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友之道

 
 
原文地址:交友之道作者:傅佩荣

   谈到交友,我们立即想到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与「损者三友」(164。对我们有益的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对我们有害的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装腔作势,刻意讨好,巧言善辩)。如此黑白二分,大家未必做得到,但没有人可以反对这番话。

    问题是:当我们如此要求别人时,是否首先要反省自己属于别人眼中的益友还是损友?

    另外,在〈学而〉篇谈到一句交友的话,就引起一些争议了。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18一般的质疑在于「无友不如己者」,究竟在说什么?

    这种解释的困难很清楚:比我差的人,我拒绝与他为友;那么比我好的人,为什么要与我为友呢?并且,人与人交往,怎能一开始就分得明白谁比我差呢?所谓的「差」又是指哪一方面?

    事实上,孔子的两位弟子对此曾作了讨论。在〈子张〉篇,有这么一段数据,大意是说: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交友之道。子张说:「子夏说了些什么?」这位学生回答:「子夏说:『值得交往的,才与他交往;不值得交往的,就拒绝他。』」

    子张说:「我所听到的与此不同。君子尊敬才德卓越的人,也接纳一般大众;称赞行善的人,也同情未能行善的人。我若是才德卓越,对什么人不能接纳?我若是才德不卓越,别人将会拒绝我,我又凭什么去拒绝别人?」(193

    那么,要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呢?问题其实并不难,因为原文先说了三个字「主忠信」,亦即: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只要是「主忠信」的人,我都可以同他交往,而「无友不如己者」的「如」,是「相似」之意。意即:不要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

    做人交友要以「忠信」为原则,然后「无友不如己者」是就「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来说的。两人若是志趣不相同,缺乏交集与共识,若是勉强交往也难以持久。这个道理不是很清楚吗?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集邮,有人喜欢旅游,有人喜欢看电影、听音乐,也有人什么都喜欢,那么我们在交友时,只看两点:一是以忠信为原则,二是与自己志趣相近。

    然后,子张说得很好:「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不正是我们交友时应有的态度吗?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一语,在〈子罕〉篇又重新出现一次(925,可见这整句话是不能分开念的。既然如此,我们何必担心会因而交到损友?交友之道不可忽略一点:当我要求朋友时,必须首先要求自己。自己做不到却去要求别人,那就完全背离了儒家的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文解字 | 无友不如己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中华经典 | 《论语》第六讲: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子罕篇》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人到中年,最高级的三种活法:不合群,不取悦,不计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