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恩不尽施,事留有余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对待他人要留一些多余而不竭尽的恩惠,这样才可以维系永远不会满足的人心。处理事情要保留多余而不会竭尽的智慧,这样才可以预防无法预测的变故。
每个人都会有给人好处的经验,也唯有给人好处,才能从别人身上也得到一些好处!不过,给人好处还是有一些学问的。给得不恰当,不但对方不会感激你,有时还会怨你。
南宋初年,面对着金人的大举入侵,当时号称名将的刘光世、张俊等人,只会一味地避敌逃跑,不敢奋起反击。这一方面因为他们天生长的一身软骨头;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官已高、位已尊,认为即使自己立了大功,也不会有更大的升迁,便安于现状,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不占什么地位。
当时岳飞入伍不久,虽然已崭露头角,毕竟还没有太大的名望,只有他在和金人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当时有个叫郡缉的人,上书朝廷,推荐岳飞。那封推荐书写得很有意思:
“如今这些大将,都手握强兵,威胁控制朝廷,专横跋扈,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再重用呢?驾御这些人,就好像饲养猎鹰一样,饿着它,它便为你搏取猎物;喂饱了,它就飞掉了。如今的这些大将,还未出猎都早已被鲜肥美肉喂得饱饱的。因此派他们去迎敌,他们都会掉头不顾。” 至于岳飞却不是这样,他虽然拥有数万兵众,但他的官爵低下,朝廷对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恩宠。这正像饥饿的雄鹰迫切希望振翅高飞。如果让他去立一功,然后赏他某一级官爵;完成某一件事,给他某一等荣誉。用手段去驾驭他,使他不会满足,这样他必然会为国家一再立功。”
岳飞英雄盖世,即使不使用这样手段,也会为民族大义鞠躬尽瘁。但在岳飞还位低职卑的时候,郡缉的计谋是奏效的。郡缉深知那些被皇帝“喂饱”的将军失去了进取心,当然也为朝廷出不了多少力。对于岳飞这只饥饿的雄鹰,采取一点点喂的办法,逐渐提升岳飞的待遇和在军中的官职,促使岳飞效死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给人好处的时候,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一下子给得过多,得恩惠的人不但不会珍惜这些“好处”,对你也不会有任何感激之心,反而还会嫌少、嫌不够好,甚至一再向你要好处,你如不给或给得不如前次好、不如前次多,对方便要怪你。记住,给人好处要不吝给!不轻给,更不能滥给。
凡事都不可做得太过分,否则就会招致不利于自己的结果。在与人交往中,凡事不要把人逼得太紧,而不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而应该尽量保持相对自由的空间,为日后的交往埋下伏笔。
刘邦晚年,西汉中央政权内部潜伏着一股暗流,外戚吕氏倚靠皇后吕雉,力图取代开国老臣,控制军政大权。泼辣又精明的吕后内靠颇有心计的宠臣审食其参与谋划,赞襄政务;外则与骁将樊哙等人结成裙带关系,又把吕氏兄弟子侄安插到各个要害部位。在此情况下,有心人首先要考虑如何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存在下来,然后才能施加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挽时局。
内忧未除,外患又起。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燕王卢绾谋反。二月,刘邦命樊哙率兵前去平叛。出师不久,有人就在刘邦面前谈论樊哙过恶。刘邦闻言大怒,决意临阵换将,可又担心樊哙手操军权,或生不测。最后,还是采用陈平的计策:以陈平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车中暗载大将周勃,待驰至军中,宣旨立斩樊哙,使周勃夺印代将。
陈平、周勃遵命而发,途中边行边细心合计。陈平对周勃建议说:“樊哙是皇帝故交,功多劳重,况且又是吕后之妹吕须的丈夫,可谓既亲且贵。帝因一时愤怒,便要杀他;一旦气消,或许后悔。兼之吕后、吕须从旁掇弄,难免归罪于你我二人。你我不如拿住樊哙,绑赴朝廷,或杀或免,听凭皇上自己处置。”周勃忠厚老成,依议而行。
樊哙果然中计,被周勃当场拿下钉入囚车。周勃立即赶到中军大帐,宣旨代将,另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京师长安。陈平行至中途,突然获悉刘邦病故。
陈平料定朝中必由吕后主持政事,使局势变得更加险恶。惟一可恃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可向吕氏曲意交待。即使如此,他也怕夜长梦多,务必在朝中忙于治丧的时候,将自己剖白干净,否则恐遭吕氏暗算。想到这里,他让囚车照常行驶,自己则抢先策马驰往长安。
还未到长安,陈平就遇见使者传诏,命他与灌婴一同屯戍荥阳。陈平想到前事未及说明,再远离朝堂,怎不忧谗畏讥!于是,他心生一计,立刻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灵前,放声悲号,且哭且诉,大意是说:先帝命我就地斩决樊哙,我未敢轻处大臣,现已将樊哙解押回京。这分明是说给活人,向吕后表功。
吕后、吕须得知樊哙未死,立即放下心来。又见陈平涕泪横流,忠君情义溢于言表,顿生哀怜之心。最后任命他为郎中令,并负责教诲、辅佐新即位的汉惠帝。不久,樊哙解至长安,立即赦免,官爵如旧。
陈平在处理樊哙这件事上,虽然奉旨行事(拿住了樊哙),但又没全照办(没有杀樊哙),对高祖而言,算上小过;对吕后而言,不是大过,从而自身得以保全。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进退自如,才是高明之举。
感悟:老人言让人心旷神怡,好似在宁静悠远、暗香浮动的深夜里,和一位来自古代的雅士高谈阔论,享受着一种如遇知己的喜悦之情以及言无不尽的幸福之感。告诫我们为人处世要谦虚谨慎、淡泊寡欲、韬光养晦,还要懂得方圆有度的处世哲学。老人言智慧超群,靠的是他人生的深晦和超然的理解,以及充满睿智而富有涵养的交际艺术。老人言侧重为人谦虚、豁达、淡泊以及处世的技巧...... 文/单眼老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为什么刘邦想要杀樊哙 樊哙是怎么死的?
汉高祖刘邦病危时为什么执意要杀樊哙?知道理由的我沉默了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仅仅就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囚而致上,上自诛之(资治通鉴卷零一二之十八)
刘邦临死前要杀樊哙,最后怎么没杀成?
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