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审法官,“情深责重”

她是一名少审法官,“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是她的坚守,开创性地提出了“四心少审法”和“三不原则”;她不断延伸少年审判职能,建立回归驿站和心理疏导室,创新校园普法方式;她也是一名民事法官,联合多部门创建道路交通事故“一站式”解纷新平台,更契合少审改革需求,积极推动少年审判向少年家事审判延伸……

她就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法官刘美玲。原任少年审判庭庭长,现任民一庭庭长。刘美玲曾先后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三零竞赛活动优秀法官、山东省优秀法官称号,2019年被评为山东法治人物。

用情用心,教育挽救

刘美玲的老本行是刑事审判,2011年文登区法院新成立了少审庭,她便成为了一名少审法官。“对于普通刑事案件而言,每份判决都代表着一次终结;但于少审案件,教育挽救才是重点。”刘美玲认为。

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少审实践积累,刘美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四心少审法”,即真心付出、诚心包容、爱心挽救、责任心预防,并将这“四心”运用于审判之中。

审判中的细致调查,刘美玲认为无外乎真心付出和诚心包容。她经手的第一起少审案件中,一名17岁男孩因偷盗农户家禽被捕,很可能被判处实刑。但经过细致调查,刘美玲发现,男孩在村里、家里以及学校中都表现优异,这次盗窃只是出于好奇和寻求刺激,才被几名成年人挑唆去做的,盗窃后他并未分得一分一毫。最终经过合议,男孩被判处缓刑。“找到犯罪的根源,给失足少年回归正途的机会,这才是少审工作社会效应的最佳体现。”刘美玲说。

在审判实践中,刘美玲不断丰富“四心少审法”的内涵,积极推动文登区法院与区司法局共同出台了《文登未成年人庭前社会调查实施细则》,将失足少年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一贯表现等形成报告提交法庭,在量刑时予以参考,逐渐形成了少年审判中的“三不原则”。少审庭成立以来,判处缓刑的人数占比70.7%。

审判后的帮教,刘美玲用“爱心挽救”来概括,在她看来,如何挽救一名失足少年往往比审结一起案件重要得多。这方面,刘美玲和她的团队也有一套妙招——在案件宣判后,少审法官仍然会与少年们保持电话或面对面交流;对于在监狱服刑的少年,会采取书信方式与他们保持联系。

在一起案件中,高二男孩隋某与同学发生冲突,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同学捅成重伤。被判缓刑后,学校不愿接收,隋某面临辍学。得知情况后,刘美玲对他进行心灵安抚,并专门到学校为他争取上学机会,后来隋某顺利考入大学。“看到曾经走过弯路的孩子一步步成为社会所接受的人,我们少审法官便深深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她说。

常学常思,“责”字当头

“四心少审法”的最后一个“心”字,体现在责任心上。刘美玲敏锐地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或多或少受过心灵创伤,因此,她和团队成员主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自己还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并联合区司法局在威海市法院系统设立了首个心理疏导室和“回归驿站”。

心理疏导室制定了评估帮教档案制度,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结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来为是否适用非监禁刑、是否纳入社区矫正范围提供参考。

“回归驿站”主要针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人员,驿站联合团市委、妇联、教育等部门定期与涉案未成年人及其亲属谈心交流,并深入社区调查,登记造册建立日常表现档案。结合犯罪行为,驿站将矫正人员归类分组,按照“缺啥补啥”的思路,组织他们学习法律知识、参加公益劳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等,并将日常表现描绘成行为趋势示意图,对有不良行为、具有重新犯罪可能性的人员重点跟踪、重点关注,适时帮教、适度帮教,努力让他们尽早走出自卑、懦弱与恐惧,从而顺利回归社会。

近年来,心理疏导室和“回归驿站”累计帮助近30余名失足少年走出心理阴霾,重拾生活希望。

“2012年年底我做了一下统计,发现当年审结的案件中,在校学生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比重高达60%,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也就是从那时起,刘美玲意识到,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也是少审法官理应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

源头在哪儿呢?无外乎学校和家庭。于是,刘美玲与团队成员一道,采用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举办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通过学校进行普法宣讲;利用家长网校平台开办阳光法苑栏目,撰写典型案例、法官手记等,让家庭的法律氛围更加浓厚。

“借助这种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普法,不断拓展少审工作的外延,哪怕只有几个人受益,我们的工作也就没白做。”刘美玲表示。几年里,她和团队开展普法活动60余次,受众达1.2万余人。

敢想敢做,突出“新”字

2016年11月,文登区法院少审庭又承担起了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刚刚接手这项工作时,也是千头万绪。”刘美玲坦言。

后来,通过分析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刘美玲发现,这类案件存在责任认定困难、保险公司理赔渠道不畅、赔偿数额争议大等问题,且案件涉及保险公司、交警、法院等多个部门。经过多方论证,刘美玲想到,如果将这些部门“放到一起”,那案件处理的效率无疑会大大提高。

基于此,刘美玲牵头,与几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以及交警方面的负责人进行了探讨。随后,在她带领下,少审庭直接在文登区交警大队楼上派驻巡回法庭,与文登区公安局、司法局、保险行业协会等联合设立了“道路交通事故诉调对接服务站”,建立了“交警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保险公司+巡回法庭”四部门“一条龙服务”的“一站式”解纷新平台。

“这种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我们直接将法院人员的工作地点转移到了交警大楼,一楼是人民调解委员会,楼上便是巡回法庭和交警大队的相关部门。市民遇到交通事故纠纷,可以现场调解、立案、审判,耗时更短,效率更高。”刘美玲介绍说。“进一个门,就能办成事,让群众满意而归,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数据显示,仅2017年一年,文登区因交通事故所引发的矛盾纠纷,有210件直接通过诉调对接服务站快速有效化解,巡回法庭收到的交通事故案件调解率高达73.4%,平均结案周期缩短至19.97天。对于这一结果,刘美玲感到很满意。

现而今,刘美玲又转战民事审判领域,带领团队开启新的征程。她把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有机融合,把关爱青少年成长、关注原生家庭环境、保护家庭完整作为涉及子女抚养家事纠纷案件的必然因素考虑,既要解决家庭纷争,又要维护子女合法权益,更要最大限度保护子女健康成长,从根源上杜绝少年犯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答:我的车出了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但对方耍赖不给钱怎么办?
【法院动态】广州中院发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判白皮书
东营中院行政庭撰写的案例分析被最高法院《中国行政审判指导案例》第一期刊用(2010.10.27.)
打造“诉调对接”审理模式,创新“便民为民”解纠机制
美炸了!文登晒字芝樱花开美如调色盘
刘紫玲一首《珊瑚颂》太美啦,美醉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