等红灯,从汽车总站到帝豪酒店,有时候一个小时都开不到。不是车太多,不是路太远,而是大家都在等红灯。


交通秩序

虽然创文强管让汕头交通秩序有所改善,但依然未如人意。遵守交通法规,依次行驶,仍然不能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失管失控的摩托车、电动车更是横冲直撞的主力军。大家在路口好不容易等到绿灯亮,却发现前面的车辆开得都很慢,不时还要踩一踩刹车,因为要避让随意穿行的各种车辆以及行人。如果在汕头谁像北上广深一样绿灯一亮就一踩油门加足马力往前走,分分钟都有可能出事。因为乱,所以慢,所以堵。


交通管理

交通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但也是管出来的。管理不能只是冲红灯罚款或者乱停车贴单,提高通行能力靠的是统筹谋划,科学组织。很可惜,虽然建了两期所谓智能交通系统,但汕头的交通管理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有多智能,依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智能水平大约只有250。市区路口的车道设置和红绿灯配时饱受诟病,至今依然没有明显改善,还不是搞出红灯可不可以右转这样的瞎折腾。

在汕头,你会发现因为车道设置不科学,一些路口有的车道大排长龙,有的车道却无车走;你会发现因为红灯配时不合理,其他方向车辆已经走得差不多,另一个方向车辆却在大排长龙;你会发现红灯可以右转却很少车辆敢转,右转道也要排队等红灯;你会发现海滨路禁摩后不是越通畅了,而是加了一条画蛇添足的非机动车道隔离栏后变得更难开了;你会发现很多路口每次只放一个方向的绿灯,其他三个方向都要等红灯,这样的放行方式由于路口通过效率低,很多城市并不常见,汕头却越来越多;即使在已经建起金凤高架桥的金凤潮汕路口,依然还是这样干,一次绿灯仅放行一个方向,那还要建这个高架桥来干什么?如果无法准确掌握、科学分析道路的交通流量特点,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流向不同路口的特点对车辆进行有效管控和引导,对道路交通设施进行合理设置,汕头的交通管理很难实现智能,而是越来越显得低能,很难适应车辆持续快速增长的需求。


有人说禁摩会导致汽车增多更加堵,其实不禁摩的话汽车数量依然会不断增加,只是速度快慢而已,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收入增加了有经济能力了,即使摩托可以开,很多人还是会转而购买汽车,毕竟更舒适也更安全。有人说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拥堵,这虽然没有错,但在汽车社会,公共交通也只是一种出行方式,很多人依然还是需要买车用车。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公共交通都很发达,地铁网络遍布,汽车数量并不见得少。只顾发展公交而不搞道路建设不顾交通管理,路都没法走,到头来发展公交也会是一句空话。


如何缓解汕头的道路拥堵?城市规划建设应该实施评估考虑交通疏导组织,避免制造新的城市堵点;城市断头路要尽快打通,外环、内环通道要尽快建成,市中心往外围的快速通道要谋划;现有道路改造升级要考虑优化增加车道,科学设计路口;交通管理要摸清家底,弄清情况,优化设施,强化执法,真正实现智能管理。对标先进,综合施策,缓解拥堵,规划、建设、管理,恐怕一个也不能少。你怎么看?

申明:本文图片来自授权和网络公开传播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万辆汽车的汕头居然排名全国第一,真让人发愁啊!
“红灯亮时允许右转”,稍有不妥就要罚!
交警提醒:开车遇这几种情况,不要慌,红灯也是可以掉头和右转的!
车辆右转弯要否等红灯?
为何左转红灯亮时能掉头,而绿灯不行?交警:最后一遍,请牢记!
市区最省油的开车技巧,车主人人必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