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诗的创作
原文地址:新诗的创作作者:蓝田
第四章新诗的创作和赏评
第一节新诗的创作
古往今来,诗歌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诗人与读者。即便在诗坛萧索的今天,仍有许多人把她奉为心中的女神,怀着无比崇敬和热爱的心情顶礼膜拜。为什么诗歌有这样非凡的魅力?诗人是怎样创作出一首首美妙动人的篇章的?读者又该怎样来鉴赏这浩如烟海、菁芜杂陈的诗歌作品呢?
诗歌的魅力,首先表现在内容上。诗歌的内容,包括情思与意象。情思是指情趣和思想。情趣包括情感和兴趣。思想包括构思与想象。由此可知,人们品读一首诗时,或者被诗中的情感所打动,或者被诗中的兴趣所吸引,有时还惊叹于诗人巧妙的构思和超凡的想象。意象是指熔铸了诗人情趣的具象。而所谓的具象,不仅仅指眼睛所能看到的宇宙万物、人间百态,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也是一种别类的具象。炫目的景色、动听的声音、离奇的事迹、美妙的感觉,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和渴望的,当我们在诗中与之不期而遇时,自然会吸引住我们的目光。
诗歌的魅力,还表现在形式上。诗歌的形式,包括语言和格律。优秀的诗歌语言,不仅妥帖、简练、含蓄,而且平易自然,好比“芙蓉出清水,天然去雕饰”。诗歌的格律,包括音步、押韵、平仄、反复、对仗(对称)等,它们的巧妙运用,把诗歌的声音变得和音乐一样动听。又有谁不喜欢好听的音乐呢?
诗歌有这些非凡的魅力,无怪乎她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被许多人创作和吟诵。一首诗到底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也许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初学写诗的人一些引导和示范。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同样,诗人之所以要写诗,也是有动机可循的。那么,诗人写诗的动机有哪些呢?简单来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为情而造文,一种是为文而造情。前者是诗人情感、兴趣的自然流露,这是我们所提倡的;后者则是出于唯美或名利的需要而矫情造作,这是我们所反对的。还有一些附带着为哲理、教育、讽谏、娱乐等目的而作的诗歌,我们还是抱着中庸的态度去看待吧,既不反对,也不提倡。
当然,诗人之所以要写诗,还取决于某些机缘巧合与游戏的天性。人人都有情趣,情趣需要倾吐或发泄。有人大哭大笑之后,悲喜的情绪便一去不返,而诗人却能于沉静中加以回味,并把它写入诗中。之所以如此,不仅在于诗人与常人相比,感情更加丰富细腻,更在于诗人熟悉诗歌的格律,并且在语言上有较深的造诣。反之,如果他熟悉的是线条、颜色或者音符、旋律,那么表现在世人面前的就不再是诗,而有可能是一幅画或一支曲子。一个人能够成长为诗人,而不是画家或音乐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人生的早期与诗歌接触的亲密程度,也就是机缘的巧合。同时,人人都有喜爱游戏的天性。当有人掌握了某种技巧,而这种技巧愈纯熟、愈能够挥洒自如的时候,他自然就会以此为能事,自觉或不自觉的投身其中而不知疲倦。譬如,有些诗人对于押韵可谓得心应手,有些诗人喜欢卖弄文字游戏,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诗歌技巧的娴熟掌握,使用时就不免带有几分慷慨的挥霍。这和卖油翁卖油、养由基射箭,殊途而同归。
总而言之,诗人之所以要写诗,不但在于要宣泄积淀的情趣,而且还在于他掌握了写诗的技巧,有几分游戏的成分在其中。
诗歌的创作过程,也就是情趣表现的过程,不外乎三种状态:见意象而生情趣,由情趣而得意象,情趣与意象同时出现。这最后一种,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虽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灵光闪现,但如果一个人感情丰富、阅历深广、知识渊博,那他就一定会得到灵感更多的惠顾。多数的时候,诗人先是被某种意象所吸引,在对意象的玩味和领悟中,自然而然的生发出某些和意象相关联的情趣。或者,诗人是被某些沉积的情感所折磨,不吐不快,从而展开联想和想象,为它们找到某种寄托。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写诗的一个契机,它仅仅提供了一首诗的主要意象和基本情趣。接着,诗人还需要丰富和系统诗中的意象,对情趣进行延展和拓深,从而完成整首诗歌的创作。当然,也有例外,——有些诗中毫无意象的踪迹可寻,完全是情趣的直接吐露,也未尝不可。
意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无论是诗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抑或是联想、想象甚至是幻想的产物,它们都是由具象得来的。但与具象不同的是,意象熔铸了诗人独有的情趣,已成为诗人的独创,具有唯一性。
每个人都有创造意象的经验,这就是所谓诗意生发的一刻。也就是说,每个人在本质上都可以成为诗人。但为什么有些人能接着创作出诗来,而大多数人却不能呢?首先,诗歌所用的媒介——语言,要想做到运用自如,不下一番苦功就难以企及。其次,诗歌所要遵守的格律,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和熟悉的。而最重要的,在于主要意象产生之后,诗人还要借助联想和想象来丰富意象,从而形成意象群和意象部落,直至全诗达到圆满自足的地步。因此,丰富、新颖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不仅是衡量一个诗人才能大小的主要依据,更是诗人与常人的区别所在。至于想象力的培养,除了知识和经验之外,经常有意识地运用形象思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意象、意象群和意象部落,它们之间还有一个组合、排列的问题,也就是所谓诗歌的构思。与叙事性作品的构思以情节或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不同,诗歌(特别是抒情诗)与抒情性的散文一致,要求的是形散神不散,也就是要以情趣为脉络组织起纷繁复杂的意象。大致说来,意象、意象群、意象部落的组合类型有三种:并列型、主次型、对衬型。(可参阅第三章)但总的来说,文无定法,诗歌的构思也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能把诗人的情趣鲜明、生动、新颖的呈现出来,那就是好的构思了。
上面所说诗歌的三种创作过程,都能够写出情文并茂的好诗。但无论是哪一种创作的状态,我们最好都能做到凝神属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身心的投入,而不可驰心旁骛,自由散漫,否则这首诗的意境就很难达到完美自足的地步,不免会有芜杂凑塞的毛病,这是写诗过程中的大忌。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掌握了娴熟的技巧,充其量只是一个诗匠,要想成为诗歌的大家,写出能够流芳千古的好诗,还是应该在内容上多下功夫。这就要求作者不但有渊博的知识、宽广的阅历、丰富的想象,而且还要有高尚的品格、开阔的胸襟甚至哲学家的智慧。这些,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了,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思索和培养。
说了这么多,朋友们是不是有些跃跃欲试了呢?但首先,一定不要抱着诗歌容易做的念头。诚然,新诗比起国诗而言,格律的要求已不再那么苛刻,而所用的语言更是我们日常所熟稔的,因此,和其它艺术相比,诗歌的创作要相对容易一些。但愈是容易的事情,要想做好反而更难。由于诗歌不像美术、音乐、戏剧那样能够直接诉诸感官,要想把握到诗的内核,这就对一个人的想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诗如此,读诗亦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
我所知的现代诗人
精通写诗者的真知灼见
和讯朋友圈:写作基础知识—诗歌的写作
诗歌的写作
《怎样写好现代自由诗?》(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