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阅读报告 篇二十六:2019年1月
userphoto

2019.04.24

关注
 2019-01-27 15:14:59

我的阅读报告 篇二十六:2019年1月 —逻辑?!什么是逻辑?!

这篇文章在写的时候是有点愁的,逻辑学真的不好懂。听起来也真的没啥用。

会有热度么?

我自己咂摸了一下有点想明白了,管他呢?

有人说我写的原创中提到的书,80%的人不看

哎呀,中国的本科生才占中国总人口的5%

就是这5%不还是一国的高中生磨尖了脑袋往里闯?

80%不看能代表什么呢?

难道就因为80%的人不看,我就不看了?

难道就因为95%都不是本科生,我就高考交白卷了?

听起来很顺是不是?

其实我在这里用了一个逻辑谬误,没关系,看了书你就知道我用了啥了。


一、《有用的逻辑学》(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梅森·皮里著,18.4万字,5章,206页

一部词条式作品,讲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87种谬误,翻译精到,阅读体验舒适

其实全书第一部分是最值得看的,讲述什么是论证以及如何进行论证,论证产生于争议,想要完成论证说服别人需要的是证据与方法,而组织这些证据,进而得出结论的,就是逻辑。

在第一部分之后,作者就开始列举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误,没错,有用的逻辑学,有用嘛,掌握逻辑的手段从识别谬误开始,能识别谬误,那就能不跳进谬误的坑里,进而就会拥有合格的逻辑。(其实列举这些谬误的另一个用法,也可以是自己用——其实这也是学会不讲逻辑的一个办法)

谬误分为两种,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这里有些谬误我们还是很熟悉的,比如“我富我有理”“我穷我有理”“我人多我有理”“我是专家我有理”……也又不是那么熟悉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强,所以我们组成的团队也很强”“我们这个团队很强,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强”……

每一个谬误都用很简单的内容加以概括,并进行归纳

比如“转移举证责任”:提出一个无理由的主张,在这个基础上,听众如果要反驳,就必须提供反驳的证据。

就像这个对话:

A(指着一碗麻辣烫):这是一碗火锅
B:不,这是麻辣烫

A:给我个理由,这为何是麻辣烫(当然,这个对话是我改出来的,书里面的比这个好看多了)

随后对这个谬误进行了分析:大众通常认为“证明给我看这是真的”和“证明给我看这不是真的”两个立场相同,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前者要求证明论述所需证据,后者则表明对方意图假设更多的东西。这种举证责任的错误导致我们会陷入一个支持写不明不白事物的漩涡。毕竟要证明某种东西不存在则相当困难。——如果你要证明超自然现象,你就需要利用这个谬误。

不过,通常我们见到更多的对话是这样的。

A:“我说这是火锅,这就是火锅,你们仗着人多欺负人,你们对我是嫉妒”

没错,谬误通常是叠着用的,往往在被揭穿的时候,用谬误的流氓就会选择换下一招了

学点逻辑是很爽的一件事情,一个是识破谬误,另一个是节约自己的时间——和这些想着搞你的混蛋浪费啥时间呢,当然,更加重要的是,逻辑与统计一样,是一个静下来想一想的工具,这一想可能就更加明白了。

进而就可以避免一件事情。

交智商税。

二、《逻辑要义》(大学堂·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欧文·M·柯匹著,46.8万字,9章,289页

翻译还算可以的一本逻辑学教科书,从内容来看是作者《逻辑学导论》的简明读本

从这个层面上讲,《逻辑学导论》算一手知识,《逻辑要义》算二手知识,《有用的逻辑学》算三手知识(事实上这本书还能继续洗,把术语做掉,那就成了喜闻乐见的四手知识了),没错,《有用的逻辑学》大致就是本书第二章的延展和扩充。

其实并不是很好懂的一部作品,而且从内容线上来讲,是一个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的写法。

全书一开篇就开始论证逻辑学是不是一门有用的学问(其实这么写就意味着这种有用并不明显),逻辑学是抽象的,研究的是脱离了具体事物的推理标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领域的判断和结论都依赖于思维中逻辑的正确性。听起来贼绕,其实用一个例子来讲就好懂了。

