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随境迁,笔随情变]--—李煜词创作的前后期变化微探
笔者认为,在中国古文学词坛中,南唐后主李煜无可辩驳的占有他的一席之地。他的词创作不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具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亡国前后不同的生活经历,更使他词创作不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真可谓是“情随境迁,笔随情变”。
南唐纯情词人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中帝李璟第六子,按嫡长子袭位的封建传统,他绝对没有做皇帝的希望,而且他自己也无这份奢望,他的本志就是做一名风流倜傥的名人墨客,或做一名经纶满腹的高人隐士。但命运却恰恰相反,大多事与愿违,历史对他耍了一个悲剧,反倒使他误为人主。但作一名风流才子,他杜鹃啼血,缪缪三十几首绝唱,使他一举而跃上词坛之巅,赢得千百年来的传颂不歇。
诚然李煜作为南唐的一个小皇帝,他是一个不合格的亡国之君,他25岁变开始了政治生涯,可以说他是一个懦弱无能、平庸无奇的皇帝,对当时已经日薄西山的南唐政权,他这个文士,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亡国局面,他更没有拯救的才能和魄力。终于在既不求振作,又无力回天的国难当头之日,沦为了亡国之君。不过作为一名才子,艺术家,词人,他知音律,善词章,工书画。故此他的词作,都不乏长传不衰的艺术魅力。正如周之琦的词评所说“后主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在今天仍深深的影响着人们。何以使之然?除了其“以血书者”的纯情之外,还与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其艺术上的卓越才气有关。下面就试着从他的生活的转变和词的前后艺术风格(构成特色和情感渲泄方式)转变来谈谈其词作艺术魅力所在。
(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入乎其外,故能观之”。又曰“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日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乐!”。意思是说“诗人要深入生活之内,才能获得丰富的创作材料。作品才会有生气。诗人又要从一定的高度来观察生活,纵观生活的总体,作品才有深刻的内容,才有独到之处。”诗如此,词也不例外,之所以,李煜的词才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成就。但为什么他的词创作前后期竟如此的悬殊呢?主要原因还在于他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他对他前后生活的变化有着深刻的体会与观察。所以他对前后期生活的感受截然不同,因此他的词作前后思想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
李后主的词一般以降宋为界分两个阶段,而降宋前又划分两个部分。细读其词,我们不难发现李煜词的意象构成是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密切相连的,是随着他本人的命运遭际,思想情感的大起大落而变化的。亡国前后的生活体验的迥然不同,必然影响他对物象选择的态度,因而他的词前后期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帝王的生活:有欢娱,有爱情,有离情别绪。其中也有令人一唱三叹的佳作。李煜年轻时就常修儒家经典,但不知为什么,他的思想并没有被传统的儒家学说所束缚,圣人不是讲“立言,立德,立功”吗?他只求“立言”,对“立德,立功”没有兴趣。圣人也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也不以之为意,也不愿为天下黎庶承担什么责任,他一心只要独善其身。再加上当时他们家族间兄长间的明争暗斗与猜忌,他无心随波逐流。又无法无力,他只想避祸,但事情恰好往往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959年,太子杀人未遂,不久也本人身亡,其余几个兄弟也都各个早卒。961年,李煜终于无可奈何地被推上了江南国主的宝座。但当时的政治局面,使他的政治前途一开始就笼上了阴影。亡国的紧迫感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况且他在政治上又无能为力,只好奉行“外和恭谦,内怀观望”的态度,对指日必将被取而代之的宋政权卑躬屈膝。
这样,他为了寻求心理上的自我平衡,他只好放纵性情,耽于声色。作为一国之主,万人之上,他是任情而动,随意而行,这完全可以充分表现他词前期的创作内容:“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绉,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嗅蕊,别殿遥闻箫鼓奏”。那因春伤怀尽情歌舞、长夜欢饮的闺中温情,李煜都一一写了出来。淡淡的勾勒描画:真实的写出了愉快的帝王生活。还有《一斛珠》《浣溪沙》等无不反映了上面欢娱之情的内容。比如《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新生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来便偕衷素。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更是他帝王奢华生活和艳情的写照。这些虽然有些放荡,但李煜作为一个帝王,也是人,也需要人世间爱的幸福和甜蜜。故此他写了对美好爱情渴望追求的诗篇。尤其他与小周后初识偷情和周娥皇死后她对她的怀念,都由其词达意,比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华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有些虽然过于沉溺,但我们不能仅因为南唐在李煜时代灭亡就说他荒淫无道。李煜的亡国,不亡于他的浪漫多情,而亡于当时的时局和他政治上的软弱无能。
