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式太极拳入门摘选二(入门劲法)

冯志强编著   潘厚成整理

太极拳的练习包括拳架练习、功法练习和推手练习,三者结合起来练习才是完整的太极拳。决不是会练几趟拳和会练器械就算会练太极拳了。练功可以培养和增长内气,使拳架练习和同时练习具备一定物质基础,所以说功为本;练拳是练知己的功夫,以意行气,气通全身,培养太极内劲,培养闪战腾挪的技巧,练功和练拳的结合,而形成混元一气,在技击时,即能力发一点、点点透骨,所以说拳为母;推手则是练习知己知彼的功夫,即检查和调整拳架动作的正确与否,从而达到真正知己,又可以在推手的实践中,贯彻太极十三势的法则,巧妙运用拳术的分解动作招式,从而达到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以功为本、以拳为母、以推手为用三者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

太极拳架和太极推手都离不开十三种方法,也就是太极十三势: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前八个字是八种手法或八种劲法,后五个字是五种步法。这十三势贯穿于全部太极拳套路和推手当中。可以说,在太极阴阳之理的指导下,能掌握和运用这十三势,就是掌握太极拳的灵魂和核心了。所以说,太极拳就是太极十三势。练太极拳不可不明太极十三势,不明此,即不明太极拳。

从太极拳阴阳生生不息之理来看,太极十三势即八卦加五行,也称八门五步或八法五行。太极八法即四正四隅,坎离震兑为北、南、东、西方位,乾坤艮巽为西北、西南、东北、东南方位;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八卦五行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并各有窍位。为了便于掌握和练习太极十三势,下面就八卦五行、人体窍位及与十三势的微妙关系分而述之。

掤属坎,正北方,为水,人身窍位在会阴,属肾经。习拳练功时,用意引气,由下丹田(会阴穴内)起,随手臂上掤而行至上丹田(祖窍穴内)。此为“抽坎填离”,可使心肾两经之气相通,水火既济。

捋属离,正南方,为火,人身窍位在祖窍,属心经。两手臂由前伸回收或由左右向后收为捋,意由祖窍而回收,手自然相随捋回。能调节心经所属脏腑。

挤属震,正东方,为木,人身窍位在夹脊,属肝经。以两手指尖(或掌或拳)或右手心向里、左手掌附于右腕里侧向外推为挤,意由夹脊引气向前挤出。可调理肝脏的功能。

按属兑,正西方,属金,人身窍位在膻中,属肺经。两手下按,意由膻中引气至下丹田(会议穴内)沉降,以肺经之气补肾经之气,此为金生水。

采属乾,西北方,属金,人身窍位在性宫(囟门)与肺俞两处,属大肠经。以手回抓的突然顿挫为采,用意由性宫引气到肺俞穴直下涌泉穴。可调整大肠经而补肾经,以金生水。

挒属坤,西南方,属土,人身窍位在中丹田(神厥穴内),属脾经。抓截对方反关节用弹抖力施之为挒,用意由中丹田引气,经两肋上达性宫,可补肺经之气,此为土生金。

肘为艮,东北方,属土,人身窍位在肩井,属胃经。用肘向外靠击,以意引气由涌泉穴上升,经尾闾分由两肋至肩井穴,可调胃部机能,降心中之火。

靠属巽,东南方,属木,人身窍位在玉枕,属胆经。靠击对方时,以意引气由涌泉穴上至尾闾、玉枕,可调理肝胆机能。

进则以气催生向前进步,其窍位在会阴,属肾经,属水。进步时,意想会阴以气催生前进。

退则以气催身向后退步,其窍位在祖窍,属心经,属火。退步时,意由祖窍引气催身后退,神气要摄取对方。

顾是左顾,其窍在膻中,左顾时,以意引气着力于膻中催身向左闪转。

盼是右盼,其窍位在夹脊,右盼时,以意引气贯注于夹脊催身向右闪转。

定是中定,其窍在中丹田(神阙穴内),属脾经,属土。要求气沉中丹田,动中能定,动中有静,中定在虚实之中。

以上是太极十三势与八卦五行、人体经穴窍位的相互关系,以及修炼时的内在要求。太极十三势的练习分单式练习、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单式练习就是一势一式一法地单操单练;组合练习就是四正法或四隅法组合起来练习;套路练习就是在拳架动作中的练习,每一个动作或每一式中都有太极十三势,或隐或显,或明手或暗手,或以某势某法为主。太极拳即缠丝圈,一圈之中既有十三势,一圈之中就有掤、捋、挤、按,所谓“妙手一动一太极”也。所以,练习拳架时,就要在一动无有不动、一缠无有不缠,浑身都是缠丝圈中体现和贯彻太极十三势的法则。

太极十三势又称太极十三劲,即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进退劲、顾盼劲、中定劲。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内劲是通过太极十三势体现出来的,太极十三劲又是通过“浑身都是缠丝圈,缠绕诸靠我皆依”而发挥的。因此太极十三势的方法,就是以意运气、以气催身、意气神形合一地向不同方位发动的必然结果。

太极八法中的“掤劲”,是八法劲的总劲,掤劲贯穿于整个八法劲中。根据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内气是内劲的基础,通过无极桩功的修炼,可以使气满丹田,布满全身,犹如充满气的皮囊而掤劲自生。如果没有内气充足的掤劲,意气的鼓荡也就不存在了,放松和引化就成了松散和软弱,捋挤劲按采挒肘靠之七劲也就不存在了。

虚领顶劲是神气虚掤,是领起中气,使精神贯注。挤劲是前掤,按劲是下掤,

捋劲是左右向后掤。捋挤按的实质是:意气向前上方的发动谓掤劲,意气平向前方的发动谓挤劲,意气向左或向右后方的发动谓捋劲,意气向下方的发动谓按劲。掤捋挤按四正劲,不仅仅是通过手臂来体现的。根据陈式太极拳的“浑身都是缠丝圈,缠绕诸靠我皆依”的特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体现这四正劲。例如,掤劲:在手臂侧有掌掤、腕掤、拳掤、肘掤、肩掤、臂掤,在身体侧有胸掤、腹掤、背掤、臀掤,在腿侧有胯掤、膝掤、脚掤、腿掤,在头侧有头掤等。捋劲:有手捋、掌捋、肘捋、肩捋、胸捋、腿捋、膝捋、脚捋等。挤劲:有指挤、掌挤、拳挤、肘挤、肩挤、胸挤、胯挤、膝挤、腿挤等。按劲:有手心按、手背按、拳按、掌沿按、肘按、前臂按、胸按、腹按、胯按、膝按、腿按等。这四正劲都能在推手的实践中巧妙地、顺势地运用,又应当在套路练习中认真地体现出来,即拳经所云:“掤捋挤按要认真,上下相随妙无穷。”

由此可见,太极八法五步十三势是太极拳行气走架和推手运用的总的要领和法则,是意气神形运动的八个方位和五个方向。从有方位到无方位、从角到圆、从圆到点、从全身十八个关节小球的旋转到周身一家的太极球的螺旋缠绕、从大圈到小圈、从有圈到无圈(外形无圈而内气有圈),而形成一粒混元气,随意所行,随心所发,随势所用,混元一体而又力发一点,点点透骨,无坚不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杂说 97
[转载]太极拳发劲理论知识(三)
太极拳力和劲的区别
陈氏太极拳腰裆劲、缠丝劲、腹式逆呼吸的练法
如何做到身法正、上下随、意气通
论太极拳盘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