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几乎都有逻辑题。

我的理解是,这种题如果你都做得绕不出来,那你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错的能力一定是有问题的,进而就可以认为你“行政能力”不够。

一个人如果想要增强判断事物的对错的能力,他就一定要学逻辑。至于更加实用的用途,我在上面的《有用的逻辑学》中已经写了,不再赘述。

在这个地方,因为《逻辑要义》的内容量远大于《有用的逻辑学》,两本书在某些方面就像是“道”与“术”的关系,想快速有用,还是得选《有用的逻辑学》想做一下思维体操,那就选《逻辑要义》(这本书里还有题呢!)

从第一章的概念开始,每一章开始讲述相应的概念与方法,内容还是相当抽象的,真值,论证的无效性,命题,论证,归纳,周延性,形式谬误,文恩图,直言命题,实质等值,量词等值,有效性推理,假说……从一两句话开始,从一两句话开始训练,到长篇大论中抓重点,找方向,归纳关系,来训练判断真假以及找寻结论的能力。

比如我在这篇文章一开始的那个论证,这两个数据“5%的本科生”“80%的人不看”,之间有类比论证的意义和价值么?

其实没有。

但是,我写原创的书“80%的人不看”,和书好坏有关系么?和我写好坏有关系么?

“80%的人不看”又能证明什么呢?

这个人又想说明什么呢?

找到了学逻辑的又一个好处。

不学逻辑,你连表达自己的想法都表达不了。

相关图书:《逻辑学导论》

三、《火枪与账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李伯重著,26万字,7章,407页

这次是讲稿型作品,读起来很轻松,然后也没什么翻译问题

书的副标题“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其实就是大明中晚期:讲述经济全球化的早期——晚明,东方的明帝国所面对的冲击与影响

不论是作者的观点还是实践来看 ,明帝国在全球化的冲击中的应对是不力的

整本书首先定了基调——明帝国并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相反,明帝国是一个迎接了全球化考验和影响的国家

在定调之后,全书先展示了一个由白银联系起来的全球经济,以及背后的运作模式,时断时续的陆上丝绸之路,沿陆而行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个贸易打造的的世界,这是一个用白银联系起来的地球(这个地方看《白银资本》和《大分流》会非常清晰),既然整个地球都已经被联系起来,那么关键的技术——军事技术(在这里作者解释了为什么军事技术是关键技术,想一想就能明白,不再提了)就开始在整个地球上开始流动,整个地球上的文明都要面对这个现实——火药。

火药在西方炸碎了骑士阶级,但是在东方,其实也炸碎了不少——火药这种高技术兵器的普及,导致了有人敢于挑战大明了,明帝国面对的敌人比之前的敌人强大多了,这个时候就是明帝国的麻烦所在。

这是一个冲击的因素,那么遭受冲击的是什么呢?

接下来作者就讲述了明帝国的周边形势——不仅仅是丰臣秀吉,更有中南半岛地区的演变以及倭寇,可想而知明帝国面对的冲击之巨大。在这里最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对周边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历史的大致描述,其实还是很新鲜的,以及文化圈的形成和东亚朝贡体系的概括,而这个体系将会在一场更大的冲击中破产,只是还没到来而已。

最后是明帝国的应对方式——显然失败了,以及最后的成果由清帝国继承——清帝国仍然面对着全球化的不断冲击,最后的结局就不说了,所有人都知道。

当地球走到全球化时代,火枪与账簿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明帝国面对这种冲击,应对不利,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当然,这不是大明的锅,全球在这个时代的应对都不甚合格,清帝国取代明帝国将危机暂时度过,却也丢掉彻底解决问题(近代化)的机会,相当于清帝国也只是将危机拖延,等到19世纪,更大的危机到来最终跌落深渊。