如此,他后期作品完全摆脱了宫廷生活,与前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伤。
976年,李煜被迫摘下帝王的桂冠,被押汴梁,封为违命侯,作为降王,宋帝不仅在生活上难为他,而且剥去了他的人身自由,百般凌辱他的人格和尊严。同时对他昔日的爱人小周后更是百般戏弄、玩耍。所有的奇耻大辱,再加他回想自己也曾一呼百诺!及想到昔日被降,数千宫娥远送长亭挥泪而别的情景,如今沦为阶下囚。于是他残破的心灵再次受到创伤,羞愧、恼怒、痛恨、后悔种种感情,奔腾汹涌,他再也收不住了,但又无法摆脱,一切都“剪不断,理还乱”。他只好拼命喝酒,为的是麻醉一下痛苦的神经,但酒力一过,哀忧愁苦又一齐涌来,他有时寄情梦幻,一晌贪欢,而梦醒之后,摆脱不掉的还是那些忧愁寂寞。此间他日日以泪洗面,无奈他只好用笔,用颤抖的心意来填词写诗,长歌当哭,一首《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山河,风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重泪对宫娥”。祖父开创的国家,故国山河又向来美丽多姿,更触发了故国沦于敌手的不安之心,《忆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都是泪沾袖复撗颐。心事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但很无奈,他又不甘学仿刘禅,享尽天年,人虽已活,灵魂早亡。他有笔,有文学才华,他可以用歌词来发泄愤怒的心音,来反抗凌辱和摧残,来恢复自己被扭曲了的人性和尊严,使他将人生悲剧的命运和艺术家的美学追求完美融合在一起。写出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怕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中表现了与前期内容完全不同的王国心音。也正是这首词断送了他的性命,声闻于外,太宗大怒,以鹤酒将他毒死,让他连死也抬不起头来。
所以,可以说,李煜的一生,真是悲壮的一生,他的词就是作为后人弹唱的悲音。
(二)
李煜的词,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仅思想内容发生了变化,艺术风格与魅力,前后期更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他词的意象构成特色和情感渲泄方式上。下面就这方面重点谈一下。
人们大多都知道,我国古典诗词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在有限的字数里,尽可能地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现出生活的情景氛围,这就要求诗词创作既善于通过形象思维,运用熟练的技巧将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意境结合起来,构成多种多样的意象,李煜词艺术表现恰恰如此。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李煜词创作,以降宋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亡国前后生活的迥然不同,必影响他对物象选择的态度,影响他写景状物的方法,因而词创作前后的风格也各具风采,耐人寻味。
他前期的词主要是帝王生活的反映,如《菩萨蛮》《相见欢》《浣溪沙》等大多描写的是宫廷生活和爱情欢娱的意象物象。如《浣溪沙》中描写的“红日,香炉,红锦,宝钗,花蕊等,故国美女、宫殿等物象构成色彩明丽而鲜艳的情调,明亮夺目,正是这一系列明快艳丽的意象群。使后主词充满了富贵,奢华的基调,加浓了宫中那种声色迷人、风情旖旎的氛围,渲泄了作者对这种豪华生活迷恋和沉醉之情。词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意象构成其组合,展现作者的内心境界。比如李煜的《一斛珠》:“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哀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酉翏涴。绣床斜凭娇无邪。烂嚼红茸,笑向檀郎睡”。”极尽描写了宫廷宴乐及男女欢娱之情。更以愉快和陶醉为主要感情倾向,并由此构成意象及其组合体。表现出李煜溜连、耽迷这种富贵奢侈生活的内心世界。
当然,他前期词作大多以写欢快生活为主。但随着当时来自北宋压力的增大,对他现实生活构成威胁的日渐严重,这在他心中不能投下浓烈的阴影。面对秋风落叶及亲友的生离死别,又不能不激起他情绪的大起大落,从而也写了些离悲别恨,伤情感怀之作。
但是,李后主词作艺术成就还当推其亡国之后,最瑧上乘。“亡国之音,哀以思”。他从终朝宴乐、尽日笙歌的乐园走到“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的“囚室”。人生遭际的转换,带给了后主以彻心的痛苦和悲怆,处境和生活的改变,促使他词作走向全新的局面,特别在艺术技巧上更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新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感情变化,他词的情境氛围也一下子从热烈明快、千娇百媚的静清幽美、婉转缠绵变为悲怆、忧愤和强烈激荡。
他亡国后的词触目可及的只是“泪垂”、“断肠”、“寒雨”、“落花流水”等极言人生愁苦和引人悲怆的意象。即使有旧时的家园、宫苑,然而却是梦中的“千里江山”,即使有“金锁”,却已是被沾埋了的。虽有“珠帘”,却是长垂不卷的,虽也有“春花秋月”,却只能引起令人不堪的对往事的回忆,何等萧条肃杀啊!词中人生感慨愁怨,也起了质的变化。往日有的只不过是“不放双眉暂时开”的清愁淡怒。“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的追求解脱,以及思人怀旧的点滴片断哀愁。
