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析相同声音结尾的诗句与异声同韵结尾的诗句不同的语音效果


简析相同声音结尾的诗句与异声同韵结尾的诗句不同的语音效果

(以上善若水译友一首译诗为例)

 

上善若水译友一首译诗叫《悼 范妮·戈德温》,是翻译雪莱的《On Fanny Godwin》。译文如下:

离别时,她的嗓音颤微微,        
而我却不知心碎—     
源于她颤音娓娓,
我离去—未曾留意话中意味。
伤悲呵,—伤悲, 
这世界如此之大,你又何为?

此译诗尾韵分别是“微”、“碎”、“娓”、“味”、“悲”、“为”,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发音为sui和bei,余者4个都是wei音。
虽然同音或同字结尾的语音流能形成同音语音流,从而因同音语音流这种相同语音形式的重复而构成节奏,只是这种韵律节奏模式产生的语音美效果不及同韵但不同声的韵脚形成的语音流这种韵律节奏模式的语音美效果。同韵相押,一般是指同韵但不同声的尾韵相互押韵的情况。完全同声同韵的相同的声音做行尾时,产生的韵律节奏并不是因押韵引起的,它实际上是相同声音结尾产生的语音流,也就是说其句尾声音完全一样,只有重复没有变化。异声而同韵的押韵模式之所以比同声同韵的尾音重复模式更加好听,原因在于前者是同中有异,是重复中有变化的美,后一种则只有重复,没有变化,虽然也是韵律的一种,但不提倡,当然这种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创作诗歌的韵律格式。
此译诗语言十分流畅,用通韵格式,但遗憾的是运用同声同音的尾韵的比例显得太大。我是个爱挑剔的人,能发现美,有时也会发现美中不足的缺憾,但又没有创作美和帮助修复缺憾的能力。此译诗给人的经验教训就是,在诗歌创作中(当然包括诗歌翻译),作者要尽力排除相临尾韵中完全同音的音节。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这也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训的意义所在。一件完美的事物存在一小小的瑕疵也是在所难免的,也许我说这么多是多余的。说的不正确的地方,还望译者朋友海涵。我之所以敢于这么直接了当地指出该译诗的不足,也是因为我感到我与译者是心有灵犀的知音。

        刘聪美,2012年11月2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承华:潇洒与飘逸的极致──对绝句艺术的美学分析
王树昌 读《永明体到近体》笔记
四声八病说
论诗歌的韵律/尹海燕
如何破解诗词中的“撞韵”、“挤韵”和“连韵”
中华新声韵律联选:一、花韵第五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