书中对中国周边国家历史的梗概以及呈现的变迁,是我们理解周边的一把钥匙。

这本书还是非常杰出的一个书单,比着作者列出的书单读,是一种享受。

写到书单了,信笔由缰多说几句,我深信不疑的一点是,未经检视与体系化的内容,不能称为知识,只能成为信息,机械的,无机的罗列的书单/购买记录,对多数人而言,几乎毫无用处。对我而言,我还是喜欢拾级而上,将新的东西更好地嫁接,吸收,内化,掌握,运用。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乱来,我深信,只有渐进地,成体系的,成主题的扩散和阅读才是有价值的。

相关图书:《白银资本》《大分流》 

四、《涛动周期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金涛著,47.5万字,3部分18章,357页

经济周期理论分析经济与投资对冲的神作……

书中最晚的一篇文章是2016年的(周金涛先生2016年就去世了),预言范围到了2020-2025年,全书的结构也很简单,第一部分从世界经济的运行模式开始讲起,讲到经济周期以及经济周期理论,最后就是“人生发财靠康波”的“涛动周期论”,第二章是讲述大类资产——美元、大宗商品、房地产、黄金的资产配置,第三章是周金涛先生的演讲记录。

其实整本书不算通俗易懂,作为研报和会议记录,很多内容周金涛先生在讲的时候其实是预设听众懂的是怎么回事的,当这些内容离开讲的环境以后,编辑并没有对内容进行处理,导致整本书就像是编辑隐身幕后,周金涛先生的原文摞在一起,然后就付印了……当然,这本书的缺点就在于此。

整本书中有大量的理论,数据,归纳,总结,方法展示得很足,我也看得很爽,这是一种逐渐把之前看得稀里糊涂的东西弄明白的过程,我第一次遭遇经济周期这个词,是在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商务汉译那个“古朴”的翻译,再加上数据不足,导致看《经济发展理论》还是不够透彻,然后对于世界经济的运行模式,则是从《白银资本》(虽然这本书有些内容真的让人有点想笑,但是有些内容真的写得好)《现代世界体系》(我知道依附论即来自于此,此书还没看)这两个地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涛动周期论》则补齐了所缺失的数据一环,这几本书是一个互相帮助理解的过程。

对于周期,之前写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最后不部分,布罗代尔论述了他所认知中的20世界70年代的经济危机,当然,布罗代尔已经用上了熊彼特的理论,当然,他认为70年代是百年趋势的逆转,而整部《十五至十八世纪》则论述了多次趋势逆转带来的动荡和不安。

那又该信什么呢?

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还是百年趋势?

罢了罢了,真正有确定性的反而是这样的一句话。

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但是趁着风口飞起来的猪,千万别以为自己长了翅膀。

对人,对公司,对行业,都是这样。

其实关于投资的书,我是不愿意写的,争论太多太多,当然,这种争论对于某些不是很要脸的人而言是好事,毕竟来热度了嘛。

就好像“好名坏名都好过无名”,用哗众取宠的手法和引战的笔触,引发争论,浪费值友们的时间,然后给自己加热度,只能说不要脸的事情很多见,但是这么不要脸的事情我还是不做的好。

我规避了周金涛先生在书中提出的结论与方法,对这些内容好奇的请看书。

列举《白银资本》《现代世界体系》《经济发展理论》等名著,并不能证明《涛动周期论》是对的或者是错的,拗不过这个弯来的,请看《逻辑要义》

投资有风险,下水请谨慎。

相关图书:《现代世界体系》《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二月份选择读点小说

(我检讨过的,我想读小说试一下,看能不能提升表达能力)

(也是消耗一下凑单存货)

过年嘛,轻松些

1、《秀才的手表》(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四书集注》(中华书局)

3、《黄金时代》(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4、《帝国权威的档案》(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商务印书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条常见的逻辑谬误
十种杠精常用手段
逻辑学书籍推荐排行榜
【荐读】它,从不会嫌读者不够聪明。
【书单】 这3本逻辑思维能力的书籍,帮你建立完善系统
许多人活在自己的逻辑里—《简单的逻辑学》之读书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