后期则是如“杜鹃于深山啼血,孤雁于长空唳哀。“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风笙休向明日吹,肠断更无疑。”“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恨何限”。这样一种浩渺无极的愁和恨,更是作为亡国之后词的特色:境界大,感慨深,气力充沛,势如瀑布腾空,飞流直下。比如《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所以具体地说他后期词作境界意象可以分成三大类:①概括性极强的,以一当十的泛指意象,多写“家园,河山,南国无限江山,凤宫龙楼,雕栏玉砌,玉树琼枝,春花秋月”等。②梦中或忆中虚境意象。闲境中“上苑春光,车水马龙,江南千里江山,玉楼瑶殿”等。③为数不多的状眼前实景的实境意象,“小楼深院,梧桐苔藤,寒雨落花”等,综观这三类我们发现他所有的虚境和泛指境所组成的意象群等。皆表现为阔大豪华,热烈明朗。而其囚徒的处境,难堪的心境,却是令人至悲至深的。正是这意与境的悬殊不谐,情与物的巨大反差,构成了他词的艺术魅力所在。而意象外延的完泛性更加具有通常意义。他词作的哀愁,刚刚输入读者的感官便引起了读者的联想,激起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和对他的同情,取得了“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艺术效果。
李煜作为一名纯情词人,他词的艺术除了前后期意象构成特色不同,他词的前后期感情渲泄方式也不同。细读其词,也会发现他亡国前后作品,二者感情渲泄的具体艺术手段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的,他亡国前词作,不论是宫廷宴乐,美人幽会,还是写伤春怀人,伤秋寄慨,几乎每首词都可以是一个小故事。有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有具体的环境实物,多是形象的画面。具有情节性,他的纯情表现为率直而不傲作,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清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削袜前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就将他与小周后傍晚偷情的景象真实地描写出来。他前期词作,每每通过眼前景,眼前状,构成一个特殊环境,而让抒情主人公直接出场,表现,并率直地抒吐自己的胸臆。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这些能够直接地触到作品中的形象,比较容易融入其流溢的艺术激情之中,从而把握其感情脉搏的跳动。
后期,作为亡国之君,幽禁于汴梁小楼之中,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后主的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其一腔心绪、满腹怨愁的表现和抒吐方式与前期相比,所采用的艺术手段便迥然不同了。
首先常用抽象的概念的语言去直接渲泄情怨,很少或根本不写客观的实境实景,这时的词篇篇言悲说恨,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人生愁恨何能免”“故国梦主归,觉来双泪垂”“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句句是心声的直接倾吐,语语是感情的抒发,这种以“血书”的直抒真情的语言,是连接作者与读者最捷便的渠道,可以让作者胸中感情冲击波较少曲折地传到读者心中,从而显示出其巨大艺术感染魅力。
其次,他常常在一首词中拉长时间和空间的幅度,将往时、今日旧事、新境贯穿组合起来,而很少写眼前之事,眼前之景,也不再具有故事性和情节性,这样克服了他生活狭小的弱点,又便于引发联想,激发读者一洒同情之泪。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由白天雨落,由此感到春光将尽,再写入夜不耐寒雨,梦里空间开始拓展,时间上溯。由眼前写到梦境,接着由“落花流水”到“春去也”,由“天上”到“人间”,时间和空间幅度都转换大,又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抒情线索重点是“昨夜又东风,”由眼前的“春花”想到去年的“秋月”,又想到囚于小楼以来,年复一年的“春花秋月”,再由此延伸到往事中的“春花秋月”。“知多少”三字包含着多少对往日的怀恋之情,也暗示了多少在小楼深院被囚的痛苦岁月,“不堪回首月明中”,又从眼前回到往昔驰骋的江南故国。下文又由“故国的雕栏玉砌”回到眼前的“朱颜改”。明明是自愁,却偏向他人发问,空间又扩大了,再由眼前的春光延伸到“故国春光”,自己的愁不正像那春日的江水般,年年、月月、日日东流而永无尽头吗?全词写眼前事只有”“东风”“春花”“小楼”和“朱颜改的愁人”,但一经扩大时间和空间幅度,则容量和感人的艺术魅力,便大大增强了。所以综上可以说李煜后期词作,多用直接渲泄主观情感方式而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正是如此一首《虞美人》终于断送了他的一生……
总之,总揽李煜词作,可以说前后期不仅思想内容上有着很大不同,而且在艺术成就和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当然原因很多,本人只试着从以上几方面粗浅地表达了些许拙识微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欣赏——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 李煜 课堂实录
李煜的这首词,为什么仅凭一个比喻,就能千古传诵?
李煜【虞美人】ppt课件
评李永军公开课《虞美人》
十七班的才子们和他们的《虞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